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各種本領進入阿富汗的外國人開始增多,當他們從街頭看到,一些阿富汗裝束講究的婦女,拿著手機邊說話邊走進高檔轎車,面對發現的鏡頭再不是恐慌之至時,就會顛覆大多數人對阿富汗的印象。我們只能說,你的印象還留在十幾年前
(走上街道的阿富汗婦女)
2002年的春節剛過,我們第一波同事輾轉北京籤證不成、又到伊朗經多次努力後,巧妙的拿到籤證到達阿富汗,看到的不但和你的印象一樣,更多時候超出你能想像的空間,除了一身的黑布緊裹,還不可能讓一個親屬以外的男人在自己一米距離以內,更何況陌生男人,哪怕是公共場合。這期間往返阿富汗中國9次,簡單說就是四年每年回去兩次,平均半年回中國一次,時間不超過一個月,全程和阿富汗人生活、工作在一起,那裡的變化艱難而緩慢,並且外力的作用是起到了根本作用。
(初到阿富汗)
阿富汗婦女開始陸續出現在各大機關院校,政府部門和企業,2005年開始參選省議員和國家議員。只是長期以來婦女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就不可能高到哪裡,絕大部分阿富汗婦女是職業家庭主婦,還有很多寡婦不得不靠自己掙錢養家。這些寡婦沒有受過教育,在外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自然就賺不到錢。整個社會落後的思維模式不支持女人外出工作,她們自然就成了犧牲品,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寡婦走投無路,只能當妓女。因此,當幾千名婦女候選人公開發表競選綱領,象男人那樣角逐國家權力機關的席位時,那些仍然沒有走出昔日思想囚籠魔影的家庭婦女,驚得目瞪口呆。
(公安部副部長HOSNA 女士)
往前推的幾十年中,在阿富汗境內有700多萬婦女正面臨生存威脅,除了戰爭的蹂躪,就是整個社會功能的喪失。拿醫療來說,每出生10萬名新生兒就有1600名產婦死亡。相比較,美國每出生10萬新生兒,僅有12名產婦死亡。在阿富汗邊遠貧困的鄉村,孕產婦的死亡率甚至高達64%,堪稱世界孕產婦死亡率最高的地區。還有塔利班的倒行逆施讓阿富汗看不到未來。
十多年來聯軍在剷除恐怖武裝方面有不盡完美之處,打擊恐怖組織有一些時候會傷到婦女兒童,這看起來是個矛盾。共同剷除恐怖主義毒瘤是我們的宗教義務,卡爾扎伊在一個電視講話中還呼籲阿富汗百姓讓子女接受教育。他說,提升識字率和消除愚昧是根除貧窮和實現繁榮的唯一途徑。這恐怕不只是這個被恐怖主義弄得焦頭爛額的阿富汗領導人的願望,用我們中國政府的話語來說,這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共同的願望。可是實現願望很難。
2009年5月8日,駐阿富汗外國駐軍4日在該省巴拉布洛克區對當地非法武裝發動空襲,造成147名平民死亡,其中多數是婦女和兒童。負責調查這一事件的一個五人議員小組在調查後對新華社說,調查小組已整理出一份147人的死亡名單,如名單最終被官方證實,將創下2001年美國領導的外國軍隊進入阿富汗以來單次軍事行動造成平民死亡人數的最高紀錄,阿富汗無疑是地球上最不幸的出生地,尤其對女孩子來說。
在一個較長時間段,阿富汗就是男人的世界,相對寬鬆首都喀布爾大街上都幾乎見不到婦女的面容和身形,其他城市可想而知。按照阿富汗傳統習俗,女子成年後要身穿「波卡爾」(罩袍)從頭到腳遮掩起來,只能透過在面前的一小塊網紗看外面的世界。阿富汗婦女事務部部長哈比芭·薩拉比的說法是:「罩袍根本不是阿富汗婦女的傳統服裝,而是塔利班強加給阿富汗婦女的一副枷鎖。」讓所有阿富汗婦女都脫掉罩袍可能要花很長時間;讓她們脫掉精神上的罩袍,相信自己是與男人平等、享有平等的權利,更是一件需要時日的工作。首先走上街頭的就是女警察和後來經過訓練的阿富汗共和國軍隊女兵。
經過十幾年的現代化介入、融入進程,阿富汗對婦女的限制放寬了許多。在首都喀布爾乃至鄉村,不允許女人上學的禁令取消了。在公眾場合,互不相識的人可以走在一起,相互交談,再也不必擔心被捕了。有些時候士兵仍然在校園中巡邏,確保校園中男女不會在教室以外的地方見面的這些習慣,陸續成了過去式,沒有人再去刻板的一意孤行了。
應原創作者要求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阿富汗工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