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於話題 #高分紀錄 52個內容
電影,濃縮的人生!影海無邊,這裡是岸,庚子影單,部部經典!
專注稀缺影視資源分享,求片求劇求影單,為您定製推送!
星標關注本號和備用號,更多精彩影片!
求片求劇關注本號,只有想不到的,沒有找不到的!求贊!
影單|大師導演《庫布裡克14部經典合集》(在線播放)
影單|網友求單《奪寶奇兵4部合集》(在線播放)
影單|網友求單《我們的父輩3集完結》(在線播放)
影單|樹木希林《20部參演經典電影合集》
導演: 克裡斯·德爾福斯
編劇: 克裡斯·德爾福斯
主演: 華金·菲尼克斯 / 魯妮·瑪拉 / 希雅 / 薩迪·辛克 / 克裡斯·德爾福斯 / 更多...
類型: 紀錄片
官方網站: http://www.dominionmovement.com
製片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8-03-29(澳大利亞)
片長: 120分鐘
又名: 疆土
統治的劇情簡介 · · · · · ·
《統治》通過無人機航拍、隱蔽攝像機及手持攝像機的鏡頭,深入探討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六大領域:伴侶動物、野生動物、科研、娛樂、服裝和食物,對人類統治動物的道德性與正確性提出質疑。
該片無疑已經成為2018年最受人矚目的紀錄片之一,其製作團隊不僅有《地球公民》導演尚恩·莫森的加 持,解說團隊也集結了傑昆·菲尼克斯、魯妮·瑪拉等重量級明星。有觀眾在看完後,將影片稱作「為新一代人而生的《地球公民》」。
在導演看來,「統治」意味著一個群體對另一個群體施加控制、權力或權威,統治者相信自己有這樣做的權利。而這樣一種信念,往往源於一種自我優越感以及「強權即真理」的觀念。
通過影片,導演對社會上的一些普遍迷思提出挑戰,例如「動物低人一等」,「人類有權對動物為所欲為」。另外,導演還簡要探討了人類的自我優越感如何與人類最陰暗的一些意識形態形成互補,觀眾也將看到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物種歧視之間的相似性。
導演克裡斯·德爾福斯2014年執導的《光明》(Lucent)是《統治》的前作。
網友影評
內容可能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觀看!
點擊播放按鈕,直接在線觀看
連結失效及求片請評論區留言,星標關注庚子後期更新
往期|電影列表(持續更新...)
附錄,關於這個紀錄片的一些介紹
內容可能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觀看。
紀錄片《統治 Dominion 2018》
我們不能給予動物們天堂,起碼不要再給它們煉獄。
有一種欲望叫殘忍
為何剛孵出來的小雞,連一眼陽光還沒看到就要被絞死?為何剛生下來的小牛,連一口母乳都嘗不到就要被製成牛仔肉?早在生命誕生之日起,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就成為世界的統治之道。而如今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是人類。
你愛吃肉嗎?估計很多人的答案都是Yes!肥胖!三高!怪病!什麼都阻止不了人類對吃肉的嚮往。
然而就在我們愉快吃肉的時候,一個「很不友好」的紀錄片出爐了。愛默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優雅地享用我們的正餐,血腥的屠宰場被精心地隱藏起來。」這句話也來自於今年的超高分紀錄片《統治》(Dominion)。
《統治》開場,是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慘叫聲。沒有畫面,只有一行字:「從森林到田野再到巢穴,一些在我們看來靈魂匱乏的野獸所發出的哭喊,恰恰見證了人類靈魂的匱乏。」
紀錄片《統治》首版預告片
這部紀錄片背後是數百小時的影像資料和秘密拍攝、來自動物製品行業的恐嚇和威脅,還有製作人員的個人犧牲。克服了種種困難,Chris Delforce和團隊成員已經將這部紀錄片傳播到世界各地。貨架上雞肉、牛肉、豬肉已經被處理好他們被切成方便食用的形狀醃製妥當,待人挑選。人類需要培育出生蛋和肉效率最高的雞種也就是蛋雞和肉雞,看一下人們吃的雞蛋是怎麼產出來的小雞孵化後,首先要挑選性別,蛋雞場需要的,當然是母雞。
