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減量100萬平方米廣告店招 讓山城更清爽靚麗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華龍網訊? 兩江環抱,四面皆山。在山、水、城共生的重慶,那起起伏伏的江岸線和高高低低的山脊線,是這座城市獨有的風景線。

然而,曾幾何時,大量分布於主次幹道、高樓頂層的戶外廣告,遮擋了人們觀賞山景和江景的視線。山城街道,也因為各種店招店牌沒有統一規範,而顯得擁擠不堪、雜亂無章。

2010年3月底,包括廣告店招整治等5大項目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在我市全面啟動。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各居民小區……一年內,總共約100多萬㎡的戶外廣告和店招店牌被清理,還山城以清爽容顏。

集中拆除戶外廣告

初春,乍寒。2月底的一天,成群結隊的市民在長江大橋南橋頭的科普中心活動。

站在科普中心的山坡上遠眺:高樓林立的渝中半島,映襯在灰藍的天空下;霧氣繚繞中,輪船在江面上緩緩行駛,開闊而遼遠。

兩年前,這塊位於南岸區門戶位置的山坡,曾經立著兩塊 「巨無霸」廣告牌。

「南岸背靠南山,又有很長的江岸線,本來很好看。」住在南橋頭附近的市民張元朝說,但是這兩塊「巨無霸」突兀地立在那裡,就像綠地上的「傷疤」,很煞風景。

其實,像這樣煞風景的廣告牌在當時還不少。在南濱路野貓溪閥門廠支路旁,曾經有一塊立了7年的巨幅廣告牌。這塊霓虹燈廣告牌面積達1920平方米,相當於4.5個籃球場大,是擋住南岸青山綠水的最大一塊戶外廣告牌。

住在牛角沱富家園15樓的陳銳,由於地處牛角沱立交橋處,他的家是眺望江北的絕佳位置。從小,他就趴在窗臺上見證了重慶的發展。然而,2003年,牛角沱立交橋矗立起一塊巨大的戶外廣告,陳銳再也不能眺望對面的江北了。他為此感到憤怒。

林林總總的廣告牌,密密麻麻地扎堆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而且很多是違章廣告或者審批時限到期的廣告,一些年久失修的廣告牌還存在著安全隱患。

「城區戶外廣告設置過多、過亂,廣告檔次也不高,是到下決心用猛藥整治戶外廣告的時候了。」市市政委主任王元楷表示,這些城市「牛皮癬「不僅影響城市美觀,更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要實現「314」目標,打造內陸開放高地,重慶亟需徹底整治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

一場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的攻堅戰,悄然醞釀。

2010年3月17日,市委書記薄熙來在傳達全國「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宣布啟動四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城市改造。11天後,主城區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會議召開,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2010年3月28日,大規模的戶外廣告整治在重慶啟動,全城開始集中拆除戶外廣告。整治攻堅戰,一夜打響。

數據顯示:從3月28日到4月23日,短短20多天時間內,重慶主城拆除有礙市容的戶外廣告牌2.38萬塊,總面積達55.8萬平方米,佔到整個重慶戶外廣告的75%。

主城區主次幹道沿線、人行天橋、立交橋和樓頂……細心的市民發現,除重要商圈暫時保留了部分廣告外,全市所有佔道、影響景觀、遮擋綠地的廣告牌,均在短時間內被迅速拆除,連公交站臺、公交車身和輕軌橋墩廣告也全面完成了減量規範的任務。

到2010年4月底,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重慶主城就基本完成了戶外廣告整治拆除的主要任務。高樓、青山都露出了原貌,城市景觀恢復了,山城看上去也清爽了。

「整治速度快,拆除廣告規模大,效果也很好。」王元楷表示,廣告牌拆除對於國內各大城市來說,都是一大難題。為了減少阻力,市政部門聯合廣告協會,連續與廣告公司進行「一對一」協調,因此我市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戶外廣告整治,沒有對抗,沒有上訪,沒有發生一起集訪、群體事件。

