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在晚清歷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人們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什麼要說是中興呢?因為如若沒有他們,清朝早就滅亡了。
偉人與平常人看似一樣,實際千差萬別。張之洞就有一個怪癖,讓與他共事的同事及慈禧等領導難以忍受,那就是晚上不睡覺。
晚上不睡覺並不是說他不用睡覺,只是作息時間與正常人不一樣,別人是晚上睡覺,白天工作,他是晚上工作,白天睡覺。
資料記載,光緒七年至十年間,張之洞正任職山西巡撫,每天凌晨一點多起床,三點開始正式工作,白天下午兩點開始睡覺,因此下屬如果錯過上午的時間,就只能晚上再來匯報了。
據說這個怪癖是張之洞從小讀書養成的習慣,張之洞從小才思敏捷,十幾歲就讀完了四書五經,每次讀書的時候,他都喜歡選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他認為這個時候思維更為敏捷清晰。
說到這,我不禁想起自己,我在晚上也會有這種感覺,思維特別清晰,毫無倦意,但是我卻沒有把這寶貴的時光用於讀書,這或許就是我成不了偉人的主要原因。
張之洞當官後,把自己的這種作息時間帶入到了工作之中,不僅讓他的屬下感到苦不堪言,還因此鬧了不少笑話。
有一次,袁世凱請張之洞赴宴,時間是晚上五點左右,會上袁世凱聲情並茂的演講引起眾人接連喝彩,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張之洞的休息,大家見此,面面相覷,不料這時,張之洞竟打起呼嚕來,袁世凱當即被氣得面色發青,從此再也不喊張之洞來吃飯了。
此後,張之洞繼續我行我素,有一天,文武百官忍無可忍,他們一起向慈禧彈劾張之洞上班的時候睡覺,結果慈禧非但沒有處罰張之洞,還對其進行了嘉獎了,其實慈禧也很無奈,可是沒辦法,清朝離不開張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