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在悠揚的小提琴聲中,隨著一曲滿懷深情的大合唱《我愛你,中國》,「祝福祖國」東莞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在玉蘭大劇院拉開序幕。《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一曲曲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色的歌曲唱響;知名朗誦家帥志剛,知名歌唱家康健、太陽之子組合等本土藝術家,以東莞本土文藝精品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晚會現場
晚會的一大亮點是,突破常規歌舞綜藝晚會結構形式,採用跨越時空講述者+情景還原+現場器樂演奏等,以時間為綱,以敘事貫穿全場演出,用講述者講故事的形式向觀眾展現史詩般的場景,使整臺晚會呈現完整的結構。
300多名演員參演,付出讓人感動
「演出很精彩!」市民羅先生看完演出後,熱淚盈眶,揮舞著手中的五星紅旗,豎起大拇指。羅先生說,「尤其是最後一首歌,全場合唱《歌唱祖國》,現場很燃,愛國情懷達到頂點。」
▲樂器演奏《玉蘭花開》
本場晚會於今年5月份開始策劃,以本土人才、本土創作、本土資源為「重頭戲」,用東莞文藝精品慶祝新中國70華誕。期間,整個團隊對晚會呈現、節目編排等進行多次不厭其煩、精益求精地修改完善,這讓晚會總導演裘華松驚訝於東莞竟然有這麼多高素質的文藝人才。「他們工作態度認真、細緻,多個單位積極配合,人員整齊,加上玉蘭大劇院這樣的國家級藝術聖殿和對東莞歷史文化內涵深挖的節目創編等,讓我看到了東莞文化建設的成果和實力。」 裘華松說。
當晚整臺晚會分五大部分,近二十個精品節目,300多名演員參與演出,這是東莞近年來為數不多地動用這麼多群文骨幹的一次演出。「尤其國慶前一周,每天都有近300人在緊張排練,為演出做最後衝刺。」 晚會藝術總監崔臻和也表示,過程很艱辛,但為了拿出精品獻禮祖國、祝福祖國,演員們很努力,不遺餘力,讓人感動。
▲大型歌舞《為祖國乾杯》
音樂情景短劇《掛牌》初稿歷經5次修改
音樂情景短劇《掛牌》講述了太平手袋廠獲得中國工商總局頒發中國第一塊「三來一補」企業牌照的故事。該劇的編劇、導演周軍接到任務時,離演出只有50來天,時間非常緊迫,於是他馬不停蹄地深入基層,進行大量的故事採寫和生活體驗,搜集和研究大量歷史資料,最終決定根據真人真事進行劇本創編。
▲音樂情景短劇《掛牌》
「雖然是短劇,但劇本卻有12頁之多,初稿就經過5次修改,此後又是不斷修改完善,今晚演出前還在修改呢!」周軍笑著說,因為是真人真事,臺詞量巨大,又有情景表演和音樂要求,加上演員都是東莞市文化館及各鎮街的基層群文工作人員,非專業演員等原因,如何做好節目,周軍和主創人員的壓力都很大。
「我們的彩排時間也只有五六天時間,演員和主創白天還都有各自的工作,尤其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就更加忙得不可開交了。好在他們都很敬業,一有時間就在揣摩角色,背臺詞以及排練演和唱,集中在一起彩排時則爭分奪秒,儘量最短時間磨合和解決訓練中的問題。」周軍笑著說,「現在看來,我們的演員表現很好,演出的水平都很高,他們的努力是值得的。」
▲情景朗誦《虎門銷煙》
▲少兒舞蹈《龍舟》
相關新聞
50名港澳臺同胞觀看晚會感受愛國氛圍
記者了解到,本場晚會邀請了50名港澳臺愛國同胞觀看。
「幾年前我曾經參加過一次東莞慶祝國慶的文藝匯演,演出水平很高,令人印象深刻。」在晚會開始前,東莞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主席連漢森就對當晚的文藝匯演非常期待。
連漢森直言,接到晚會邀請後「心情很興奮」,因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一個重大節日,很有歷史價值,「今天我們祖國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文化建設、科技發展、城市現代化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外商,我深深感受到中國敞開大門、擁抱世界的決心,以及中國市場的無限商機和巨大吸引力,作為中國人,我對國家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晚會現場觀眾揮舞手中的五星紅旗
香港茶山同鄉聯誼會執行主席溫小燕原籍茶山,1990年回莞創辦服裝廠,一路見證了東莞的改革開放,從這場晚會中,她深深感受到東莞的巨變,「這些年,東莞從原來『三來一補』的加工城市變成今天的『智造』東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相當不容易,身為東莞人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我愛香港,更愛東莞,祝福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越來越幸福。」溫小燕動情地說。
香港愛國企業家黃瑞林首次在莞觀看國慶文藝晚會,除了節目好看,讓他感受最深的是濃厚的愛國氛圍,「今年國慶節的節日氛圍尤其濃厚,讓我深切感受到祖國發展越來越好。」黃瑞林祖籍塘廈,1992年回莞創辦企業,「那時塘廈最高的建築僅5層樓高,在莞創業的27年間,經常來往於兩地,深刻感受到東莞發展變化,我為國家富強、家鄉發展感到驕傲和自豪。」黃瑞林現在最大的心願是,通過自己的言行身教,積極參加愛國活動,影響自己的下一代,給他們樹立愛國的意識,更希望他們有一天能回到家鄉發展、創新創業。
全媒體記者 張安定 廖杏子 沈漢炎/文
全媒體記者 鄭志波 陳帆/圖、視頻
編輯 官登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