而那些生錯了性別的小雞,生命的第一天,就是從孵化室走向絞肉機,因為雄雞既不會生蛋,而且品種和用於養殖的肉雞完全不同。羸弱的母雞也同樣被消滅,倖存下來的只有經過挑選的健康母雞,它們會被送去去喙,防止互相攻擊。四個月後,等待它們的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下蛋任務,每年大概要產蛋330枚。每個雞棚裡,一望無際大約養著10萬隻母雞,每隻雞的生存空間,小於一張A4紙。由於地方狹小,天性無處施展,不能刨土、不能覓食、不能交配,壓抑著的衝動讓母雞患上神經系統疾病。它們只能不停撲騰翅膀,踩在別的雞身上,在惡劣的環境中,它們羽毛嚴重脫落。巨大的籠子裡,糞便和屍體堆積如山。
而在更大的棚內,母雞身體被掏空,不再適合生蛋後,就會被送到屠宰場。只需要35天,一隻肉雞就可以出籠。
分別是一周、兩周、三周、四周,公雞和母雞都會用於肉雞養殖,但那些弱小的,預計無法長到標準體重的小雞,同樣會被提前消滅。活下來的雞也並不好受,它們最大的痛苦,來自於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由於基因改造、人造光刺激,大量飼料投喂,肉雞長得過快,以至於雙腿無法承受住自身的體重。解脫的終點,是一條成熟的流水線,雞被倒掛在移動生產線上,來到帶電的水池。在這裡它們會被電暈,然後在無意識情況下被割喉,但如果僥倖避過了電擊點,就會意識清醒地遭受割喉,最後僅剩的一點意識,便是在滾燙的熱水中燙死。生而為牛,抱歉,命運就由不得它們了,除了被吃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使命,產奶!牛奶看上去並不血腥,但同樣滴滴皆痛苦,奶牛隻有在哺乳期才會產奶,所以想要不停地產奶,就需要牛不停地生產。
不過,跟公牛自然交配,並不符合工業化情況下快速準確受孕的準則。母牛的每次強制受孕,都疼痛異常。工人把它們鎖定在鐵籠裡,再把手臂粗魯地伸進它們的直腸,找準子宮口之後,射入公牛的精液。這樣痛苦的受孕過程,母牛每年都要經歷。
但更痛苦的是生育之後,因為小牛一生下來,如果是公牛,不能產奶,就會被工人帶走。
天性護犢的母牛看到孩子被搶走後,只能跟在絕塵而去的車後面悲鳴、流淚,直到車越開越遠母子分離。小公牛是沒有資格喝奶的,因為母親的奶,只能留給人類。而母牛由於被擠出,10倍於正常情況的產奶量,通常只能活4到8年,(自然條件下可以活20年)。如果生了病活或產奶量下降,就會被送到屠宰場。
成年的牛體型過於龐大,電擊已經無法讓它們徹底失去行動能力了,就只能用螺栓槍、來福槍打中腦袋。在意識微弱的情況下,睜著眼被大刀捅進喉管,開腸破肚,再倒掛著,直至放幹血徹底死亡為止。然而屠宰場並不是它們短暫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因為,它們曾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災難。在歐美發達國家,牲畜屠宰很講究「人道主義」。他們發明了大量動物安樂死的方法:氣槍、螺栓槍、電擊、毒氣.辦法應有盡有,但失敗率卻很高,很多豬在意識尚存的時候,就被割喉放血。
後面還在排隊的豬,目睹了同伴被屠殺的整個過程,或是聞到地板上的血腥味,都會嚇得往後縮。誰說它們沒有感情,當嗅到死亡的味道時,這些人類眼裡的牲畜也會驚慌、恐懼。
死亡只是它們第一步,去毛、除皮、進入肉質加工廠。每個部位明碼標價,乾乾淨淨地擺在超市的貨架上,等待人們的挑選購買。當你買走了它,這隻豬的使命便徹底完成。
雞、牛、豬只是整個行業的縮影,擁有同樣命運的還有雞、鴨、魚、牛、羊、馬、兔子等等家禽。甚至狐狸、駱駝、貂、老鼠、狗,但凡它們身上有利可圖,就會被人類盯上,然後再也擺脫不掉被奴役、折磨的悲慘命運。
早在生命誕生之日起,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就成為世界的統治之道。而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是人類。《統治》帶上觀眾走了一程無法忍受的地獄之旅,但這也是當下地球每一天發生的真實的故事。很難想像,每天被端上我們餐桌的肉食,生前竟然遭遇此般折磨!那被端上餐桌的一道道肉食,儘管它們的過往離我們很遙遠,卻無法否認曾經的它們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有感情、會痛苦。可能有人會質疑,會不屑一顧,畢竟人類文明再進步,也改變不了他們被吃掉的命運。但我們有能力、有義務去提高、完善他們的生活水平和環境。因為世界上不存在絕對人道的方式,去殺死任何一個渴望活著的生命。
紀錄片的下面,有一句影評這樣寫道:
「我欽佩素食者們,在佩服之餘,希望大家能接受大自然的贈予,思考並順應自然。我可能不會成為一個素食者,但我可能會盡力站在素食者的角度思考,盡最大努力愛護動物。」
希望萬物都能被溫柔對待,享受一次真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