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日。復興航空一架客機從空中墜下,聽到巨響,附近居民一開始以為只是「春雷」。空難發生後,在我們痛失同胞的同時,一個個細節開始浮出水面……
據臺灣媒體報導,墜河的客機是最新款ATR72-600型飛機,飛機迷呂藍天在松山機場捕捉到了失事前的最後身影,並上傳到社交網站,稱「難以想像在拍完你後的2分鐘,你就消失了……」
呂藍天表示,按下快門後,目送飛機起飛,「看到一切正常的離場,便和朋友開心聊天」,未料無線電傳來急切的呼救聲「Transasia 235, mayday! Mayday! Mayday!」(MayDay,國際民航通用術語,代表最緊急的呼叫。)起初以為聽錯,後來聽118.1塔臺和119.7進場臺看航班有無回應,但得到的答案是:失聯!
「打死我都不相信是真的。」呂藍天說,開始懷疑無線電故障了,不久後看新聞才得知飛機撞毀的消息。
轉瞬間,58名同胞命懸一線。他們中,有31人來自大陸。
5日凌晨,救援人員將栽入河中的機頭吊起後,尋獲機艙內飛行員廖建宗、劉自忠和洪炳衷的遺體,確認三人已遇難。
事發時,有市民行駛在高架橋,行車記錄儀意外拍到航班最後影像。
目擊市民說,飛機當時已明顯偏離航道,飛行高度越來越低,到最後比周圍的建築物還要低。飛行員盡全力維持機身平衡,避開人口稠密區,但機身已嚴重搖晃,失去平衡,機翼擦撞高架橋,最終墜河。
還有網友在論壇貼出失事飛機的飛行軌跡圖,表示飛機「起飛時就歪了」,但看的出來飛機一直沿基隆河開,網友評論:「謝謝正副機長!」畫面可見飛機沿著河道飛行,避開左右住宅區與高樓,最後迫降河中。
△圖中黃線為飛行軌跡。
臺北市長柯文哲5日談到該航班的機長廖建宗時,數度哽咽。他表示,空難是個悲劇,「不過我們還是要感謝那個駕駛」。
柯文哲說,飛機墜毀在基隆河,離高壓電線只差五十公尺,當時如果掃到那裡,整個大臺北有一半電會停掉,「駕駛還是盡力了」。
網友們在論壇裡向兩位飛行員表示了敬意,有網友說:「因為他們的當機立斷,讓這場墜機以外的傷害降到了最低。」
失事航班的機長廖建宗,現年41歲,1997年進入空軍服務,退役後先後任職華航、復興航空。
廖建宗的友人表示,廖建宗有一個弟弟,出身貧困,父母在夜市擺攤賣衣服;廖建宗從小跟著父母到夜市做生意,後來就讀草屯商工、南開工專機械科期間,成績不算出色。畢業後為了改善家中環境,當上飛行員,拼命苦讀學英文,終於考上空軍當了飛行員,好不容易圓夢。
廖建宗的伯母顏金雀透露,幾年前,廖父對他說,「不要再開了,很危險!」廖建宗回答,「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要父親別擔心。
副機長劉自忠,現年45歲,非常熱愛飛行,在紐西蘭學會了駕駛飛機,30歲時加入了復興航空。
劉自忠的家屬說,他凡事都為人著想,每年過年,他都主動上班,讓成家的同事休假。他一直到3年前才結婚,目前還沒有小孩。
「昨天不是他的班,他是臨時被叫去的,原本是休假中。」家屬表示,他非常有責任感。
飛揚旅行社接待的11人大陸團隊,在失事的飛機上。他們於上周五抵臺,進行了六天五夜的觀光行程,4日從臺北搭機至金門,打算以小三通返廈門時出了意外。
團隊上周六在阿里山一家餐廳用晚餐。餐廳總經理劉志雄說,團員抵達餐廳時,剛從阿里山遊玩下山,感覺相當開心,臉上掛著滿滿笑容,他們拆成兩桌用餐,餐廳為他們準備了八菜一湯,包括臺灣鯛和木耳等臺灣特色菜餚,他們沒有久留,吃完飯就趕著離開。
飛機墜河後,南港分隊消防員張旗元,從執勤單位跑到水門,看到有人站在泡在水中的飛機上,立刻直接遊過去救人。
2月4日,消防員乘著救生艇穿梭在基隆河面搜尋失蹤乘客,但因救生艇靠岸不易,熱心民眾手拉手形成「人肉鎖鏈」幫助消防員順利靠岸,場面感人。
4日晚間11點,基隆河適逢漲潮,救災人員挑燈夜戰,和潮汐搶時間希望將機艙內的乘客逐一救出。
△2月5日凌晨,搜救人員在水上搜尋。(臺灣「中央社」)
2月5日,搜救人員從清晨就繼續在河面上來回搜尋,由於氣溫較低,潛水人員需要每半小時就換班。為了增加搜救進度,河面上的搜救小艇,都配備了聲納掃描測深儀以及水下攝影機協助搜尋失蹤乘客。
△2月5日,搜救人員利用儀器進行搜尋。(蘋果即時)
現場搜救遇到很大的困難度,除氣溫很低外,且水域混濁能見度很低,機艙內能見度不佳,幾乎伸手不見五指。
事發超過24小時,搜救人員仍不放棄,不間斷地在河面上搜尋。
陳明忠也在這次空難中生還,他因手臂骨折,在醫院觀察治療。他說,當時一陣劇烈翻甩,連人帶椅子被拋向空中,再墜落直接撞破機艙隔板,部分乘客遭機骸破碎鐵片直接刺穿身體,哀嚎聲此起彼落。
△2月5日,水中影像首度曝光。(蘋果即時)
劇痛恍惚中,突有雙手替他解開了安全帶,依稀看到那位好心人滿臉血,機尾裂縫中突射進一道光,聽到有人大喊,「飛機要進水了」,他循著那道光,奮力爬出機艙獲救。
這次空難已經造成32人死亡,其中18人為大陸遊客。目前尚有10名大陸遊客下落不明。
(部分內容來源:中國青年網、中時電子報、蘋果即時)
救援還在持續進行,進展請關注「我在現場」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