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少年擊劍強則中國擊劍強!10月5日,2020「現代快報+」擊劍俱樂部聯賽在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這場國內青少年擊劍的頂級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2700位各年齡段的選手。
本次比賽由中國擊劍協會指導、江蘇省體育局提供支持,江蘇省擊劍運動協會、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現代快報、南京嘉納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南京空港國際展覽中心、南京市擊劍運動協會承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強有力的支持。
△開幕
盛大開啟
為期三天
10月5日上午,中國擊劍協會秘書長肖愛華,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區長張蘊,現代快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趙磊,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為真,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賈晨,華夏幸福基業溧水區域副總經理、南京空港會展小鎮負責人胡永表等嘉賓出席了2020「現代快報+」擊劍俱樂部聯賽開幕儀式。
△裁判員代表宣誓
「我代表全體裁判員莊嚴宣誓,嚴格遵守競賽規則和裁判員紀律,尊重參賽運動員,文明執裁、嚴肅認真、不徇私情、秉公裁決……」裁判員代表周嫄原上臺莊嚴宣誓。
△運動員代表宣誓
「勝不驕,敗不餒,賽出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參加2020『現代快報+』擊劍俱樂部聯賽……」代表全體運動員宣誓的唐赫菲也念出了自己的誓詞。
△肖愛華
肖愛華登臺,正式宣布2020「現代快報+」擊劍俱樂部聯賽開幕。
本次比賽為期3天,10月4日就已經開始了部分比賽,10月5日主要是12歲、14歲、16歲組別的男重、女重、男花、女花、男佩、女佩等個人賽以及小年齡組的團體賽,10月6日會有一些團體比賽,也相當吸睛。
△10月5日的比賽
榜樣力量
閃耀賽場
每一位擊劍少年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2020「現代快報+」擊劍俱樂部聯賽場館內,除了熱火朝天的比賽,還專門設置了一個「中國奧運擊劍成就展」,吸引了許多選手駐足。
擊劍運動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
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奧運會上,擊劍就以其獨特的參賽方式第一次亮相於世人的眼前,從此之後,擊劍就作為奧運會的傳統項目流傳至今。
中國擊劍運動啟蒙於20世紀50年代,1955年,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開設擊劍專修課,開始把擊劍運動引入中國。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欒菊傑歷史性地奪得中國首枚擊劍奧運金牌。
1998年中國首家民營性質的業餘擊劍俱樂部成立,到今天,擊劍俱樂部的數量已經近千個,從事業餘訓練的有近30萬人。
擊劍運動在中國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幾代擊劍人的辛勤努力。2020「現代快報+」擊劍俱樂部聯賽的「中國奧運擊劍成就展」展示了7位在中國擊劍運動發展史上擁有特殊地位的優秀擊劍人,他們分別是:中國著名擊劍教練員文國剛;1984洛杉磯奧運會女子花劍個人冠軍欒菊傑;2008北京奧運會男子佩劍個人冠軍仲滿;2012倫敦奧運會男子花劍個人冠軍雷聲;2012倫敦奧運會女子重劍團體冠軍李娜、駱曉娟、許安琪。
小選手們在這裡興奮地和偶像的照片、籤名「戰服」等合影;各地俱樂部的工作人員來到這裡邊參觀邊交流;還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一位位地給孩子介紹這些了不起的擊劍人。
擊劍強省
未來可期
作為2020年第一次中國擊劍俱樂部比賽,2020「現代快報+」擊劍俱樂部聯賽主辦方和承辦方制定了詳盡的疫情防控方案。
對此,肖愛華代表中國擊劍協會對組委會表示衷心感謝。
肖愛華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江蘇是擊劍非常強的一個省份,培養出了四名奧運冠軍,多位全國冠軍、亞洲冠軍。「從大眾擊劍來看,江蘇的發展也是特別好,應該有二十多家的俱樂部,有近幾千名的註冊的小選手。」
