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說話為什麼喜歡省略主語?

2021-01-13 夏槿日語教室

不少學日語的小夥伴在剛開始接觸日語時,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日語的句子大部分都沒有主語!而按照我們中文的習慣來說,每個句子都要有主語,不然就是病句。所以我們在翻譯「明天我去」時會說成「明日私は行きます」,「你明天來嗎?」會翻譯成「明日あなたは來ますか」。但這樣的說法很不自然,日本人會直接說成「明日行きます」「明日來ますか」,句子裡既沒有「我」也沒有「你」,這讓我們感到很不習慣。

那麼為什麼日本人不喜歡說主語呢?在沒有主語的情況下又是怎麼理解句子的意思呢?今天就來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日語中的「省略主語」問題吧。

通過場景和上下文語境理解

日本人是非常含蓄的民族,他們不喜歡直白的表達方式,說話非常委婉。所以很多情況下,我們要根據當時的場景或上下文語境來了解他們要表達的意思。

比如「もしよかったら、ひとつ聞いてもいいですか。」。(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問一個(問題)嗎?)那麼很顯然是我要問你問題,不會出現歧義,所以不用說「我」和「你」,而且大家有沒有發現,他們連賓語「問題」都省略了。

通過動詞來體現主語

正因為日語中主語、賓語、動作對象等都可以省略,那麼不會省略的動詞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很多情況下我們要靠動詞的形式來理解句意,比如動詞的基本形本身就表示「要做某事」,在對話中出現時主語通常是「我」。比如:

「バスが遅いから、自転車で行く」。(公交車太慢了,(我)騎自行車去。)

再比如對話中出現的動詞+て,即「てください」之意,是讓別人做某事的意思,比如

「早く起きて」(你快起床!)

同樣地,「てほしい」「なさい」和動詞命令形等也都是表示讓別人做某事。

再舉一個常見的例子,我們對別人說「がんばってね」,別人回答「うん、がんばる」,第一句是「請你加油」,第二句是「嗯,我會加油的」,只是通過動詞來表現意思,都沒有出現「你/我」這樣的字眼。

表示主觀意願/情感的詞

日語中對「我」和「他人」有著明顯的區分,比如有些表示情感的形容詞(うれしい、かなしい、たい、ほしい),還有表示思考、感覺的動詞,如「思う」「気がする」等,是只能用於第一人稱的,所以出現這些詞的時候主語一定是我,比如:

日本へ行きたいな。(我想去日本。)新しい車が欲しい。(我想要一輛新車。)

授受動詞

「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以及它們的敬語動詞在日語中被稱為「授受動詞」,它們不僅可以表示物品的給予和接受,還可以表示動作所帶來的恩惠的施與和接受。(即「我為別人做某事(為其帶來恩惠)」「別人為我做某事(為我帶來恩惠)」等意思)

那麼使用授受動詞時也大多可以省略主語。舉個,「助けてくれる」就是「你幫助我」,「助けてもらう」就是「我受你幫助」「助けてあげる」就是「我幫助你」,神不神奇?所以如果有人說「助け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就是「謝謝你幫我」的意思啦!

敬語

眾所周知,日語有著非常複雜的敬語系統,敬語包括尊他語、自謙語和禮貌語,又有敬語動詞、敬語句型等多種表現方式,我們通常可以根據敬語來判斷句子的主語是誰。比如

「ご注文はお決まりですか」(要點的菜定下來了嗎?)

這句話用了尊他語的句型「お~です」,是針對客人說的,所以應該是服務員問客人「您決定要點什麼了嗎?」再比如說

「ここでお待ちしております」。(在這兒等)

這句話用了「お~する」的自謙語句型,也就是「我在這等您」的意思。

當然上述的幾種情況也很可能同時出現,這就需要我們綜合分析和理解啦!

總之,省略主語是日語的一大特色,也是日本人含蓄性格的表現,我們要學習日語,必須要習慣這一點哦!大家還知道那些省略主語的情況呢,也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哦!

