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年輕人的壓力你是否感覺到已經是越來越大了,高房價,高消費,高車貸等等已經壓的年輕人感覺喘不過氣來了,外加上結婚還需要給女方彩禮錢等等,這動輒十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彩禮錢已經難道普通的工薪家庭了,所以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直呼已經不想結婚了,畢竟養活一個人都那麼累,更何況是兩個人呢?而之後如果有小孩的話那麼他所花費的更多。
所以現今為止將年輕人衝垮的還是最簡單的金錢,老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現在沒有錢你連自己的婚姻大事都解決不了,所以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可以說是現在這個社會年輕人最真實的寫照。
其實還真別抱怨這個,因為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畢竟自己將自己女兒養這麼大,他們也不希望自己女兒受苦,所以有時候彩禮可以衡量一個家庭的生活水準。但是由於現在各地的攀比精神導致這種習俗開始直接變味了,反而成為了」賣女兒「的形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抵制」高價彩禮「的原因。
現在彩禮各地都是不同的,那麼在古代娶個媳婦究竟要花多少錢娶媳婦呢?
古時候的彩禮要多少錢?
其實在中國早先時候還沒有一個明文規定要付彩禮錢,至於是什麼時候也不知道,從資料來看應該是先秦時期。
當然沒有彩禮錢這個概念,但是當時結婚還必須得準備一點東西,否則新娘子怎麼可能甘願嫁給你呢?
根據《詩經》的記載,先秦時期的聘禮乃是一隻野鹿,男子想要去求親,必須去郊外狩獵一隻野鹿作為聘禮,在那個時候這也是高價了,後來聘禮就變為了大雁。
大雁變野鹿這背後有什麼含義嗎?因為我們知道大雁對於愛情是忠貞不渝的,如果一隻落單,另一隻也絕對不允許獨活,所以大雁在古人眼裡也象徵著對愛情對忠貞不渝,所以早先時候的聘禮大部分都是以大雁作為彩禮。
而這種情況則伴隨則國家的統一開始漸漸有了轉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富足,攀比心理也開始起來了,所以古時候的彩禮也成為了人們結婚的頭等大事,根據野史記載,西漢時期有一個名叫詹允的小官兒,家裡條件並不好,生活的很清貧,幾十年都沒有結婚,後來直到50歲的時候和親戚朋友借了一點錢才娶了媳婦。
而同樣的事情還真不少見,比如西漢末年的權臣王莽,他娶媳婦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據記載他光彩禮錢就花了將近3萬兩黃金,3萬兩是什麼概念我們可想而知。
到了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也發現了這一現象的不正常,在位期間專門下令治理這種」天價彩禮「的現象,並且根據官員的職位劃分了彩禮的規格,」天價彩禮「才稍稍得到緩解,但是這個整改並沒有十分有效。
到了宋朝時期,又是一個經濟極為富庶的年代,所以各種攀比現象又開始了,而在唐代的」天價彩禮「現象到了宋朝又到了一個高峰,在宋代法律當中規定:嫁妝是女方的私人財產,男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動用,倘若夫妻二人離婚,男方要將嫁妝如數歸還,這嫁妝一多,彩禮自然也就更多了。
比如當時」靖康之恥「發生後,金兵將秦檜夫婦俘虜,據記載,當時王氏就抱怨:」當初你20萬貫就娶我,現在卻要和你顛沛流離「,我們知道宋代雖然實行的是」高薪養廉「,可是20萬貫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就算是秦檜也根本不可能一時間拿得出來。
可能你不知道二十萬貫是什麼概念,宋代的一貫錢相當於現在的200塊錢,二十萬貫相當於四五千萬了,你要想想這彩禮恐怖到什麼地步,而且現在有些地方流行」三金「,而這個習俗就是從宋朝開始的。
古代付不起彩禮錢怎麼辦?
你看到了嗎?不光光是在現代,其實在古代,」彩禮「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事,所以在古代因為家裡窮而娶不起媳婦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我們要知道,古代由於醫療水平不高,導致生育水平低下,所以為了人口,古時候的女性其實是很悽慘的,如果到了一定年紀還沒有結婚的,就會被強制分配。
而強制分配的人一般都是那種」老光棍「或者如同上文所說的因為家裡沒錢娶不起媳婦的,所以這也是封建時代的悲哀,而更悲哀的是古時候竟然衍生出了「典妻制度」,說白了就是婚姻買賣,而這就是專門為那種娶不起媳婦的人準備的。
「典妻制度」就是婚姻買賣,由於古代時候女性地位特別低,所以官府專門為那種窮人設立了「典妻制度」。
假如一個男子因為過於貧窮而娶不起老婆,就可以和女人籤訂字據,在這段時間裡男子可以租賃女子,直到合同到期。
所以你看到了吧,這個方式簡直就是對女性的絕對不尊重,在封建時候的古代對於雙方都是一種折磨。
結尾
其實小編認為男女雙方真的互相喜歡的話是不用拘泥這種形式的,當然現在各種攀比導致原本一個習俗成為了現在「賣女兒」的現象是絕對不可取的。
「彩禮」本身可以或多或少給一點,畢竟女孩子父母也不容易,可是動輒幾十萬幾十萬的漫天要價無論是誰都不能接受,所以「天價彩禮」是不可取的,不要因為「賣女兒」的行為導致真正互相喜歡的兩個人最終勞燕分飛,最終自己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