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影藝獨舌
作者:王苗苗
豆瓣評分8.9的《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又讓中國觀眾見識了韓劇的創新能力。韓劇可以用一百種方式講述愛情,只需要稍微換一種風格,加入新的命題和元素,就能一直在講愛情故事這件事上遙遙領先。
《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是由安畔錫執導,金恩編劇,孫藝珍、丁海寅主演的浪漫愛情劇,講述了由原本「只是認識的姐弟關係」的男女陷入愛情後發生的戀愛故事。
「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窮困和愛,你越隱瞞就越欲蓋彌彰。」這是講述不倫之戀的名作《洛麗塔》中的話,禁忌的愛雖然被壓制,但是無法隱藏。《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告訴我們:不如堂堂正正地面對。
歐美文學和日劇中的禁忌之戀
藝術自古是創作家的幻想天地,和愛與美、探索、先鋒這些關鍵詞緊密相連。藝術號召打破禁忌,解放天性。創作家們在現實中找不到出口,便在幻想的世界——文學藝術中盡情宣洩,因此禁忌之戀在文學和影視中是長盛不衰的題材。
如1955年出版,俄裔美國作家納博科夫廣為流傳的作品《洛麗塔》,講述了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戀愛悲劇,這部小說在欲望主題下包含了一層嚴肅敘事,探討人的精神病態和原罪感,藉此表達人的生存困境。
從《洛麗塔》主人公亨伯特的心聲中,可以看出這份不倫戀格外迷離唯美: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
「我看著她,看了又看,我知道就像我知道我必死無疑那樣清楚,我是如此地愛她,勝過我所看到的、所能想像到的地球上的任何事物,她以前是一個妖女,現在卻像一片枯葉……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我不在乎,但我只要看她一眼,萬般柔情,湧上心頭。」
1977年出版的澳大利亞作家考琳·麥卡洛的小說《荊棘鳥》,講述了拉爾夫神父和少女梅吉一生的情愛糾葛。不斷表明自己「永遠不會離開教堂」的拉爾夫,權欲和情愛不斷煎熬著他,讓他處在上帝和魔鬼之間。
拉爾夫在《聖經》的扉頁裡藏了一朵玫瑰,這是一個絕妙的隱喻,象徵著宗教和上帝也無法完全佔據一個人,再怎麼嘴硬,人終究無法壓制自己的愛情天性。
神父的身份是枷鎖,讓二人的關係在忘年戀上,還加了宗教這層阻礙,拉爾夫和梅吉的愛情註定面臨重重困難。同時這個設定也給小說增添了崇高和神秘感,《荊棘鳥》能暢銷多年,也和這份神秘和禁忌分不開。
和以上兩本「男大女小」的小說不同,1995年出版的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說《朗讀者》講述了男孩米夏和女人漢娜之間充滿激情的忘年戀,而故事的深層含義則是近代德國人對於歷史、暴行與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
文學的幻想性決定了禁忌之愛唯美悲壯的基調,而到電視劇的呈現上,則要考量現實因素。
日劇先鋒意識強烈,大膽揭露現實,在愛情劇中不斷刷新觀眾的三觀。早在1991年推出的《東京愛情故事》中,女主赤名莉香就愛上自己的已婚上司,並表現了開放的性觀念,和來自小地方的永尾完治格格不入。
日劇非常熱衷講述禁忌題材的故事,比如前陣子在日飯圈很火的《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和《老師!》分別講述兄妹戀和師生戀,讓網友直呼「羞恥上癮一百婚」。
當然日劇更多地將禁忌戀和人的現實處境結合在一起,比如講述家庭主婦婚外戀的《晝顏》,和以文學手法講述「母子戀」的《賢者之愛》。
中國網友對《賢者之愛》鍾情得很,先後有網友自製「倪妮×易烊千璽」「劉亦菲×易烊千璽」版本的「賢者之愛」在微博流傳。
在表現禁忌戀上,與迷離悲壯的文學和先鋒的日劇相比,講述姐弟戀的韓劇,大多走純愛風,顯得非常小清新。
《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溫和的反抗卻坦蕩有力
在東亞文化語境中,由於傳統觀念對女性的認知,姐弟戀是有禁忌的意味在的。尤其是年齡差較大的姐弟戀,就算有勇氣面對道德輿論的指摘,還有自己這一關能不能過得去的問題。
弗洛伊德表示,禁忌只能將欲望壓制,而無法消滅。越禁止越反叛,任何人都有這種逆反心理。不論是文學還是影視,越是以激烈的方式講述禁忌戀,越顯得它的格格不入。文學和影視要表現悲壯的美感,反而突顯了它是「異類」。
韓劇《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中,以各種方式將姐弟戀中的禁忌感弱化,將它看做平凡男女的日常戀愛,不斷撒糖。
男主徐俊熙早就開篇點題:「我的專業就是打破禁忌。」徐俊熙坦蕩地追求尹真雅,反而達到了打破禁忌的效果。
《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是如何弱化禁忌感的?
