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裡,救助流浪動物的人都是非常受人尊重的,但他們往往卻很難融入所謂「正常人」的圈子,並且絕大多數的「正常人」更不會學著他們一樣「花光積蓄」,也只是讀完他們的事跡最後說一句「好心人祝你平安」,或者在事跡下方碼碼字「出謀劃策」而已,那麼究竟是為何,救助動物的人明明做的是善事且受人尊重,卻如此難以被常人所接受呢?
比如一位35歲的大齡女青年工作的十年間救助了30多隻流浪貓狗,曾經為救一隻重症流浪貓花費6萬塊錢,在整個救助流浪動物的十幾年,她接觸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但目前仍舊單身,因為絕大多數「正常人」是接受不了這種生活狀態的,紛紛敬而遠之,誇她大愛無疆的也有,祝她好心人平平安安的也有,甚至在齊魯一點的報導下方還有人給她介紹同樣「志同道合」的人處對象。
但對此也有網友評論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需要接受治療。
我們繼續了解了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70歲高齡花光積蓄救助流浪動物、女博士辦導盲犬基地負債纍纍、為救助流浪動物而妻離子散等,他們中的大多數物質生活並不好,並且在感情上是個「孤獨的人」。
網絡配圖
對此你如何看待呢?是大愛大善還是心理疾病?是無私無畏還是無知自私?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全全。關注「新手養狗大全」,狗狗的健康和訓練問題都可以私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