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公眾號,看更多精彩內容!
點擊下方圖片,觀看完整影片
導演:蔡明亮
作過一次臨時演員後,小康(李康生)罹患歪脖子的怪病,父親(苗天)帶其四處求醫。
父親雖已有妻、子,卻是貪戀年輕男孩身體的同性戀者,家庭對他早已名存實亡,已喪失承擔責任的能力(或認為並沒什麼責任要承擔),可是對於小康,他又不自覺扮演起傳統意義上的「父親」角色,卻也只能是失職的。小康是年輕的同性戀者,可是卻並不清楚自己期望從同性處獲得怎樣一種安慰,父母的貌合神離不但令他對男女關係失掉信心,對同性關係的理解也盲從地認為只是兩具肉體的短暫吸引、結合。而作為被丈夫(同時代男人)與兒子(更年輕的男人)同時冷落的母親(陸筱琳),則只能默默忍受肉體與精神的雙重饑渴與孤獨。
黎耀輝(梁朝偉)與何寶榮(張國榮)是一對同性戀人,為了有新的開始,他們懷著美麗的夢想(去看南美洲大瀑布)離開香港來到阿根廷,卻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迷了路。黎耀輝想安下心來過日子,無奈何寶榮於夜夜笙歌中放縱著自己的生命,以期找尋更多的刺激,只當黎耀輝是他受傷後的港灣,兩人分歧 、爭吵越來越多,心的距離越來越遠。
黎耀輝明白過去的日子不可能再復返時,決定離開何寶榮,而正是在他離開後,絕望的意味(對黎耀輝的愛)才在何寶榮的腦海中完整地浮現。
在南京開小書店的王平(吳偉 飾)背著妻子林雪(江佳奇 飾)與男同性戀者姜城(秦昊飾)有染。對丈夫行為生疑的林雪委託羅海濤(陳思成 飾)跟蹤王平,發現了姜城的行蹤。氣憤的林雪到姜城任職的旅遊公司大鬧,迫使其與王平分手。羅海濤有一個在製衣廠做工的女友李靜(譚卓 飾),但他卻在跟蹤的過程中對姜城產生了好感。羅海濤與分手後情緒低落的姜城交往,二人關係日漸親密,但與此同時他又難捨李靜。在三人共同出遊的過程中,李靜發現了羅海濤與姜城的曖昧關係,傷心落淚。一座城,許多人,都在感情的路上崎嶇前行。
本片被提名2009年第62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獲最佳編劇獎。
安德魯(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飾)和米勒(丹澤爾•華盛頓 Denzel Washington 飾)認識於法庭上,兩人都是年輕有為的律師,各為其主。然而,年輕的安德魯不久後因為同性戀和身染愛滋病被老闆發現,以莫須有理由解僱了。
遭解僱後的安德魯四處尋找律師為他討回公道。當安德魯找到米勒時,米勒一開始拒絕了他。因為米勒像普通人一樣憎恨同性戀和懼怕愛滋病,但當他看到安德魯在圖書館搜索「愛滋病歧視」時遭到管理員的白眼,聽著妻子緩慢而平靜地說出他們的姨媽、朋友有很多也是同性戀時,他決定受理安德魯的案件。
在最後的法庭上,病危的安德魯毅然出庭……
《心底的逆流》講述秘魯海邊一位已婚的深櫃男子在保守環境和摯愛男鬼間做出艱難抉擇的超現實故事。原片名「Contracorriente」直譯作「回頭浪」,指浪花在前後阻力中折回、反向、匯聚、重疊衝擊海岸的形態,暗喻主人公米古(Cristian Mercado 飾)和桑迪亞哥(Manolo Cardona 飾)之間一波三折的禁忌之愛。米古即將為人父,但悄愛著畫家桑迪亞哥溺水而死的鬼魂。為能長相廝守,他藏匿了桑迪亞哥的屍體,卻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能承受之重。最終米古對這段感情的放手令桑迪亞哥的靈魂得到了救贖。
本片獲得2010年聖丹斯電影節的世界電影觀眾大獎(World Cinema Audience Award),並代表秘魯角逐201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當描眉塗紅、身穿豔麗服裝、系一根靜心搭配的長絲巾、邁著優雅步伐的英國紳士昆汀·克裡斯普走在紐約的街頭,一堂同志人生的哲理課也拉開了序幕:
