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驚喜真香 RF大三元鏡頭解析

2021-02-06 天津廣景俱樂部

「大三元」這個響噹噹名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對於佳能的EF鏡頭而言,「大三元」指的是EF 16-35mm f/2.8L III USM、EF 24-70mm f/2.8L II USM和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這三支L級紅圈鏡頭,焦段完整覆蓋了16-200mm,並且全焦段恆定光圈F2.8,是很多佳能攝影玩家的夢想之鏡。隨著佳能全畫幅專微EOS R的推出,與之相配的RF系列鏡頭,也在快速的擴充產品線,隨著RF70-200mm F2.8 L IS USM的正式發布,RF系列的「大三元」正式湊齊,而且還帶來了更多的驚喜,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解析一下。

 

首先,RF「大三元」指的是以下三支鏡頭:

RF15-35mm F2.8 L IS USM

RF24-70mm F2.8 L IS USM

RF70-200mm F2.8 L IS USM

  光看鏡頭名稱,就能發現,這套「大三元」,跟之前的EF大三元,有些不太一樣。仔細一琢磨,嗯!真香~

驚喜一:三支鏡頭都防抖

  之前EF鏡頭的「大三元」,只有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這一支長焦鏡頭,是支持IS光學防抖的。而RF大三元,三支鏡頭都支持IS光學防抖,並且均擁有最大相當於約5級快門速度的防抖效果,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進一步擴寬了大三元的拍攝範圍,可以更好的勝任暗光、夜景等拍攝場景。

  最大相當於約5級快門速度的防抖,可以讓暗光環境下的手持拍攝更加清晰銳利,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不僅如此,更慢的快門速度,可以換來較低的感光度,這意味著畫質也會有明顯的提升。例如,降低5檔感光度,意味著ISO 3200可以降低至ISO 100,二者畫質的差別,不言而喻。

驚喜二:大幅瘦身的「小白IS」

  對於長焦鏡頭而言,又想焦段長,又想光圈大,結果就是體積和重量無法縮減,歷代的70-200mm F2.8鏡頭,便攜性都是「大三元」中最差的。然而,當RF70-200mm F2.8 L IS USM的第一張外觀照片面世時,很多人都震驚了,很難相信70-200mm的焦段,F2.8的大光圈,還能做得如此短小。在便攜性方面,RF70-200mm F2.8 L IS USM有了顯著的進步。

  除了得益於RF卡口與生俱來的大口徑、短後對焦距離等優勢,之外,能夠使得RF70-200mm F2.8 L IS USM「瘦身」成功的關鍵在於,該鏡頭採用了外變焦的結構設計,在需要變焦至長焦端時,鏡頭前段才會伸出來,拍攝完成之後,前段可以縮回鏡身,更加便於攜帶。有朋友可能會質疑外變焦的結構,是否會降低鏡頭的環境耐受性,是否會更容易進灰呢?

  佳能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並且在RF70-200mm F2.8 L IS USM上採取了多重防護措施,使得該鏡頭儘管使用了外變焦結構,也達到了「大三元」鏡頭應有的堅固性和環境耐受性。不僅如此,鏡頭還特意針對伸縮時產生負壓會吸入空氣,可能帶入灰塵的情況,預設了空氣路徑,控制空氣流向,並在接縫處使用了防塵材料以及具有透氣性且可防止水分侵入的材料,解決了伸縮鏡頭結構上易被灰塵侵入的難題。當然了,擁有一定的防塵防水滴性能,不代表鏡頭完全防水,這一點,所有鏡頭都一樣,還請大家不要把鏡頭泡水裡或者直接用水衝洗。

驚喜三:1mm,更寬廣

  雖然從紙面上來看,RF15-35mm F2.8 L IS USM跟EF 16-35mm f/2.8L III USM相比,廣角端焦距只廣了1mm,但對於超廣角鏡頭而言,1mm的差別已經很明顯的。更寬廣的視角,可以拍攝出更加震撼的風光大場景,並且也可以提供更自由的後期裁切二次構圖的空間。