規範店招店牌

通過拆除大量的戶外廣告,消除了視覺汙染,城市逐漸恢復了久違的潔淨清爽,雜亂無序的城市容貌終於換了新顏。在戶外廣告整治拆除任務基本完成後,很快,一場聲勢浩大的店招店牌整治工作,又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在我市主幹道上,通常都有一排排的店面,但店招、店牌卻很凌亂。以以前的九龍坡美食街直港大道為例,一個店面往往掛好幾塊招牌,短短幾百米內門頭店招就有1000餘處。

2010年5月,市工商局聯合市政委、環保、公安和國土房管局等,開始對全市31條主幹道進行店招店牌整治,全面推行「一店一招」,讓店招減量升級。

與此同時,由各區政府牽頭,開始將店招店牌的整治延伸到背街小巷、居民小區。所有未經審批的廣告牌,以及一店多招、外掛燈箱和霓虹燈、3樓以上的店招,都在徹底排查拆除之列。

按照市工商局的要求,拆除後的店招店牌,按照規範、美觀、協調和一店一招的原則,並依據街道風貌和業態的特點,各區要重新對店招店牌進行整體規劃。如果一條主幹道涉及幾個區域,則幾個區之間要進行協調對接。

「規範店麵店牌,絕對不是千人一面。」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說,建築物上的廣告、店招等,要與外立面相統一,並體現街區特色。

比如在各商業中心主幹道的店招設計,就要求個性鮮明、形式多樣,營造出都市繁華的氣氛;而在背街小巷則要求整潔美觀,具有獨特的品位。

如今,在各區街道,經過整治後的店招店牌所展示出的城市風貌效果已經顯現。

如渝中區從上清寺開始,將中山一路、李子壩沿線、人民路等周邊主幹道的門楣店招,都充分融合抗戰文化風格,與李子壩公園、曾家巖沿線的「抗戰文化一條街」連線成片,相輔相成。

作為美食一條街,九龍坡直港大道上的每一家店招招牌,都結合了直港大道比較現代的整體改造風格,其設計風格與色彩都與建築物相協調,渾然一體,並與楊家坪商圈遙相呼應,體現出都市美食街的氣氛。

長約1公裡的沙坪垻區磁童路,是我市首批綜合整治的31條城市主幹道之一。青磚、古樹、燈籠、天井……,沿街建築均用實木打造成川東民居風格,其店招店牌也多採用復古的木牌匾或實木雕刻。磁童路每一個細節都散發出復古和巴渝的味道,並與磁器口古鎮相得益彰,完美結合。

還有北碚區五路口、文星灣等街道,其店招與暖灰色的建築有機融合,傳承了北碚作為抗戰時期文化重鎮的歷史文脈……據介紹,重新規劃設計的店招店牌均與街道建築相得益彰,或彰顯大都市的現代氣氛,或富有濃鬱的巴渝特色,各具特色。

截至去年,主城區共完成882個主次幹道路段的整治,整治店招牌57萬平方米,達標門店10萬餘個。大多數主次幹道、窗口地區、背街小巷、居民小區,都完成了店招店牌的整治。

 

公益廣告傳遞精氣神

陳宇是前不久從福建回來的重慶商人,剛進入機場廣場就發現,以往街邊「牛皮癬」般的廣告店招不見了,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塊1500平方米的巨形屏風。

武隆的天坑地縫、巫山的神女仙峰、酉陽的擺手風情舞……這個由6塊展板組成的屏風上,每一塊展板都體現著獨特的巴渝風情。

讓陳宇吃驚的還有,「以前醫療廣告滿街有,什麼豐胸的、治性病的……內容低俗,現在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公益廣告。

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歐美一些國家,對戶外廣告的藝術性、創造性及規範管理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和嚴格的法律規範,以使其成為城市形象中重要的一面。

如在法國巴黎,偏重灰色調的城市戶外廣告,與巴黎咖啡色街道的基色相得益彰;嚴謹的德國,則對店面廣告燈箱的尺寸、規格和設立高度等方面都有很具體的要求,使店面與環境和諧相處。

那麼,重慶作為年輕的直轄市,又該如何找準自己的廣告特色定位呢?

