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們的寫作課》質疑莫言、郭敬明的寫作手法,這幾點有道理

2021-01-11 孔藝吉寫作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大師們的寫作課》,覺得特別接地氣,這裡與你分享一下。

作者舒明月,豆瓣人氣作者,曾獲最佳專欄獎,組織過「小說寫作」「卡片式寫作」等項目。

本書剖析了48名頂尖作家的作品。作者勇於挑戰權威。她對錢鍾書、張愛玲、莫言等名家褒貶不一,語言潑辣犀利。

大師們的寫作課

一切風景皆情語。景象本身就蘊含情致,無須無病呻吟

在這一點上,她直接指出郭敬明的寫作手法較為不妥,——強硬地為事物貼上情感標籤。如:寂寞的河流、寂寥的星空、熱情的火焰等等。

作者同時肯定了汪曾祺的白描寫生手法,如:凡花五瓣,枙子花六瓣。枙子花色白,粗大,蒂處微綠,極香。

看,汪曾祺寫景就寫景,以說明式文字寫生,並無個人主觀情緒的形容詞,一切情感皆於景中。

同理,人物外貌也不能同性格硬扯上關係,避免寫作俗套。作者還引用魯迅、張恨水等的經典之作,作了詳細的補充說明,生動確切。

寫作書摘錄

運用比喻,必須貼切、新奇

短篇小說作家張愛玲的比喻手法,可謂運用得爐火純青。而莫言、錢鍾書的比喻都較為躁動牽強,是在玩一種文字遊戲;特別指出莫言的《蛙》牽強做作,不通人情。

聰明可分為三種:一是記憶力超強,才思敏捷;二是學富五車,經驗豐富;三是舉一反三,自創新知。

在這一點上,張愛玲屬於才思敏捷的聰明人,才情四溢,只盯在一點上做文章;如果讓她寫長篇小說,恐怕會聰明過了頭。

同出一轍,馮唐寫的作品就像貫口相聲,把意象一股腦地塞給你,壓得你喘不上氣。

文學一定要飽含情感,飽含濃厚的情感

「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看!這就是魯迅情感的濃度。而張愛玲雖然心思細密靈動,文字鋪錦列繡,卻稀釋掉了情感。這一點跟魯迅比,就相形見絀了。

