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小說成為爛劇的漂流

2022-01-06 孟大明白

知名網文作者尾魚在微博上發文說:以後寧願少賣點錢,也要把編審權握在手裡。她表示,除了《司藤》,她對所有賣出的影視版權都相當絕望,包括一部已經寫好的,一部待拍的。有人猜測,這兩部可能是她體量更大的作品《七根兇簡》和《西出玉門》。

 

另一名知名作者紫金陳支持尾魚,認為編劇魔改小說。於是編過《寂寞空庭春欲晚》的編劇讀樂樂憤怒地指責紫金陳吃了好編劇的紅利翻臉不認人,而尾魚要求有編審權也是對行業的幹擾。

她有兩個觀點:一是編審都是業內老炮擔任,這點不止一位編劇證實有誤,曾經有相當多編審是畢業不久的學生,沒有相關經驗和眼光。二是小說作者根本受不了目前編劇所受的擠壓,從項目初期就開始的瘋狂開會和修改,尾魚如果嘗試過應該也會認可這點。

 

爭奪IP的編審權不應該在編劇和原著作者之間,事實上,這兩位在IP改編宇宙裡都是微塵,決定一部劇走向的決定性環節,人物奇多,因素龐雜,沒有哪個人為失敗負責,才是最大的隱患。

 

尾魚和紫金陳屬於作者的兩個極端,一個特別不幸,幾乎沒碰到過好團隊,最好的《司藤》也有書粉不滿意;一個特別幸運,第一次改編遇到了《無證之罪》,一個新的但把原著格局大大提升的團隊,此後又有大爆劇《隱秘的角落》。有了爆劇,作者今後的改編不但價格大漲,權力也大漲。

△優酷要打造「紫金陳宇宙」 

 

和尾魚互為映照的還有剛好十周年的《甄嬛傳》,一部原本有抄襲爭議,情情愛愛的架空變成帝王心術後宮悲劇,就是因為運氣好,遇到了好團隊好時機。

 

拂開口水仗的表面,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想知道:一部看起來相當不錯的小說(這種小說是很少的),是怎麼誕生出一部爛劇的?我採訪了幾位業內人士,試著還原這個過程。

 

2016年,是網劇熱錢最多,行業大爆炸的時刻,也是什麼人都湧入影視行業的時刻。克頓傳媒研究一套IP評估體系,首次使用在《錦繡未央》,同時他們宣布推出《翻譯官》《錦衣夜行》《微微一笑很傾城》《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孤芳不自賞》《11處特工皇妃》等IP大劇。IP和參演這些劇流量演員的價格達到頂點,市場上出現超高片酬,摳圖等怪現狀。

 

克頓還使用了「編劇群」寫作方式,一群編劇不能署本名,共同署名辛迪加編劇群,編劇在創作中得不到名利和尊重,同樣回報以糊弄。

△言承旭、江疏影、吳卓羲主演的《最佳前男友》

編劇群模式最早始於張藝謀,他搞武則天同題作文競賽,找了蘇童、格非、須蘭、趙枚等六位著名作家量身打造鞏俐版武則天,結果是作家們只能儘量把自己寫的版本出成書,電影呢,黃了。

 

從那時起,文學成為為影視服務的工具。這大概是最早的內容分發,網際網路思維。愛優騰把劇分為幾個等級:S、A、B,其中細分有S+、A+等。籠統地說:S+級的劇要達到某個播放量,擁有兩個以上的頂級流量演員,業內認為的一流團隊等等,往下以此類推。基本上S級的劇都是平臺自製,插手當然多,這些劇的風險也大。今年小爆的《御賜小仵作》就是被認為評級低,平臺幹涉少才成功。

△騰訊視頻2021年S+劇集

網劇大致分為幾種模式。定製劇,影視公司買下IP,找編劇寫下大綱和前五集,如果平臺(網際網路公司)能看得上,就會出剩下的錢,影視公司的風險只有頭期編劇費,因為最開始屯IP非常便宜,很多名作只賣五萬十萬,《三體》賣的就是十萬。

 

自製劇,IP由平臺買下,承擔一切費用,影視公司是代工廠,沒有風險,利潤極低,平臺會在前五集讓編劇瘋狂改稿。一位編劇告訴我,有一個劇本的前五集他改了整整一年,每個人都能來提意見,這些意見經常是南轅北轍毫無章法的。