克裡斯普的自傳《赤裸公務員》在世界各地上映以來,受到眾多好評,呼聲不斷。善於言談的克裡斯普也因此受邀前往紐約做演說秀。他把數十年的生活經驗濃縮成一段精華,他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憑藉自己的幽默智慧和直率,在臺上娓娓敘來,道出了生活的真諦,徵服了紐約的觀眾。同時他也先後結交了給他晚年的紐約生活帶來重大意義的兩位朋友:一位是安格斯,一個有著才華,卻對自己毫無自信的畫家。他很崇拜克裡斯普,而克裡斯普也被這個才華橫溢卻自卑,對愛情不敢嘗試的年輕人打動。就在他努力幫助安格斯在繪畫事業上小有成就的時候,安格斯卻成為了本片淺嘗而止的愛滋病話題的犧牲者。另一位是菲利普·斯蒂爾,雜誌出版商。和克裡斯普在最初的接觸合作裡兩人因為觀點相駁而分道揚鑣。到最後斯蒂爾反成為陪伴照顧克裡斯普人生最後時光的摯友,兩人在工作,人生,愛情觀與童年往事上發生多種美妙交流。
本片在200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特別泰迪熊獎,由曾獲託尼獎的丹尼斯·歐哈拉等演員主演。它與英國著名歌手斯汀的主題曲《Englishman in New York》同名,展現了同志圈的現狀,也涉及到一些敏感話題。但電影最成功之處是再塑了一位睿智的藝術家,一位為堅守自我、隨夢流浪的老頑童。他能穿過豔麗外表直達深邃內心,擁有像星空一樣浩瀚的人生體驗。
電視電影『迷情站臺』由BBC臺在2007年推出,作為英國同性戀合法化40周年的特別場放映。編劇凱文·埃利奧特是英國文學最高榮譽奧利弗獎得主。電影擷取了倫敦同志的不同斷面——從同性伴侶的宣誓儀式到各懷心事的老友聚會,從學校的寫字間到酒吧夜店,從拘束的圖書場館到縱情的站臺公 廁...劇情、場景和人物如萬花筒般旋轉,千絲萬縷的因緣際會牽扯出同志世界的忠誠與背叛,憤怒與殘忍,放縱與克制,懵懂與覺醒。
年輕醫生Wil(楊雅慧 飾)是個美國華裔。她事業如意,工作幹煉,但就是不愛打扮,不喜歡結交男朋友,這令到母親(陳衝 飾)非常操心。母親刻意拉女兒到一些華人圈子的聚會,幫女兒物色對象,卻總是一無所獲。
不料母親的生活也開始混亂——她懷上了孩子,卻不願公開誰是孩子父親。為了面子問題,Wil的外公外婆把母親趕出家門,責令她一定要找個人嫁出去。於是,媽媽投奔到女兒的門下,暫時寄宿在此,女兒開始四處網羅男人相親。
除了母親的事情讓Wil煩惱,她還有一個秘密需要苦心遮掩——自己女同的身份恐怕會讓思想傳統的母親接受不了,於是,Wil和女朋友開始轉戰地下,二人愛得偷偷摸摸。人人為了面子,都有一個自己的心結,不知何時打開。
高中男孩斯科特·諾裡斯(盧卡斯·提爾 Lucas Till 飾)英俊帥氣,爽朗風趣,作為校足球隊的球員他在賽場上叱吒風雲,生活中又有美麗開朗的女孩朱爾絲(莎拉·伯格 Sarah Bolger 飾)陪伴,可謂春風得意,除了不久前受傷的膝蓋讓他有些煩惱。在聚光燈下的斯科特, 自然不會注意到暗處有一雙眼睛始終凝望著他。那個女孩名叫貝絲(克裡斯塔爾·裡德 Crystal Reed 飾),性格有些陰鬱的她深深迷戀斯科特,長期的情感壓抑令貝絲的內心飽受折磨。笨拙怪異的表白根本得不到心上人的熱烈回應,一切皆化作徒勞。
迷戀與被迷戀,跟蹤與被跟蹤,狂野破碎的青春,一切朝向失控的彼方……
本片根據美國小說家克里斯多福·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64年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發生於1962年11月30日的美國加州洛杉磯。中年英語教授喬治·費爾科納(科林·費斯 Colin Firth 飾)沉浸在與自己十六年共同生活的同性伴侶吉姆(馬修·古迪 Matthew Goode 飾)車禍死亡的陰影中無法自拔,精心準備打算自殺。電影記錄了喬治從早到晚一天的活動,包括他在學習授課,處理與學生肯尼(尼古拉斯·霍爾特 Nicholas Hoult 飾)的關係,並參加倫敦舊情人夏洛特(朱麗安·摩爾 Julian Moore 飾)私人晚餐的過程。
