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奧爾基耶娃:疫情下助力成員國乘風破浪

2020-12-22 騰訊網

「這是真正的全球性危機,因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倖免。」 今年4月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線上春季年會期間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將此次疫情導致的嚴格防控措施和經濟凍結稱為「大封鎖」(the Great Lockdown),並認為這是「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

面臨如此嚴峻的挑戰,全球債務率攀升,IMF預計2020年全球公共債務很可能創下歷史新高,達全球GDP的近100%,但與10年前開出的藥方不同,IMF此次認為大多數能自由借款的發達經濟體,將無需計劃在疫情過後實施緊縮政策以恢復公共財政健康,支持政策過早退出對經濟有害無利。同時IMF也利用手上的各種資源並創設創新工具以助成員國渡過難關,目前,IMF還在探索是否能像2008年那樣進行一次廣泛的特別提款權(SDR)分配,這對於政策空間有限的新興市場而言至關重要。

IMF總裁克裡斯塔利娜 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履新僅1年,便肩負起了支持189個成員國在疫情中乘風破浪的重任。她也為全球復甦開出了藥方——全球復甦之路將是漫長的,首先,要控制住疫情,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其次,避免過早取消現有政策。未來,也需要支持全球經濟進行根本性改革,使其更具韌性、更加環保、智能、包容且更有活力。

助力成員國抗擊疫情

今年10月時,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4.4%,美國2020年和2021年經濟增速分別為-5.9%和4.7%,歐元區為-7.5%和4.7%,日本為-5.2%和3%,中國則為1.2%和9.2%。格奧爾基耶娃也警告稱,若疫情延續時間過長,實際情況可能會更差於當前的預測。

為了應對疫情而引發的危機,各國央行分別降息、降準,啟動信貸支持計劃。同時,在格奧爾基耶娃的帶領下,IMF也不斷調整和升級各類支持措施,為陷入困境的成員國提供流動性支持和政策建議。

在這場危機來襲前,IMF擁有近1萬億美元的貸款能力,是全球金融危機之初的四倍多。疫情期間,IMF為成員國提供了緊急援助,並將緊急貸款援助計劃擴容了兩倍,包括快速信貸便利以及快速融資工具,總計金額超過了1000億美元。截至今年7月,IMF就已向66個國家提供了緊急融資,總額約235億美元,其中包含9個亞洲國家。

對於那些暫時沒有貸款需求的國家,IMF也強化了應對能力,例如給這些亞洲國家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議,從疫情下的全面「大封鎖」逐步過渡到經濟重啟階段,政策設計也會隨之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IMF還創設了短期流動性額度(SLL),旨在為部分成員國提供流動性支持,儘可能避免衝擊風險演變成更深層危機,並對其他國家產生溢出效應。這種流動性支持為IMF的貸款工具和全球金融安全網的其他要素提供了補充。

IMF表示,目前不少成員國期待IMF可以像2008年那樣進行一次廣泛的SDR分配,但成員國之間仍存分歧,美國和印度持反對意見,因此IMF正與其成員國討論一個替代機制,在這一機制下,不需要SDR分配的富裕國家可以將當前的SDR貸給低收入國家,尤其是那些不具備太多財政、貨幣政策空間的新興市場國家,IMF也呼籲中國可以幫助其他低收入國家。

建議各國勿過早退出政策支持

格奧爾基耶娃多次強調,疫情重創了全球經濟,目前全球經濟正在從危機中復甦,但這條復甦之路將是漫長、不均衡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因此各國不能過早退出政策支持。

她認為,抗擊疫情並推動變革是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首先,要控制住疫情,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其次,避免過早取消現有政策支持,包括延期繳稅、信用擔保、現金轉移和工資補貼等。

IMF預測,2020年全球公共債務很可能創下歷史新高,達到全球GDP的近100%,但IMF認為,大多數能自由借款的發達經濟體,將無需計劃在疫情過後實施緊縮政策以恢復公共財政健康,格奧爾基耶娃稱採取靈活且具有前瞻性的財政政策對實現穩固復甦至關重要。目前,超低的利率降低了償債成本,後續的經濟復甦也會提升分母從而使得債務率下降。

就中國而言,IMF認為,2020年中國財政赤字與GDP之比將擴大5.6個百分點,達到11.9%,增幅小於在上一輪金融危機期間實施大規模刺激措施時的水平。IMF表示,中國經濟的好消息也利好全球,但未來中國仍應推進經濟再平衡,即從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向消費驅動過渡,他也呼籲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更多角色,包括債務應對、氣候變化、貿易、稅收等,並稱全球應擁抱多邊主義。

