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每天分享有趣且實在的情感乾貨。
文-原創| WeGo_老王
分手後你做了很多努力,還是沒能挽回,發出的消息依舊石沉大海。
嘗遍了各種方法以後,可能你會看到網上發的一些挽回攻略教你「發高價值朋友圈」,做二次吸引。
大致的思路是這樣的——分手後應該多發一些健身、讀書、旅行、聚會等等的朋友圈,表現你的高價值、正能量,這麼做的目的是引起前任的關注,或許他就會聯繫你。
這個方法有錯嗎?
其實是沒錯的。
真正的挽回不是求對方回來,而是要實現二次吸引,讓他主動想要回來,那如何體現價值就是重要一環。
分手後要傳遞新的價值,扭轉對方的印象,有兩大難。
1.沒渠道。
決心分手的人,就算再不舍,通常情況下在剛分手階段都會隔開距離的,不管目的是為了自己習慣回歸單身,還是為了讓你放下斷了念想。
這時候你想傳遞價值刷新印象,可是突然發現沒有渠道了,除非你直接去對他說:我改了,你回來吧。
可能你真的試過這麼做,但現實往往不允許你這麼輕易就順利挽回,死纏爛打實屬難看,而且沒用。那剩下的辦法,就是通過側面烘託的方式,去告訴對方你的改變了。
朋友圈的好處是不打擾,他主動看才會看到,只要不刷屏,一般不會引起反感,完美解決了信息渠道難的問題。
2.不信任。
分手前說過多少遍都沒改過來的問題,從未得到過解決的矛盾,現在突然態度一轉說全部解決了,已經跟過去不同了,換了你,你會信嗎?
就算你主動去告訴對方自己的變化,許下承諾複合不會是重蹈覆轍,可是你的話就如空中樓閣,根本不值得信任。
通過發高價值的朋友圈去表現你的變化,比起正面去勸說效果是要好得多的。從營銷的角度來說,評價和口碑永遠比商家的自賣自誇有效果,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本來挽回就是一場營銷,你不過是想要把自己再次推銷給同一個人。
因此發朋友圈這個行為,應該說可以解決大部分不信任的問題。
可是很多人真的那麼做了,卻沒有因此挽回,為什麼?
如果你確定自己發的內容和頻率沒問題,那問題可能就出在時機上。
發朋友圈這件事,不是分手後馬上就去做的,就算你們已經分手一段時間,只要最近還糾纏過,你發的內容在對方眼中,信任值依舊會大打折扣。
道理很簡單,換位思考一下,你昨天還在為分手要死要活的,突然今天就佛系了,無所謂了,雲淡風輕了,發個朋友圈瀟灑去旅行,剪個短髮,頻繁轉一些正能量的語錄和文章,再加上健身房曬圖,儼然一副脫胎換骨的模樣。
你以為自己在前任眼中,是這樣的。
實際可能是這樣的。
剛分手,剛糾纏過後就發朋友圈高調曬自己的「高價值」,本來是為了獲得對方關注,引發後悔,結果可能弄巧成拙,他就當看了場猴戲。
你不會以為前任都是村通網,你能在網上找到的套路,他會傻乎乎地就當真的信了吧?
難道他會看不出來你就是故意發給他看的嗎?
別傻了,他不會以為你真的改變了,反而會覺得你只是換了一種方法在騷擾自己,之前是正面糾纏,發現沒用後,現在換汙染他朋友圈了。
所以你看,你做了那麼多,他還是覺得你在糾纏,陰魂不散。
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
發高價值朋友圈是沒問題的,但要注意兩點。
1.銜接自然。
問題出在時機上,更具體點說,就是不夠自然。
昨天剛鬧完,今天突然就說放手了,就算你裝得再像,深情地發過去一番「接受分手宣言」,在對方看來都像是作秀。
因為你反覆過太多遍,狼來了的遊戲都玩膩了,再來一次只惹厭煩。
沒有一點點過渡就說放下了,誰會相信?先老實斷聯一段日子再說吧。
2.改變實在。
想要體現變化,展示優秀價值面是可以理解的,並且對形成吸引是有效的,前提是你的改變要實在,步子一下子邁太大就假了。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這裡的「三日」不是真的指三天,而是指經過一段時間後,別太天真。
改變實在的意思,除了是指改變要顯得現實,不吹噓,還有一點容易讓人忽略的,那就是要讓改變真正發生。
發朋友圈不是包裝,裝出來的終究長遠不了,別玩什麼心機,先把前任哄騙回來,泡沫破了只會摔得更慘。我知道有很多人試過這麼做的,或者說如果沒有這種多次被騙的經歷,前任對你的印象都不至於像現在這般差。
老老實實去做些改變吧,就算不為挽回,就當是為了自己成長。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