本片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科林·費斯),英國電影電視協會最佳服裝設計提名和最佳男主角獎,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女配角提名(朱麗安·摩爾)和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以及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和最佳男主角獎。
精彩影評:被Tom Ford的執導能力震撼了,被Colin Firth的演技折服了,被Nicholas Hoult電暈了,還有配樂·剪輯·劇本(感謝QAF的精彩翻譯)以及戲份不多的摩爾都表現得相當完美。於是乎我覺得這是去年最好的電影!奧斯卡,你真的太沒有眼光了...
導演: 克裡斯蒂安·富爾
「我不在乎你是否完全屬於我……只要我愛的人一直在我身旁,即使他愛的是別人。」
1942年巴黎,Jean(傑瑞米·雷乃 Jérémie Renier 飾)和Philippe(布魯諾·託德契尼 Bruno Todeschini 飾)這兩位青年同志戀人冒著生命危險,庇護一個孩童時的猶太朋友-Sarah / Yvonne(露易絲·莫諾特 Louise Monot 飾),她的家人都被蓋世太保殺害了。他們三人掙扎求存,在這個沒有憐憫的社會組成一個臨時家庭。Jean的不肖兄弟Jacques(尼古拉斯·高布 Nicolas Gob 飾)是個蓋世太保的走狗,他出現後,他們三人的關係受到威脅。當Jean的同志身份被暴露,並且被指控與一名納粹分子有染之時,一場悲劇正在徐徐展開……
精彩影評:
1.40年代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病,同性戀者全部是怪物。納粹要淨化人種,把同性戀者逮捕到集中營,進行所謂再教育,強迫其改變性取向,頑固不化者,如影片中的Jean,最後的辦法就是進行腦前葉白質切除術,就算活下來,也只是等死。其他家庭成員也會以他為恥辱。在集中營裡做苦力,一旦體力不支,立刻就會被殺死。片中一個德國的同性戀者就是被脫光衣服活活燒死,實在是太殘忍了。
拋開同性戀者的話題,我倒是覺得Jean的弟弟Jacques這個人物很有意思,影片也著墨頗多。影片開頭,他以敗家子的面貌出現,做非法交易,父親不信任他,從未想過要把家業交給他。他跟哥哥的感情很好,這從拳擊場的幾段可以清楚的看出。得知哥哥是同性戀之後,他也覺得很恥辱,並說不會再愛哥哥了。但這種情感並未持續很久,否則後來他也不會為自己的一時衝動之舉那樣後悔,看到哥哥被折磨得樣子眼淚幾乎奪眶而出,也不會竭力去打探哥哥的下落。他是真心愛著Sarah,但是無奈無法讓她忘了自己的哥哥。他與納粹合作,得到了不少經濟上的好處,把幾家洗衣店搞到了手,做大了家族的事業。最後法國光復後,他因此而被捕。法庭上他辯解這一切都是為了從德國人那裡得到哥哥的消息。然而當證人說出當初是他要求逮捕自己的哥哥時,他徹底崩潰了,最後在獄中羞愧的上吊自殺。
Jean的悲慘遭遇來自兩方面,弟弟讓人逮捕他是表面的,即使弟弟沒有這麼做,但他與德國軍官跳的幾分鐘舞讓他進了檔案,此時不被捕,怕也難逃被捕的命運。
Jacques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Sarah呢,身邊的男人都死了,她愛過的和愛過她的。