據介紹,按照規劃,在清理整治後,主城各區除中心商圈、機場、火車站等窗口地區以及「兩江四岸」區域主要路段,允許設置部分戶外廣告外,其他區域不再設置戶外廣告。

「目前主城只保留了約16萬㎡的廣告位,其中一半會拿出來打公益廣告。」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廣告是展示一個城市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的絕佳窗口。而公益廣告能夠在塑造城市形象,傳播先進文化,引導民眾行為中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利用原有的廣告位以及新建的廣告牌,去年,我市在主城朝天門、南山、解放碑、觀音橋商圈以及主幹道等主要地方,已分布了約150塊公益廣告。

玻璃材質的屏風式廣告、韻味十足的中式牌坊或現代感極強的LED,這些充滿了藝術氣息和人文氣息的廣告設施,不僅可以生動地宣傳著「五個重慶」,其形式多樣的設施本身也成為一道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

2010年9月,從重慶前往「小平故裡」廣安的渝鄰高速,則被作為「紅色之路」試點,啟動實施公益廣告示範路工程。

這個全國首條以公益廣告展現中國革命歷程和革命精神的高速公路,用18塊帶有五角星的公益廣告牌,再現了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等時代精神,以及焦裕祿、錢學森等英雄人物,全面彰顯了重慶這座英雄城市的精氣神。

如今,渝鄰高速上的公益廣告模式已經在全市高速公路推廣。名人格言、「五個重慶」、「縮差共富」等內容,輪流登上高速公路上的公益廣告牌,向來自各地的人們展示著重慶的美好。

四川、貴州等鄰省盛讚我市公益廣告,並提出要與重慶聯動,共同把高速公路打造成靚麗的公益廣告風景線。

據介紹,截至去年底,全市以主城區和「外環八射」高速公路為重點,我市已建成戶外公益廣告設施1879塊。今年,我市將戶外公益廣告牌建設逐步延伸到區縣、農村。除主城九區以外,31個區縣將平均完成建設100塊左右的公益廣告,總共新增3221塊。屆時,我市公益廣告建設的重點布局將基本完成。

按照規劃,我市將建成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公益廣告示範城。

精彩個案

渝中區中山四路:

門楣店招就是街道的臉面

位於中山四路的「譚木匠」,是一家木梳老店。52歲的店員楊明壽,見證了這條街道的變遷。

「當初,考慮到這裡是一條有著歷史意味的老街,所以選址於此,希望生意能好一些。」楊明壽坦言,但由於以前街道邊滿是文具店、小餐館、蛋糕店等,店招也五花八門,所以桂園、周公館等抗戰遺址,完全被淹沒在這些雜亂的小門面裡,使整條街由於缺乏好的規劃打造,沒有體現出其價值來。

在2010年進行的城市主幹道綜合改造中,依託周公館等歷史建築,中山四路將沿街房屋全部改造成以青灰為主色調的建築風格,重現抗戰風貌,店招也統一成古色古香的牌匾。

「這樣一來,整條街的檔次一下就上去了。」楊明壽說,現在,全街幾十個店招,均採用「淺灰底」的門楣,提升了街道整體的品牌形象,也提高了街道整體的經濟效益。

如今,煥然一新的中山四路成為了全市門楣店招的範本,也成為抗戰文化的旅遊景點之一。「現在店裡的效益也更好了。」楊明壽高興地說。?

觀音橋商圈:

逛的就是4A級景區

多年來,觀音橋商圈的門牌廣告形態各異、五花八門,影響了商圈的形象。

曾經,在觀音橋銀鑫市場,這棟近20層的大廈有不規範的大小廣告牌60餘塊,面積達到800多平方米。「外地客來到觀音橋,看到這些亂七八糟的廣告牌,會怎麼想?廣告牌規範了,城市才更加整潔、漂亮。」江北區市政工作人員表示。

為了清除視覺汙染,經過排查,江北區拆除了1200餘塊廣告牌。隨後,江北區對轄區內近萬塊店招進行了統一設計,或巴渝味道的青瓦木匾,或配色簡潔明快的現代風格,實現了一條街區一個特色,體現出不同街區的不同商業氛圍。

