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5市英語教材「被更換」不存在違規
中安在線訊(記者:符秀雲) 近日,安徽蚌埠、阜陽、宿州、淮南、滁州5市發生開學前英語教材「被更換」一事。此事共涉及19個縣100多萬學生,引發媒體關注。媒體質疑教材「被更換」過程是否違規、教材採購是否存在利益鏈「潛規則」,對此,在安徽省委宣傳部主持下,安徽省教育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新聞出版局、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召開新聞通氣會,對媒體疑問作出一一澄清。
5市更換初中英語教材事出有因
2001年國家開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教材選用方式由原來的省級統一確定轉變為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選用。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使用的基本是02年各市選用的教材,為保證教學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多年來從未作過大的調整。媒體所提到的安徽省突然更換的教材是指北京市仁愛研究所編寫的初中英語版本。共涉及阜陽、宿州、淮南、滁州、蚌埠5市19縣(市)1149所學校106萬冊教材,佔全省初中英語教材總發行量的30%。
類似「更換教材」的情形實際上在2009年就差點發生。當年8月,在離開學僅剩十幾天的時間裡,仁愛研究所突然提出,他們具有教材總發行資質,因此,不再與安徽教材發行部門合作,堅持自辦發行,自行配送。因安徽省教材採用的是「單一來源採購」的方式,已由省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標,如接受仁愛研究所直接配送,將擾亂教材招標程序和發行秩序,違背招標合同。為確保課前到書,安徽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多次開會研究,教育廳相關處室多次出面進行協調,但仁愛研究所仍堅持不供教材,直至09年8月28日臨近開學前兩天,安徽省教育廳提出將啟動重新選用教材預案時,方才勉強同意供書。當時已造成教材推遲到校的事實,在採用教材地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時至今年8月,為避免去年類似問題再度發生,受安徽省免費教科書採購工作領導小組委託,安徽省教育廳、省新聞出版局於8月12日聯合向安徽省選用教材的各出版單位致函,要求他們向政府採購中標人及時供貨,確保課前到書,並明確表示如在8月18日前不能提供,安徽省將不再使用相關教材。8月18日,安徽省選用的全國19家教材供貨單位,除由北京市仁愛研究所供應的初中英語教材外,其他教材均按要求配合省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及時做好了教材的供應和發行工作。23日有關媒體報導了安徽省110萬初中學生開學後可能「無課本」後,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王三運作出批示,要求省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及時妥善處理。24日下午,安徽省政府副省長謝廣祥主持召開了由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新聞出版局等部門參加的專題會議。會議一致認為,教材是特殊商品,必須保證穩定的供貨渠道,安徽省免費教科書實行單一來源採購合法合規,要求省免費教科書政府採購工作領導小組按有關規定依法妥善處理今秋教材發行問題,確保課前到書。隨後,省免費教科書政府採購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召開會議,決定啟動緊急預案,作出了更換教材版本的決定。25日上午,安徽省教育廳召開阜陽、宿州、淮南、滁州和蚌埠5市教育局負責人會議,落實省免費教科書政府採購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決定,要求5市按照教材選用程序和方法,重新選擇初中英語教材。
換選教材過程沒有違規
8月26日下午,阜陽等5市教育局均重新選用了教材,其中阜陽、宿州、淮南、滁州四個市選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蚌埠市選用的是譯林出版社版本,各市選用結果均上報省教育廳。截止8月30日18時,所有改選教材均配送到校,除了個別學校因「校安工程」(校舍安全維修)經批准推遲開學外,9月1日發送學生手中。5市初中英語教材更換版本過程中,貫徹落實了安徽省政府「確保開學前做到教材『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的精神,更換教材版本符合國家有關教材選用的規定。
至於安徽省為什麼要採用單一來源方式確定教材發行單位,安徽省教育廳、新聞出版局負責人表示,中小學教材發行主體,國家有關部門有嚴格的資質規定,投標人應當具備下列資質條件:(一)在試點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註冊,主營圖書、報紙或期刊發行且具有總發行資格的獨立企業法人;(二)具有中小學教材徵訂、儲備、配送、調劑、添貨、零售及結算能力,在招標地區具備有效的配套發行網絡;(三)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管理規章制度及與承擔中小學教材發行工作相適應的業務人員;(四)有圖書、報紙或期刊發行經驗和良好的社會信譽;(五)遵守國家有關發行的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年檢合格,最近三年內無違反國家法律及出版管理法規的行為。」
目前,在安徽省範圍內註冊並完全符合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資質條件的只有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唯一一家。據此,安徽省免費教材採購領導小組採用單一來源方式,確定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安徽省中小學免費教材全部品種總發行權的採購單位。
對於招標方式,按照教育部、財政部要求:「免費教科書政府採購應實行公開招標。對暫不具備公開招標條件的省份,可採用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採購、詢價的方式」。安徽省招標機構採取單一來源採購方式,符合國家採購法和教材發行採購的相關政策和文件。據了解,目前山東、河南、山西、四川、湖北、江蘇、甘肅、吉林、江西、廣西等省(自治區),中小學免費教科書也是採取單一來源採購方式履行政府採購手續。
教科書政府採購過程不存在「潛規則」
針對日前多家媒體在報導「教材更換」一事過程中存在「潛規則」的質疑,安徽省教育廳、財政廳、新華傳媒有限公司均作出了澄清。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印發《免費教科書政府採購工作暫行辦法》的通知,2005年秋季以來,安徽省實行單一來源採購免費教科書。為提高國家免費教科書資金的使用效益,每年在與省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招標採購談判中,省教材招標中心邀請專家與其就免費教科書的讓利等進行談判。從2008年起,省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在進行政府採購談判中按照教科書總碼洋2%的比例讓利。讓利的資金作為財政性資金結餘在財政部門,按照國家免費教科書政府採購結餘資金使用的規定,全部用於義務教育經費支出,如用於採購初中配套地理、歷史圖冊、與教科書配套使用的英語教學錄音磁帶、圖書音像資源等,免費送到農村小學、初中。
更換教材後省市採取措施避免幹擾教學
為保證正常教學秩序,更換教材版本後,安徽省教育廳、新華傳媒有限公司及阜陽等5市均及時採取了相關措施。首先是保證課前到書。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把搶運搶發更換版本教材作為壓倒一切的任務,高效組織,超常運轉,從8月26日中午至30日晚6時10分,用4天半時間完成了5市19縣1149所學校106萬冊教材的組織印刷、收貨配送、分發到校工作,確保了「課前到書、人手一冊」。其次是積極做好新教材的培訓工作。為指導一線教師更好了解、掌握和使用新教材,順利實現教學過渡銜接,確保教學質量不受影響,安徽省教育廳已開始對5市所有使用更換初中英語教材的教師進行培訓。培訓分市、分年級舉辦,共舉辦15場次,從9月3日開始舉辦。培訓工作重點突出新舊教材的差異性比較、新教材的使用經驗介紹、新教材的教學建議和教法指導以及典型課例點評。培訓主講教師有教材編寫者、教研員和已經使用相關教材的一線教師,使廣大教師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新教材,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張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