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大師們的寫作課》,覺得特別接地氣,這裡與你分享一下。
作者舒明月,豆瓣人氣作者,曾獲最佳專欄獎,組織過「小說寫作」「卡片式寫作」等項目。
本書剖析了48名頂尖作家的作品。作者勇於挑戰權威。她對錢鍾書、張愛玲、莫言等名家褒貶不一,語言潑辣犀利。
一切風景皆情語。景象本身就蘊含情致,無須無病呻吟
在這一點上,她直接指出郭敬明的寫作手法較為不妥,——強硬地為事物貼上情感標籤。如:寂寞的河流、寂寥的星空、熱情的火焰等等。
作者同時肯定了汪曾祺的白描寫生手法,如:凡花五瓣,枙子花六瓣。枙子花色白,粗大,蒂處微綠,極香。
看,汪曾祺寫景就寫景,以說明式文字寫生,並無個人主觀情緒的形容詞,一切情感皆於景中。
同理,人物外貌也不能同性格硬扯上關係,避免寫作俗套。作者還引用魯迅、張恨水等的經典之作,作了詳細的補充說明,生動確切。
運用比喻,必須貼切、新奇
短篇小說作家張愛玲的比喻手法,可謂運用得爐火純青。而莫言、錢鍾書的比喻都較為躁動牽強,是在玩一種文字遊戲;特別指出莫言的《蛙》牽強做作,不通人情。
聰明可分為三種:一是記憶力超強,才思敏捷;二是學富五車,經驗豐富;三是舉一反三,自創新知。
在這一點上,張愛玲屬於才思敏捷的聰明人,才情四溢,只盯在一點上做文章;如果讓她寫長篇小說,恐怕會聰明過了頭。
同出一轍,馮唐寫的作品就像貫口相聲,把意象一股腦地塞給你,壓得你喘不上氣。
文學一定要飽含情感,飽含濃厚的情感
「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看!這就是魯迅情感的濃度。而張愛玲雖然心思細密靈動,文字鋪錦列繡,卻稀釋掉了情感。這一點跟魯迅比,就相形見絀了。
《大師們的寫作課》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寫作大師的不足,也肯定了大師們高超的寫作手法。相信此書能給你不一樣的寫作靈感。希望請關注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