呼籲實現綠色、智能、普惠增長

危機終將過去,而如何來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復甦則成了全球未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危機也是轉機,格奧爾基耶娃呼籲,下一步,全球經濟有必要進行根本性改革,使其更具韌性、更加環保、智能、包容且更有活力。各經濟體應引導大規模投資方向,提高對以綠色環保項目為代表的公共事業的支持,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同時,加速數字轉型以提高生產率,創造薪資水平更高的就業崗位。

同時,IMF認為亞太地區應該抓住這個機遇,目前有兩個重點領域值得關注。

一是數位化和自動化,在這方面亞太地區已躋身世界前列,數位化使居家辦公成為可能,而亞太地區還在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和生產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比如2018年該地區就已經擁有全世界近2/3的在用工業機器人,全世界超過40%的新機器人都在中國組裝。疫情後復甦的一個亮點就是,各國現在有機會加速新技術推廣,提高生產率和經濟增速。

二是綠色復甦,疫情後的大量投資需求提供了新的機會,支持綠色經濟將在未來數年內幫助改善環境、促進增長和就業。在這方面,亞太不少國家正取得跳躍式進展。比如近年來中國一直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普及電動汽車方面保持全球領先,中國最近還做出了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IMF也鼓勵其他各國,明年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二十六屆會議提出更高的減排目標。IMF的研究顯示,提高碳定價,促進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實行可再生能源補貼措施,都能夠幫助人們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促進經濟復甦和增長。