 

魔改通常集中發生在這個階段,相當一部分製片人是不會閱讀原著的,這在業界一點也不奇怪,網文體量正變得越來越大,動輒幾百萬字的小說粗讀一遍也得幾天到半個月不等,分身乏術的話事人們只能聽人講下故事梗概,然後往故事裡注入自己的理念。舉個例,某個項目最開始平臺派了一位男製片人,他要求改成權謀劇。後來又改派女製片人,她認為男男CP才有市場,推翻重寫。

△改成權謀劇的《天盛長歌》

編劇既保不住原著的情節和人設,也保不住自己的。根本原因在於作者是唯一的,而不按要求改的編劇,隨時可以換。

 

大量劇本夭折在這個階段,根本走不到拍攝。隨著這幾年觀眾對爛劇的罵聲越來越重,平臺的確對劇本有所重視,但更改的不是對劇本的評判標準,而是要求審核階段就提供全集劇本。

 

還有一種是版權劇,影視公司的話語權相對大,風險也大,張翰拍過的某部劇,各平臺壓到十萬一集,製片人受不了,索性做了個APP,在上面播這個劇,效果自然也好不了。

△只有一部劇的APP 

另一種是分帳劇,目前各公司財政吃緊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影視公司做好掛在網上,憑流量分帳,平臺不會主動推,能盈利的非常少。賺錢的特例也有,《花間提壺方大廚》。這種不被看好的分帳劇,只敢請新人編劇,一集給一兩萬稿費,質量聽天由命。

 

然後我們講講一度熱火朝天的網際網路思維對製作的幹預,那就是大數據判斷而不是憑製作人經驗判斷。從碼盤子開始,衡量主創和主演能帶來多少熱度和討論度,劇的好壞一眼看不懂,熱度能轉化為數據。

 

貓眼有熱播指數,可以細到某一分鐘熱度上來了,又下去了,平臺會總結為因為某個情節,某位演員造成的熱度,然後機械地照做。這就是為什麼中年演員會從少年演起,不一定是明星自戀,是為了讓最有名的人提前出場,怕注意力不集中的觀眾換臺,觀眾為什麼會沒耐性?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曾經《海上牧雲記》讓小演員演了八集

兒童時期的戲份也因此大幅壓縮,《慶餘年》就是個例子。有次看片時我問過一個導演,為什麼要用20多歲的男演員演14歲中學生,為什麼六七歲小演員的戲份壓到那麼少?導演苦笑說:男主角是平臺要求必須用個熟臉,他們權衡下的結果。這部劇低開高走,平臺負責人在慶功宴上給導演道歉,說不該刪了小演員的戲。但這個導演的下一部戲還是沒能按心意選演員,成片後相當不自信地詢問對主演的意見。

平臺和煤老闆有本質區別,煤老闆給錢塞女主角,其餘的不管,但他們會塞完全不搭及不會演戲的女主角。平臺是做生意,塞的人是開會討論,各方博弈出的結果,目的是掙錢,不是捧人,即使有自己的分帳演員,如果劇的投入大,依然會首選沒關係但更有觀眾基礎的明星,把風險降到最低,至於明星犯事,神仙也預測不了。

 

有位編劇對平臺的總結是:騰訊喜歡拍大戲掙大錢,投100個項目有20個項目掙錢就行。愛奇藝沒錢,比較慎重,挑劇本嚴格,回款也難。芒果不投大錢,使巧勁,一上來就會否決不適合他們的選項。

 

在熱錢和人潮湧入時,大量演員當導演,剛入行的編審來審劇本。一個知名製片公司曾派出的唯一審稿人是老闆剛入職的助理。平臺會提一些很機械的要求:甜寵最火時,第一集就要發糖,親親抱抱舉高高,哪怕破壞邏輯。現在則理性得多,只要整體甜即可。但平臺的要求會被層層加碼,每一層審稿人都會要求加一遍甜度,3分糖加十遍。

有一類萬能意見是男主沒有男友力,不夠蘇。《司藤》最開始改編時秦放就要求增加能力,要能庇護女主,不能是普通人,後來是景甜喜歡原小說設定,才改了回去。有的甲方嫌追女主的人不夠多,男二付出不夠,有的又擔心女主太婊,都很難取悅。

