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陀槍師姐》不配做TVB兒童,所以這算不算又一次毀童年?
是,我說的就是《陀槍師姐2021》首播。
雖然這些年大家都說港劇已死,但實際上2020年港劇是在低谷中完成了逆襲。不久前的TVB頒獎禮,最佳劇集,《反黑路人甲》, 加上年底殺出的好評如潮的黑馬《香港愛情故事》,以及《使徒行者3》、《盲俠大律師2》《殺手》和《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足以證明港劇爛船還有三分釘。
但就在許多人都以為TVB劇又行了的的時候,它又用一個經典IP的隕落打了你的臉。
去年的港劇佳作中,還有一部《降魔的2》,打造這部劇集的,就是這幾年無線的當紅監製方駿釗。
這個擅長喜劇+動作的少壯派監製,加上陳豪宣萱這樣的老戲骨,再加滕麗明飾演的陳三元回歸,再續一部《陀槍師姐》,還不讓無數劇迷感嘆一句:爺青回?TVB當初也是這麼想的。
結果拍出來首播評分一出——duang!當年豆瓣8.5高分的港劇經典續作,開分5.3!港劇經典,又添翻拍慘案。
觀眾吐槽:這品質和評分,對不起「陀槍師姐」四個字。
是港劇真的不行了?但方駿釗自己的《降魔的2》,不是還有豆瓣8.2?那為什麼,王牌陣容經典回歸,卻撐不起港劇黃金時代難得的高光。
在我看來還是那已經被說爛的兩個字——港味。
我們必須承認,時代不同了,港劇的確已經失去了港味。
但港味到底是什麼?港劇失去的又是什麼?這才是真問題。
宣萱陳豪這部「陀槍師奶」我覺得不行先澄清一句,《陀槍師姐2021》並不屬於這幾年最流行的 「新港劇」,也就是所謂港劇製作,視頻網站定製並第一時間播出,顯然也考慮了觀眾的喜好以及內容製作的尺度,代表作就是口碑節節敗退的《使徒行者》系列。
不是新港劇,那就更奇怪了,TVB是怎麼把自己的經典劇搞砸的呢?
簡單來港,《陀槍師姐2021》就是一部TVB劇衰敗大全集。
第一個致命bug,就是青黃不接。
近二十年來無線劇集減產藝員出走,之前的收視大將不是已經鮮有出境,就是像佘詩曼胡杏兒一樣已經北上撈金, TVB無人可用怎麼辦呢?
只有重用老將。
新《陀槍師姐》用的是幾乎與關詠荷歐陽震華同輩的陳豪宣萱。既然如此幹嘛不乾脆讓歐陽震華回來演陳小生呢?
用老將一臉褶子教觀眾做人也就算了,最糟的是演員還不適配角色。
《使徒行者2》宣萱裡還在和陳豪搭檔演出警匪無間道,這次直接無縫轉換成搞笑姑婆了?
還是恨嫁、一見到男神就變成「花痴」模樣的高齡花痴?但喜劇是宣萱的長項嗎?御姐才是宣萱現在正確的打開方式吧,勉強扮花痴把頸紋老化的問題暴露地更嚴重了。
同樣的問題陳豪也有,讓現在的陳豪再演《溏心風暴》中「得得地」那種花花公子+男神,很明顯就會油膩啊。
兩位高齡男神女神湊一起玩「黃昏戀」,考慮過觀眾的感受嗎?
黃昏戀好好拍也不是問題,結果故事一開場,先讓觀眾欣賞了一場宣萱飾演的黛安娜的一場奇葩春夢:她正在舉行婚禮,
兩位前男友來搶婚,最終男神陳豪從天而降,上演了一場英雄救美掃射全場的狗血大戲,
馬明中槍倒地了。
兩人奔跑著離開了教堂,正一起愛的魔力轉圈圈,夢醒了……
沒錯,開場就是這麼魔幻。
值得一提的是方駿釗還特地把《降魔的》陣容拉過來客串了,但黃金客串陣容這麼用真的不是浪費嗎?
好我就當做了一場噩夢,醒來依然可以很感動。
並沒有,《陀槍師姐1》就20集,第二部32集,新一季上來就40集,粗略算一下,約等於一二部陳小生追到娥姐、出軌又浪子回頭的長度。
注水擴寫,也是少不了。問題是前八集喜劇都成了故事重點,所謂的「懸案小組」不過是浮光掠影,看完八集不記得主角有解決什麼高難度的案件,只記得男女主一直在鬥嘴,可這種歡喜冤家的設定20年前就不稀奇了好嗎?
