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功能性疾病的治療,單單調節胃腸道功能是不夠的,還要調節患者的植物神經,降低其內臟敏感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其中患者自我放鬆和調節相當重要。藥物只是輔助,幫助患者打破胃腸道症狀與不良情緒之間的惡性循環,而患者自我調節才是根本。
患者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01
動一動:拉伸放鬆
研究發現,鍛鍊是改善精神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壓力,緩解不良情緒。做有氧運動(如拉伸運動、慢跑、快走、散步等)時,大腦可分泌內啡肽,幫助我們平復心情,獲得快樂。
02
感覺一下:平靜五感
我們每天都要使用「五感」生活和工作。五感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當感覺自己處於負性情緒中時,可以通過使用一個或多個身體感官來快速緩解焦慮情緒。
視覺:看一看讓你放鬆或讓你微笑的東西,如美麗的景色、溫馨的家庭照片,可愛的小動物照片,等等。
聽覺:聽聽舒緩的音樂,唱一首最喜歡的曲子,演奏一種樂器,或傾聽來自大自然的聲音,等等。
嗅覺:使用有舒緩作用的芳香蠟燭,聞一聞花香,或者自己種植的其他植物的味道,等等。
味覺:好好地吃一頓美餐,慢慢享用你最喜歡的食物的味道。
觸覺:為自己做一次手部或頸部按摩,抱著寵物,或用柔軟的毯子裹住自己……
03
聊一聊:傾訴交談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和他人的親密關係和人際交往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可找一個關心你的人好好聊一聊,這可能是獲得平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這個人可以是家人、朋友、同事,也可以是諮詢師、社工等專業人員。
也許你是一個內向的人,不知道該如何向他人打開心扉或訴說苦惱,那麼不妨通過以下的開場白來開啟聊天模式:我感覺有一些不開心,想和你聊一會兒;今天我覺得很鬱悶……
04
靜一靜:呼吸安神
可以通過簡單的呼吸放鬆來穩定自己的情緒,獲得平靜的感覺。
儘量找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空間,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無論站著或者躺著都可以),慢慢閉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來,仔細體會空氣順著鼻腔內壁緩緩流過、摩擦著鼻腔的細微感覺;接著你會發現腹部隨著呼吸也在慢慢起伏,吸氣時膨隆,呼吸時收縮……花一些時間去體會這種感覺,慢慢地,你會從不舒服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內心變得舒適和安寧。
05
轉一轉:你的注意力
有些患者過分關注、「體味」身體的細微變化,尤其腹部症狀的變化。把某些胃腸生理活動誤以為病理反應,如把胃腸道的正常蠕動誤認為異常,十分擔心因此誘發不適,這是內臟敏感性增高的表現之一。
但患者往往否認自己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事實上患者的潛意識中時刻在關注著自己身體的細微改變。
最典型的是:患者往往在空閒時症狀嚴重,而集中精力做事時症狀往往消失,這就是很好的證明。
因此,患者要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走出家門,多與他人交流,多參加社區公益活動,使自己的注意力從自己的身體轉移到其它感興趣的事情上。
總之,胃腸與人的情緒密切相關,長期情緒不良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內臟敏感性增高,從而導致一系列胃腸功能性疾病,學會5招放鬆你的情緒,對功能性胃腸疾病患者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