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吃播是為了尋天下美食
有人看吃播是為了享視聽之快
還有人是為了打發一段無聊的時光每天享用饕餮盛宴
就可以輕鬆賺錢?
由於進入門檻低
吃播行業廝殺慘烈
不少吃播開始以獵奇內容吸引眼球
從生吞活章魚
到氣味溢出屏幕的豬大腸刺身挑戰
再到飯量大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大胃王比拼
吃播在病態和扭曲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這條愈發失控的賽道上
有人體重飆升、健康不再
有人猝死在上播前一刻
除了那些冒著敗露退圈的風險
使用剪輯手段假吃的吃播
更多從業者抓住了
催吐藥這棵「救命稻草」
把已經吃掉的東西吐出來
那麼吃了再吐
會不會傷害身體?
催吐藥究竟是什麼原理?
有人說催吐藥比瀉藥好得多
是真的嗎?
(圖為日本吃播木下佑香,大胃王吃播從她開始爆火)
吃播行業亂象叢生
「神秘藥丸」浮出水面
今年5月底,吃播圈發生了一起直播翻車事件。B站上一名up主在上傳自己的視頻時,意外發布了原片。視頻中,有場外聲音指導這位up主吃一口吐一口。這種「造假」行為讓粉絲大呼噁心,該up主最終也以「退圈」謝幕。
(圖片來自B站)
事件發生後,吃播當紅背後的很多怪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比如:很多吃播結束後,播主們都會吃一片「神秘的藥丸」。網上盛傳其來自日本。那麼,這片藥是什麼成分呢?
對此,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主任醫師蒯小玲教授告訴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這種藥都是催吐類藥物,一般有兩類,一類通過刺激胃黏膜,讓人產生嘔吐反射。主要包含硫酸銅、硫酸鋅等,濃度較高,喝下去會產生強烈的反應。另一類是中樞性的催吐藥物,如嗎啡類的阿撲嗎啡,用的比較少。此外還有中藥,如柿蒂熬湯等。
主播們吃的藥究竟是什麼,僅在知乎上就看到了不下4種,但都是猜測。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家自行服用催吐藥存在巨大風險。
凱撒大帝也愛催吐?
催吐藥:一個風靡歐洲幾千年的騙局
催吐行為並不是吃播們帶給我們的。根據希羅多德的說法,古埃及人為了維持自己的健康,每月都會使用催吐劑。希波克拉底也提倡定期嘔吐,之後的好幾千年中,這種建議不斷出現。
早在羅馬帝國時代,羅馬皇帝尤裡烏斯·凱撒就是催吐行為的忠實粉絲。尼祿皇帝的顧問小塞內加曾經說:「一些羅馬人,吐了吃,吃了吐,根本不屑於消化他們集世界各地美食於一桌的盛宴。」他們會飲用一種含有銻的酒,就是為了達到催吐的目的。
但事實上,催吐是一個讓身體逆反正常的機體過程,催吐出來的胃液會腐蝕食管道,胃也會收縮異常,催吐可以維持健康或是好身材的說法是一個赤裸裸的騙局,通過服藥的方式進行的催吐更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蒯小玲教授在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中指出,催吐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除了催吐,為了減少營養吸收,還有人選擇吃瀉藥。甚至有一些非專業評測人士在做過個體實驗後得出這樣的結論:吃催吐藥比吃瀉藥對身體的傷害更小。這個說法能不能站住腳呢?
對此,蒯小玲教授在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中表示:「這是一種主觀感受。」催吐是立竿見影的,而瀉藥則要經歷一段時間。看起來催吐效果更好,但催吐的副作用更大,反而是瀉藥相對安全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兩種藥都不能長期使用。因為即便是瀉藥,也會引起胃腸紊亂,造成吸收障礙以及水鈉電解質的紊亂。
從暴食症到厭食症:
催吐造成的傷害,不僅僅在生理層面
除了催吐藥對身體的直接損害,催吐行為對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也有損害。
比如:明明已經吃得很飽,卻還是控制不住的想進食。這在醫學上叫做暴食症,又名「神經性貪食症」,是指反覆發生無法自控的多食、暴食行為。暴食症患者會對暴食肥胖而感到恐懼,常採取進食後催吐、導瀉的極端方式進行應對。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範志紅在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中指出,這種行為已經不是正常的行為了,而是神經、心理的異常行為,屬於進食紊亂症的表現。
另一個極端是厭食症。雖然發病率很低,但死亡率高達5%-15%!
經常節食和催吐的人,還會有一種病纏身:交替性暴食厭食症。這種疾病僅僅依靠藥物治療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心理治療。蒯小玲教授在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中指出,這兩者經常是同時存在的。先是胃腸動力很強,但時間久了,胃腸動力會不足,吃了東西就會逆行性的嘔吐,完全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時間久了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食品科學博士範志紅在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中建議,按點進食,按量進食是最有利於健康的。從預防慢性疾病角度來說,一頓飢一頓飽非常容易出現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還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動不穩,使人體過早衰老。
其實,吃播行為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出在為追求效果而走上了岔路。我們追求做事的極致,極致的構思、極致的細節、極致的傳播效果,但絕不是作假和走極端。現在,在很多直播平臺上搜索「吃播」、「大胃王」等相關視頻時,都會出現「珍惜糧食」的溫馨提示,其實還應該再加一句:身體是本,健康第一!
(來源: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