肖愛華認為,開幕式上,歌手朱小磊演唱的本次聯賽的推廣歌曲《劍入佳境》,歌名就非常符合擊劍運動在中國的發展現狀。「真的是漸入佳境。」 肖愛華告訴記者,她希望在大眾擊劍發展蓬勃的情況下,能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人才。「尤其是一些很有天賦的大眾擊劍小選手,後期我們也希望通過一些改革,能把這些孩子吸引到我們的隊伍當中來,為我們省、我們國家貢獻更大的力量。最後預祝比賽成功,也祝所有的選手取得更好的成績。」
△賈晨
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賈晨也為本次大賽點讚,他表示,舉辦本次大賽的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是空港會展小鎮的核心載體,也是空港新城的核心區域,隨著新城的建設和交通的便利,未來,這裡將舉辦更多市民喜愛的體育比賽和各類活動。
△張為真
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為真也透露,溧水以後除了舉辦常規的馬拉松、擊劍比賽等常規項目外,還將舉辦更多面向年輕人的體育賽事,包括極限運動、電子競技等。
【感動瞬間】
武漢來的陳奶奶:
乖乖被女兒牽著,揣著雞蛋來看孫子比賽
△武漢來的母女
80多歲的陳奶奶來自武漢,有點耳背的她,在人來人往的比賽場館裡,乖乖被女兒牽著,站在賽道旁,期待著自己的孫子出場比賽。
陳奶奶笑眯眯的可愛樣子,以及口袋裡的水煮雞蛋,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女兒宋女士笑著跟記者解釋,自己是來看侄子比賽的。這次爸爸、媽媽、姑姑、奶奶都陪著孩子來南京了。家裡當然不缺幾個雞蛋,但老太太就像天底下所有疼孫子的奶奶那樣,覺得自己的大孫子很棒、很帥、很聰明,但也會餓。「幾個雞蛋,是專門帶來,給她孫子補充營養的。」
作為武漢人,宋女士親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封城、抗疫、解封。對如今可以一家人陪著孩子來比賽,她十分感慨,說著說著,淚水就溼潤了眼眶。
「想到年初的時候,就想哭。當時特別緊張。我們家就住在協和醫院附近,每天只能關在家裡,最初家裡吃的東西都不夠,家裡有老有小,真的挺害怕的……武漢解封以後,我們才慢慢放鬆,現在還能帶著小朋友到江蘇來比賽,在南京玩一下,嘗嘗鹽水鴨、鴨血粉絲湯,感覺生活真的越來越好了。」
記者注意到,在開幕式奏響國歌的時刻,這對母女緊握彼此的雙手,面向國旗,靜立了許久許久……
揚州來的邵同學:
想要成為職業擊劍運動員,他的偶像是雷聲
12歲的邵同學來自揚州,他已經學習擊劍兩年半了。學習擊劍很辛苦,兩年半裡有沒有想要放棄的時刻?對這個問題,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沒有,因為我想要成為職業擊劍運動員,我的偶像是雷聲。」對待比賽,這位擊劍少年很淡定,對自己充滿信心:「我的目標是在這次比賽中爭取拿到前三名。」
山東來的許先生:
自己熱愛擊劍運動,兒子、女兒都受他影響
遇到記者時,來自山東的許先生正在給小女兒一一介紹「中國奧運擊劍成就展」牆上的擊劍冠軍們。這次比賽是他12歲的兒子今年參加的第一場全國性擊劍比賽。因為許先生自己熱愛擊劍運動,他的兒子、女兒也都深受影響,如今兒子練習重劍已經有六七年時間了,他的小女兒才7歲,也已經有5年的觀賽經驗了,這次是全家人一同過來為大兒子加油助威的。「以前我們就是全國各地、天南海北地參加比賽。今年這是第一次,希望兒子能取得一個好成績。」
南京來的雙胞胎:
爸爸在家裡置辦了一個垛子,兄弟倆每天都練習
王女士是一對雙胞胎的媽媽,來自南京,這次陪著兄弟倆過來比賽。「他們都學6年多了,5歲的時候就把他們兄弟倆一起送去學了擊劍,當時是為了讓他們強身健體,後來他們自己喜歡就一直在學。」哥哥說,爸爸在家裡置辦了一個垛子,他和弟弟每天都要練習半個小時以上的擊劍。當弟弟被問到喜不喜歡歡擊劍時,欣喜地答道:「喜歡啊,很喜歡,我還得過4個金牌,2個銀牌,2個銅牌呢!」
新疆來的車先生:
兒子學了七年擊劍,這次目標是前八,已達成
「不著急!沉穩一點!」「緊一緊,別松!」「漂亮!」來自新疆的車先生,趴在賽道旁,看著兒子比賽的身影,替兒子高興,替兒子緊張。兒子也很爭氣,面對比自己高了一截的對手,氣勢絲毫不弱,不斷得分,比分差距拉開了6分以上,成功拿下比賽。
「他已經學了七年擊劍,特別喜歡,晚上睡覺,劍就掛在床上。這次比賽的目標是進前八,這個任務,已經完成了。」車先生帶著滿滿的自豪跟記者聊了起來。他說,兒子從小就開始學擊劍,現在已經初一了,也沒耽誤學習,家裡很支持。「長沙、海口、唐山、青島、濟南、瀋陽、深圳、上海……陪著孩子去了很多很多地方。這次來南京,我們應該是最遠的選手了。」
四川來的沈同學:
以後想當醫生,醫生和擊劍都需要好的體力
16歲的沈同學來自四川,他在2019年獲得了全國中學生擊劍大賽的三等獎。沈同學告訴記者,他被分在了A組,他們這組強者雲集,他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與這些強手過招的,希望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以後想當醫生,醫生和擊劍之間的相似點可能都是需要很好的體力吧。」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鄭文靜 見習記者 李藝蘅/文 顧煒 錢念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