《大師們的寫作課》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寫作大師的不足,也肯定了大師們高超的寫作手法。相信此書能給你不一樣的寫作靈感。希望請關注看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大師們的寫作課》| 重新喚醒文字的生命力
    作者:得一而生寫作,是我們積極入世的一個工具、一份依憑。1基本情況《大師們的寫作課》這本書,是我讀的第二本關於寫作的書,由鳳凰出版社於2016年出版,共計16.6萬字。既然選擇讀這本書,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對文字有一份執念的,這份執念不僅僅是閱讀優秀的文字,更多的是想通過凝練、優美、準確的文字來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情感吧?畢竟,自我表達是每個人心底根深蒂固的渴求;寫作,也是我們積極入世的一個工具、一份依憑。
  • 北師大再招寫作研究生 莫言等文學家擔當導師
    他們身後的作家導師們,作家莫言、格非、李洱、邱華棟,資深編輯李敬澤,讓這一屆「寫作班」備受矚目。上世紀80年代末,北師大也曾和魯迅文學院聯合辦過「作家班」(簡稱「魯研班」),當年班裡走出的莫言、劉震雲、餘華、遲子建、王剛、畢淑敏、嚴歌苓等,如今幾佔文壇的半壁江山。時隔25年,北師大再招寫作研究生。
  • 《暢銷書女王》:上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與大師一起體味寫作人生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寫作也是一樣。如果你是一名寫作愛好者,正在學習寫作的路上尋求思路和方法,想讓自己的作品妙筆生花;或者已經小有成績,想寫的更精進、更高級,可以來讀一讀這本書。《暢銷書女王》,端木向宇著,為我們請來張愛玲這位文學導師,上33堂寫作課。跟張愛玲學寫作,是在與文學界的大師級人物對話,教材的案例都取自張愛玲的作品。
  • 《大師們的寫作課》|文章怎樣寫才算美?
    01一本好書《大師們的寫作課》小說和故事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它們被文字渲染出來的情緒、氛圍,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和其中的人物產生共鳴。這種共鳴可以通過很多種描寫方式傳達出來,環境描寫就是其中的一種,例如情境描寫、氛圍烘託等。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一點在大師們的作品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 跟隨大師學寫作,《創意寫作大師課》裡講了什麼?
    徐則臣老師說過,寫作一定要訓練,但更重要的是閱讀。你要寫很多的事、很多的人、很多的生活,但一個人不可能經歷那麼多,只可以從閱讀中來獲得。關於閱讀這件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創意寫作大師課》是這樣建議的。首先,你要讀經典的好書。然後,問自己以下七個問題:故事關於什麼內容?主角面臨什麼困難?故事啟示了人物什麼特點?故事的開頭為什麼吸引你?
  • 《大師們的寫作課》:體會名著中的色香味,讓文字活色生香起來
    自媒體時代,是寫作最好的年代,也是很多人都想當作家的時代,而且也有可能當上作家的時代,因為只要你願意寫,就有能展示你文字的平臺。所以,有很多寫作課應運而生,口號無一例外的是「快速掌握寫作技巧」,我不知道十幾、二十幾節的寫作課能不能讓你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但我一直信奉的一句話就是:「連一千本書都沒讀過的人,就想當作家,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 大師們的寫作課:一本書,讓你看懂好文筆應該怎麼來!
    所以今天想要分享一本關於如何提升文筆的書,那就是《大師們的寫作課》。書籍作者舒明月,豆瓣人氣教練,開設過多期文學精讀和寫作相關的教學訓練營,是一個頗有實力的寫作教練。為什麼我想分享這本書?用書裡有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有一點出乎意料的妙意。
  • 這個獲「茅獎」的作家來漢了,開講「大師寫作課」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8日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王均江)金秋十月,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當代寫作研究中心開辦的「大師寫作課」再次開講,主講作家是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張煒。作家張煒 資料圖片張煒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醜行或浪漫》《能不憶蜀葵》《外省書》《你在高原》《艾約堡秘史》《獨藥師》等;散文集《融入野地》《芳心似火》;文論《精神的背景》《當代文學的精神走向》等。自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張煒獲得海內外重要文學獎項達70餘項,是獲獎最多的中國作家之一。其作品被譯介到多個國家。
