《極限挑戰3》以「星素結合」回歸, 如何避免「四季魔咒」?

2021-03-03 數娛夢工廠

極限男人幫穿著大衣帶著圍巾送年貨,但觀眾卻吃著冰棍吹著空調。不得不說,《極限挑戰》第三季的第一期節目,在時間與選題上稍顯違和。

「第一期節目對於《極限挑戰》和極限男人幫來說就是回家。但我們也想到,這座城市要繁榮的運轉,甚至在過年的這幾天依舊維持運轉,其實有很多人是回不了家的,而這些回不了家的人,正是照料這個城市的人,這就是我們第一集節目的來源。」點映會上,《極限挑戰3》總導演嚴敏道出了第一集節目的創意來源。

對於《極限挑戰》這樣的「綜N代」來說,每一季的第一期節目是這一整季節目的口碑開端,成敗在此一舉。嚴敏也坦言為這第一期節目攝製組花費了很多心血,錄製時間定在1月24日臨近春節,攝製組的許多人都為此退掉了回家的車票。

好在節目組的心血獲得了回報,時隔一年,以黃渤、孫紅雷、黃磊、羅志祥、張藝興、王迅組成的極限男人幫再次回歸。《極限挑戰3》首播CSM35城收視率1.70,CSM52城收視率1.61,衛視同時段收視第一,榮登一周衛視節目收視冠軍。騰訊、愛奇藝、優酷三平臺正片12小時點擊量2.4億,豆瓣口碑目前給出了9.0的高分。

受廣電總局對「全明星」綜藝節目的諸多限制,「星素結合」必定是綜藝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極限挑戰》則是第一批受影響的綜藝節目,不僅將播出時間從9點換到10點,還增加了許多普通百姓的鏡頭,索性將「國民綜藝」的「親民」路線一走到底。

但在一片節目鐵粉的讚美聲中,也有一些觀眾對節目情節、人設、植入方式等提出質疑。比如節目主線任務直到結尾半小時才進入正題;6人的人設有些使用過度,已經開始不討喜了;廣告植入方式太生硬等等。

衛視綜藝一直有跳脫不了的「四季魔咒」,就是當節目進行到第四季必定經歷口碑與流量的下滑《跑男》、《爸爸去哪兒》都難逃此命運。而如今《極限挑戰》已經進入了第三季,能否在這個關口及時改進內容與創作思路,打破「魔咒」的禁錮?

明晰邏輯:情節邏輯線仍有瑕疵

《極限挑戰》成為一檔現象級綜藝的重要因素就是其開闢了國內劇情式綜藝的先河。所謂劇情式綜藝就是整期節目圍繞一個極富想像力的故事情節,串聯一系列有邏輯性的任務完成整個故事任務。比如前幾季中「時間都去哪兒 」、「迷失青島」、「異次元特工」等主題,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這就非常考驗真人秀編劇的邏輯性,但從《極限挑戰》前兩季的播出情況看,導演組對於每個環節的設置並非十分縝密。這也仿佛成為了節目的慣例,同樣在第三季的第一期節目中也所有體現。

本期節目的主線就是6位MC通過整合各種線索趕往一處晚宴現場,而最後一個到達的就將被節目「勸退」。根據前一晚的投票結果,黃磊和孫紅雷票數最高被定位「勸退人員」,以兩條不同的線路開始全天的任務,在此期間他們完成了炸油條、洗車、洗狗、送奶上門等任務,最終六人集合經過密室拔河的遊戲各自獲得部分宴會場所的信息。最終,孫紅雷最後一個到達,從節目中「消失」。

從遊戲環節的設置上講,成員互投、拼湊各自信息,都是前兩季玩過的老套路,並不算新意。

此外,節目中還包含了一些不必要的環節,比如意圖尋找數字線索的張藝興、黃磊、黃迅三人,莫名其妙的走了一段金茂大廈的雲中漫步,原以為線索會隱藏在這其中,結果居然只是樓下的車牌號,線索與遊戲環節並沒有很好的結合,不免讓人有些失望。

還有羅志祥、孫紅雷、黃渤在完成任務趕往宴會廳的途中,司機硬是要求給汽車換輪胎,如此明顯的拖延時間,但最後也並沒有改變任何結果,反而讓導演想要反轉的套路變得有點明顯。