2.關於納粹以種族淨化為名所行的罪惡,近來已越來越多被揭露,也許以後還會更多。這些影片讓我們直觀的了解,曾經在歷史上,人類是怎樣互相殘殺的,人類的殘忍可以超出所有想像力的範圍。這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分明就是人自己啊。
3.和《光榮歲月》一樣,影片最後的字幕告訴觀眾法國政府的一些不甚光彩的行為。法國這個國家大概是國人抱有美妙幻想最大的國家。然而去除那些臆想的東西,世界上一切國家政權總有一些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是醜惡之處,應該客觀地看待,不要被哪些香水,高級服裝,化妝品等等奢侈品蒙住了眼睛。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全的樂土。
4.看完這部片子更讓我堅定了一個信念——所有的仇恨都來自於誤解,所有的戰爭都來自於無知。法西斯的殘忍最終是建立在「種族理論」的基礎上的,如果希特勒沒有信奉當時這一所謂的「科學」,也許很多事情將不會發生。荒謬的理論造就了恐怖的政府,恐怖的政府發動了無知的戰爭。
5.看完這部片子,讓我感觸很深,回想哥哥在登上去集中營列車時回望的表情,讓我既心痛又揮之不去!這是我繼《辛德勒的名單》後看過的最感人的片子了,它的深度已經超出一部單純的描寫GAY問題的片子了,帶給我更多的則是對片中人物的緬懷和憐愛!Jean真的是太可憐,還有他的愛人Philippe……願有天堂的日子,他們能幸福的相愛!
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Bobby(瑞恩·凱利 Ryan Kelley 飾)是一個善良、虔誠的少年,有愛他的家人。但在他向家人坦白自己的性傾向後一切改變了。母親Mary(西格妮·韋弗 Sigourney Weaver 飾)認為同性戀會下地獄的訓誡,想盡辦法矯正兒子。而Bobby的痛苦與日俱增。在滿20歲生日前Bobby認識了開朗青年David,可Mary拒絕接受,並以有一個同性戀兒子為恥。Bobby傷心的離開家最後選擇死亡來結束內心的折磨。他的死徹底喚醒了家人,尤其是Mary,她在無盡的悔恨中開始接觸同性戀人群,參加PFLAG小組,與神職人員探討聖經解釋。在翻閱兒子的日記後,她開始直面自己認同兒子。失去兒子的母親在傾盆大雨中失聲痛哭,雨水和淚水將固執、偏見和不理解洗刷得一乾二淨。Mary此後將畢生投入到同志維權事業中,幫助那些和Bobby一樣的少年。
精彩影評:影片通過西方人對宗教特別是聖經的篤信及機械化理解所帶來的對同性戀者的無知偏見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於同志親友以及需同性戀掃盲的人群,非常值得推薦!上帝不會因為一個人是同性戀者而讓他下地獄,上帝愛的就是一個人本來的樣子。
天真無邪的託馬斯(厄內斯特·漢納瓦德飾)是典獄長的兒子,與他父親管轄下的一名犯人馬丁(約爾根·普羅赫諾飾)秘密相戀。馬丁出獄後,他們倆想從此長相廝守,可惜天不遂人願。託馬斯的父親把他送到了少年改造所,令人驚訝的是,馬丁居然來到這裡,還偽裝成了學校新聘的老師……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但是對一個17歲的高中生「賽門」來說這一切卻是件超複雜的事:第一、沒有人知道他是同性戀;第二、他也搞不清楚自己愛上跟他一樣有同樣困擾的不具名網友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了解決這兩個大麻煩,賽門展開一段爆笑又嚇人的解答過程,但他沒料到的是,最後得到的答案卻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這段顛覆歷史的視頻不該被埋葬 西雅圖夜未眠 愛情電影5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