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忙 (廈門日報 文/記者 吳曉菁)今日,一年一度的海洋盛事——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重磅登場。今日起至26日,一場場以海洋為主題的高端論壇、項目籤約、專業展會、推介展示、文化交流等活動將陸續精彩上演,不僅為專家學者、科研院所、涉海企業打造交流、合作、共贏的平臺,也為市民奉上一場家門口的海洋文化饕餮大餐。
據悉,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以「海洋、健康與可持續:開啟藍色發展新航程」為主題,活動涵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海洋合作與交流、海洋科技成果創新與產業化、海洋意識培育等內容,共策劃了海洋大會論壇、海洋專業展會、海洋文化嘉年華等三大板塊34項精彩紛呈、內涵豐富的活動。
亮點1
68個項目擬籤約
總投資355億元
經過14年的精心打造,廈門國際海洋周已經成為國際組織、政府間組織、海洋相關企業及科研機構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平臺,堪與瑞典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相媲美。自2005年以來,海洋周吸引了127個國家和18個重要國際組織的近千名官員和專家代表參會,參加各項活動的人數超過200萬人次,廈門在海洋管理、海洋發展上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
今年海洋周的開幕式,首次與廈門市海洋發展大會融合舉辦,由自然資源部、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將有效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在更高起點、更高標準、更高層次上共同推進地方海洋的可持續發展。屆時,自然資源部將和廈門市政府籤署合作共建廈門市海洋國際合作中心的框架協議。
海洋周前,我市落實擬籤約海洋產業項目68個,計劃總投資約355億元。其中,25個重點項目將在海洋發展大會上集中簽約,投資金額近300億元,涉及現代漁業、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海洋高端裝備與智慧海洋、海洋文旅、港口物流、科研平臺等領域,充分展示海洋產業發展的活力。
亮點2
線上線下合力
提高國際參與度
與往年不同的是,本屆海洋周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球開放參與,在當前疫情的特殊時期提高海洋周的國際參與度。
海洋大會論壇將舉辦10餘場平行會議,包括第七屆海峽兩岸及港澳鯨豚研究和保護研討會、海洋可持續發展與區域合作學術研討會、2020永續海洋論壇、第五屆中國休閒漁業高峰論壇、2020中國水產品大會、藍色夥伴關係研討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跨學部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交流會、2020藍色經濟論壇、2020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網絡(PNLG)年會、2020年APEC海洋空間規劃培訓研討會等。
其中,2020中國水產品大會將舉辦4場大會17場平行論壇、產業發展報告及新產品發布等活動,有約800名國內水產流通加工行業企業家參會,共同探索水產行業和企業發展的新變局、新機遇,尋找發展轉型、合作共贏的機會。
今年的2020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網絡(PNLG)年會將在線上開展,並面向全球開放參與,預計有來自10個國家的51個成員城市和3個協作成員參會。
亮點3
突出專業特色
五大展會聯袂亮相
辦展更專業,特色引客來。今年海洋周期間,2020第十三屆中國(廈門)國際遊艇展覽會、2020廈門高崎漁港海鮮節、2020廈門國際海鮮展、第十三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漁業博覽會、第七屆廈門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將聯袂亮相,提升海洋周的「含金量」。
今日在五緣灣遊艇港開幕的2020第十三屆中國(廈門)國際遊艇展覽會首次採取「線上展示+線下體驗」的辦展模式。線上展會已上線展商165家,展品超過300個。線下展會不僅展出實船、配件及與濱海生活相關的產品,還有各種帆船、遊艇體驗活動等。
22日開幕的第七屆廈門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規模再創新高,將展示最先進最前沿的海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展會結束後,主辦方將把現場展示的成果和產品「搬遷」至位於沙坡尾的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內,進行長期展示和推介。
以展會促交流,推動招商引資。五大展會的同期舉辦,吸引900多家企業參與,將有助於延伸海洋新興產業鏈,推動海洋配套產業和海洋旅遊領域等全面發展。比如,第十三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漁業博覽會成為休閒漁業的展示平臺,屆時將有25家參展機構帶來休閒漁業上下遊產品。2020廈門國際海鮮展搭建起海鮮產銷合作平臺,並為2023年世界海產品大會的舉辦攢經驗、打基礎。此外,2020廈門高崎漁港海鮮節的首次舉辦,不僅有助於把高崎漁港打造成「吃購遊」一站式旅遊新地標,更為愛吃海鮮的市民提供了更多實惠的選擇。
亮點4
文化嘉年華
展示海洋城市魅力
去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研學、到觀音山放風箏、去五緣灣乘帆船……本屆海洋周將舉辦一系列海洋文化嘉年華,讓更多民眾參與到這場海洋盛會當中,感受廈門海洋之城的文化底蘊和魅力。
海洋周期間,位於翔安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將正式開門迎客,並舉辦為期一周的海洋文化嘉年華,推出豐富的科普研學、親子體驗活動。位於澳頭的北歐藝術中心將舉辦「藍色夢想」系列藝術展,中外藝術家將通過繪畫作品、裝置藝術、VR體驗等豐富多彩的展現形式,呈現一場高品質的藝術盛宴。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集美大學還將同步開展海洋科學開放日,開放場館數為去年的2倍,近4000件生物標本、百餘件航海藏品、眾多重點實驗室將亮相海洋周。
在思明區,2020廈門風箏節將在觀音山舉辦,絢麗斑斕的風箏競相飛舞,各地運動風箏選手也將再次匯聚,展開雲上競技;此外,椰風寨的海洋運動講堂、熱氣球飛行體驗、觀音山黃金沙灘的帆船體驗課,將讓市民盡享海洋運動的刺激。在海滄區,線上線下結合,一場特色海洋文化參觀行邀您走進藍灣工業園、火燒嶼、大兔嶼等地,感受海洋環境治理和海洋經濟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