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
五花八門的門禁卡,種類繁多的IP卡、ID卡、IC卡,CPU卡,是不是暈菜了。
今天,咱們就一起理一理我們手中的卡。「五音、五色、五味」?五花八門?沒關係,10年資深IT人幫你抽絲剝繭,如如不動,了了分明。
區別與識別通過看門禁卡上面有沒有數字就可以區分。
ID卡
ID卡,加不了密,可輕鬆複製,但是手機NFC不行。由於ID卡的工作頻率是125KHz,而手機NFC以及IC卡讀卡器的工作頻率是13. 56MHz,所以手機NFC和IC卡讀卡器讀不出ID卡,必須使用ID卡讀寫器。
IC卡
IC卡,可加密,可不加密,但現實使用中,未加密居多。
未加密的,可輕鬆複製,安卓手機可輕鬆模擬(請看我文章「門禁卡怎麼放到手機裡」)。
加密的,也可複製,但需要藉助工具破解(往後翻,介紹破解方法)。
老老實實使用就好,不要抱有任何幻想。這類卡往往和金錢交易有關或身份鑑別有關(比如身份證),目前沒有複製技術。
只想簡單區別這些卡的讀者,可止步於此。想了解加密卡的複製方法,想深入了解各類卡的區別,請繼續閱讀。
告訴我密碼,我就能用。哈哈
由於ID卡的工作頻率是125KHz,而手機NFC的工作頻率是13. 56MHz,所以手機NFC讀不出ID卡,必須使用ID卡讀寫器才能複製。
對於未加密的IC卡,可輕鬆利用手機的NFC功能進行複製,詳見我的文章:「門禁卡怎麼弄到手機上,手機變成門禁卡,手把手超詳細」。
工具:手機的NFC讀不到IC卡的加密數據,需要使用一些工具,比如CD100、icopy8、雲犀解碼器、PN532、ACR122U、Proxmark3等等;前兩個也叫傻瓜機,多見鎖匠使用,後邊幾個大多是從業人員和發燒友在用。
方法:需要先模擬一張空白卡,然後使用能破解複製卡的機器比如說雲犀解碼等寫卡器,先把原卡數據破解複製,然後再寫到手機模擬的空白卡裡,大功告成。這個過程需要同時使用兩部手機。
最簡單的辦法:買張超薄的手機IC卡貼,大概5元左右一張,用寫卡器直接複製原卡寫入這個卡貼中,把新卡貼到手機背面,也可以不用再拿著鑰匙扣了。
ID卡——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ID卡
ID卡:全稱身份識別卡(Identification Card),低頻(頻率有125Khz、250 Khz、375 Khz、500 Khz等)。
不可寫入的感應卡,含固定的編號,出廠時固化了ID。
ID卡是只讀卡,不能存儲,也不能加密,但是出廠時號碼已經固化了。目前使用ID卡的多是一些老舊小區、重要性不高的停車場等。
舉例:好比計算機作業系統Windows目錄下的某個系統文件,裝機時其名字(類比UID)就已經生成了,不可改文件名,也不可改文件內容,但可輕易複製。
IC卡——廣泛應用正當時
IC卡
IC卡:全稱集成電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也稱智慧卡(Smart Card)。
可讀寫數據、容量大、有加密功能、數據記錄可靠、使用更方便,如一卡通系統、消費系統等。
IC卡,可讀可寫可加密。廣泛應用在學校、食堂、門禁、賓館等。
舉例:好比計算機中自己新建的word文件,可讀可寫可改名,可加密,如設置文檔密碼。
其他人拷貝過去也看不到裡面的東西。除非使用工具。
CPU卡——目前加密程度最高的卡
CPU卡
CPU卡:也稱智慧卡,卡內的集成電路中帶有微處理器CPU、存儲單元(包括隨機存儲器RAM、程序存儲器ROM(FLASH)、用戶數據存儲器EEPROM)以及晶片作業系統COS。
裝有COS的CPU卡相當於一臺微型計算機,不僅具有數據存儲功能,同時具有命令處理和數據安全保護等功能。
公交卡、身份證、銀行卡這些都是CPU卡,身份證是國密CPU卡。CPU卡的保密程度非常高。
舉例:CPU卡就像一臺電腦,想完全複製一臺有一模一樣的具有相同數據的電腦,幾乎不可能。
以上就是IT悟道總結的關於門禁卡的那些五花八門,有沒有抽絲剝繭的感覺。如果你還有其他補充,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點個讚(長按),給自己一個默默的鼓勵吧。你的轉發分享可以幫助到更多有需求的人。我們一起努力,登IT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