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以女團身份出道的楊超越再次「出圈」,一句「我真是幹啥啥不行,和老闆吵架第一名」 火爆於網絡。這段演講視頻還被騰訊引為素材,用於「老乾媽」事件的危機公關,並且收效甚佳。如果說楊超越最初的「意外」走紅,讓很多人都難以理解:唱跳不行卻能入選女團,化身「錦鯉」還能頻上熱搜,一首《燃燒我的卡路裡》成為洗腦神曲……然而,當我們通過更多時間了解了這位小鎮姑娘的言行和才思,會發現這個如武俠小說般逆天改命的故事背後,不僅僅是機緣巧合,也蘊藏著某種必然性和職場大智慧。今天,我們與大家分享一篇由中歐校友、匯安基金零售業務部總經理魏嵬(FMBA 2017)撰寫的有關楊超越的職場之路的有趣文章。
當我看到楊超越在各種節目中時而「語出驚人」,我其實毫不意外,感覺就好像重新看了一遍《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事實上,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正確答案,其實早就如命中注定一般,蘊藏在她過往生活的點滴之中。
出身於江蘇鹽城農村的楊超越,從小父母離異,年少的她懷揣賺錢的小願望只身前往上海打工。在「滬漂」的日子裡,她幹過廠妹、端過盤子、為Chinajoy站過臺,也曾因2000塊錢參加了一個遊戲女團……就如電影故事一般,當女主堅持不下去準備回老家時,經紀公司接到了《創造101》節目組的邀請,隨後導演選中了女主參賽。就這樣,老天在不經意間,悄悄地拉開了命運之門——楊超越在節目中以第三名的成績成團出道。
很多人實現了夢想,很多人錯過了夢想,但是這兩種情況女主似乎都不是。從女團小蝦米到流量炸子雞,楊超越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對於一夜成名,她表現出的卻是一臉困惑、悵然所失,仿佛是在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在成團之路上,作為「全村的希望」的楊超越免不了被外界質疑,尤其是她的業務能力一般,無論唱歌還是跳舞的實力都不過關。因此,許多人其實都在等著看她的笑話,甚至在網絡上出現了「轉發這個楊超越,不用學習也能考第三」這樣的調侃。
即便如此,楊超越還是再次迎來了「逆天改命」的機會。由於團隊內部出現了分裂,「火箭少女101」排名前兩位的孟美岐和吳宣儀退團(之後回歸),而原本第三名的楊超越意外地成了C位,這令她再次坐實「錦鯉」身份,並憑藉網友的大量轉發而迅速出圈。
一如電影劇情的發展,女主的事業繼續高歌猛進:演唱《燃燒我的卡路裡》,參加《吐槽大會》《奇葩說》等綜藝,出演電視劇,為男籃世界盃抽籤……楊超越幾乎是以一人之力扛住了全團的路人流量,而她在綜藝中不但情商極高,而且口才極佳、金句頻出。這也印證了她在《吐槽大會》的那句:「昨天你對我愛答不理,今天我讓你轉發錦鯉。」
女主逆襲的故事遠沒有結束。今年6月下旬,成團兩年的「火箭少女101」正式解散,每一位成員將各自奔向自己新的前程。沒想到的是,超越妹妹在畢業典禮上一番梨花帶雨的演講,再次讓她登上熱搜,那句「我真是幹啥啥不行,和老闆吵架第一名」更是火爆於網絡。
就連騰訊在澄清與老乾媽的「誤會」時,也引用了楊超越的這段視頻。雖然網絡上對她的這段發言大部分是戲謔和嘲諷,但我卻看到的是楊超越強悍的表達能力和卓然的思維能力。
外界對楊超越的評價也是兩極化的。一些不喜歡她的人質疑:「唱跳都不行只靠運氣的人憑什麼做女團?那些努力付出汗水的人該怎麼辦?」在我看來,楊超越實現逆天改命可不僅僅靠運氣,而是憑藉以下三個維度從殘酷的娛樂圈殺出重圍。
大多數的彎道超車,都來自降維打擊。相比於團裡的其他女孩,楊超越從一開始就沒把女團當成夢想,而是當成了一種打工賺錢的方式——反正不幹這個還可以幹別的。正是因為這樣,其他人患得患失的包袱,到了她這兒都變成了可有可無的玩笑。從這一點來看,她的那些「出圈」或「破壁」的搞笑言行也就不足為奇了。
比如,在真人秀節目《心動的信號》裡,當被問及「會不會因為感情而推掉一部戲」時,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的工作不好找,男朋友隨時可以找。好工作真的很難找,成千上萬的大學畢業生跟你搶工作,你怎麼搶得過啊。」這樣的話從女明星嘴裡說出來,總會有種錯位般的喜感。
楊超越是個聰明人,她顯然知道自己的優劣勢,所以在成名之後從沒有停止過自我提升。她曾在第二季大團綜裡透露自己未來的目標並不是做明星,而是要成為明星經紀人;此外,她也經常會對舞臺的運鏡、設計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給節目組出主意。