  由於RF15-35mm F2.8 L IS USM的前鏡組並沒有明顯突出,因此,該鏡頭的前端可以隨意安裝各種82mm圓形濾鏡,這對於風光攝影玩家而言是很好的消息,因為可以節約一大筆方形濾鏡的購置費用,使用起來,也更加的方便高效。 

驚喜四:畫質進一步提升

  說起畫質,「大三元」的名號其實就能說明一切了,作為L級的高端變焦鏡頭,畫質表現自然是一貫的高水準。得益於RF卡口與生俱來的大口徑、短後對焦距離等優勢,以及「大三元」鏡頭的「堆料」特質,這三支鏡頭在光學素質方面,不但能夠滿足專業攝影師對畫質的嚴苛要求,而且在畫面邊緣的畫質表現,更是有了明顯的進步。

大口徑卡口及短後對焦距離是EOS R專微的系統優勢

  通常,大多數鏡頭的中央成像區域,畫質都不錯,但邊緣的畫質表現,往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大光圈變焦鏡頭,這方面表現得更加明顯。而RF「大三元」這三支鏡頭,在這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比如RF24-70mm F2.8 L IS USM這支鏡頭,用了3片GMo(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和3片UD(超低色散)鏡片,來更好的補償經常在畫面邊緣出現的球面相差、色差等,使得該鏡頭在最大光圈下,全焦段都能實現清晰銳利的邊緣畫質。

  從上面的RF大三元與EF大三元鏡頭MTF曲線圖對比可以看出,RF鏡頭的曲線右側下降更加平緩,幅度也更少,這代表著邊緣畫質保持得更加出色。

驚喜五:全系標配鏡頭控制環

  鏡頭控制環是RF系列鏡頭的一大特色。RF「大三元」的這三支鏡頭也都有搭載。結合人性化的自定義功能,可以直接通過轉動鏡頭控制環來實現拍攝參數的快速調整,比如光圈、快門、感光度及曝光補償等常用設置,這大大提升了操控效率和靈活性。

 

總結:

  作為L級變焦鏡頭的標杆之作,RF「大三元」不僅在畫質上有進一步的提升,而且全系標配最高達5級的IS光學防抖,大大提升了拍攝自由度,實現了從15mm超廣角到200mm長焦完整覆蓋,並且全程恆定F2.8大光圈,基本可以說,RF「大三元」在手,別無他求。目前,三支RF「大三元」鏡頭均已上市,大家不妨關注一下。

