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禁忌的愛戀這種詞已經被用濫了,連《怦然星動》都能號稱禁忌愛戀,真是匪夷所思。實際上,這部電影才真是禁忌之戀,出櫃加出軌,且處於那個封閉的時代。這就是,我的年度期待,《卡羅爾》。感謝好小氣同學,為我們帶來《卡羅爾》的介紹以及北美評價。
卡羅爾 Carol (2015)
(文末含未刪減百度雲在線資源)
導演: 託德·海因斯
編劇: 菲麗絲·奈吉 /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主演: 凱特·布蘭切特 / 魯妮·瑪拉 / 莎拉·保羅森 / 凱爾·錢德勒 / 科裡·麥可·史密斯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 / 法國
《卡羅爾》的故事講述年輕女孩特芮絲(魯妮·瑪拉飾演)在紐約之都追逐戲劇表演夢想,卻只能在百貨公司做售貨員。某日她和身陷婚姻危機的金髮中年主婦卡羅爾(凱特·布蘭切特飾演)在百貨公司偶遇,對現狀和環境都感到絕望的兩人開始書信往返、電報傳情,甚至公路旅行,最終發現彼此找到了真愛。然而在當時社會(50年代美國)這是不被允許的,特芮絲的男友認為她只是一時迷惘,卡羅爾的丈夫則請私家偵探調查取證,希望在離婚訴訟讓中卡羅爾一無所有。考驗兩位女性的時刻終於到來:在強大的社會壓迫下她們能否堅守內心,不計代價的把感情路走到底?
影片現在在爛番茄是94%的媒體新鮮度,8.7分,也是今年頒獎季的熱門影片之一,到底奧斯卡結果又會怎樣呢?
「《卡羅爾》營造的氣氛悲傷又浪漫,懷舊的同時又有隱隱的不祥之兆貫穿始終,這種感覺從未散去。」(Andrew O'Hehir,Salon.com)
「導演海因斯華麗的浪漫戲劇手法讓《卡羅爾》多了一分同性題材中很少出現的樂觀。」(Rafer Guzman, Newsday)
「《卡羅爾》的導演和原著作者就像是一雙手掌和一副做工精美的灰綠色皮手套,他們共同塑造出了卡羅爾的形象。」(Dana Stevens, Slate)
「對我來說,仰望這部電影是很容易的,但將它變為自己的情感卻很難。」(Stephanie Zacharek, Village Voice)
「卡羅爾既是一具美麗的微縮模型,又是一出宏大的浪漫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在六十年前,卻是為現在而拍攝的。」(Steve Pond, TheWrap)
「海因斯創造美,卻又用一系列的『不美』來推動電影本身。」(Anthony Lane, New Yorker)
「蓄勢待發的欲望之舞。」(Dave Calhoun, Time Out)
「做工精美,意味深長。當你細細品味之後,會能夠感到血管裡血液的流動。」(Todd McCarthy, Hollywood Reporter)
「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加上特定的時代感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製作,《卡羅爾》製作了一份精美的節日浪漫禮物。」(Brian Truitt, USA Today)
「海因斯將全片建立在同性戀群體們曾經經歷過的秘密的凝視和言語之中,他們曾經在那樣長的一段時間裡都需要用這樣的方式接近彼此,表達心意。」(Alonso Duralde, TheWrap)
「孤獨和渴望是這兩名女人一段人生的的中心,她們通過微小隱秘的超一流表演向彼此傳達著心意,這算是這段時光的最可愛之處。」(Joe Morgenstern, Wall Street Journal)
觀看方式
後臺回復《卡羅爾》即可獲取。
號內資源全部來自網際網路,僅供學習交流,禁止商務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