比如洋河片區,定位都市形象展示區,配合咖啡色的牆面,店招統一「變身」簡歐風格。在步行街一帶,則伴隨著整個業態不斷國際化,打造時尚高端的店招外觀。

通過規範美化建築立面及其附著的廣告店招,觀音橋商圈的街區容貌和購物環境得到了美化,成為全國聞名的區域商業中心。2010年10月,觀音橋商圈正式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北部新區翠渝路社區:

公益廣告牌倡導健康生活

北部新區翠渝路社區,以前是一個髒亂差的農轉非社區。整治後的社區,綠樹成蔭,還增添了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公共健身等設施景觀。

其中,最為顯眼一道的風景,是社區廣場旁邊「五個重慶」的公益廣告。「現在小區環境好了,居民們的生活也變了。」社區居民朱秀英說:以前大家都是呆在家裡打牌、看電視。現在小區變樣了,又有公益廣告的倡導,每天都有很多居民在廣場打太極、跳舞、跑步,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健康、充實。

據悉,北部新區相繼在大竹林街道、星光社區公園等8個社區、廣場、公園,以屏風、魔方、中式牌坊等方式設立了「五個重慶」的公益廣告牌。這些具有濃鬱藝術性和人文特色的公益廣告,與周圍景觀相呼應,形成一道道靚麗的景觀。

 

龍頭寺火車北站廣場:

雙語公益廣告彰顯國際化

Jhon是從成都來重慶的留學生。很不巧,手機沒電的他不知道具體時間了。不過,走出候車大廳的Jhon一眼就看見廣場旁邊矗立著的、別具特色的「時鐘」公益廣告。

廣告下方是燈箱式的公益廣告,用一棵生機盎然的綠樹展示著「五個重慶」的建設,上端則是一個大時鐘。嘀嗒不停的時鐘,極大方便了前往乘坐火車的市民了解時間。

Jhon一年前來重慶不是這樣的。那時,火車站廣場周圍被五顏六色的各種廣告牌包圍著,讓人眼花繚亂。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穎時尚的玻璃體、三面立體翻、牆面噴繪等公益廣告。這些公益廣告不但有重慶的「民生十條」等內容,還有很多國內外的格言。

讓Jhon 吃驚的是,其中外國格言採用了英漢雙語來表達。「保持外國格言的原汁原味,以體現重慶是一個國際化、包容性強的城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清明說,目前重慶在主城九區及高速公路上的公益廣告設施,以其精美的設計、令人愉悅的內容,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口碑。尤其火車北站等樞紐地區的公益廣告設施,包含了國際國內的人文精神,彰顯出重慶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氣質。

據悉,去年11月,中央電視臺紀錄片《廣告的力量》對其公益宣傳廣告進行了重點拍攝。

南岸南湖社區:

「最美社區」的店招很「巴渝」

背街小巷是一個城市的發展脈絡,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在我市廣告店招整治項目全面推進時,背街小巷和社區的店招面貌及周邊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市最美社區」南岸區南湖小區就是這樣的例子。

南湖社區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末。由於年久失修,社區房屋立面破舊,店招店牌不規範,環境「髒亂差」等原因,讓居民頗有怨言。

為提升背街小巷居住品質,南湖片區進行了包括建築立面、市政設施、店招牌等綜合整治工程項目。

青石板道路,灰色琉璃瓦,中式牌匾店招,火紅的燈籠形路燈……整治後的南湖社區變身為主城最大的社區公園和重慶版「寬窄巷子」。其中,210塊整治和更換了的商店招牌,散發出濃鬱的巴渝風情和古樸韻味。