大概編導自己也覺得男女主太老了,這一部還加入了不少新面孔,比如羅子溢、洪永城等,但新一代演員表演平淡人設不出彩,看過之後只想說,哎我還是看宣萱陳豪黃昏戀吧。
結果開場認真看下來,就只有陳三元在認真捉賊。
幾位主演中唯一感官還不錯的,也只有已經45歲的滕麗名。她飾演的已經升警司的陳三元還是一如既往的颯爽勇敢啊,陀槍女警司拆解炸彈,騎著摩託車帶著男主飛奔的那一幕,是唯一讓觀眾夢回《陀槍師姐1》的時刻。
可這個自帶情懷又很殺的角色帶蒙漢森去捉毒販又不行了,你看兩人這架勢,是來參加歡樂喜劇人了吧?那邊毒販直接代表官方吐槽了:這麼老?
而且陳三元出場四集就請假了。陳豪宣萱「黃昏戀」繼續上演。
演到現在唯一讓人有印象的梗還是宣萱的被劫持梗,加上《使徒行者2》大結局宣萱在無線劇已經被劫持了27次,成功佔據專業人質榜首,記得網民調侃TVB的那句話嗎?「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有超人的地方就會有邪惡,有宣萱的地方就會有綁架發生!」
但,除了上面這個梗之外,這齣黃昏戀喜劇就真沒什麼好笑的地方了,前八集看完我問我自己,剛才看的真是《陀槍師姐》?
當年的《陀槍師姐》,到底好在哪裡?可能有人說老版也不過自帶情懷濾鏡,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好?
沒有錯,新一代觀眾大概是對港劇無甚特殊感情的一代人。
可我們呢,經過了這麼久,看到《陀槍師姐》後面多了個「2021」,即便很怕劇情崩壞,還是去看了——可能是屬於我的情懷稅。
但必須說的是,即使有情懷濾鏡,《陀槍師姐》之所以成為經典,也絕不是因為老觀眾沒見過世面隨便給高分,而是老版的品質,絕對配得上經典之名。
不僅僅是角色與劇情,還因為它根本就是最早的華語大女主劇。
但,可比我們那些打著大女主劇其實瑪麗蘇的國產都市劇強太多了。
劇集之所以被打造出來,正因為當年港警剛剛設置女警工作崗位,主創順勢找來當時不算很紅的關詠荷跟滕麗明,開拍《陀槍師姐》。
第一部幾乎就是兩位女主的成長史。
關詠荷飾演的娥姐只不過是在警局混日子的傳統女性,最大的夢想就是相夫教子,想辭職但留下來,也僅僅是因為孩子想去迪士尼錢不夠而已。後來被老公遺棄,硬著皮頭重新站起來。
滕麗明演的三元,剛畢業進入警隊,拼命想證明自己,第一集就一個人去菜場追捕嫌疑人,觀眾都以為編劇要開金手指,結果三元真正面對持槍歹徒的時候完全蒙掉了,嚇的躲起來,結果被同事嘲笑得更狠了。
但就在第一部20集的故事裡,兩位女主最終都成為了受尊重的陀槍師姐?靠什麼呢?國產都市劇八成靠霸總白馬王子,但娥姐三元只能靠自己。
不是她們天生勵志不想靠霸總,而是編導不給她們機會,比如娥姐,遇上是同樣事業不太順利的「中佬 」陳小生。
陳小生年輕時自稱是「情場殺手」兼「霹靂無敵神槍手」,現在卻事業情場兩失意。退居二線去了槍械鑑證科,偶爾去酒吧撩妹會被喊「uncle」,每天都在為自己的人生大事苦惱。
失意的陳小生遇上失婚的娥姐,相遇了也沒有什麼夢幻瑪麗蘇情節,相處也不過就是修修電器和電動玩具。
小生喊娥姐「伯母」,娥姐喊小生「陳師奶」。
但這對鬥氣冤家之間的對手戲卻成了這部劇最重要的笑點,你說這跟新版有什麼不同嗎?
就說一場戲。
大街上,娥姐拼命往前走,小生後面追。陳師奶大喊,「前面穿藍色衣服的站住!」娥姐把藍色外套脫掉。又喊,「前面穿紫色運動衫藍色牛仔褲的站住!」
追上後還威脅娥姐,「有本事繼續脫!」
接著當街耍橫,引來吃瓜群眾圍觀。按套路應該是,女主被男主真情感動,上演街頭擁吻,瓜眾一起鼓掌。
結果,娥姐吵了兩句跑了,丟下小生一人原地痴纏,「你不用嫁我,做我女朋友就行了嘛。」群眾噓他。哎,就好慘一男的。
還有一場戲,娥姐被困冰窖,小生救出她時,她已經昏迷。正當年的歐陽震華,長得像加菲貓,抱著她就往樓下跑,跑幾步,噗通,撲倒在樓梯間。
裝暈的娥姐怪他,「你減肥吧,身重力弱!」
小生氣到模糊,「早醒了怎麼不說,你是不是人!」作勢要打她,娥姐一抬手,give me five!
