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頭像關注我|寫世間百態,也寫人間情愛
如果說什麼樣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的話,那俠骨柔情絕對算一個。
上一秒還殺伐果斷的大俠,下一秒就卸下了盔甲,去掉了周身的戾氣,在窗前為心愛的女子描眉。
一個人兼具了剛和柔兩個面,不畏生死,也重情重義。
就像是《神鵰俠侶》裡的楊過,對外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但是對小龍女,卻始終千依百順,大有任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戀的架勢。
這樣的男子,大概就是所有女子夢中情人最具體的模樣了。
每個人心裡都曾有過一個江湖,都曾幻想過腳踏七彩祥雲的英雄出現,拯救我們於水火。
除了武俠小說,那個距離我們很遙遠的時空之外,這樣的英雄形象,大多存在在八九十年代的港片裡,存在在各種各樣的黑幫電影中。
比如電影《江湖情》裡的周潤發飾演的陳阿劑。
誰能想到一個殺人不眨眼的犯罪集團頭目,卻把義氣,親情和愛情看得如此的重要。
昔日的大佬為愛磨去了一身稜角,為愛變得柔軟,變得有溫度。
哪怕後來落到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地步,還是想要盡力的保全自己的親人。
在這部電影裡,陳阿劑這個角色有血有肉,既有軟肋,又有盔甲。
當然也是多虧了發哥絕佳的演技,將這個角色塑造的入木三分,給了這個角色靈魂。
電影中陳阿劑為了家人的安全希望做出妥協和犧牲,不得已找從前的小弟談判。
從來沒有向誰服過軟的陳阿劑,主動向對方示弱,希望能換得短暫的和平。
可惜最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對方顯然是想趕盡殺絕,談判破裂。
所以才有了後來家破人亡,他用自己的性命和警察做交換,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報仇的一幕。
可我們很難想像,這樣一個人,在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面前,卻異常的柔軟。
他原本替他們做好了所有的打算,替她們留好了後路。
整部劇裡,我沒有聽見過一次,他對自己的老婆說話大聲過,發過任何一次脾氣。
還有《天若有情》裡劉德華飾演的小混混。
喜歡上了吳倩蓮飾演的白富美,卻礙於身份無法和對方相愛。
他一度想盡力的推開她,保護她的安全,因為他知道,跟著自己等於跟著危險。
而她,原本可以有更加明媚的人生。
大概是上天不願意分開有情人,後來兜兜轉轉,他們還是相愛了。
上一秒還穿過槍林彈雨面不改色的劉德華,在遇見了吳倩蓮之後,就瞬間變得深情款款。
結尾在婚紗店搶禮服的場景,真的讓人感動到淚流滿面。
先給自己心愛的女人一個交代,然後去為死去的兄弟報仇,無愧於任何愛他的人。
這樣的形象,很難讓人不動容。
因為心裡一直有一個江湖夢,所以從前我很喜歡看這類的影片。
但是看得多了我就發現了一個道理,但凡是那些厲害的人物,對自己的親人和愛人,總是更在乎,也更看重情義。
就像是《大話西遊》裡唐僧在牢裡唱的那首歌一樣,曾經應該逗笑了不少人。
如今想來,其實也不無道理,真的是情和義,值千金。
那些不重情義,不擇手段的人,大概就不會有真正從內心認可和追隨的人,自然也就成不了什麼大氣候。
我們多多少少也都聽說過這樣的話:能力越大,脾氣越小。
只有真正無能的人,才會把槍口對準自己人。
其實不單單是港片,國外類似的影片在人物的塑造上其實也差不了太多。
我很喜歡的《教父》三部曲裡,無論是老教父還是新教父麥克,都把自己的家人看得很重要。
《教父》第一部裡有一個很溫馨的場景,在小女兒的婚禮上,因為小兒子麥克沒有回家,所以老教父拒絕拍全家福。
剛才還在書房裡殺伐果斷面不改色的老教父,此刻卻因為小兒子沒有回來而表現得有些不高興。
直到看到穿著軍裝的麥克在人群中出現,老教父的臉上才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片中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麥克的哥哥也在拼盡全力的護著麥克,比如老教父為了讓麥克回來,而不得不暫時隱忍,選擇和自己的仇人談判。
還有他對自己女兒的愛和對自己愛人的尊重,處處都能看得見。
我們很難想像這個看起來慈祥和藹的老人,會和黑幫教父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這就是人性迷人的地方,這樣的兩個面放在一個人身上,卻並不違和。
後來被迫繼承了父親事業的麥克也是一樣,他愛自己的妻子,愛自己的女兒。
在外面叱詫風雲的他回到家就變成了一個平常的中年男人。
所以《教父》三中女兒的離世對於麥克的打擊是巨大,足以讓這個已經接近垂暮之年的老人從此一蹶不振。
失去了家人的麥克,最後孤獨的在搖椅上死去的場景,真的充滿了無限的悲涼。
有個朋友之前對我說,他一直對一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
那就是他的父親在外面,是所有人都公認的大善人,沒有一個人,會說父親一句壞話。
可是自己實在沒有辦法把父親在家裡暴戾的形象和外人口中的那個大善人聯繫起來。
和那些港片裡的大佬一樣,自己的父親也有殺伐果斷的一面,可惜的是,這一面留給了自己最親近的人。
從他記事開始,父親基本上在家裡就沒有給過好臉色。
對著母親和自己,非打既罵,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暴君。
父親在家裡下達的所有命令,母親都必須要立馬執行,只要稍微慢一點或者晚一點,就會換來父親無情的羞辱。
多麼難聽不堪入目的話,父親都能說得出口,絲毫不在意自己和母親的感受。
可只要外人一進門,父親就立馬笑臉相迎,變得客氣又和善,好像剛才的兇惡都是一場錯覺一樣。
自己實在無法想像,怎麼會有人兩副面孔切換得如此得自如,人前人後完全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
其實像他父親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
那些在外叱詫風雲,在內柔聲細語的人,大多數都只存在在電影裡。
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會窩裡橫。
尤其是那些過得並不好,始終只能在社會底層掙扎的成年人。
脾氣和本事成反比這句話,其實說得很正確。
那些在外面處處碰釘子,見了人就點頭哈腰裝孫子的人,在家裡大多是橫著走的。
人的情緒總要有個出口,既然在外面發洩不出去,那就在家裡發洩好了,反正自己舒服了就好。
這就是這些人行事的動機。
其實也談不上什麼動機,就是柿子當然是撿軟的捏了。
可選擇這樣做的人,大多數都很愚蠢。
家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們總是選擇無條件的陪伴和支持你,讓你進可攻,退可守。
對最親近的人惡語相向,大多數都等於自斷後路。
除非你想失去他們。
可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很多我們不理解卻存在的騷操作,就是有很多人喜歡自掘墳墓。
這個我們沒辦法改變。
《教父》裡有這樣一句臺詞:
"你花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嗎?我當然有。
很好!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
安妮寶貝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高級的情感,最終形成精神和意識,低級的情感,只能淪為脾氣和情緒。"
我一直不知道那些梟雄和大俠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應該是什麼樣的。
但我想,總不會把槍口,對準自己親近的人。
-END-
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晚時|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