此後儘管南湖社區不斷調整經營業態,相繼引進大型超市及知名特色餐飲等項目,但懸掛的店招店牌始終體現著濃鬱的「巴渝特色」。

如今,南湖社區被評選為「全市最美社區」。上海、武漢、深圳等20餘個省市單位相繼來南湖社區參觀。

拍賣製取代審批制 建立廣告管理長效機制

「城市一天比一天漂亮了。」這是不少重慶人最大的感受。

如何讓近兩年來的城市環境綜合改造成效保持下去,關鍵是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

據了解,重慶廣告業的混亂是從2002開始的。當年,戶外廣告審批權下放到各區縣,主城廣告公司也如井噴般增多,戶外廣告開始遍地開花。截至2010年整治前,主城戶外廣告公司有1700餘家,每年平均新增過百家。

「此前,我市戶外廣告管理的直接依據只有地方法規《重慶市戶外廣告管理條例》,沒有一個相應的配套規章或管理辦法。」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管理比較薄弱,違規設置、隨意審批情況較為嚴重,是造成我市城市戶外廣告「多、亂、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把戶外廣告管理工作重點由清理整治向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轉移,2010年10月,市工商局及時制定下發了《重慶市戶外廣告位經營權公開出讓暫行辦法》,我市所有戶外廣告都要由重慶聯交所進行公開拍賣。

這意味著戶外廣告拍賣制正式取代了此前的審批制,任何人都不能「批條子」。 「以前,哪裡設廣告位、批給誰,基本上是各區縣領導說了算。《暫行辦法》則完全叫停了區縣領導們的一支筆審批。」這位負責人表示,正是戶外廣告位經營權公開有序的出讓,促進了戶外廣告設置管理的科學發展。

此外,我市還先後制定了公益廣告、招牌標識、公交站臺廣告設置、遊走字幕廣告管理規定等,戶外廣告長效管理機制的基本架構已初步形成。在廣告內容上,則成立了「三性」審查專家諮詢委員會,出臺了《關於加強戶外廣告合法性、思想性、藝術性審查的指導意見》,以確保內容的積極健康。

專家熱議

許多城市在建設發展中幾乎沒有自己的特色,「千城一面」。但重慶在對城市的綜合改造和整治中,注重了對歷史文脈的保護和城市精神的挖掘,尤其在廣告店招這樣小細節的設計中,都融入了獨特的巴渝風味,努力營造出一種充滿人文精神的城市空間。

這些被改造後帶有重慶特色的街道和建築,都將成為標誌性的地標,讓人過目不忘。因為它們尊重了歷史,傳承了文化。

——重慶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袁恩培

廣告是一種新媒體,是廣泛、公開地向公眾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在營造宜居城市的構想下,戶外廣告功能正在被重新發現和界定,從而優化和轉型。

公益廣告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的品位。名人名言、哲理故事、風土人文……這些以「真善美」為主旋律的公益廣告,呈現出一片樂觀、健康、向上的風貌,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有所感悟,同時推動整個城市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副教授鄒琰

廣告是一個平臺,而公益廣告是公民衡量自己價值的參照物。但廣告畫面不是強制灌輸,而是潛移默化的傳遞。它首先要和周圍相映襯的景觀,然後採取設計新穎、製作精良、主題豐富的內容,向人們傳達引導某種價值觀念,而不是硬生生的廣告。重慶的公益廣告很值得各地學習。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廣告學系主任金定海(記者 李星婷)

