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分享生活的靈感 Voicer 收錄於話題#Brand Science16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外出的行李箱就像日記一樣私人,因為它覆蓋了你去往一個陌生地方,所依賴的各種生存需求和精神享受——誰心裡沒有一些隱秘的角落,是不想告訴任何人的呢?
同時,行李箱也是一個可移動的家,滿載著熟悉的物品和氣味,隨時撫慰你在旅途中的焦躁不安。
如果一鍵搜尋所有留名設計史的箱子,LV絕對是壓倒性的贏家。在暫時還無法隨心所欲旅行的今天,讓我們鑽進這些隨身攜帶的家,享受一場意料之外的「room tour」。
傳奇模特Anne St. Marie為LV硬箱拍攝大片
今天提起LV,我們理所當然地覺得這是一個時裝品牌,腦中浮現出它從巴黎往全世界輻射影響力的成衣、手袋、珠寶和香水……但在故事的最開始,LV是以製作手工旅行箱起家的。
初具規模的Louis Vuitton店鋪
14歲的Louis Vuitton從偏僻的家鄉出發,歷經兩年才漂泊到巴黎。當學徒的漫長歲月裡,他學會了手工製作收納木箱與木盒,直到1854年,33歲的他才熬出頭,開了自己第一間店。
LV硬箱的Vintage廣告
到了1896年,Louis Vuitton的兒子Georges Vuitton再次改寫了LV硬箱的歷史——他創作出今天全宇宙無人不識的Monogram帆布,並讓這種低調優雅的外觀,成為LV硬箱無法取代的標識。
左為超模Naomi Campbell下飛機時的圓帽箱,右為Joan Collins和她摯愛的大號硬箱
恐怕再也沒有什麼物品,像LV硬箱一樣歷經兩百年,依然可以同時象徵著工藝、名氣、品味和財力。
潮流更替,旅行方式隨之千變萬化,它卻從不曾被遺忘和淘汰,背後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他們居然都為LV設計過硬箱!
Helmut Lang設計的黑膠唱片箱
就像時裝屆鍾愛聯名設計一樣,LV硬箱選擇各路看似理念相去甚遠的「客座設計師」,給他們最大程度的創作自由,也是它鎖定魅力的法寶。
已隱退的極簡主義時裝大師Helmut Lang,在1996年經典Monogram迎來100歲生日時,接到了一份奇妙的brief——只要保留Monogram元素,其餘都可盡情發揮。
Helmut Lang設計的黑膠唱片箱
於是,這位黑膠迷夾帶私貨設計了一隻唱片收納箱,還找來嘻哈偶像Grandmaster Flash拍了一則相當叛逆的廣告——Grandmaster蹲在了這隻箱子上,腳上還穿了一雙非常休閒的Timberland登山鞋。
Karl Lagerfeld設計的拳擊箱組合
比這更出其不意的是,2014年時裝大師Karl Lagerfeld設計了一款名叫「Punching Trunk」的拳擊箱組合,售價為17.5萬美元,並且限量只生產25套。
或許你會覺得老佛爺即使在室內都要牢牢戴著墨鏡和手套,與揮汗如雨的拳擊運動八竿子都打不著。
但其實鮮為人知的是,Karl年輕時也有過一段狂熱健身的生猛歲月,甚至早在1970年代就在家裡為自己準備了一間專屬健身房。
上為健身時的Karl,下為他1971年的家
而曾擔任LV創意總監數十年的Marc Jacobs則是個資深狗狗愛好者,不僅紋身不忘��肖像,還親自設計了一隻側面開孔的限量版寵物硬箱,可以同時帶兩隻狗狗出門玩!