相關焦點

  •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由於拉丁美洲地區的疫情更為嚴重,國際貨幣...
    2020-12-16 00:52:11來源:FX168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由於拉丁美洲地區的疫情更為嚴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2%的貸款流向了拉丁美洲的21個國家。
  • 李克強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視頻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我們將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努力保持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中國在貿易、促進世界經濟復甦、減貧、實現低碳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基金組織對此表示讚賞,願同中方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為重振全球貿易提供動力,進一步增強世界經濟復甦勢頭。
  •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更多刺激措施可能構成金融穩定風險
    來源:金融界網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新冠疫情引起的經濟活動崩潰使中央銀行承受著提供更多降息和政策寬鬆的壓力,但「更多貨幣寬鬆已不太可能,並且如今也不夠。」
  • 安徽與RCEP成員國開展多方面交流合作
    中新社合肥1月15日電 (記者 趙強)記者15日從安徽省有關部門獲悉,「十三五」時期,該省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貿易額年均增長21.9%。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雍成瀚說,安徽非常看好RCEP這一全球最大自貿區,推進安徽與RCEP地區交流合作是安徽推進對外開放合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 ...成員國緊密團結——訪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東方學院院長安德烈...
    新華社莫斯科11月8日電專訪:互利互信和互相尊重讓上合組織成員國緊密團結——訪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東方學院院長安德烈·卡爾涅耶夫新華社記者張若玄 奧希波娃「互利互信和互相尊重讓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成員國緊密團結在一起
  • 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啟航 佛山企業如何乘風破浪?
    不少企業代表透露,將進一步加大RCEP成員國的市場開拓力度,助力佛山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RCEP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一直以來,佛山與RCEP成員國有著友好的貿易往來,東協10國更是佛山排名前三的主要市場。
  • IMF警告:疫情衝擊遠超08年金融海嘯 全球經濟陷衰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將超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而目前已陷入衰退。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商店關門,民眾儘量留在家中,經濟活動幾乎停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這(疫情衝擊)是空前的危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史上從未有過,我們見證著全球經濟陷入停擺,我們現已陷入衰退,情況遠差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稱,已預留一萬億美元資金用來抵禦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目前已有90個國家、即近一半成員向組織申請緊急援助。
  • 【「檢愛」相伴 助力高考】 加油吧少年!願你乘風破浪,馬到功成
    【「檢愛」相伴 助力高考】 加油吧少年! 受疫情影響,延期一個月的2020年高考大幕正式拉開。
  • 【地評線】太陽鳥視評:高揚「上海精神」的風帆 乘風破浪再遠航
    從願景到行動,從藍圖到現實,誕生於世紀之交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9年來,乘風破浪、風雨兼程,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引領下發展壯大,探索出一條新型區域組織的合作與發展道路,已經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成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典範。
  • 歐盟建議成員國取消對英旅遊禁令 避免供應鏈中斷
    歐盟建議成員國取消對英禁令。據報導,在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19日宣布出現變種病毒株,具高度傳染力並對英國帶來危險後,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奧地利、瑞士、愛爾蘭和比利時等歐盟成員國,陸續宣布切斷與英國的交通往來。迄今全球已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宣布,暫時禁止英國民航客機入境。
  • 乘風破浪金秋季:「後疫情」時代的文旅「破冰」行動!
    疫情的突然爆發給文旅市場造成了衝擊,但危機中也孕育著機遇:作為即將舉辦的十四運主會場城市,西安將成為共享盛世全運的焦點和全球跨越時空觸摸美好的最佳旅遊目的地。   9月22日,西旅集團聯合湖南廣電共同舉辦的「西旅四季·乘風破浪金秋季」新聞發布會在西安拉開帷幕,《乘風破浪的姐姐》與中華民族的祖脈——秦嶺跨界融合,吸引了社會廣泛關注。
  •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敦促各國政府不要過早結束財政支持。-FX168...
    2020-11-30 22:53:46來源:FX168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
  • 「地評線」太陽鳥視評:高揚「上海精神」的風帆 乘風破浪再遠航
    從願景到行動,從藍圖到現實,誕生於世紀之交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9年來,乘風破浪、風雨兼程,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引領下發展壯大,探索出一條新型區域組織的合作與發展道路,已經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成為相互尊重、
  • 有多少成員國名單?有什麼重大意義
    這樣的大市場來之不易——RCEP由東協於2012年發起,歷經8年、31輪正式談判,特別是今年以來,各成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困難,全面完成市場準入談判,並完成1.4萬多頁文本法律審核工作,最終在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期間如期籤署協定,成為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近20年來最重要的成果。  據悉,RCEP要求15個成員國均承諾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減少標準壁壘。
  • rcep15個成員國 RCEP內容框架包含了什麼?
    7年間,經過3次領導人會議、19次部長級會議,28輪正式談判;  2019年11月4日,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發表聯合聲明,宣布15個成員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將啟動法律文本審核工作,印度因「有重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而暫時沒有加入協定。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具有經濟體量大、包容性強等特點。
  • 上合組織成員國緊急救災部門國際合作與救援研討會:加強交流,及時...
    4日,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12月3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緊急救災部門舉行國際合作與救援視頻研討會。會議由中國應急管理部主持,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緊急救災部門代表及上合組織副秘書長出席並發言。
  •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27個成員國將在聖誕節前「同一天...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同日表示,為了彰顯團結一致,歐盟27個成員國將在聖誕節前的「同一天」開始進行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據「德國之聲」16日報導,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聲明之際,美國和英國已經開始為人們接種輝瑞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生產的新冠疫苗。「要結束這場大流行,需要70%的人口接種疫苗。這是一項巨大的任務,所以我們27國將一起儘快接種疫苗,從同一天開始。」
  • 歐盟向英國遞出「救命橄欖枝」 建議成員國結束全面邊境管制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當地時間周二,歐盟委員會發表官方意見,建議成員國恢復對英國的貨物運輸和必要人員流動。對於實際上處於「封國」狀態的英國而言,這也是上周末至今為數不多的好消息。(來源:歐盟官網)歐盟表示,根據預防疫情傳播的原則,在進一步通知前,不鼓勵所有來自英國的非必要出行。然而,在進行檢測或隔離的前提下,歐盟和英國公民返回歐盟成員國居住地的情況不應受到進一步的限制,這一建議同樣適用於享有歐盟自由流動權的第三國國民。對於醫務人員等履行必要職能的旅行者,原則上在其履職過程中只檢測不隔離。
  • 關注丨後疫情時代,看亞洲新興經濟體如何乘風破浪
    關注丨後疫情時代,看亞洲新興經濟體如何乘風破浪 2020-12-18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後疫情時代下的歐洲,經濟危機嚴重,正在加速分裂
    摘要:面對疫情的打擊,歐洲經濟正在遭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而這場危機帶給歐盟的影響絕不僅僅是經濟那麼簡單,更因此可能引發成員國內部的政治和經濟危機,進而對歐盟的未來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之前的節目中咱們講了,為了應對疫情對歐洲經濟的打擊,歐盟內部提出了一個總額7500億歐元的恢復基金,但是由於成員國內部的爭執,這一提案遭到了波蘭和匈牙利的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