都是冤家鬥氣,陳豪宣萱看得人尷尬到靈魂出竅,《陀槍師姐》看的人想鑽進電視裡去。
這對組合實在太受歡迎了,所以一連主演了《醉打金枝》《美味天王》等一堆港劇經典,冤家鬥嘴化學反應就是至關重要啊。
但20集的《陀槍師姐》給人的感覺節奏又很緊湊。
重看的時候就會看到彈幕很多人說,完全不敢相信這是一部只有20集的警匪劇。
那麼豐富的劇情,兩位師姐的成長史,有歡喜冤家,有職場成長,還有警匪對決,放到現在,拍個40集都算少了。
當年還是無線警匪劇的黃金時代,隔壁的《刑事偵緝檔案》《鑑證實錄》狀態正勇,警匪類型的故事平均水準高得驚人,哪怕是警匪並沒有作主打的《陀槍師姐》裡,還是出現了一個個抽絲剝繭、迷霧重重的案子,而且編劇是用巧思和細節來講故事,而不是靠注水啊。
經典劇情創造經典角色,就連反派都出了鮑國平、翁文成這樣的經典,尤其是《陀槍II》中的面具殺人魔,到現在依然是「御用奸人」駱達華的經典角色。
當年鮑國平撕扯做餌的陳三元衣服那一集,更成為2000年全年收視冠軍集。
但這樣的情節又不是編導製造的噱頭,而是成為陳三元成長的一部分,
現在重看,發現《陀槍師姐1》特別難得的,是它始終「站在女性視角講故事」,故事也很動人。
怎麼到了2021年,編導沒進步反倒倒退了?
港劇失去的港味,到底是什麼?說完兩部劇的槽點和亮點,我們來聊聊大家在意的問題——港劇怎麼把港味弄丟的?
五季評分,很能說明問題。
第一季8.5分,第二季落到8分,第三季保持在7.9,第四季跌到7.5,最新季直接跌出及格線。
很多觀眾也提到了,新一季,既沒陀槍師姐味,也沒港味。
港味第一點, 當然是情懷。
就像劇中的「陳三元」滕麗名在TVB發布的那條短片裡所言:「在電視史裡面應該都沒有一個劇集的角色,可以演進到從沒結婚、結了婚,然後有婆媳關係、老公出事,到兒子死了,整個生命過程都快要拍完了。」
對於無數80後、90後來說,陳三元、程峰、陳小生和娥姐絕對稱得上是自己青春記憶裡的一部分。
但情懷也是雙刃劍,拍完《法證先鋒4》就退休了的梅小青說過:「拍續集就是再向虎山行,新意、情懷都要兼顧,(拍不拍續集)我們自己也矛盾。」
看上去,新《陀槍師姐》要的就是情懷,可是當劉佩玥在劇中飾演新一代「師姐」的「師姐」造型喚起很多人對老版《陀槍師姐》的記憶,大家才想起新一季宣萱已經很少再穿「師姐」制服,滕麗名升警司之後就更沒有機會穿制服了。
故事沒延續,人物不是過去的人物,連制服都沒了,這到底是要情懷,還是打著情懷的幌子賺收視呢?
但港味有絕不止是情懷。
而是港劇中自帶的,國劇難得的味道。
其中一種味道,就是職場味。
90年代的TVB創造了職業劇的高峰,塑造了一批真正的職業女性,她們專注於自己的專業,生活中永遠體面、大氣,而其中兩個代表性角色,一個是精英氣場十足的陳慧珊飾演的聶寶言,一個就是草根味十足的娥姐。
如今港劇同一個系列中的職場女性,比起上個世紀的經典,不是進步而是退步了。
《陀槍師姐》中的娥姐,與丈夫離婚後,獨自帶著兒子生活,為了養兒子不得不努力工作,一開始體能完全不行,還被教官斥責,後來經過刻苦練習最終順利畢業,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最終當上警隊Leader,從頭到尾人生靠她自己來翻篇。
雖然外形是美貌師奶,但對職業逐漸建立的信念感讓這個人物越來越有魅力了。
而新版中的黛安娜,完全就是一個「傻白甜」的「中年大媽」,恨嫁、暗戀男又不敢表白;工作中,體能不合格不說,還膽小怕事,在餐廳遇到有人劫持傷人,連線飛虎隊卻緊張到手抖掉手機,看到炸彈腳軟到走不動,連男友都問她怎麼考上警隊的。
職業感在哪裡?