劇情式綜藝是《極限挑戰》一直以來的優勢,但在這樣的大故事背景下,如何將每個環節都與邏輯線索相結合,是《極限挑戰》在未來需要摸索與進步的方向。


創新人設:「綜N代」人設成為雙刃劍

除了縝密的邏輯外,劇情式綜藝的人物性格也決定了節目情節推進的效果。但在這點上,從前幾季的反饋可見《極限挑戰》的選角是非常成功的。

黃渤、黃磊一見面就先結盟;孫紅雷拿到手機第一件事就是自拍;王迅聽到有人第二天會被淘汰時,第一反應是讓節目組今晚宣布,目的是為了省房費。六人一露面人設立現,「綜藝勢能」也隨之爆發。這就是「綜N代」的一大優勢,人物一出現就知道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

但過於明細的人設也是一把雙刃劍,第一季中,黃磊以其對局勢準確的分析與判斷獲得「神算子」的頭銜,但到第二季這「神算子」人設卻逐漸開始就有被做壞的預兆,聰明的太過自知是觀眾對他的普遍反饋。在第三季第一集中,黃磊又繼續保持了這樣的人設,一到油條店就自信的表示自己會炸油條,甚至拒絕了老闆熱心的教學,但事實卻是不論炸油條還是豆漿封口機他都不會操作。

人設的崩塌讓節目看起來有些尷尬,由此可見只是一味的賣人設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口味,其實不單是黃磊「神算子」的人設,其他幾位也都已經站在了人設轉型的風口。

不過在點映會中,王迅透露本期節目「三傻三精」將有所顛覆。嚴導也表示希望觀眾能看到嘉賓的成長與變化。如何合理運用好現有人設並作出合理轉變,也將是本季《極限挑戰》面臨的一大難題。


改革植入:頭部綜藝依舊是贊助首選

作為一檔現象級「綜N代」節目,《極限挑戰》的招商自然不會是難事。但成功招商後的植入方式,卻還需要深刻思考。以《奇葩說》為首的一批網綜已經展開過了一輪花式植入的變革,而臺綜的植入方式卻依舊有待進步。

在《極限挑戰》第二季中,天貓與節目就有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節目中天貓曾以非常高調的方式露出,不管是被MC暴打還是與張藝興跳舞,它都很直接的融入到了劇情中。從新浪微博指數走勢來看,自《極限挑戰2》播出以來,天貓國際被提及的次數急劇上升,峰值時甚至達到了播前的5倍之多。

而這一季《極限挑戰》的冠名被VIVO以4億天價拿下,吉祥物自然也換成了代表VIVO的小V。第一集中它穿著西裝,以董事長的身份出現,可見節目組是想繼續延續上一季天貓與MC打成一片的套路。但實際卻是吉祥物與嘉賓的互動並不多,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V究竟能否順利取代去年天貓的地位還要看節目之後的安排。

除此之外,首期節目中還有一些廣告植入案例,比如黃渤與孫紅雷為居民送純甄牛奶的過程就在大量高調植入的同時,成功為節目貢獻了不少笑點。相比起在嘉賓椅背上野蠻的貼上大大的「勁客」二字,純甄這樣融入劇情的植入方式就自然許多。

此外,嘉賓時不時的口播,甚至還會拉上不知情的群眾一起口播,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看的情緒。

還有一家贊助,拼多多在第一期節目中主要最後給勞動者們送禮時有明顯的露出,但不論是百度指數還是微信指數都在節目播出後有明顯上漲。當然除了節目之外,拼多多品牌本身在做一定程度的捆綁營銷,作為首次涉足綜藝贊助的品牌來說,這樣的結果也算是比較滿意的成績。

巨大的曝光與宣傳能力自然是各位金主選擇綜藝節目冠名與贊助的原因,三家贊助商植入的呈現方式各有不相同,但依託於節目的強大影響力,從百度指數上看三家贊助商的搜索量都在節目播出後有所上升。

隨著近幾年我國綜藝節目的飛速發展,資本大量湧入的同時觀眾審美也在提升,這也就意味著植入廣告的形式正在面臨一場巨大變革。如何在利益衝突的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正是《極限挑戰》這樣的頭部綜藝所需要思考與創新的重點。