年輕的Marc Jacobs和愛犬Tiger
透過這些用途特別的箱子,這些永遠把作品放在比自己更顯眼位置的時裝設計師們,終於釋放了他們被遺忘的「第二人生」。而在藝術界,LV硬箱的創作者們,也同樣記錄著許多這個時代的故事。
Cindy Sherman的「千萬個分身」
藝術家Cindy Sherman以大量戲劇化的肖像,打破了攝影師、行為藝術家和模特三重身份的邊界,也正因為她的創作源自永不停歇的「偽裝」和「扮演」,她所設計的LV硬箱打開就是一尊機關重重的梳妝檯,還把她心愛的寵物綠皮鸚鵡的色彩用在了內部皮革上。
Cindy Sherman設計的LV硬箱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經典,是千禧年間村上隆與LV的合作。他創作的Murakami Multicolore Monogram一誕生就掀起了流行,除了手袋其實也有各種尺寸的硬箱流傳下來。
Murakami Multicolore Monogram硬箱
Paris Hilton
「Y2K第一辣妹」Paris Hilton的旅行標配,除了一輛粉色跑車、懷裡的可愛吉娃娃,還有一隻五彩繽紛的Murakami Multicolore Monogram硬箱。這隻當初張揚十足的旅行箱,如今除了成倍增值之外,也成了屬於千禧年的集體記憶。
最跌宕的人生,用箱子來點綴
先說個小小的冷知識:Louis Vuitton先生本人非常善於抓住片刻靈感,當他看到巴黎的寫實派與印象派之父Édouard Manet 1860年代的畫作《草地上的午餐》後,很快便設計出了經典的野餐硬箱。
《草地上的午餐》
這隻看似體積並不龐大的古董野餐箱,可以精巧地容納80件左右的餐具,承載10人以內的野餐規模都完全沒有問題。
1910年代出產的野餐箱
許多LV硬箱誕生的契機只在一瞬間,但它們可供使用的年限,卻往往比其主人的生命長久。這些飛行過世界各地、經歷過種種大起大落的箱子,也是這些傳奇故事最好的傾聽者和記載者。
陪伴Albert Kahn探險的LV硬箱
主業是銀行家的Albert Kahn,熱愛到處拍照和探險。1920年代,他委託LV為他定製一隻能夠陪他去世界各地的箱子,盛放攝影器材和私人物品。
Albert Kahn
為了防止在旅途中和其他行李搞混,才在箱子上刻上了自己專屬的符號,也就是今天我們在Petite Malle上依然可以看到的三個叉。這也是一個客戶反過來影響了品牌發展的絕妙例子。
放眼文壇,作家海明威也是LV硬箱的忠實擁躉。他一生購入了數十隻不同用途的旅行箱,載著他的雨衣、鹿皮手套和靴子到處旅行。
《Travellers' Tales: Bags Unpacked》書中插畫,海明威和他的LV硬箱
他甚至擁有一隻由Gaston-Louis Vuitton為他特別設計的書箱,連他的打字機也有了收納之所。從他之後,Louis Vuitton開始為客人根據藏書的尺寸來定製書箱。
海明威常常把手稿放錯了地方,以至於連自己也找不到。那本大名鼎鼎的《流動的盛宴》,記錄的是他1920年代在巴黎的生活,卻在他遺忘在麗茲酒店的LV硬箱裡,沉睡了整整26年。
海明威的定製書箱
到了21世紀,LV硬箱多了一位非常重要的「長期客戶」——世界盃。其實早在1998年世界盃,為了慶祝法國奪冠LV就推出過一次限量版Monogram足球。
前兩年Rihanna在義大利看球,還秀出了一隻當年的Archive,並把它改造成了能放東西的手袋。
2010年,LV正式成為世界盃的合作夥伴,開始四年一度地為世界盃獎盃、足球界最高榮譽「大力神杯」打造手工展示箱。
左為Gisele Bündchen在2014年世界盃,右為2018年世界盃展示箱
這些年,從傳統Monogram帆布到閃亮的鈦合金材質,LV也一直都在不斷突破。由頂級超模頒發大力神杯的環節,也成了世界盃吸引觀眾目光的一項傳統。
2018年,LV還和Adidas合作推出了一隻世界盃硬箱收藏套裝,復刻了13隻從1970年起歷屆世界盃上使用過的足球,讓無數球迷直接原地滾落兩行渴望的眼淚……
把「未來的Archive」帶回家
輝煌而跌宕的品牌檔案史,常常讓年輕一代誤以為,LV硬箱是屬於東方快車那個年代的奢華出行標配,和我們當下的生活隔著一段距離。
但其實在今天,LV依然有許多不同尺寸、風格、價位的在售硬箱,並且新款還在不斷誕生中!Voicer精選了幾件非常有趣、同時目前可以買得到的LV硬箱,一起來看看��
�� 是箱子還是家具?
這款經典的茶几箱叫COURRIER LOZINE 110,因為它的長度剛好是110釐米。它既是一隻做工細膩、收納力驚人的箱子,也是一件令人想要帶回家的家具,還可以根據主人心意個性定製和設計。
�� 球鞋迷男孩的終極福音
今年剛宣布不久的LV與NBA的夢幻聯動,讓無數球鞋迷男孩光是看一眼就心跳加速。其中最最頂配的單品,就是這隻像變形金剛一樣展開,能裝得下足足14雙寶貝球鞋的球鞋收納箱啦!
�� 比芭比夢想豪宅還夢幻
小時候,你有沒有對Barbie一個人住的那棟夢想豪宅羨慕不已。那什麼玩偶才配得上由LV硬箱打造而成的三層六室的dream house呢?答案就是圖中這個臉像花朵一樣的LV吉祥物Vivienne。
☁️ 當雲朵遇到monogram
在Virgil Abloh操刀的2020秋冬男裝系列裡,淡藍色的雲朵拼成了「LV」的字樣,古老的monogram則像藍天一樣成為了漸變底色,硬箱元素被加上肩帶成為了超酷的背包,更年輕也更街頭。
��
「年輕人應該成為探險家,家是你出發的地方。」
LV硬箱的魅力能延續上百年,除了本身工藝之外,箱子主人的經歷和故事也非常重要。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不斷旅行、去看更大的世界,但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隨時隨地能給自己安全感和歸屬感的空間。
現在點擊下面的小程序卡片,找到那隻最適合你的箱子,然後和它一起記錄新的旅途和故事……
雖然暫時還不能隨心所欲出國,
但也並不妨礙我們一起暢想嘛。
原標題:《這些LV箱子,我願意立即搬家住進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