對比一下宣萱自己主演的《刑事偵緝檔案IV》中武俏君,就更讓人覺得今不如昔。
武俏君與徐飛的愛情至今令很多劇迷耿耿於懷,兩人的關係中,一直是女方在主動付出,但她從不崩潰或失態,永遠留有一份體面。兩人最終分手,也是武俏君主動退出,還帶著微笑告訴他:這個世界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很多別的東西。
那一刻你能感受到職業感流淌在角色血液裡的天然感覺。
雖然《陀槍師姐》是以女性為主線,但陳小生也不是繡花枕頭。
雖然他平時玩世不恭嘻嘻哈哈的樣子,但作為軍械鑑定專家,擁有超級專業的軍械相關知識,還有「槍神」的稱號,在抓捕罪犯時冷靜果敢,正是這種鮮明反差,讓陳小生更具魅力了,也讓這個其貌不揚的角色在系列前四部邂逅四位個性不同的大美女都讓人信服。
說到底,還是職業魅力在給人物撐腰。
而陳豪在新版裡雖然是飛虎隊精英,但大部分時間忙搞笑,觀眾也不知道他專業在哪裡。
這是職業感全面退化。
這些年港劇的日益沒落有目共睹, 對內地觀眾的吸引力也在漸漸下降,很多人將其歸結為經濟發展帶來的變化,遙想八九十年代,港劇之所以能夠風靡一時,在於它本身的觀感與氣質對於尚且處於「前消費時代」的內地觀眾所帶來的衝擊,如今的港劇當然不能再帶給我們新鮮感了。
就連茶餐廳,大排檔、一家人整整齊齊喝湯也在變少。於是人們說港味變淡了。
但這真是港味的全部嗎?
一直以來,港劇安身立命到底是什麼?真的只是「不開心我給你做碗面」嗎?
這些當然是港味一部分的,但絕不是港味的靈魂。
那什麼是港味靈魂,演員?
有道理。
但新版《陀槍師姐》的陳豪宣萱不也是港劇老戲骨?為什麼又不行了呢?
答案是:好演員,必須依託好內容。
港味背後,其實是一套成熟且嫻熟的內容產出系統。
或者說,港味的本質,是一群港劇的手藝人,熬出的港味濃湯。
靠這傳統手藝,港劇才屹立不倒。
而現在,港劇手藝糙了,港味就淡了。
我舉個陀槍師姐的例子。
同樣是講文職師姐成長,為什麼娥姐讓人敬佩,黛安娜整個人設崩掉?
因為前者的人物邏輯合情,合理。
一個在警局做了10年文職工作,後來得罪了上司被調去巡邏,又被調去掃黃組的師姐,一開始想逃避,把辭職信都打好了交給上司。
就在這時候,在一次行動中用生疏的槍法打開了被鎖住的門,意外救了整組同事,因此重拾信心。後來她決定好好練槍,在男主幫助下通過考試成功申請當「陀槍師姐」,後來又被調到PTU(警察機動部隊)。男主開始只覺得她固執又潑辣,但後來逐漸對她刮目相看主動追求,這一切不是順理成章?
到了新版,女主角黛安娜從第一集開始暗戀自己的男神蒙漢森。可是角色八集過去毫無成長,愛情副線「喧賓奪主」,人物也垮掉了。
所以新版《陀槍師姐》和新時代的港劇失去港味,真的是因為港劇那套過時了?
我反倒認為現在無線拍出來一部《陀槍師姐1》照樣不愁不成為爆款。
不是港劇那碗湯不行了,是港劇自己熬不出當年的味道了,這才是真正的港味缺失。
唱衰港劇早就不新鮮了。演員青黃不接,劇情陳舊,都是事實。港劇在不斷突圍也是事實,這幾年的港劇,不斷試新配方,研究新花樣,但新就能贏嗎?
我反倒認為當年港劇中最強的港味,國產劇仍舊沒有劇集能複製。
就像《陀槍師姐1》那樣,大齡男女邊冤家鬥嘴邊查案,又有煙火氣又好看,劇中不存在等待被男性拯救的女性,娥姐能得到幸福,是因為她本身的魅力和努力,三元的人生顛沛流離,但憑自己依然做到了警司,這些故事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的內涵,人性才是故事的答案。
可是,它的簡單、單純,並沒有影響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當年的港劇就像你青春時愛過的人,稚嫩時的愛帶著仰望,長大後再看他則時過境遷。可是你永遠不能否定過去的經典,那些娥姐陳三元留我們的good old days,既喚起我們的情懷,也潤物細無聲地推著我們往前走。
現在還記得最經典的系列第一部大結局,娥姐和小生,三元和程峰一起舉行婚禮,新娘還上演了一出新娘聯手打色狼的鬧劇。
倆新郎看傻眼,想溜,新娘在後面大喊,「警察!別跑!」
總覺得港劇如果就定格在這一幕,該多好。
而22年後看新《陀槍師姐》,讓人唏噓、意難平的,不是新版的男女主都老了,而是港劇自己,把它的娥姐和陳小生都弄丟了。
港劇中再回不來的關詠荷跟歐陽震華,才是我們真正失去的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