相關焦點

  • 《極限挑戰3》原班人馬回歸,「星素結合」的還能做出熟悉的味道麼?
    昨晚《極限挑戰》第三季終於在千呼萬喚下回歸。在第一、二季豆瓣評分高達8.9和9.1的盛名之下,觀眾對第三季的要求自然更高。到目前為止,第三季的豆瓣評分達9.2,創三季新高,騰訊、愛奇藝、優酷的累計播放量破2億。即使延後至22點開播,收視率依然高達1.6%,連《極限挑戰後傳》也有1.48%的收視率,包攬了周日晚間檔節目收視率冠亞軍。在叫好又叫座這方面,《極限挑戰》算是綜藝節目的代表。
  • 《極限挑戰3》收官第二天,已在期待《極限挑戰4》歸來
    而在《極限挑戰3》中,「群眾」甚至超越了「基礎」,成為了這檔節目密不可分的「主體」, 成為了這檔節目標誌意味的「地標」。意識決定形態,從封閉式、表演性的自娛自樂,走向開放式、互動性的與民同樂,正是《極限挑戰3》廣大的「群眾基礎」變成廣大的「群眾嘉賓」的致勝法寶。
  • 鑫寶源參與綜藝《極限挑戰》第四季正式宣布回歸!
    近日,東方衛視星素互動勵志體驗節目vivo《極限挑戰》第四季發布了主海報,正式宣告回歸。
  • 觀點 | 首期播放量打平,優酷、騰訊和愛奇藝的《極限挑戰3》排播誰贏了?
    ,畢竟在這個暑期檔的綜藝節目中,《極限挑戰3》的回歸是萬眾期待的,而在打造獨播的頭部內容之外,對於《極限挑戰》這種全民關注的頭部內容的深入運營,也成為各家展示實力、吸引用戶的法器。對騰訊視頻而言,每一個頭部內容都是其彰顯實力的競技場;對優酷而言,唯一和雞條攜手走過3季的情懷也是頗為吸引人。 究竟網友更喜歡在那個平臺看雞條3,作為拿下《極限挑戰3》這檔現象級綜藝播出權的兩大平臺,優酷和騰訊視頻的「雞條大戰」伴隨著節目的開播而持續升溫。各大平臺在開播前和首期的表現如何,且聽讀娛君一一道來。
  • 《極限挑戰》官宣5月10日回歸 直播+綜藝讓流量與內容破壁共贏
    近日,東方衛視大型星素結合勵志體驗節目《極限挑戰》第六季正式官宣定檔,將於5月10起每周日21點檔重回觀眾視野,雷佳音、嶽雲鵬、王迅、賈乃亮、張藝興、迪麗熱巴、郭京飛、鄧倫作為首發陣容攜手迎接新挑戰,本季節目以「一起拼,一定贏」為主題,也將為觀眾呈上更加熱血有愛的精彩內容。這並非新一季極挑團首次亮相。
  • 《極限挑戰3》停播 今年王牌綜藝命運多舛
    騰訊娛樂詢問了《極限挑戰》節目相關人員,對方證實,東方衛視確實突然接到了廣電總局喊停的通知,原定本周日播出的《極限挑戰第三季》第10期將不能與觀眾見面,原因是「某一期內容太過娛樂化,有叛徒、有內奸、還有挑撥離間,內容上太負能量」。
  • 《極限挑戰3》停播?今年王牌綜藝命運多舛
    繼《金星秀》停播,《舉杯呵呵喝》下架後,有消息稱,原定今晚播出的《極限挑戰》也將停播。
  • 《極限挑戰5》即將來襲,原班人馬悉數回歸?
    要說起這些年大家最喜歡看的綜藝節目,《極限挑戰》絕對上榜!
  • 《天籟之戰》第二季即將回歸 再掀星素對抗熱潮
    由東方娛樂自主原創、東方衛視傾力打造,海天味極鮮醬油獨家冠名的大型星素對抗類音樂節目《天籟之戰》第二季即將回歸電視熒幕。該節目是由民間歌者現場選擇明星歌手作為競唱對象,並且為其挑選比賽曲目,隨後明星歌手在24小時內對歌曲做極限改編,雙方通過同臺競技來進行一場場「遇強愈強」的巔峰對決。
  • 《極限挑戰》第四季走進時代,戶外綜藝華麗轉身!不一樣的配方,全新的味道
    《極限挑戰》第四季從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中去尋找創新的素材、確定出「奮鬥」的主題和立意,並且強化星素結合的方式。
  • 解密愛奇藝助攻秘籍,清一色男人幫綜藝《極限挑戰》強勢回歸
    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文/木川7月9日,由東方衛視出品的大型星素互動勵志體驗節目《極限挑戰》第三季溫情回歸。 作為一檔集合挑戰、生活、星素搭配的健康勵志型綜藝節目,《極限挑戰》第一季在愛奇藝播出時,收穫了優異的口碑與播放成績,豆瓣評分高達8.9,播放量高達4.3億,在戶外挑戰類綜藝節目中成功突圍。繼第一季後,第三季再次在愛奇藝上線播出,僅片花點擊量近500萬,而第一集也在7月11日上午11點時點擊量破億。