相關焦點

  • 佳能RF大三元上手體驗
    佳能RF大三元鏡頭於今年2月份宣布研發,距離現在已有不短的一段時間。目前,佳能RF大三元之中最為關鍵的RF 70-200mm F2.8 L IS USM鏡頭仍在研發之中。此次,DPReview拿到了RF 15-35mm F2.8 L IS USM、RF 24-70mm F2.8 L IS USM鏡頭實物以及RF 70-200mm F2.8 L IS USM鏡頭1:1模型。
  • 淺談"大三元"鏡頭的發展
    今天只發這麼一小條,不是因為要早休息,而是因為要去追美劇……所謂「大三元」鏡頭,就是對應超廣角、標準、遠攝的3款F2.8恆定光圈變焦鏡頭。它們覆蓋最常用的焦距範圍,兼顧光圈、畫質和便捷性,廣泛適用於人像、風光、靜物、活動等多種拍攝題材。因為這些優點,大三元鏡頭也成為大多數職業攝影人、不少攝影愛好者最先購買的鏡頭。
  • 原廠大三元太貴,騰龍鏡頭值得選嗎?
    之前適馬E卡口鏡頭均為定焦鏡頭,官方在一次採訪中透露,變焦鏡頭的自動對焦算法更為複雜,言外之意,這才是沒搞出來的原因。不過在這方面,騰龍搶先一步,知道網紅鏡28-75mm F/2.8 Di III RXD有多暢銷嗎?騰龍一而再再而三的漲價,消費者還是買帳。
  • G大師大三元終於補完,而且索尼還有驚喜超廣角
    驚喜不朋友們!索尼的全新廣角變焦大三元FE 16-35mm/f2.8 GM終於來了,傳聞了這麼久,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它了。
  • 尼康現役全畫幅鏡頭大盤點(一):大三元
    在保證鏡頭色差的同時,極大地簡化鏡頭的結構,減小鏡頭的重量和體積。目前只有一枚鏡頭使用PF鏡片。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尼康的三枚重量級鏡頭,我們叫它們「大三元」。「大三元」這個稱謂並不是尼康鏡頭的專用稱謂,其實各家的恆定光圈為f/2.8的變焦鏡頭都被稱為「大三元」。幾乎每家這樣的鏡頭恰好都有三個——涵蓋廣角、中焦和長焦,所以「大三元」的「三」就是這麼來的。
  • 大三元鏡頭與小三元鏡頭,萌新攝影分享指南!
    首先這個推薦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及時關閉它,以免打擾到您:萌新在學習攝影,體會攝影樂趣的同時,或多或少都會聽說過各家的旗艦大三元鏡頭與看家的小三元鏡頭,買不買先放一邊,至少在各家粉絲中,怎麼也要知道一二,這樣在同行或者同好聊天之中,也不會露怯,那麼什麼是大三元什麼是小三元呢?
  • 什麼是鏡頭裡的「大三元」、「小三元」?
    個人感覺,較全面的了解了鏡頭序列及功能之後,再來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一套鏡頭。然後,再從這一套系列的鏡頭中挑選其中一款鏡頭購買,作為自己的第一隻單反鏡頭。這,對未來鏡頭的補充和延展上會有很大的幫助。不至於,買到手的設備,立刻被自己生厭閒置。更為關鍵的是,可以讓自己的財務預算不至於浪費,必竟對於每一個攝友來說,這「L」檔的紅圈鏡頭每一款都不是小數目。
  • 新生RF大三元標變 佳能RF24-70mm F2.8評測
    憑藉EOS R以及EOS RP兩款機身,佳能順利的進入了全畫幅微單市場,而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銷售,這兩款機器也在銷量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佳能首批公布的RF卡口鏡頭並不多,但是在隨後EOS RP發布時一口氣公布了六支全新鏡頭的開發計劃,佳能的RF卡口鏡頭資源也逐漸豐富起來。
  • 你知道什麼是大三元鏡頭,什麼是小三元鏡頭嗎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或者看到人家聊攝影時,時不時出現大三元、小三元這些攝影「黑話」,是不是有點摸不著頭腦,雖然知道人家說的是鏡頭,但實在不知道大三元
  • 大三元小三陽鏡頭大匯總,看完你還玩攝影嗎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科技向陽為什麼說攝影窮三代,那是因為各大廠家昂貴的大三元、小三元每天都在向我們招手啊!!!作為攝影玩家,擁有一套大三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然而萬八千一支的價格讓人瑟瑟發抖,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買不起原廠大三元小三元怎麼辦,如何說服自己放棄原廠情懷,大聲的告訴世界:適馬、yes!騰龍、yes!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下大三元和小三元:大三元指的是各大廠家三支最大光圈為F2.8的變焦鏡頭,他們的焦段覆蓋了廣角端到長焦端,基本滿足大多數場合的拍攝需求。
