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西門社區市場的商戶和攤主們來電反映,稱市場管理方和社區計劃將市場裝修改造升級,要求商家在一個月內全部搬離市場,這一舉動遭到了商戶們的反對。
大西門市場位於涪城路68號,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經過幾次裝修改造,目前市場有1000多平米,近30戶商戶在經營。市場內設置有水果蔬菜區、鮮肉區以及日雜區等。
11月底,商戶們繳納了12月的租金後,突然被要求在12月底前搬離市場。記者在一張公告上看到,要求搬離的原因是南河社區6組和大西門市場聯合研究決定,「為改善大西門購物環境,將對市場實施升級改造」,並表示會在2021年1月1號零點關閉市場,「經營戶必須在市場關閉前完成搬遷工作」。
對於這樣的決定,商戶和攤主們均表示難以接受。很多商戶和攤主都在這裡做了幾十年的生意,突然被要求搬離,一來感情上捨不得;二來以後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經濟收入,所以大家都表示不願理離開。
「我們這麼多年經營的客源,不可能放棄,而且這麼多年在這個市場賣菜,和大家都有感情了。搬走就等於失業,以後沒收入怎麼生活?」市場商販楊小麗告訴記者。
商戶和攤主們還透露,這一舉動其實是借改造之名,讓商戶們搬走後把這裡變成大型商超,或者另做它用,以實現更高的商業價值。商戶以後要再回來擺攤做生意,無疑是難上加難。
商戶們還拿出了一份商鋪租賃合同,合同上明確表示「如遇市場有大變動、大整改或者轉項,應提前三個月向承租人發出通知,已備承租人提前另找經營場所。」但商戶們表示,11月30日發出公告,12月就要撤離,很多貨物根本來不及處理。對於市場管理方這樣的違約行為,商戶們表示堅決不願妥協。
市場商販趙小蓉說:「我這裡有幾十萬的貨,一個月讓我們搬,我的貨怎麼賣,怎麼處理?合同上說三個月提前告知,現實是頭天來收租,第二天讓搬走。」
對此,記者聯繫了市場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對方表示自己只負責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市場的產權方屬於南河社區6組,社區下一步要做什麼規劃,他並不知情,也不願透露更多的細節。
隨後,記者聯繫了南河社區6社社長。他表示該市場很多規範達不到市場監管部門的要求,諸多功能需要完善升級,所以需要商戶和攤主搬出去,騰出空間來進行施工改造。改造為大型商超後,商戶們還能不能回來做生意,還要根據以後的規劃來看。而市場地皮屬於南河6社的公共產權,這一決定也召開了社區代表大會,社區領導和居民都同意進行改造,以增加經濟收入。所以社區和市場管理方才最終決定到今年年底,所有攤位合同到期後搬離,極大可能不再續租。
「這麼大一個市場,一年租金才幾十萬,我們成本太高了,我們這次裝修幾百萬,肯定不是之前三五千就能租一個攤位了。」南河社區6社社長王文富透露。
對於這樣的回答,商戶和攤主們請求,希望改造升級後,能給他們留一些空間繼續做生意維持生計,將來一定程度增長漲租金或者統一規劃都行。「我們要求很簡單,希望改造一半,留下一半給我們擠一擠,繼續做生意養家餬口就行了。」商販楊小麗說。
一邊是在這裡做了幾十年生意的商戶們,需要維持生計;另一邊是產權方希望與時俱進改造升級,來增加經濟收入。雖然各有各的立場,但最終還得把群眾買菜購物的方便性放在首位來考慮。楊女士最後提出的這一要求能否實現,目前社區、市場管理方和商戶們正在協商當中。
綿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中心
記者:陳正偉
責編:王躍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