開拍後平臺也會派人跟組,如果感覺導演靠譜,看完片花他們會撤,提一點無關痛癢意見。所以說,真正影響一個劇質量的人還是製片方,導演、演員、編劇,與哪個平臺合作,是他們可以選擇的。過程中可能會進來一位咖位很大的演員,或是很有主意的平臺負責人,但這些也是可以選擇做或不做。

 

至於原著作者,九成九的製作公司不會同意他們介入編審權。即使合同裡寫了作者可以看劇本,但拍攝是可以不按劇本來的。除非原著作者成為製片人,全方位把控。基本看不到中國的作者和大編劇跟組,跟組編劇是另外的配置,主要負責拍攝過程中應對突發情況,某個演員檔期不夠了,或是今天的外景拍不了了,臨時改幾場戲。這讓我想起很老的韓劇《人魚小姐》,主角是編劇,側面反映了韓國編劇的權力。

△《人魚小姐》裡時刻關注收視的編劇

他們的劇隨拍隨播,女主角每次送劇本都會在電視臺觀看一陣錄製,她能讓名演員戴很醜的假髮,雖然也會大吵一架,但名演員不得不屈服,因為編劇有收視佳作。

 

導演會隨時和編劇商量接下來怎麼寫怎麼拍,編劇回報這份職業的是敬業,寫法院情節就會採訪法官,去採風。在國內編劇既沒有時間也沒有願望去體驗生活。

 

同樣,韓國編劇也會為收視負責,一旦收視下跌她就會非常焦躁,要想辦法。日本是一番演員為收視負責。中國是無人負責,平臺負責人、製片人、導演、主角、編劇。。。。決策是頭腦風暴,不停開會得出的,錯了就怪大數據吧。

△石原裡美為收視不好道歉

資深的製片人也許擁有某種嗅覺,但沒辦法總結成經驗傳授。像紅線可以明確哪些不能碰,但風向才是最難預測的,例如誰也想不到學區房題材的風險。

 

中國社會日新月異,劇本很容易過時。都美竹事例一出,眾多涉及職場性騷擾的劇本都要改,因為寫得太保守,跟不上時代腳步。如果碰上好的團隊,也能給一般的劇本加分,小歡喜、城池營壘現場都加了不少東西。

 

而一個影視劇,最終走向如何,又不是可以預測出來的,它是綜合各方因素及天意的結果。像尾魚的書,過審就不容易。去掉了神秘主義與恐怖元素,會沒意思,改成外星人味道大減。

 

從影視行業流出的人和錢湧到了直播,每年開拍的劇變少了,人員也變精了。這兩年爆劇很少,但特別爛的劇也變少了。整體蛋糕縮小了,或許有可能回歸權力集中式的製作、拍板。影視是創意產業,歸根結底,靈性比理性重要。有人肯為失敗承擔後果,才有成功的希望。