禁忌戀的主要障礙是年齡,該劇首先將年齡差縮小,男女主只相差四歲;其次將家庭和社會的道德輿論阻礙降到了最低,男主媽媽去世,爸爸再娶不往來,親姐姐和女主是閨蜜,把凡是導致悲劇走向的因素全都掐滅;最重要的一點是日常撒糖,展現自然舒展的戀愛,讓觀眾覺得稀鬆平常。
孫藝珍飾演的女主尹真雅,35歲(虛歲)的大齡剩女,是一個咖啡公司的採購員,在工作和愛情上都沒什麼成就。
在工作上,尹真雅的上司是中年油膩男,經常借著聚會喝酒的機會對女下屬動手動腳,尹真雅只能忍受;愛情上,猥瑣的男友出軌,嘲笑她是無趣的「魔芋」,跟她提分手;家庭上,面對母親喋喋不休的催婚,她就像一件快到賞味期限的商品,面臨清倉大甩賣。
沒錯,就是這麼一個平凡的女主,除了美貌。放在現實中,肯定打算找一個老實人湊合結婚,度過自己平平無奇的後半生。
丁海寅在劇中飾演電腦遊戲公司的企劃兼遊戲設計師徐俊熙,31歲,經濟獨立,思想成熟,撩妹高手。俊熙在完成了海外工作後,回到了韓國總公司。
男主和女主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弟,一別三年,工作的地方在同一棟大樓,於是街頭相遇了。
於是男主撩妹的時機來了,劇中反覆提到了愛情中的時機問題,即「timing is everything.」
尹真雅問徐俊熙何時回國的,他第一句話就是:「在你沉睡的時候」。
好久不見,於是兩人吃飯喝酒聊天,男主便開始暗示自己的心意,誇女主漂亮,說自己擅長打破禁忌。
和漂亮姐姐吃完飯後突遇大雨,男主去便利店買傘,心機的男主在拿了兩把傘後,又放下一把,這樣就可以把女主抱在懷裡。
假扮男友,趕走前來糾纏的猥瑣前男友,幫尹真雅解圍。
為了安慰慘兮兮的尹真雅,男主帶女主去看電影,畫肖像,散步。
尹真雅感受到了俊熙的心意,只是家長和同事時不時的提醒讓她不敢輕舉妄動。
直到在一群人的聚會上,聽到男主講述自己喜歡一個人追不上的故事,尹真雅在桌底暗戳戳地握住了徐俊熙的手。
二人從相遇、表示好感、加深了解、動搖、反覆試探後,終於確認了彼此的心意。
男主是主動型人格,主動要求女主請吃飯,對女主的愛豪不掩飾;男主總是打架為人出頭,非常講義氣,以前還因為和喜歡的女生分手要死要活。
徐俊熙很尊重愛,他對尹真雅的追求堂堂正正,讓這份姐弟戀變得格外坦蕩,尹真雅也變得越來越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開始每天和徐俊熙偷摸著戀愛。
從劇名《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能感受到該劇「具象化」的取名方式,劇中場景也都非常日常,偏生活化和紀錄片化,情節基本都靠吃飯、喝酒、喝咖啡推進。在這種氣氛中,人們更容易進行心靈溝通。
徐俊熙的真摯,含蓄的撩妹大法,平淡瑣碎的情節,《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就這麼輕輕地撥動了觀眾的心弦。從該劇熱烈地反響來看,觀眾很吃發糖這一套。
電視劇中姐弟戀的流行和現實風向分不開,中科院社會研究所的一篇文章有組數據,提到了從1990年到2010年,「男小女大」的婚姻比例從13.32%上升到了40.13%。數據表明,姐弟戀的禁忌感正在不斷下降。
這還是8年前,現在姐弟戀趨勢在逐年增強,女性的經濟獨立和對自己保養的注重,讓女性的容顏保持地更好,於是年齡變得模糊。隨著社會文明的演進和大眾傳播的輿論宣傳,姐弟戀的包容性提高。
越是以溫和的方式來講述姐弟戀,越顯得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讓我們覺得愛情模式的選擇,就像有人喜歡吃麵條,有人喜歡吃米飯一樣,愛吃肉的人繼續吃肉,愛吃素的人堅持吃素,僅此而已。
坦蕩的徐俊熙,除了長相不是我的菜,簡直是完美物種。
掃一掃更進一步接觸影視行當!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