相關焦點

  • 重慶山城步道「爬坡上坎絕壁之山城巷」重慶旅遊攻略
    如今這條舊街改造以後取名為山城巷.後來隨著城市發展,她連接了 重慶 上下半城,成為山城人民上山下山,來往互通的重要 通道 ,繼續譜寫著山城的歷史。層層攀升的摺疊地勢,依山而建的懸浮棧道,雲街平巷的街巷格局……典型的山城地理空間。
  • 3000萬人口的重慶別名很多,魔都、山城,還有一個名字叫什麼
    3000萬人口的重慶別名很多,魔都、山城,還有一個名字叫什麼?我不認為重慶人不知道,有名的「重慶鍋」來自這個城市,此外,重慶還有許多網絡紅光景點,上海和上海的總面積比北京高几倍,也可以說是北京最大的一個市,也是上海最大的一個市。
  • 從燕子旅館到鄒容紀念碑 重慶這條步道帶你回味山城記憶
    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再次走進燕子巖片區打探,燕子巖片區內民居大多被施工圍擋圍住,但是一條「隱藏」於燕子巖的步道卻成為不少背包客打卡和附近居民出行的要道。這條步道能從七星崗枇杷山正街便捷地抵達菜園壩,曾繁華一時,步道上的山城故事和山城歷史遺蹟也值得一看。
  • 重慶主城將建設60條山城步道
    去年11月,重慶主城區「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建設方案深化設計工作初步完成,今年春節前將陸續開工。  此外,我市還計劃今年推進60公裡「貫通工程」建設,2021年推進50公裡「延伸工程」建設,到2022年底,百公裡「兩江四岸」基本完工。屆時,「兩江四岸」將成為彰顯山魂之雄、水韻之靈、人文之美的國際一流濱江帶,為重慶市民和外地遊客提供更美好的濱水生活體驗。
  • 山城重慶的日常.(上)
    這些情感是很私人的東西,但城市本身並不是,所以我希望我的照片能讓大家都更了解它。一到解放碑才是「進城」 兩路口山城步道如果重慶城裡有哪一條完整的線路最適合做city walk,在我心中無疑是從山城巷、領事巷、金湯街組成的山城步道。
  • 重慶最「良心」的景區,不僅好玩而且實惠,被譽為「重慶小橫店」
    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到來,無數的人通過網絡認識到了這座山水相依的城市,他們無不被山城璀璨的夜景和誘人的美食小吃吸引,於是許多遊客不遠千裡而來,只為看一眼自己心中的那座「山城」。超高的人氣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很多,不僅直接帶動著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更使得旅遊這一產業成為了重慶最為熱門的產業之一,在促進就業、刺激消費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 門楣店招整治 提升城市品質
    今年5月以來,按照區委黃玉林書記、區政府左永祥區長和黃孝明副區長多次「馬路辦公」指示要求,為更好展現渝中形象、提升城市品質,針對大石路迎賓大道門楣店招存在老舊破損、規格不一等問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迅即行動,在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區城管局的大力指導下,集中攻堅四個月,順利實現了立源地小區及周邊臨街門楣店招提檔升級
  • 重慶為什麼叫山城,重慶為什麼叫霧都,原因你知道嗎
    重慶為什麼被稱為山城的「山城」?重慶很熟悉,只是山多就被稱為山城嗎?中國有山的地方變多了,重慶的山要高得多,但是除了重慶以外沒有山城這個城市,重慶的山城不只是山多,今天來回答重慶為什麼叫山城,重慶為什麼叫霧這兩個疑問,重慶為什麼說山城?重慶為什麼叫山城?
  • 漫步重慶|步道串聯著山城的味道
    重慶是一座有山有水,靈氣十足的城市。那麼山城的步道是很有特色的。有歷史氣息的、有環境優美的、有步道險峻每一條都有自己的特色。周末不想出遠門,不妨去探秘一下這些步道吧!不僅出去散了心還健了身。更是體驗步道之美,步道之樂,步道之厚重。
  • 大北路驚現重慶山城!重慶火鍋同行的「黑名單」,首次來番禺了!
    折扣優惠期間,折後消費金額滿100元送100元代金券!相當於這頓免費啊!福利那麼多,記住啦!青磚黛瓦,大紅燈籠,恰如唐朝全盛時期的山城,紅紅火火,這番情景不用坐時光機,居然活色生香地出現在了大北路!番禺第一家城門口,把重慶山城老屋還原,整整兩個月重金打造的就餐環境,誠意滿滿!連價格也是跟足成都,人均70~80元,可謂是重慶火鍋中的良心價!
  • 80年代的重慶版山城電影期刊封面欣賞
    山城電影,32開,重慶電影公司出版發行,1980年至1987年共發行93期,1987年後停刊!重慶山城電影,1980年共發行1-9期重慶山城電影,1981年1-12期封面重慶山城電影,1982年1-12期封面
  • 江城、霧都、橋都、山城再多的名字都不足以代表它!(重慶)
