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 溪
文丨爾冬尤莉
導言: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裡,物質世界日新月異,極大豐富著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為什麼會越來越困惑、越來越空虛,越來越迷茫呢?讓我們走進大自然,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去感受大自然的「大象無形」,去領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涵義———去我們人類誕生的地方,找尋精神的力量。
一、肉身篇
這條溪流發源於雪峰山脈連綿起伏的山巒裡,隱匿在荒無人煙蜿蜒的山谷間,無名。連日的大雨終於停了兩天,溪水裡的水量很大卻又清澈見底,是溯溪的好時候。
什麼叫溯溪?如果你沒有過在亂石叢生的溪水裡深一腳、淺一腳跋涉七個小時的經歷;如果你沒有過穿著速幹的長衣、長褲、襪子、防滑鞋,還帶著頭盔、護膝、手套,全副武裝地泡在溪水裡遊四個多小時的經歷;如果你沒有過手抓繩索,腳踏苔蘚,沿著一、二十米高的梯級瀑布、懸崖的邊緣一次次攀巖的經歷;如果你沒有過抱著頭任湍急的水流將你順勢衝下,水裡暗藏的突兀的石塊把你的屁股劃得生疼的經歷;如果你沒有過為了繞到瀑布的另一邊而不被飛馳而下的水流衝到下一個瀑布,大家必須手牽著手,眾志成城的經歷……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給你描述溯溪的感覺。因為這就是溯溪。一個充滿勇氣、膽量、智慧,考驗身體素質,並具有冒險精神和絕對團隊意識的虐體活動。
我們一行十五人沿溪而上。溪流的兩側是聳立的高山,長滿了茂密的樹木、雜草和竹林,彩色的蝴蝶和成群的野蜜蜂不時地在身邊飛舞,仿佛驚奇我們的出現,人類成了這個自由國度裡少見的生物。從樹林的縫隙間投射下斑駁的陽光,沒有夏日的酷熱,是柔和的光影。峽谷裡的溪水清冽而微寒,只要停下來休息片刻,再入水就冷得直要吸氣。我們手腳並用,或攀巖走壁或奮力浮遊。最要小心的除了旋轉的渦流、滑向懸崖絕壁的青苔就是那些平日裡露在水面上長滿了苔蘚,這次漲水又被淹沒的大石塊。我的右小腿處兩次被蹭傷都是因為踩在了這樣隱蔽的石塊上而滑倒所至。
三個小時後,我們到了一個大瀑布前,隊長一次次地把飛爪拋上去,努力了將近四十多分鐘,才找到合適的著力點。但這時,大部分隊友的體力不夠了。於是,我們已經爬上了大瀑布的六位,決定從這十多米高的瀑布上速降下來,用最high、最漂亮的姿態宣布此為溯溪的終點。我是第三個下的。前面是奔騰撲面的瀑布,身後是十多米高的懸崖,瀑布下的巖石壁滑得根本就站不住腳。我深吸口氣開始速降,只下去五米不到,就滑倒在巖壁上。我奮力地站起來,繼續下降。又下了五米左右,迎面的水注打得我失去了平衡,又一次貼到了巖壁上。我右手緊緊地拽著繩索,左手騰出來撐著長滿苔蘚的巖壁,飛快地讓自己再次站立在巖壁上---如果起來慢了,會被水注淹沒呼吸的。距離潭水約兩米多的地方已經完全被瀑布的水幕覆蓋,這時只能放掉繩索凌空一跳,我沒有感覺到失重,只覺得水幕的大手壓迫著我,使勁地把我往水的深處按,我憋著氣奮力往水幕的邊際遊,當再次呼吸到新鮮空氣的時候,真有逃出升天的感覺!
7月20日,我們在溪水裡整整跋涉了七個小時。真是了不起!
二、精神篇
每一位喜歡行走在山水之間的人都是以摧殘肉身來滋養靈魂的傢伙!就像那位正在「西藏向西」的老兄說的「川藏路上的背包客,簡直就不是人!」。嘿嘿,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人頭頂上若隱若現的光環,他們不是走向這顆星球的最高處,他們是天使回歸天堂!
每次置身於群山綠水之間,我的心都會變得清澈而空靈。大自然似乎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可以安撫我內心的浮躁和亢奮,洗淨凡塵。
溯溪而上,是去覓源,尋覓生命的起源。
小溪兩邊樹林茂密,夏日的陽光從葉的縫隙間透射進來,絲絲光縷。林間的白霧飄來蕩去,宛如仙境。沒有了機器的轟鳴和城市的喧囂,只有一泓溪水靜靜地潛流,四周鳥兒清脆的鳴叫,溪流衝刷巖石飛濺起晶瑩剔透的水珠和停留在我們頭頂、手臂上的蝴蝶、蜜蜂。沒有凡塵的得得失失,利益博弈,只有潔淨的風、清澈的水、黛綠的樹和堅實的土地。我們跳躍在突兀的怪石間,飛巖走壁,就是山野的走獸;我們遊動在溪水裡,輕盈柔美,就是水中的遊魚。我們已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感受生命與自然的詠嘆,我們是回家。
人類的生命起源於純淨的大自然,一個空氣清新、水質清澈、山花爛漫、人獸共歡的理想國。原來,一直內存於心的「桃花源」,就是我們的誕生之地。
但是,現代的人忘記了,迷失了。他們與天鬥,與地鬥,從為了實現理想而出發,走上的卻是背離理想的道路。他們砍伐森林、虐待動物、汙染水質、製造沙漠化的土地,有毒的食物,甚至是有毒的空氣!現代人的自我認知是「萬能」,在永恆的大自然面前沒有敬畏之心,沒有和睦相處的姿態,有的是掠奪、踐踏、「萬物唯我所用」的自私與狂妄。
順溪而下,是去尋道,領悟道的博大精深。
化身為溪流中的一滴水,隨著它去感受什麼叫「順勢而為」。平坦的道路、迎面的巨石、急湍的漩渦、奔騰的瀑布和斷壁懸崖……平靜地遊過,迂迴地環繞,奮力掙脫,勇敢一躍……你又能說哪一個是睿智的,哪一個是愚笨的呢?都是那樣認真地面對,盡情享受其中。任何一種際遇都是一種挑戰和營養,只要目標在,順勢而為,終有看到海的一天。
化身為溪流中的一滴水,隨著它去感受什麼叫「水,利萬物而不爭」。溪水潺潺流動,那麼安靜,那麼柔美,千萬年如一日,養育著鬱鬱蔥蔥的山林,豐饒的物種。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生靈,沒有厚薄,沒有人世間最常見的差異化,潛移默化地創造出美與和諧。
前幾天,朋友告訴我,按照去年的計劃,今年要給西北山區捐一所學校,但是經濟不景氣,估計今年實現不了。我說,你有此心境已足以令我仰視,知識分子「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的普世情懷是整個生命恪守的信條和人生理想,不在乎一城一池,一朝一夕。
大的江河滋養萬物,小的溪流孕育身邊的一草一木,沒有高下,沒有貴賤,都是相同的生命姿態。溯溪,是為了看清生命的本質,然後用行動去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自由而真實地活著。
[責編:劉瀚潞]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