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忙小姐
登上熱搜50餘次,《東宮》豆瓣評分最終定格在了7.3分。
這一分數,在第一季度上線的30多部劇集中,排名第三。
自2月14日《東宮》上線至3月25日VIP大結局,《東宮》以79.4的藝恩播映指數,位於該階段排行榜第二位,網劇一位;骨朵數據中的排名也位於前三位,堪稱一季度圈層爆款。
時值清明,《東宮》正式收官。儘管結局無比蒼涼,但其實也符合觀眾的預期。
隨著《東宮》劇情的推進,對原著的還原和合理改編、演員精彩的演技、精美的美術道具、精準的細節把控等等,不僅獲得了原著粉的認可,也收穫了一大批劇粉的稱讚。
其實,《東宮》開播時經歷過一段「冷靜期」。但隨著劇集的播出,導演的「寵粉」和東宮女孩的「自來水」安利讓《東宮》的熱度不斷攀升,微指數最高達到1919812,百度指數最高也有264316。雖然在後期因為剪輯爭議,而導致熱度下滑,但是,大結局時熱度重回高點,也顯示了這部劇的實力。
《東宮》微指數
《東宮》百度指數
在古裝劇道路跌宕、IP改編劇爭議不斷的情況下,第一劇集(diyijuji)通過對《東宮》的輿情復盤,分析它是如何做到滿足書粉、收割劇粉、成為一季度圈層爆款的。
諸事不順。
內容調整、檔期修正、暫緩播出,這部承載著粉絲一年多期待的《東宮》,被這個消息打碎成幾塊。一切來得那麼猝不及防。
開播當日,《東宮》官微用短短47個字,宣布了暫緩播出、上線時間未定的消息。一時間,失望與期待充斥著評論區。
時間迴轉到2017年。
2017年8月6日,《東宮》官微發布了第一條微博,宣布這一經典IP確定影視化的消息。《東宮》擁有基數強大的原著粉,就連總製片人、唐德影視副總裁李歡也說,一開始決定買《東宮》的版權,是看中了它的熱度。也正是因為如此,從一開始,《東宮》影視化就受到了原著粉的高度關注。
從對陳星旭、彭小苒這對新人搭檔飾演李承鄞、小楓的質疑,到最初定檔2018年12月12日,《東宮》關注度主要還是來自書粉和演員們的粉絲,彼時,熱度還並未像如今一般。這一點,從宣布定檔微博不到4000的轉發數,以及1000多的評論數,可以得到證明。
《東宮》的創作過程,一直遵循尊重原著的原則,而更多劇照、片花的曝光,也讓《東宮》的期待值不斷攀升。
猝不及防的撤檔,讓期待《東宮》的人陷入了不確定的等待中。情人節的突然開播,又讓她們收穫意外之喜。而這一次,16000+、8000+的轉發評論數,也說明《東宮》的關注度和期待值,反而有所增加。
而對劇集的高關注度和高期待值,也直接表現在開播各平臺的高熱度上。相關數據顯示,《東宮》開播當天,百度指數為150240,第二天則迅速增至264316,這一數值也成為《東宮》播出期間百度指數的峰值。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微指數和貼吧發貼數上,開播當日《東宮》的微指數接近140萬,僅2月15日一天,貼吧的發帖數就達到1771篇,也是《東宮》播出期間,發帖數最高的一天。
但隨後,《東宮》的熱度進入了相對「冷靜」的時期,這源於書粉對於劇情改編的質疑和劇情尚處於前期鋪墊階段,同時,關於濾鏡、字幕字號太小被吐槽,也影響了觀感。
比如,不同於原著中從豊朝宮廷倒敘講起,劇版《東宮》在一閃而過的跳忘川之後,就從二人還未相識講起。豆瓣開畫6.6的評分,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誰都沒有想到,最初讓《東宮》峰迴路轉的,卻是導演的「寵粉」。
改濾鏡、改字幕字號、給「跳忘川」配上觀眾期望的BGM,觀眾的一系列建議,導演統統滿足。
這樣「承包售後」的播出方式,成功收穫很多粉絲。
而她們的回報,則是努力的「自來水」安利,她們稱自己為「東宮女孩」。