相關焦點

  • 「讀懂古詩系列」三招教你找到古詩詞被省略的主語
    ,記得點讚收藏喔~第一招:句子主語是詩人,一般會省略。哪些句子主語是詞人,哪些又是「捲簾人」(也即侍女),我們可以代入試試:第一句「昨夜雨疏風驟」描寫天氣的,無所謂主語是誰,第二句「濃睡不消殘酒」主語是誰,肯定不是「打工人」(也就是侍女),怎麼敢「濃睡」呢?所以第二句主語是詞人,我們得出來了。第三句「試問捲簾人」,賓語是「捲簾人」,所以主語只能是詞人,因為這首詞寫的就是倆人的對話。
  • 「滾」,英語簡單句中的省略成分的使用思維
    所以,今天,我們來說說說話中隱藏的省略成分,這樣也更好的讓我們了解語法的完整性,哦,原來不是亂來的,能省略的原則是,讓說話不那麼羅嗦,又能表明說話者的意思,1、主語省略,一般主語省略,是在雙方都知道主語是誰的情況下進行,漢語中,如:滾,一般指上一個說話的人,或在場的某個大家都知道的人,如:你,而英語中,一般主語是你我他時
  • 主語從句/賓語從句中的虛擬
    一.虛擬語氣的定義:表示說話人所說的話不是事實,而是一種假設、願望、懷疑或推測。二.虛擬條件句從句的三種情況:三.主語從句中的虛擬語氣:在下列結構中的主語從句要用虛擬語氣。1.(冉老師有話說:當句子省略掉should後,句子為:It's important that we study hard.同學們注意還原句子的語法意思,此時也是虛擬句,所以同學們不要太依賴於should這個標誌詞。)3.
  • 英語語法專題112:主語從句由哪些詞引導?常用常考知識點!
    本次英語語法專題我們學習「主語從句」,具體內容如下:在句中起主語作用的從句稱為主語從句。連接主語從句的連接詞主要有三類:從屬連詞,連接代詞和連接副詞。一、that引導的狀語從句That引導主語從句時,在從句中不作任何成分,也沒有實際意義。一般情況下that不可省略。
  • 為什麼英語句子的主語只能是名詞性質?
    相信在中國每個人上學的時候都被英語老師無數次強調:動詞作主語要改寫成ing形式,即動名詞。 既然,動詞要改成名詞;那麼,為什麼不把名詞改成動詞?!我們當然可以把這個條例作為創世原則去供奉。但我要問: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楊老師認為:語法,要從意義上理解。
  • 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用「あなた」這個詞?
    實際上,「あなた」在日常對話中並不是那麼常用,有時使用它還會給人以不禮貌的印象。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あなた」的用法吧。尊稱?蔑稱?「あなた」這個詞的本意是表示空間的「那邊」,到了江戶時代,它逐漸演變為第二人稱「你」的意思。含有尊敬之意,多用來稱呼長輩或上級,常說成「あなたさま」。
  • 日本人說話為啥句尾老喜歡加「けど」?
    霓虹金為什麼喜歡用【けど】,這是和他們 「有話不能好好說」 這個特徵分不開的。
  • 語法知識梳理三: 名詞性從句|賓語從句|主語從句_網易新聞
    簡單回顧名詞性從句相當於名詞,可分別在句中做主語、賓語、同位語和表語。因此,名詞性從句可分為,主語從句、賓語從句、同位語從句和表語從句。引導名詞性從句的連接詞可分為三類:連接詞:that, whether, if (不充當從句的任何成分)。連接代詞:what, who, whom, whose, which。
  • 【動漫知識】為什麼日本動漫人物在畫面中五官省略?
    不少日本動漫如:籃高手、中華小當家、海賊王。看著過癮的日本動漫人物五官簡略不完整?
  • 英語考試常考的虛擬語氣在非真實條件句和省略if的條件句中的用法
    上一篇文章講了英語考試常考的非謂語動詞的用法,這篇文章將會詳細講解歸納虛擬語氣在非真實條件句和省略if的條件句中的用法。整篇文章3443字,乾貨滿滿。我是英語學圈,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一、虛擬語氣在非真實條件句中的用法虛擬語氣是一種動詞形式,表示說話人的一種願望、假設、懷疑、猜測、建議等。虛擬語氣所表示的這些含義並不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 七年級語法 & There be 句型的用法|主語|疑問句|助動詞|謂語_網易...
