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林青霞在微博分享了她17歲時的幾張劇照,我們才發現原來她出演過《紅樓夢》,而且還是女扮男裝的賈寶玉。
薇薇在網上查了一下,林青霞那版的《紅樓夢》是1977年的,裡面演員的顏值也是槓槓的,但是一提到《紅樓夢》,讓我們奉為經典的還是87版的。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陳曉旭的林黛玉,張莉的薛寶釵,還有鄧婕的王熙鳳,永遠都是無法被超越的存在,她們不僅演活了一個角色,更像是把本人和角色都合二為一了。
她們的人生經歷,也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01
「她走後,世間再無林黛玉」
陳曉旭的一生只演過兩部戲,一部是《紅樓夢》,另一部是《家春秋》。#陳曉旭逝世十三周年#
但憑林黛玉這一個經典的角色,已經足夠讓人記住她一輩子。
1983年的一個夏天,陳曉旭正在家中看書,纖細的手指翻過書角,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她又在看《紅樓夢》了。
這時,男友丟給她一本雜誌,上面刊登著電視劇《紅樓夢》寶黛釵選角的新聞。
陳曉旭看了一眼,陷入了沉思,緊接著心跳開始加速,她想要試一試林黛玉。
書中她最喜歡也最能共情的就是林黛玉,為此她還寫滿了一本筆記本,上面記錄著她對這個人物的剖析和感想。
於是她寫了一封自薦信過去。
寄出信的第6天,她收到了面試通知,問了上百個問題以後,陳曉旭才見到導演的第一面。
但自從見過那面以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她都沒有收到任何消息,她以為這個事八成是黃了。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陳曉旭突然收到了來自劇組的通知,她們需要去北京培訓,而培訓班裡將有40多個女孩跟她競爭一個角色。
有的女孩演技比她好,有的女孩長得比她好看,陳曉旭看起來並不是最好的那個。
但她卻是最懂林黛玉的那個,她能背下林黛玉寫的所有詩,還能模仿黛玉的風格寫詩。
當導演問她:「不演林黛玉,你選一個其他的角色演,怎麼樣?」
陳曉旭堅定地說:
「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去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說林黛玉去演其他角色了!」
就憑她這一句話,導演相信林黛玉不會是別人了,只會是陳曉旭。
果然,陳曉旭把林黛玉的氣質演活了,兩彎蹙眉,眼含哀愁,扶風弱柳,都在屏幕前體現得淋漓盡致。
林黛玉這個角色大獲成功後,陳曉旭本人卻還是一如既往地低調。
她沒有當演員的雄心,也沒有想在娛樂圈趟這趟渾水,她就像完成「林妹妹」的任務以後,又回到了人間。
陳曉旭有過兩段婚姻,但都不理想;比起兒女情長,她更痴迷於佛文化,所以早早看透了世俗名利,對物質的欲望非常低。
2007年,罹患乳腺癌的她做了一個震驚所有人的決定:剃度出家。
同年5月,春天的花殘了,一片片凋零在地,陳曉旭也因病逝世了,享年42歲。
「絳珠仙子」終歸羽化西去,從此,世間再無林黛玉。
02
「寶姐姐還在人間,卻是獨身一人」
如果說陳曉旭的林黛玉是空前絕後,那張莉的薛寶釵在觀眾的心目中也是無可替代。
張莉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家教非常嚴,因為父親喜歡書法,所以她從小就學習琴棋書畫,氣質溫婉大方,如同大家閨秀。
就像是天意一般,那年紅樓選拔,張莉原本只是陪朋友去參加的,但她卻被導演一眼相中,想讓她出演迎春。
後來在培訓的過程中,張莉的表現非常出色,導演從她身上意外看到了薛寶釵的影子,便又讓她去試寶釵這個角色,沒想到她比其他人都適合。
當張莉換上薛寶釵的衣服後,她眉眼之間那種端莊的氣質,就像是從書中走了出來。
就這樣,張莉成了唯一的薛寶釵,也為87版《紅樓夢》的選角再添一神來之筆。
拍完《紅樓夢》後,主創們都成了紅遍大江南北的大明星,但張莉也和曉旭一樣,只在娛樂圈短暫地停留了一段時間,就去尋找自己想要的人生了。
在別人眼裡張莉紅了,但張莉自己卻覺得年紀輕輕的自己還需要提升,於是她決定出國深造。
她在加拿大專心研究製片與導演方向,拍攝了電影《浮雲》,代表加拿大參加了國際電影節。
學習了幾年以後,她又去美國華盛頓大學修工商管理專業,想要走從商的路。
《紅樓夢》的薛寶釵擅長待人接物,情商非常高,張莉也如此,她喜歡社交,對待身邊的人很和善,有著不錯的人際關係,這對她的事業也有一些幫助。
天道酬勤,她一直以來的努力打拼有了收穫,現在的張莉在加拿大、美國和北京都有自己的房產投資,妥妥的成了一名成功的「富婆」。
今年上半年,張莉曾曬出了幾張自己的自拍照,可以看出來55歲的她皮膚狀態很好,發量也很多,活得還是非常滋潤的。
但這樣的她至今沒有結婚,當有人問起的時候,她說道:「談過戀愛,而且也有很多追求者,但是都覺得不合適。」
不由得一生嘆息,《紅樓夢》的寶釵雖與寶玉成婚,但寶玉出家後她便終身獨守空房,而張莉如今也是獨自一人在這人間。
03「為什麼大家都懷念87版紅樓夢」
除了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的選角也同樣成功,鄧婕本人就像是一個翻版的「鳳辣子」。
鄧婕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外出賺錢,被寄養在姐姐家的她為了不受同學欺負,性子也是非常地潑辣。
有一次聽說班裡有男同學在說她壞話,她站在教室門口叉著腰,尖著嗓子大喊道:「你給我出來!」
當時男同學便被嚇壞了,再也不敢惹這個小姑娘,鄧婕為此還在年級裡出了名。
鄧婕拿到王熙鳳的角色時,很多人覺得她演不出來,但事實證明導演的眼光是正確的;
當她化好妝,換上戲服以後,那股子「辣味」一下就出來了,她也憑藉這個角色一夜爆紅,至今我們再提起王熙鳳,仍然還是代入鄧婕的劇照。
但不同的是,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而鄧婕踏踏實實演戲,還遇見了攜手一生的張國立,如今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
鄧婕遇見王熙鳳,是命中注定;而「王熙鳳」的宿命,靠鄧婕自己改寫。
33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87版的《紅樓夢》?
儘管後來還有多個版本,但都無法再度走進我們的心房,可能以後也不會有了。
我想有一個原因就是導演找到了這些最適合《紅樓夢》的演員,戲裡戲外,她們的形象和氣質都出奇地貼合,拍戲就是為了還原,而不是為了圈錢。
當時總導演說了這麼一句話:
「演員和角色必須要像,不僅形象要像,性格氣質也要像,否則寧可不拍。」
所以他們給我們呈現了一部近乎完美的《紅樓夢》電視劇,讓我們看到了「活」的林黛玉、薛寶釵和王熙鳳等人。
而現在的電視劇,注入資本的選角,不管適不適合,硬把演員往角色上套,演技差,服化道不用心,匆匆幾個月就潦草拍好了一部劇。
這種粗製濫造的劇越多,就越顯得87版《紅樓夢》的珍貴。
點個【在看】,讓我們一起致敬87版《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