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是一件高手才能做的事。跨界,也是一種只有專注到一定的程度,啟迪到一定深度的時候才能夠實現的自由換擋。」
是的,跨界談何容易,但這才具挑戰。當一個高手在某領域有足夠的地位,或就輕駕熟的時候,跨界的魅力就會遠大於這項挑戰所帶來的恐懼感。
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近幾年越來越多行業巨頭開始進軍汽車領域。恆大造車,長安汽車與華為、寧德時代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上汽集團、阿里巴巴、上海浦東新區聯合打造智己汽車,等等的「牽手」現象都印證了目前的汽車行業是有潛力的。昨日,又一巨頭正式加入了造車行列。
官宣!百度真的也要造車了
百度公司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據悉,新公司由百度發起主導,獨立於母公司體系,同時,吉利控股集團則是除了百度之外的唯一資方。該公司將會實現智能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全產業鏈。也就是說,百度這次是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百度要造車了。
當然,這次百度與吉利控股的聯手也並非大家平常所理解的「代工」。事實上,吉利作為合作方,提供的不只是工廠,還提供技術支持,包括工程技術、製造等方面,而百度則負責車輛的設計、軟體以及後期的運營等方面。
儘管此事既定,但如果說這次聯手的背後還有值得推敲的點,那麼我認為這個點就是背後的原因。
為何百度坐不住了?首先,正如上文所說的,跨界成為了汽車行業的熱潮。其次,不久前蘋果也宣布要造車了。要知道的是,既然是跨界造車,定然要有全新的概念,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智能化便是目前的新趨勢。
而百度一直以來都在這幾大方面有著不小的貢獻,尤其是自動駕駛,畢竟百度還打造了Apollo平臺。加上特斯拉等品牌已充分印證自動駕駛,甚至是無人駕駛都應該與整車結合,有了主體後的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技術才能夠被耀眼。
可回想一下百度的Apollo平臺的火爆度,其實並不高。是因為百度的技術不夠嗎?還是因為百度的知名度不夠?都不是。那是什麼?其實是載體。一個技術類公司想要生存,就必須要有載體來展現技術的實力。當然,無論是蘋果,還是百度,如今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成功與否,實則不重要,但重要的是踏出第一步,才有可能成功。
生態圈離不開相吸法則
其實,這裡引申出來的還有兩個問題:為何百度造車,選擇了吉利控股集團?而吉利又為何願意冒險與百度肩並肩?問題是有兩個,但答案卻只有一個,那就是相互吸引。
那麼,吉利控股集團有什麼?有經驗,它是35年的全球型開放企業;有地位,旗下的吉利汽車在自主品牌中保持高水準持續發展,已連續4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冠軍;更有共同願景,吉利控股集團正在由汽車製造商向智能電動出行科技公司轉型,智能電動出行這一點與百度不謀而合。
另一方面,華為、阿里巴巴等巨頭也入局了汽車行業,吉利為何選擇百度?正如前文所說的,兩者相互吸引。百度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智能化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這些正是未來汽車所應具備的標籤。
而吉利即便也有著不錯的技術,但在軟體方面的技術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果選擇自己研發,花費的精力與時間或許要付出更多,既然有巨人的肩膀,為何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遠方呢?況且,吉利本就與百度有著多年的合作關係,在配合這方面的默契,是毋庸置疑的。
無論是百度也好,吉利也罷,它們皆在各自領域有著不俗的名聲。其實馬太效應已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但道理的背後其實少不了強者與強者的聯手,正如百度與吉利的聯手一樣,極有可能影響整個新能源市場的發展趨勢。
要造智能純電汽車,發揮優勢脫穎而出是關鍵
說了這麼多,究竟百度與吉利組建的這家汽車公司到底如何定位的呢?據了解,這家汽車公司首款車定位「純電+智能」,且不會與吉利目前的車型有衝突。值得注意的是,這家汽車公司的首款車型將會基于吉利最新研發的純電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以及百度Apollo平臺的智能化技術打造。簡單說就是,用吉利最新純電平臺的同時,融入百度的智能科技。
既然要做智能純電汽車,純電是基礎,智能則很關鍵。放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其實這個冬天新能源產業並不「寒冷」,反而十分火熱。剛不久前,蔚來ET7經過「層層包裝」後出現在消費者眼前,固態電池、長續航、高科技的融合甚是引人關注。此外,如極狐汽車搭載了華為的雷射雷達等等等等,都為讓新能源汽車領域注入了新鮮的元素。
所以,你會發現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逐漸出現新的屬性標籤,那麼,後來者如何實現脫穎而出,且做到後發制人是極為重要的。如果百度的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與吉利人機互動方面的優勢相結合,或許會擦出火花產生不一樣的新鮮感,同時,這也極有可能成為其殺手鐧。
汽車網評:百度、吉利強強聯手造車,無人駕駛時代或加速到來
大環境的趨勢就擺在那,新能源汽車市場爭奪戰一觸即發。事實上,也有不少車企早已投身該領域,但我們知道,這背後依然有人在暗自蓄力等待時機。等待時機的一員便包括了吉利,其實吉利一直在新能源領域並沒有太大的動作,但這次與百度聯手組建智能純電汽車公司,實則蓄力已久。
而百度本在智能化,尤其是自動駕駛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兩者的結合彌補了彼此的不足。至於兩者的合力會否來一場有殺傷力的攪局,我們不妨靜觀其變。或許我們所期待的自動駕駛時代、智能化汽車時代,要提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