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晨希
這年頭提到奶茶,大家總是想到
或者是
其實,我們今天要講的是——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藉此機會,給大家梳理下世界各地最著名的奶茶,希望能在這個寒冷的日子裡,給你一絲暖意。
港式奶茶
Hong Kong-style milk tea
在英國人將下午茶習慣帶到香港後,香港人民對英國人的奶茶發揮了創意性的各種改造融合。誕生了絲襪奶茶,鴛鴦奶茶,冰鎮奶茶等一系列多種多樣的特色奶茶。
其中最具香港特色的首推絲襪奶茶,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及早餐中常見的飲品。這種奶茶的發明人是蘭芳園茶餐廳的林木河先生,為了過濾紅茶的碎渣,並使茶味更加柔和,他發明了用棉紗網過濾錫蘭紅茶的步驟。久而久之,因為棉紗網被紅茶染色,顏色頗似絲襪而得名。
製作港式奶茶的茶葉選取錫蘭高地紅茶,分為粗茶和細茶兩種,餐廳透過控制粗細茶的分量,可以改變衝出來的奶茶的香味、色澤及濃度。好的茶餐廳會用一至兩種碎紅茶做主,取其茶色和濃味,再配搭較高級的錫蘭紅茶以帶出茶香。
港式奶茶的品質以入口細滑延綿為好,能有適當的「厚度」(body)。而厚度,主要由淡奶的濃淡度所決定。
淡奶(evaporated milk),是鮮牛奶經過蒸餾濃縮製成的乳製品,水分比鮮牛奶少一半,常用來製作甜品,若加入糖分等添加劑,就成了煉奶。
珍珠奶茶
Pearl milk tea
珍珠奶茶又稱粉圓奶茶(Tapioca milk tea)、波霸奶茶(Boba/Bubble milk tea),發明於1980年代,是廣泛流傳於臺灣的一個奶茶品種,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飲料之一。珍珠的主要成分為澱粉,是由木薯粉/地瓜粉/馬鈴薯粉製成的澱粉球。
珍珠奶茶起源於臺中的春水堂人文茶館,有冷/熱可選,珍珠的口感、奶茶的味道都非常贊。
拉茶
Teh tarik
奶茶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增加了一個新的技術——拉茶,它起源自移民到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同港式奶茶內容一樣,在淡奶與茶混合過後要進行一道「拉」的程序,奶茶由一個器皿倒入另一個器皿中,手藝好的師傅能使兩個容器間相聚1米,並反覆操作7次,通過這個過程奶與茶完全融合,並且高度的衝力也得到了綿密豐富的泡沫。
英式奶茶
British milk tea
眾所周知,先加奶還是先加茶是英國下午茶文化裡永恆的爭端。別小看這點次序之爭,不少英國人都能一臉自信的告訴你,他/她能毫無壓力的憑口感區分出來兩種做法的差別。當年這甚至還催動了統計學進步,直接導致了費歇爾顯著性檢驗的誕生。
不考慮次序的話,傳統的英式奶茶通常以紅茶為基礎,只用少量新鮮牛奶,有時還會佐以糖和檸檬。
在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中講到,錢鍾書與她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自楊絳自身懷女兒錢媛起,錢鍾書一生都包辦了他們的英式早餐,一定有奶茶,煮得恰好的雞蛋,烤香的麵包,黃油果醬蜂蜜也一樣不少。楊絳笑說,默存(錢鍾書的號)雖別的做不好,可是奶茶卻是最正宗的。
蒙古奶茶
Suutei tsai
蒙古奶茶具體的誕生時期已不可考,在歐洲最早的記載也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隨著古代蒙古部落的遷徙,這種奶茶如今廣泛分布於中國西北,中亞以及東歐部分地區。
這種奶茶最大的特色在於,它口感是鹹口的……在蒙古語中,這種茶被稱作「蘇臺切」,傳統做法是將茶葉與鮮奶、黃油和鹽一起煮製。煮茶的茶葉通常也選擇口感強烈厚重的磚茶,如今也有很多地方採用普洱或紅茶代替。
蒙古奶茶追求口感醇厚,突出奶香。傳統上通常作為正餐的一部分,搭配食物一起享用。
印度奶茶
Masala Chai
印度奶茶就如名稱源自印度,廣泛分布在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
這種奶茶最大的特色就是採用茶葉、糖、牛奶以及香料(通常包括肉桂,八角和肉豆蔻)一通烹煮,有時還會加入茶水比例1/3的咖啡。
不過,別以為這樣你就能和印度人聊什麼「地道的」印度奶茶了……就和咖喱的情況一樣,印度奶茶裡具體選擇的香料和茶葉類型,以及製作工藝都不固定,每個地區每個咖啡館甚至每家人選擇的配方都不相同。綠茶,烏龍茶,薄荷葉,胡椒……除了牛奶,任何一種配料都是可以改變的。
除了上述幾大類奶茶,如今城市裡奶茶店林立。各家店鋪推陳出新,市面上有許多種類繁多的新品種,諸如宇治金時奶茶、麥香奶茶、鮮芋薏米奶茶、鹽巖芝士奶茶……飲品層出不窮。天氣冷的時候來一杯,還真的蠻暖心的呢。
長戳下面的貓咪;
識別二維碼後回復我咖啡或者紅茶
了解更多暖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