  • 《創3》主題曲歌詞獲差評,作詞人郭敬明被質疑,寫作水平退步
    在大多數人印象深處,認為郭敬明只是一個名作家,或是一個轉型成功的導演,實質上他還有許多「副業」,比如說給新人當理論學導師,也有受邀給新歌作詞的,但基本上都跟寫作有關聯,不管是從事文字工作也好,還是從事電影行業也罷,萬變不離其宗,都離不開文學創作。
  • 跳躍性的寫作方式——莫言《紅高粱家族》讀後
    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中國掀起了一股讀莫言小說的熱潮,不光書店和網站在賣,就連超市裡也多出現莫言的作品,逛超市準備解決日常生活的當兒,買了幾本莫言的小說,回來慢慢看。其實,讀莫言的小說,這是第二本,第一本是《蛙》,是和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所有獲獎長篇一起讀的。
  • 寫作大師課第7課|林春曹:讀寫結合,輕鬆表達——讓「水」流動在紙上
    寫作文時常感到無從下筆,還是對閱讀、寫作充滿興趣?有困惑不用怕,著名作家祁智叔叔攜手 " 特級名師天團 " 打造的公益 " 寫作大師課 " 來幫你找答案。從 2 月 9 日起,祁智叔叔和 7 位江蘇省特級教師,每天帶來一節寫作微課,宅在家也能接受最牛的寫作指導!
  • 莫言:寫作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一日三餐都能上吃餃子
    莫言的回答令人出乎意料,就是為了一日三餐頓頓吃餃子。聽到這個回答,或許聽眾朋友會忍俊不禁。但是如果了解莫言的出身經歷,就該覺得莫言老師沒有開玩笑。眾所周知莫言老師的作品裡面都有描述飢餓的畫面,這跟他的幼年的經歷有關。剛好應了那句話藝術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
  • 從《冰心給孩子的寫作課》中看冰心,與她的寫作心法
    所以在我看來,這句話較難引起孩子共鳴。第二句出自曾國藩語錄。對小朋友來說,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雖非同一座)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而且是有畫面感的故事,易於理解。解釋這句話時還可以引申我國的很多大事,例如青藏鐵路、吹沙填海和港珠澳大橋等。它們難度極高,可我們沒有放棄。日往月來,成就出震撼世界的奇蹟。
  • 《大家寫給大家的寫作課》|如何系統地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在《大家寫給大家的寫作課》一書中,民國時期的文學家們,從作文的態度、作文的基本法則、寫什麼、怎樣去寫、作者應有的態度、談文脈、論結構,一一闡述,舉重若輕的文筆,深入淺出的介紹,架構清晰,邏輯自洽,包教包會。比市面上幾千塊的寫作班寫作課,段位高了許多倍。《大家寫給大家的寫作課》一書,徹底解決了:怎樣寫好內容?
  • 厭惡微信「同學群」,作家格非來漢首講「大師寫作課」
    格非授課 萬建輝攝4月2日下午,著名作家格非走進華中科技大學東九樓的一間階梯教室,與等候在那裡的華中科大學生、省作協籤約作家招手致意,開啟了他在該校「大師寫作課」的首講。格非個頭不高,頭髮花白,衣著樸素。
  • 蔣方舟母女共同走進清北網校大師課 直播分享寫作技巧
    寫作來源於生活,對於學生也一樣,寫作文的靈感來源於生活。6月17日晚,青年作家蔣方舟及其母親尚愛蘭在清北網校大師公開課上,圍繞「如何找到生活當中的寫作題材」以及「如何寫好媽媽」,為學生生動講解了一堂作文課。這是母女倆首次共同坐客直播課程。直播最開始,蔣方舟首先分享了自己在七歲時寫的一篇文章《乞丐》。她表示,放學路上遇到乞丐這件事看著是無聊的,但就是值得一寫。
  • 你期待的寫作課,終於上線了
    這些年,我一直想,能不能把我的寫作心得複製下來,能讓更多人按照一套寫作邏輯,完成自己的寫作夢想,讓自己的作品插上翅膀,被更多人看到。於是去年,我開了第一個線下寫作班,把寫作心得製作成兩天共20小時的大課。
  • 莫言:大器晚成的作家,埋頭寫作40年獲諾貝爾獎,為何招人謾罵?
    另外,作家陳丹青也在電視節目中暗諷莫言,直言自己從來沒看過莫言的作品,但十分確定莫言獲獎與他的作品無關。文學圈的嘲諷一時間成為媒體們的新聞點,不斷的發布引導,一些看了作品但是沒有 達到的期望值的粉絲也加入了「嘲諷大軍」之中。 很多人都說莫言是抹黑中國人的形象而獲獎,是「吃裡扒外」的作家。
  • 有一種寫作手法叫意識流
    他的這句話,就引出了一部意識流小說名著。小說接下來一大段落,可以說是意識流小說的範例。「要是手邊有一把斧頭,或者一根撥火棍,任何一種可以捅穿他父親心窩的致命兇器,詹姆斯在當時當地就會把它抓到手中。此外,在結構篇章、組織故事時,你的敘述可以有按照時間順序、依次直線前進的古典方式,還可以有隨著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的現代方式。舉例來說,莫言的中篇小說《紅高粱》,就受到福克納小說的影響。
  • 由《傅雷家書》引發的,關於寫作的幾點思考
    現在想來這完全是人思考的本能啊。趙本山地地道道的農民,整天種地,最最熟悉莫過於種地那些事,所以在範偉教他走臺步時,他才能自主自發的聯想到打農藥上,實在真是幹啥的說啥,賣啥的吆喝啥。而我,自從高考結束之後,就再沒有正兒八經的寫過文章。工作總結都是靠著度娘東拼西湊出來,並且一用就是多年。從去年決定開始寫作起,每天思考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寫出漂亮的文章?什麼時候能夠妙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