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孩子從倒數第一進步到倒數第二的視頻火了!視頻中,孩子向媽媽說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自己考了倒數第二名,壞消息是自己沒有考及格,媽媽輕輕地笑著,並未責怪孩子。小朋友的眼睛黑溜溜亮晶晶,臉上洋溢著無憂無慮的笑容。網友們則表示童年只有一次,開心就好。
家長朋友,如果孩子成績倒數該怎麼辦?是對孩子一頓批評還是跟視頻中媽媽一樣?
善用鼓勵
很多家長一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績倒數,就很生氣,甚至家長會一直使用一些語言暴力來對付成績不理想的孩子。這樣的行為不僅僅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也不能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特別大。父母應該細心觀察一下孩子的心理變化,找到孩子的長處適當鼓勵,激發學習興趣。當自己的還感受到自己學習還有變好的希望,孩子自然付出努力,積極地學習,逐步改善自己。
找到原因
孩子成績倒數必然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家長更應該從孩子的學習習慣出發,一點一點地找到孩子成績差的原因。例如,如果孩子的學習習慣比較差,那麼就應該捉孩子的學習習慣。例如,對新課是否預習,上課的是不是認真,做作業是抄答案的還是自己完成等等這些習慣去糾正和引導孩子逐步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使得孩子逐步重拾良好的學習習慣,一點一點地追回知識,趕上老師的節奏。
陪伴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母女兩一起考研,雙雙被錄取的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女兒也坦言,是母親的參考,增加自己的壓力,促使自己更加努力。
一位教育學家研究發現,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傾向測試上得高分的,智商、社會條件、經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經常與父母一起吃晚飯」。在學校裡,「問題少年」幾乎毫無例外地都有一個不夠溫暖的家庭。至於留守兒童引發的問題,無一不和「缺少父母陪伴」有關。
與其焦慮如何提升孩子的成績,不如少加點班,少看會兒手機,多陪陪孩子。相信你能給的,輔導班給不了,老師給不了,老人和保姆也給不了。畢竟,陪伴才會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孩子才會願意跟你交流,孩子的成長才會更健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學習不行的話,也許在其他方面有出眾的表現。上帝關閉了孩子的一扇窗,就會開啟他的另一扇門,不能因為成績倒數。家長就放棄孩子,更應該有雙慧眼,尋找孩子的閃光點,讓他能夠走上適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