相關焦點

  • 2020年十大爛劇,一部比一部爛,第一爛實至名歸!
    ,一部更比一部爛。>相比《彼岸花》,這一部好一點點,但也極度糟糕,不愧是林允,一年就奉上兩部頂級爛劇,而且在《彼岸花》和《蝸牛與黃鸝鳥》中,都仿佛演了同一個人物。>集結了陳建斌、李一桐、潘粵明卻奉上了一部辣眼睛的大爛劇,完全沒有預料到。
  • 2020年「翻拍誤經典,改編毀小說」的5部爛劇,但願你一部沒看!
    」的5部爛劇,但願你一部沒看!所以這部劇也淪為了「翻拍誤經典」的一部劇。    第3部:《三千鴉殺》估計說了這部劇,有些趙露思的粉絲,恐怕就坐不住了,但同樣是「十生十世虐戀劇」,《琉璃》成為大熱,《三千鴉殺》卻反響平平,女主的選角確實是一個問題
  • 《黃金瞳》一部爛劇的開始,這部電視劇到底有多爛?
    《黃金瞳》是由小說《黃金瞳》改編的一部電視劇,張藝興主演,導演林楠,是一部青春偶像劇。 在這部劇中我看到監製居然是南派三叔,這部劇難怪會有盜墓,原來有三叔在呀。 南派三叔的小說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比如說《盜墓筆記》,最經典的一部小說,也改編成了電影。
  • 於正最爛的一部劇,卻成就了三個女配角,如今個個都比關曉彤紅
    於正最爛的一部劇,卻成就了三個女配角,如今個個都比關曉彤紅大家應該對於編劇於正都很熟悉,他是娛樂圈中十分有名的一位編劇,他的很多作品都特別火也捧紅了一眾大牌明星。像現在特別有名的楊冪、趙麗穎、吳謹言、許凱等明星,都是因為他的劇一手捧出來的,可以說是很有實力了。於正雖然平時的風評和口碑並不算好,因為他有一點事多性格也古怪,但是他的實力還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很多作品都有著超高的國民知名度,只要愛看電視劇的應該都看過他的作品。不過也有一些劇的劇情是有一些俗套的,所以觀眾們覺得他還是有一些爛劇的。
  • 8月播出的4部爛劇,你若一部沒看過,那也太幸運了
    8月播出的4部爛劇,你若一部沒看過,那也太幸運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是一部接著一部,其中不乏有很多高質量的電視劇,不管是收視還是口碑都是很不錯的。不過有些劇一播出就是爛劇,一集都看不下去,這不,八月播出的這幾部爛劇,你若全追完,真的心疼你。
  • 下意識被定義為爛劇的4部劇,越看越上癮,有一部捧紅王一博肖戰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越看越上癮的4部「爛劇」。這部劇並沒有邀請頂流明星的參加。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看好這部劇。一直到了後來,在別人介紹好劇的情況下,才發現了這是一部不錯的好劇。而且在豆瓣評分達到了8.2分。
  • 2020年度爛劇預定,你若一部沒看,真是太幸運了
    2020年已經過了一大半,在過去幾個月上線的大批電視劇中,不乏精彩感人的優秀作品,當然爛劇也不少!為了拯救大家的眼球和靈魂,這一篇福利貼,整理出2020開年五大爛劇,希望能幫助大家成功避雷!這部爛劇沒啥好說的,完美地展現了惡臭是如何傳染的。從男主媽傳染到男主和男主弟,再傳染到女主以及女主一家,再慢慢傳染給小孩,閨蜜,不知道還能傳多遠。能把一部家庭劇寫得如此五毒俱全,三觀不正,也算是沒有誰能比得上了吧。
  • 2020爛劇扎堆來襲,你若一部未看過,那真是太幸運了
    2020爛劇扎堆來襲,你若一部未看過,那真是太幸運了! 今年值得看的好劇有很多,《陳情令》、《琉璃》、《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等等,這幾部劇無論從劇情的設置還是演員的演技來說,也都很不錯。但是也有幾部公認的爛劇,很無聊,很誇張,很low,今天就來介紹2020爛劇扎堆來襲,你若一部未看過,那真是太幸運了!
  • 魯濱遜漂流記:製造「經典」,被「文化帝國」內化的類型小說先驅
    雖然當前中小學的講解以讚揚不屈不撓、自立自強為主,但不妨礙近些年海外和中國以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批判《魯濱遜漂流記》的殖民性、文化帝國主義性。但究其創作根源,《魯濱遜漂流記》只是一部成功的流行小說,並不是一部嚴肅創製的文學作品。用在嚴肅文學的文誅筆伐,似乎是"打擊對象錯誤"。
  • 2021公認的6部爛劇,任嘉倫、許凱各有一部,你看過幾部?
    2021公認的6部爛劇,任嘉倫、許凱各有一部,你看過幾部?2021公認的6部爛劇,任嘉倫、許凱各有一部,你看過幾部?