    There be 句型  01概念引入  There be 句型也叫「存在句」,表示「在某地/時有某物/人」。句中的there是引導詞,沒有詞義;be是句子的謂語動詞;「某人/物」是句子的主語;因此這個句式其實是一個倒裝句。(即:謂語或者謂語的一部分提到主語前面的句式。)例如:  I am a student. 我是一個學生。(普通語序的句子)  There is a girl in the classroom. 教室裡有一個女孩兒。
  • 每日英語知識點 DAY26:主語從句中那些看起來在提問的詞啥意思?
    他們為什麼沒有來,我們還不知道。今天遲到的人將受到懲罰。(「Whatever you love and trust in this world」作主語)9、Whoever引導主語從句,表明泛指的一類人- Whoever can answer
  •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帶長雨傘,摺疊傘不是更方便嗎?
    日本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國家,經濟發展和文化輸出都非常優秀,在日本走著,最大的感觸就是,人人怕麻煩,怕給別人添麻煩,手機不響,在家裡說話也小聲,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發明。日本人出門的時候喜歡背包和傘,但是他們手裡的都是長傘,不能放在包裡。為什麼他們喜歡長傘,很少有人帶摺疊傘呢?
  • 【微觀日本】為什麼日本人喜歡看漫畫?
    記得八九十年代電車裡的風景線是早上人手一份報,晚上人手一本漫畫雜誌。最近,電車上讀書的人少了,低頭玩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很多人用手機看漫畫。日本人喜歡漫畫,因此,日本的漫畫雜誌發行量巨大,僅周刊漫畫雜誌就有10種,每周發行量高達750萬冊。
  •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睡地板?
    印象中日本人好像都很喜歡睡地板,他們為什麼對地板情有獨鍾呢?其實那不是普通的地板而是我們所說的榻榻米。
  • 姜建強:為什麼到了日本就喜歡上日本?
    為什麼原本不喜歡日本的觀光客,實地遊玩後就喜歡上了日本?他們喜歡日本的什麼呢?對這個問題越作深入的思考,就越能發現其問題背後的精神元素。這就像微弱的光線射入庭園,奇妙的是你能感受到外部與自然的交集。多少年前,日本的兼好法師就說人至遲40歲以前,就應該瞑目謝世,還說這是天大好事。為什麼不是越長壽越好呢?然道九百多年前的人已經開始考慮今天老老介護的社會問題?為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日本到底是不是小日本?
    ……這句極為簡單也極為初始的句型,為什麼會走紅網絡?不可思議。紅遍日本上下的「逃恥舞」令人想起日本人喜歡使用助詞的「の」。詩人石川啄木著名的短歌:東海の小島の磯の白砂に東海——小島——海濱——白砂。中間用「の」連接縮小志向。
  •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黑色
    在日本生活一段後,我才發現黑色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內涵,竟是那樣深刻,有時就跟黑色本身一樣,顯得十分厚重濃烈。初到日本不久,一位藝術家朋友從北京來,在福岡銀行的門口製作了一件抽象的藝術品,他用三塊很大的鋼板,做成波浪狀的三張錢幣,有人民幣、美元和日元,以此預示世界經濟的一個潮流。
  • 廣西人說話口音為什麼那麼奇怪 為什麼南寧人說話方式很奇怪?
    為什麼南寧人說話方式很奇怪?首先 必須說你的觀察力非常敏銳,作為廣西人,我自己本身沒有口音,就算有也是正常的類似港式口音,但是 在南寧生活的時候,入鄉隨俗都會故意加一些口音,其實這樣子講話非常有好處,也許這就是南寧這座城市的獨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