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在《演員請就位》上一段致敬《風月》的表演,被郭敬明點評說:
「情緒處理基本在一條線上,從一開始到最後一直是在一個狀態。」
黃奕在臺上接受這個點評時的表情,成了觀眾們熱議的話題。
網友們調侃,黃奕臺上的表情是教科書級別的不屑。
要說起黃奕,我終於也可以說一句「從小看著她的戲長大的」。
《上錯花轎嫁對郎》、《新女駙馬》、《還珠格格》等,當年這些熱播劇也是家喻戶曉,黃奕在其中的演技也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
作為80後的郭敬明,雖然出名也早,但在黃奕演戲大火的時候,也只是還在寫青春傷感文學吧!
黃奕的不服氣自然有她的道理。
不過,作為一名HR,從八卦熱搜中學到職場經驗,才是我的重點。事實上,HR的工作中,作為一個外行要給內行提意見、做評估的情形特別多:
要跟各部門負責人溝通,並適時指出他們管理上的問題;要給各不同專業的人做技能測評;要帶領IT做人力資源信息化的相關項目……
面對一個非常專業的同事,我們要如何高情商地跟他溝通、提意見,才能最終順利達成我們想要的結果,而不是被懟回來:「你一個外行想教我做事?」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顯的低級錯誤儘量不要提。
無論是涵養多麼好的專業人士,應該都很難接受別人提出的自己在基本功上所犯的錯誤。
因為那近乎是對自己專業能力的徹底否定和質疑,沒有人能受得了這個。
《演員請就位》裡黃奕的反應就很真實。雖然表情明顯就沒有聽進去郭敬明的點評,但還是一直保持沉默。
直到聽到郭敬明說有觀眾笑場時,黃奕就忍不住回問:是在哪裡笑場了?
因為這就觸碰到一名專業演員的底線了:
即便是一個剛出道的新人、沒什麼表演經驗,但如果自己在演戲時,沒把觀眾帶進自己的戲裡,還讓觀眾笑場,是絕對難以接受的事。
更何況是黃奕這樣演戲多年的老演員。
所以,在跟專業人士的溝通中,遇到需要跟他們提建議的情形,第一點就是儘量不要提及特別基礎的毛病。
要相信別人能到現在這個地位,一定有他過人之處,特別低級的錯誤,也極可能只是一時大意或失誤。
他懂得愛惜羽毛,下次自己就悄悄改掉了。
如果對方的失誤中只涉及到基礎性的錯誤,而且需要必須提出來,可以適當鋪墊後用一種很輕鬆的語氣講。比如:
我注意到XX,當然這對您這樣段位的人來說,肯定是一時沒留心的失誤。但對沒那麼了解您的人來說,可能會造成誤解。所以還是多嘴提示一句,怕您萬一沒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