  • 佳能RF卡口大三元鏡頭,RF70-200mm F2.8 L IS USM深度體驗
    隨著佳能全新的RF鏡頭問市後,得到了很多攝友的關注,好多網友都紛紛去購置了自己喜歡的鏡頭。今天小編要講的是RF卡口大三元中的其中一款鏡頭—大長焦RF70-200mm F2.8 L IS USM鏡頭,這支鏡頭最大的亮點就是相比於傳統的EF長焦鏡頭,這支鏡頭在體積上更加緊湊小巧,長度僅有146mm,而重量才1070g,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長焦鏡頭以往的印象,對於那些經常出去外拍的人來說,搭配佳能微單相機使用,那可謂是相得益彰。
  • 京東特價:尼康佳能索尼「大三元」鏡頭24-70mm F2.8
    24-70mm是最出色的掛機頭,24-70這個鏡頭,是使用率最高,拍攝題材最廣的鏡頭。可以說它就是一個萬金油,什麼題材都可以拍。也因如此,不少人覺得它缺乏個性,視角普通,不能給人眼前一亮的畫面感,是一隻很平庸的鏡頭。但就它出色的表現來說,即使是萬金油,也是一個最優秀的。
  • 一起來認識鏡頭,什麼是大三元,什麼是小三元?怎麼去配置鏡頭
    從某種角度來說,購買鏡頭是比較保值的一種消費,換句話說,與其你頻繁升級相機不如添置鏡頭划算。什麼是大三元攝影愛好者剛接觸攝影時,肯定對別人口中的「大三元」「小三元」迷惑不解,其實所謂大三元,指的是三支恆定F/2.8光圈的頂級鏡頭,它們的焦段組合分別為廣角鏡頭、標準鏡頭
  • 【科普】大三元鏡頭發展史——70-200mm篇
    恆定F2.8光圈的超廣角、中焦段、長焦變焦鏡頭被攝影愛好者稱之為「大三元」鏡頭,那麼各大廠商的大三元鏡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 佳能「大三元」與「小三元」鏡頭簡介
    F2.8的變焦鏡頭是頂級專業象徵,當然價格昂貴。不過F4的「小三元」成像也非常突出,價格約為「大三元」的一半,性價比很高。 佳能大三元鏡頭 一、小三元鏡頭 與大三元鏡頭相比,小三元鏡頭推出相對較新
  • 大三元鏡頭下的極致人像攝影
    很多人都很好奇專業攝影師拍攝細膩、色彩豐富的人像時,都用到了哪些鏡頭,我想這對於很多初學者,或者對人像攝影感興趣的朋友來說也是一個頗為讓人頭疼的問題。這這種強烈的對比其實也是很多攝影師所追求的。具體到上面這張照片,腿在前頭在後可以拉長模特的身形,變形明顯,美腿立現,另外臉大者將身體後仰,小臉就出來了。而畸變指的是長焦鏡頭容易出現的枕形失真和廣角鏡頭容易出現的桶形失真。
  • 「大三元」鏡頭——索尼FE24-70 F2.8 GM G大師鏡頭
    索尼FE24-70 F2.8 GM在索尼第一批發布的大師級GM鏡頭中,屬於大三元裡的標準焦段,作為攝影師使用率較高的大三元鏡頭,相對於超廣角來說,24mm囊括的景色並不是十分豐富,而相對於長焦而言,70mm又顯得不夠長,可以說24-70這枚鏡頭視角十分普通,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佳能RF24-70mm F2.8「大三元」鏡頭 全畫幅EOS R用戶的貼心之作
    ,一個鏡頭即可應對多種場景,真正性價比的鏡頭!去年發布的佳能EOS R以及EOS RP兩款微單,自上市一年以來收穫了眾多好評並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對於RF卡口鏡頭的需求日益高漲。在今年8月份佳能正式發布RF 24-70mm F2.8 L IS USM,經典大三元鏡頭的誕生,極大滿足了人們拍攝的需求,如今此款鏡頭已來到科技視訊評測室,接下來就看看此款鏡頭的具體表現如何吧!
  • 【教程】大三元鏡頭下的極致人像
    這次我們就用佳能的大三元鏡頭為您逐一介紹,這些極致人像照片是如何拍攝的。先簡單了解一下大三元鏡頭,大三元鏡頭是指恆定F2.8光圈三隻不同焦段的變焦鏡頭的總稱,其中包括廣角變焦鏡頭EF 16-35mm f/2.8L II USM、標準變焦鏡頭EF 24-70mm f/2.8L II USM、遠攝變焦鏡頭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