雖然這些情節最終被剪輯成了搞笑橋段,但是這體現出一個「苦出身」孩子的成熟,時刻保持著對未來和自己的規劃。我無意拔高,只是覺得20出頭的姑娘就能有這樣的想法,確實很難得。最關鍵的是,這是基於楊超越對自己能力邊界的清晰認知。
表達的本質其實就是思維,優秀的表達能力一定都是優秀思維能力的延伸。我認為,楊超越的思維能力是遠超常人的,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具體來說就是,她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換位思考能力,以及敢於自嘲的能力。
在《創造101》比賽期間,楊超越因能力差卻票數高被全網「黑」到頂點,甚至有網友讓她退賽。但在此後著名的「遊輪演講」中,她卻展現出教科書式的思維能力,通過擺低姿態與大眾共情,整個過程思路清晰、態度真誠、沒有廢話,成功地拉回了不少好感。
以下是楊超越「遊輪演講」的部分內容:
「能連續三次在A班的人,我心想好厲害啊。等宣布到我的時候,我心想:已經連續了三次嗎?我感覺我好像從來沒有真正地屬於過A班。可能別的小姐姐是靠唱歌、跳舞、才藝以及個人魅力得到了創始人們的喜歡,而我可能就是憑著一絲傻氣,或者一些幽默,所以才站到了這樣一個位置,接受的質疑會比較多一點,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能站到我的這個位置去體會一下這種恐懼感。可是我還是要站在這裡,因為這是別人對我的支持,我不能辜負他們,我再害怕也要站下去……」
智慧總是蘊藏在點滴之中,三人行必有我師。楊超越能夠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度,自然有機遇和運氣的加持,但從這個小鎮姑娘的身上,我們其實也能學到不少處世之道。
每次看到楊超越的時候,我都會不禁陷入沉思: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賽道,在女團那個賽道要成為或超過孟美岐、吳宣儀太難了。那麼,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一下,自己的努力是否過於同質化?
反過來講,對於孟美岐和吳宣儀,源源不斷的後來者並不足以構成威脅,因為這種競爭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正如龍頭公司自身能力強大、夯實業務基礎,自然能夠保持領先地位。怕就怕突然出現像楊超越這樣的,來自不同星球、不在同一維度,卻幹著同樣的事,因為同維的努力,永遠抵擋不了降維的碾壓。
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在離職時曾說:「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這其實是最可怕的事——當微信如日中天時,頭條系已經開始萌芽;當明星依然走傳統老路時,網紅的吸金能力已經悄悄爆發;當大家都一窩蜂地做直播時,一些傳統媒體的主持人,以及像董明珠這樣的企業家親自下場進行降維打擊……
《三體》有句名言:「我消滅你,與你無關」,講的就是這個意思。現代人時常會對自己的事業和工作充滿焦慮——一部分原因就是見過許多降維的真實案例,因此對被降維也有著莫名的恐懼。
楊超越的另一點過人之處在於始終保持清醒的自我認知。有多少人可以一邊腳踏實地做現在的工作,一邊琢磨著以後做經紀人去投資和自己一樣的年輕人?更何況,憑藉她在這一行積累的資源和人脈,完全可以轉換成未來創業的資本。
楊超越還有一點常常被外界讚許,那就是她的高情商。比如在《明日之子》中,作為嘉賓的楊超越並沒有對選手進行毫無誠意的誇獎,而是直接點評了當場的評委、自己的老闆龍丹妮,既產生了「沒大沒小」的笑果,又巧妙地繞開了點評選手的尷尬。
我不禁感嘆,這種將自己放低去讓別人感到舒服的情商,是需要吃多少苦才能鍛鍊出來的啊?這種高情商還體現在,楊超越總是謙卑地以「笨小孩」自稱,也許這正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
楊超越的走紅靠的是那股質樸又笨拙的氣質。正如她自己所說:「你們看,老天不一定愛聰明的人,他的萬分之一也會寵幸到我們這些笨小孩身上。所以,不要放棄平庸和笨的自己,說不定老天就是喜歡你,他就是讓很多人都喜歡你,你就配擁有這些愛。」
編輯 | 李瓊
責任編輯 | 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