  • 爛劇年年有,2020年公認的6部爛劇,你看過幾部?
    第一部:《彼岸花》不得不說,作為星女郎的林允,自從出道以來,接拍了不少爛劇的作品。可以說是接一部毀一部。而這部劇開篇劇就讓人有種想直接快進跳過的衝動,各種老掉牙的套路劇情,以及演員那些讓人尷尬無比的演技,都讓這部成為了今年爛劇的必選標籤之一。
  • 為什麼說宋威龍、鞠婧禕主演的《漂亮書生》是一部爛劇?
    據官方回應稱這是一部全新的劇。部分粉絲也說並不是翻拍原劇,而是買了小說的版權。其實,無論是改編還是翻拍,只要製作用心也不難成為爆款。像之前的《甄嬛傳》、《親愛的,熱愛的》以及去年夏天的爆款劇《陳情令》,它們都不是原創劇本,但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漂亮書生》為什麼會成為一部「爛劇」呢?
  • 網評2020被拍爛的10部小說改編劇!《大主宰》和《將夜2》毀原著
    近期就有不少網友在討論,2020有哪些改得超爛,希望重拍的小說改編劇,以下被提名的這十部陸劇,《大主宰》、《將夜2》毀原著,最希望《清平樂》重拍!網友說,《清平樂》是《清平樂》,而不是《孤城閉》,希望能重拍一部真正的《孤城閉》。
  • 「明明萬眾期待,卻成爛劇」的4部劇,最後一部還不足4分
    「明明萬眾期待,卻成爛劇」的4部劇,最後一部還不足4分!近段時間,各位劇迷朋友們應該都沒有劇荒了吧,有不少新劇都在熱播中,比如白鹿的《九流霸主》、鞠婧禕的《如意芳霏》以及譚松韻的《親愛的麻洋街》等等,這些劇總體上還不錯,上映之後也有不錯的反響。
  • 「以為是爛劇,卻越看越上頭」的五部劇,最後一部至今無法自拔
    不僅是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更是拯救了觀眾劇荒困擾。其中,特別是有一些劇集最初不被看好,隨著劇情深入發展後,低開高走完美逆襲,一度令人回味無窮無法自拔!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盤點「以為是爛劇,卻越看越上頭」的五部劇,最後一部令人無法自拔!
  • 「爛劇年年有今年特別多」,2020公認最爛的6部劇,猜你都沒看過
    雖然現在的電視劇越來越多,各種題材的都有,但不是每一部電視劇都是非常成功的,由於劇情,演員們的演技也導致了這部劇最終的走向,像一些只邀請流量明星的作品,最終口碑都不是很好,慢慢的爛劇越來越多,就拿今年來說就有很多,上半年播出的作品中真的有數不勝數的爛劇。「爛劇年年有,今年特別多」,2020公認最爛的6部劇,猜你都沒看過。
  • 2020年公認的4部爛劇,你若一部沒追過,那也太幸運了
    2020年公認的4部爛劇,你若一部沒追過,那也太幸運了!今年播出的電視劇是一部接著一部,很多劇都是很不錯的,但也不乏有一些爛劇,比如這幾部被公認的爛劇,你若全都看過,也太心疼你了。該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一個個在醫療事件背後溫暖人心的故事。
  • 9月28日至30日有7部國產劇要播出,有幾部是辣眼睛的爛劇呢
    9月份播出的電視劇,有《沉默的真相》、《拾光裡的我們》這樣好口碑的良心劇。《沉默的真相》一樣的良心劇,有幾部是像《最美逆行者》一樣辣眼睛的爛劇呢?十個單元,肯定會有好的故事,估計也會有爛的,但是,再爛也爛不過《最美逆行者》吧。9月30日:《酒店實習生》,都市愛情勵志行業劇,36 集,愛奇藝播出。
  • 爛劇年年有,今年特別多,2020年公認的6部爛劇,你看過幾部?
    第一部:《彼岸花》不得不說,作為星女郎的林允,自從出道以來,接拍了不少爛劇的作品。可以說是接一部毀一部。而這部劇開篇劇就讓人有種想直接快進跳過的衝動,各種老掉牙的套路劇情,以及演員那些讓人尷尬無比的演技,都讓這部成為了今年爛劇的必選標籤之一。
  • 被評為「爛劇」,宋威龍上榜一部,這四部你都看過嗎?
    每年都會有幾十甚至上百部新劇開播,但是質量卻良莠不齊,被評為「爛劇」的佔據不少,來看看今年已經播出的,被評為爛劇的四部劇,你全都看過嗎?根據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改編自海飄雪小說《木槿花西月錦繡》。原著小說似乎是很多人的青春回憶,但是事實證明這樣的古早風格的小說完全不適合拍成影視劇,在這部劇播出之前,網友就被它金燦燦的服化道風格給雷到了,播出之後更是無數吐槽,整部劇很多地方都充斥著一股廉價的畫風,男主于小彤那非主流一般的斜劉海更是不忍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