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綜藝市場爆款頻出,從造星選秀到說唱舞蹈,從生活體驗再到戀愛觀察,豐富的綜藝內容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娛樂選擇,成為各大企業進行品牌營銷的「標配」。
康師傅茉莉牽手了戀愛社交推理真人秀節目《心動的信號3》。數據顯示:十期節目,累計總播放量超10億;節目播出期間,累計佔領各大熱搜313次……更為重要的是,康師傅茉莉的浪漫形象對標節目的戀愛「心動」設定,讓這次品牌營銷實現了「雙贏」。
那麼,在成功背後,康師傅茉莉又做對了什麼呢?
契合:調性統一,凸現「浪漫」形象
如果說口碑與流量是合作的基礎,那麼品牌與綜藝IP的契合才是成功的關鍵。很顯然,康師傅茉莉選對了。
從調性上來看,一個是以「優雅浪漫」而著稱的飲品,一個是甜蜜的戀愛觀察節目,康師傅茉莉和《心動的信號3》可謂高度契合。而雙方的目標人群,都鎖定為15-29歲的年輕人及都市白領:她們崇尚優雅的生活態度,她們追求浪漫的戀愛,她們在意健康和天然的標籤……
花清香,茶新味。康師傅茉莉把戀愛的感覺融入到每一口飲料,一開蓋就能收穫甜蜜的體驗,這樣浪漫的產品特質與《心動的信號3》的節目賣點相得益彰,讓「康師傅茉莉代表最浪漫的心動角色」在潛移默化中植根廣大消費者心智。
自然:植入更「融入」,構建心動場景
很多品牌與綜藝IP合作時,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植入過多容易影響消費者的觀看體驗,植入過少又容易被消費者忽視。如何把握植入分寸,增加品牌曝光度的同時提升品牌好感度?康師傅茉莉給出的答案是:自然融入,構建場景。
《心動的信號3》沒有劇本,有的是對「心動」真實細節的記錄和抓取,因此在品牌合作方式上康師傅茉莉也力求「自然」。在保持《心動的信號3》原有IP風格的前提下,康師傅茉莉一方面深度「植入」,根據劇情走向,把握素人約會場景,產品自然露出;另一方面巧妙「融入」,緊跟符合品牌調性的素人高甜心動時刻,以特效花字的形式融入節目,變身推動戀愛心動的見證者
尤其在節目裡戀愛過程中的幾個「心動」場景,無論是心動的破冰還是心動的酸甜,無論是心動的承諾還是心動的祝福,康師傅茉莉都成為體現男女戀人情緒的浪漫載體。同時配合「心動小劇場」,讓人們充分領略康師傅茉莉的浪漫氣息,為產品形象賦能。
會玩:用年輕人的玩法,搞定年輕人
如今正處於一個泛CP的時代。CP文化的流行,為品牌提供了營銷土壤,而康師傅茉莉也深諳此道,用年輕人的玩法「搞定」年輕人。
在《心動的信號3》播出期間,圍繞「磕CP」康師傅茉莉打出了一組漂亮的營銷組合拳:在節目內,由「心動偵探」來解讀素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心動信號,帶領觀眾一同嗑糖吃瓜,見證六位素人嘉賓的情感碰撞與戀愛火花;在節目外,康師傅茉莉官方微博也緊跟明星嘉賓熱門戀愛話題,與更多粉絲進行親密互動。
此外,康師傅茉莉還邀請具有浪漫CP定位的網紅kol,結合節目演繹心動時刻,進行創意傳播。
官方牽線,劇外撒糖;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而所有的精心設定,都巧妙地傳遞出「花清香,茶新味」的產品魅力和品牌訴求,每個人都在浪漫和甜蜜的氛圍中被康師傅茉莉所「俘虜」。讓人不得不感慨:康師傅茉莉確實太會玩了。
破圈:助力浪漫營銷,詮釋品牌IP價值
從熱播大劇《琉璃》到熱門戀愛綜藝《心動的信號3》,康師傅茉莉陪人們一起高甜磕CP。而康師傅茉莉的「會玩」,也讓此次浪漫營銷的影響力全面出圈。
Antonio Damasio在《笛卡爾的錯誤》中表示:人類幾乎所有行動決策的臨門一腳都是情感驅動的。處在特定場景中的情感代入式營銷,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極其深刻的互動體驗,迅速促發消費者的情感驅動,產生品牌共鳴。
事實上,在康師傅茉莉的品牌塑造當中,「浪漫」營銷一直屬於長線戰略:從520上線微電影《茉茗我就喜歡你》,到七夕情人節李現親自上線發出浪漫「配對」邀請,康師傅茉莉一直很會與粉絲「談戀愛」。此次與《心動的信號3》的合作,康師傅茉莉陪伴廣大消費者一起磕CP、一起喝茉莉。這樣浪漫而特別的體驗,影響的絕不僅僅只是年輕人。品牌IP價值的詮釋和凸顯,最終助力康師傅茉莉擊穿更多圈層,也讓「花清香,茶新味」進駐更多消費者心智。
如今Z世代當道,是消費市場毋庸置疑的絕對主力,如何贏得他們的「心動」變得至關重要。康師傅茉莉牽手《心動的信號3》,成功解鎖了品牌的心動屬性,同時以年輕人習慣的方式與他們進行深度溝通,最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對於其他品牌來說,康師傅茉莉無疑提供了一種可供學習和參考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