    山城丨霧都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遊。其曾是戰時陪都,1997年成為了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四面環山,依山而建,又因地處盆地邊緣,兩江匯合處,常年霧氣朦朧,故而又有「山城」與「霧都」之稱。這裡民族多元化,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等。這裡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
  • 南充這裡將拆除6000餘平方米的違章搭建
    9月28日上午,記者在順慶區得益時代廣場看到,工人們正在拆除違章安裝的廣告牌、店招等。在高高的腳手架上,工人們先是用繩索將這些廣告牌、店招等固定好,再用焊槍將廣告牌、店招切割斷,然後再用繩索將這些廣告牌、店招等緩緩放到地面。  「這些廣告牌、店招不是違章搭建,就是有安全隱患。」
  • 「舞動山城」國際街舞大賽將於12月在重慶舉辦
    光明網重慶11月10日電   11月10日,記者從「舞動山城」國際街舞大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舞動山城」國際街舞大賽將於12月11日—17日在江北區九街、石子山體育公園及重慶大劇院同時舉辦。
  • 重慶融創萬達文華及萬達嘉華酒店精彩揭幕
    2020年9月26日,中國,重慶 —— 萬達酒店雙品牌落戶重慶,重慶融創萬達文華及萬達嘉華酒店今日於重慶融創文旅城精彩揭幕。兩家酒店共擁有340間客房及別墅、5間風格迥異的餐廳及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國際會議中心。結合文旅城購物及娛樂設施,重慶融創萬達文華及萬達嘉華酒店將煥新文旅一站式體驗,成為重慶休閒度假、會獎旅遊炙手可熱的新地標。
  • 山城秋日漫步 打卡重慶最有秋天味道的步道
    10/27           利用山城獨特的地形,每一個臺階拼貼出了山城許多特色建築。新浪重慶/王唯 攝11/27           利用山城獨特的地形,每一個臺階拼貼出了山城許多特色建築。新浪重慶/王唯 攝
  • 店招的學問:日本網紅餐飲「蟹道樂」店招「骨折」為啥能引發熱議?
    ▲河豚燈籠正在被拆除02日本餐飲業的店招文化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著作《視覺圖像時代》中提到:「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世界圖像時代」。生活在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下,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難以靜下心來思考深奧枯燥的文字,而更樂於接受直觀的圖像。
  • 到2022年重慶主城計劃打造17條山城步道 將串聯成網
    記者 崔力 攝爬坡上坎不僅是重慶人的日常生活,也是這座城市的獨特記憶。目前,我市正在按照《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專項規劃》,計劃到2022年左右,建設打造17條總長度約為353公裡的高品質山城步道,叫響「山城步道」品牌,助推城市品質提升。高品質山城步道具體怎麼建?讓我們聽聽有關部門和專家怎麼說。
  • 去一次真的不夠——山城重慶
    每到這個季節,都十分想念重慶的火鍋,香飄萬裡,熱火朝天,暖身,提神,開胃。那一絲絲的辣味,就像小精靈在舌尖上跳躍,撥動著味蕾,讓人回味無窮。重慶的火鍋生動地展示了這個城市直率和火辣辣的性格總是溫暖著每一個火辣辣性格的人,空氣中的火鍋香味,絢麗的燈光,夜景都是人們對它的最初印象。當你深入了解這座城市時,你會發現重慶真的是多面化的,不管你揣著什麼夢想而來,重慶都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 為什麼想要在山城重慶開一間關於手帳的小店?
    手帳本裡的山城重慶也是在這兩年才因為抖音搖身一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網紅城市,有了「8D魔幻城市」的新標籤。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它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山城、霧都!印象裡,離開重慶去北京工作的時候,這裡隨處可見的還是火鍋店和江湖菜,小面還沒有聞名全國,三峽比洪崖洞更時常被人掛在嘴邊,這裡人們的生活還自得其樂的滿是本土特色。在北京,身邊的北方朋友還分不清重慶與四川的關係,對重慶的印象還停留在《瘋狂的石頭》電影裡那樣的狹窄、破敗。不太被人所知的那層神秘感,甚至讓自己被問到「重慶是不是經常鬧鬼?」這樣讓人一時語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