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硬幣是什麼?故名思議,就是由香港政府實用發行的硬幣,由英國皇家鑄幣廠鑄造的,而此與大陸的硬幣大有不同,其發行面值包括了5、10、20、50分和1、2、5、10元,而這種銀幣只有在香港常見到而已,設計獨特,在工藝上新穎,比起常見的硬幣來說,它們製作工藝極為精細。
說起香港硬幣還要從1941年的貨幣開始,當時發行到1959年的紙幣被硬幣代替,出現了1、2、5元硬幣,逐漸的完善起來,其每個正面都有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頭像,面值圖案都有稱呼為:5仙、2毫、2元、5元和英文名,背面都有中、英文和「香港」及發行年份,其中心都有立雄獅圖,而值得一考究注意的是,早期發行的硬幣正面女皇頭像皇冠和後期發行的不一致,後期的發行比較大,因此被不熟悉的人稱之為「大小皇冠」的香港硬幣。
而在香港回歸後,以第一套前期鑄幣舉例說明,四周滿布小圓球的顆粒,小圓球之間還有直條相隔的做工,在世界的所有硬幣中是非常少見的,作為香港流通的貨幣,簡稱港幣,所以時常有中文和英文的標記,隨之以香港回歸後,它們就越來越少見了,因此成為了收藏愛好者的熱門收藏了。
而香港硬幣的種類繁多,在漫長的歲月中,因為某些戰亂、回收、損毀等原因,其發行量少,存世量更少,現已成為各類收藏者的珍品了。就如1905年的一毫銅幣、1941年一仙銅幣、1964年的五仙銅幣以及1980年的一毫銅幣等,所以越是稀有的品種在海外市場價格就高達數百元了,更達到數千元和數萬元以上。我們可以預言到,廣泛的讓人回收數億枚香港硬幣的話,這種存世量可能變得稀少,因而更有收藏價值都讓人搶不到。
還有由於香港紙幣硬幣都不是中國人民銀行出的,所以當然就不會有中國人民銀行的字了,它們也就更加少量發行了,更多的是由香港硬幣金管局發行的,如10元紙幣是香港政府發行,而其他紙幣就是由滙豐銀行、渣打銀行以及中國銀行發行,所以每個面值紙幣的發行家都不同的版本,如果要收藏的話,那麼它們是與眾不同的,就像是假幣一樣要值得留意,小心收藏了價值更少的香港硬幣。(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