「東宮女孩」由書粉、劇粉和演員粉絲等組成,數量龐大而戰鬥力十足。這樣的組成也說明,《東宮》俘獲了原著粉的心,她們對於劇集的評論,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改編時最大程度地還原原著,尤其是名場面的呈現之餘,又增加了劇情的合理性,讓人物和他們之間關係更加豐滿、立體化,整個故事更加完整化;陳星旭、彭小苒等演員對於角色內心的把握,再加上時不時放出的拍攝花絮;劇中大漠、草原等實景拍攝,服裝道具的精美,以及對於細節的把控,都是她們稱讚、安利的點。
播出過程中,劇集的製作與東宮女孩的安利,其實呈現出一種循環上升的狀態:精良的製作引發東宮女孩自發的宣傳、推廣,而東宮女孩的宣傳和反饋,也推動劇集的不斷改進。
隨之而來的,是熱搜上的#東宮居然這麼甜##東宮女孩認罪書#等話題,成功讓《東宮》熱度攀升,也讓豆瓣評分一度漲至7.6分。隨著《東宮》播出,她們對劇情、演員、場景等方面飽含情感的評論和感受分享,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
而後,各平臺熱度開始回升。
比如,3月4日、9日、11日、14日,《東宮》微指數均超過120萬,而這其中三天,都正值會員更新,劇情也發展到李承鄞入主東宮、與小楓大婚、二人婚後的相處,以及李承鄞與高相的「鬥爭」中,甜、虐、衝突感兼具。
《東宮》儼然上演了一出大型「真香」現場。
配合東宮女孩自發動作的,還有《東宮》官方的花式玩法。首先是劇星、粉絲的互動。比如,彭小苒分享劇中造型、「皇后」張定涵的表情包互動、彭小苒、陳星旭線上回答網友問題等等,而陳星旭的自黑,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觀眾對於角色的吐槽,也為自己圈了不少粉絲。
除此之外,《東宮》還在微博定期開放續寫劇情的模塊,吸引近2萬人腦洞大開;發起投票選擇心目中的「撩妻金句」等等,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添了粉絲的粘性。
然而,接檔持續熱度的,卻是爭議。
名場面的刪減、正片中未見預告內容、劇情銜接不暢,在助推《東宮》高熱度的粉絲質疑聲中,後期的《東宮》顯得有些蒼涼。
諸如李承鄞、小楓的吻戲、「豬跑」等戲份的刪減和弱化,讓微博上充滿了觀眾吐槽和要求重新剪輯的聲音。甚至原作者匪我思存,也在微博上發文,疑似影射亂剪。
但是,面對這樣的爭議和質疑,《東宮》「寵粉」不再,所做的則是放出更多的幕後花絮和片段,以及與演員進行更頻繁地互動,引導大家關注拍攝背後的故事。
比如,「高家三子」人物篇展現了高家三個子女的人物性格,《花絮人物篇之柴牧》則聚焦演員邵峰,由他講述柴牧的故事和心路歷程。同時,也有演員在拍攝現場的互動花絮,配以幽默、調侃的文字。
但是,這些做法顯然無法令粉絲滿意,直接導致的後果是熱度下降和口碑下滑。根據微指數顯示,自3月14日之後,《東宮》指數有了明顯的下降;豆瓣評分也從7.6分逐漸降到7.2分左右。
然而,即使有這樣的爭議,東宮女孩仍然不離不棄。3月25日VIP收官時,《東宮》的百度、微指數仍舊重回新高,#小楓自刎#也在當晚衝上熱搜第一的位置。
「不管怎樣,《東宮》依然是我心目中最重要的劇,會支持到底!」「雖然氣了一天了,《東宮》還是會看下去的。」諸如此類的言論,在微博上經常可以看到。而昨晚播出的彩蛋,也是《東宮》對她們的反饋,「老五」、「賣茶葉」、「草原上的一百隻螢火蟲」也引起一波回憶殺。
從官宣影視化引起劇粉關注,到開播時的高期待值,與隨之而來的冷靜期,再到好評與爭議中熱度的起伏變化,《東宮》憑藉精良的製作,獲得書粉認可,也收穫一大批劇粉。她們對於劇集的自發安利、官方對於粉絲的引導,以及創意玩法的提出,是《東宮》維持高熱度、關注度的方法論。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編 | jin
編輯 |Siya
校對|靳遠
點擊關鍵詞觀看以往專題⬇️
(上下滑動可查看更多)
商務合作|約稿轉載
微信:hanyingnan123
微信:a1881050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