  • 《極限挑戰3》上演香港環城記 羅志祥和黃宗澤大唱經典粵語歌
    《極限挑戰3》上演香港環城記 羅志祥和黃宗澤大唱經典粵語歌時間:2017-07-24 10:55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感受香江生活《極限挑戰3》上演香港環城記來源:人民網 由東方娛樂原創出品、東方衛視傾力打造的星素互動勵志體驗節目《極限挑戰》第三季第三期將於本周日(23日)晚22
  • 極限挑戰,請不要挑戰觀眾的極限了
    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六季(「東挑」第二季)剛播了兩期,「極挑」老粉在吐槽的同時已經開始大規模回憶式翻看前四季。那麼為何前四季是「極挑」,後兩季是「東挑」?》開播,定位變成了由上海東方衛視所製作的一檔星素互動勵志體驗節目。
  • 《金星秀》《極限挑戰》等眾多王牌綜藝停播,背後意味著什麼?
    《極限挑戰》被停播已經不是第一次,2015年,《極限挑戰第一季》就曾因為版權問題被停播;去年5月,第二季又因為「內容低俗,有損社會風氣」而被總局叫停。多檔王牌綜藝今年迎來大考。其實今年以來多檔王牌綜藝都或多或少遭遇不同程度的命運多舛。
  • 「極限挑戰」切莫挑戰良知底線
    在9月20日播出的綜藝《極限挑戰》中,三名藝人前往高原採摘雪蓮。敏感的網友發現,他們採摘的雪蓮是珍稀植物。有植物學家出來科普,被摘採的雪蓮叫做「水母雪兔子」,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已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非常珍稀,「科考時連標本都不捨得採摘」。
  • 《極限挑戰》第六季今晚首播 致敬援鄂醫護人員
    中國娛樂網訊  東方衛視大型星素結合勵志體驗節目vivo《極限挑戰》第六季今晚(5月10日)21點檔正式回歸!雷佳音、嶽雲鵬、王迅、賈乃亮、張藝興、迪麗熱巴、郭京飛和鄧倫將帶著「一起拼,一定贏」的信念,向觀眾傳遞團結拼搏,不畏挑戰的正能量價值觀。
  • 極限挑戰節目組致歉
    9月21日晚,東方衛視極限挑戰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 昨日,《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第8期西藏站播出,節目中出現在青藏高原尋找水母雪兔子的情節,引發部分網友的批評。對本次事件給觀眾朋友們、節目嘉賓以及媒體朋友們帶來的影響和困擾,我們深表歉意。
  • 《極限挑戰》節目組致歉
    在9月20日播出的最新一期《極限挑戰》節目中,嶽雲鵬、俞灝明、劉宇寧三人前往高原採摘雪蓮。網友指出,他們採摘的「雪蓮」是國家二級珍稀植物水母雪兔子。此事引發眾人關注。(此前報導可戳連結→《極限挑戰》嘉賓為摘「雪蓮」致歉:只是道具……專家: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活的)9月21日晚,《極限挑戰》節目組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
  • 《天籟之戰》第二季即將回歸,再掀星素對抗熱潮
    由東方娛樂自主原創、東方衛視傾力打造,海天味極鮮醬油獨家冠名的大型星素對抗類音樂節目海天味極鮮醬油《天籟之戰》第二季即將回歸電視熒幕
  • 《極限挑戰6》:笑果挺足,火候稍欠
    《極限挑戰6》海報公正地說,跟巔峰時期的《極限挑戰》相比,《極限挑戰6》仍有差距;但要說給觀眾帶來快樂的戶外真人秀,《極限挑戰6》仍是國內同類型綜藝裡的排頭兵。《極限挑戰》從「這就是命」到「這就是愛」的變化,從第一季「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到第六季「大型星素結合勵志體驗節目」的定位轉變,為一些觀眾所不理解。因為他們可能直觀感到,節目似乎不再那麼好笑了;不少正能量的主題表達,有時也顯得生硬。對此還是應該有一種「理解的同情」的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