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節怎樣釣上大魚?大師教你2絕招,讓你爆倉爆護,連竿不斷

2021-01-13 漁訊之家

近期小編在論壇中、自己的朋友圈中看到有幾個朋友在曬魚獲的同時,感慨秋季釣魚氣溫驟降漁獲大不如前的分享,甚至有的朋友認為一年到頭魚也就釣到這裡了,所以就此選擇了封竿。以北京地區為例,雖然已經進入了秋季末期,但我個人認為現在仍是野釣鯉魚、鯽魚的黃金季,只是不能同夏季釣魚走相同的思路而已。

今天我在掃帖時又看到一位釣友發布了一條關於秋季釣魚的疑惑,我覺得值得拿出來和大家討論一番,所以今天的【魚情解碼】環節我們就為大家分享下關於秋季釣魚的思路,同時為這位釣友分析下他提出的問題。

從上圖中說明的魚竿長度信息來判斷,這位朋友玩的應該是野釣,主攻魚種為鯽魚,所用的餌窩料為腥香型商品餌和蚯蚓。另他不解的則是為什麼自己和旁邊的大爺使用同樣的餌窩料,作釣同樣的水域,5.4米手竿為什麼一直沒口,而6米3的杆子卻大鯽魚連杆不斷?下面我們從以下一段分析中的多個維度來為網友解答這個問題,當然如果有未能詳細說明的部分,還請機智的釣友們補充。

夏秋交替季節氣溫、水溫、魚體發生的變化

初秋時節雖然早、晚兩個時段的氣溫會比盛夏時節略低一些,但一天之中不會出現明顯的溫度變化,所以當時的氣溫、水溫都相對穩定。這個時間段的魚體會仍處於高活力狀態,包括每天巡遊的範圍和攝食的量級,都會處於它們一年之中的峰值狀態。所以這時我們野釣時使用的套路基本仍和夏季釣魚時別無兩樣,穀物、糧食、胚芽類穀物味型的窩料使用的量仍會非常大。(像釣魚之家自家產品百搭、七鯉香底窩這類以糧食成分為主的產品在哪個季節能可勁兒造)近岸的水溫也比較穩定,所以剛剛進入秋季釣魚時,不用釣得那麼遠。

隨著深秋一步步的到來,氣溫、水溫明顯開始降低。當然魚的感知系統也非常的靈敏。早在溫度驟降前,它們就開始通過增加攝食量和改變食性來急速補充自身脂肪來抵禦溫度的變化給它們帶來的衝擊了。同時魚群的「根據地」也會向更深的,溫度更穩定的水域中遷移。

往往這個時節作釣時,使用以糧食成分為主的餌窩料就不那麼頂事兒了,就需要釣友們隨著氣溫的降低,來逐步加大高蛋白質含量餌料的用量了。以夏季野釣鯽魚為例,那時主要用五糧誘谷香和果香的搭配,進入深秋後就可以替掉果香多用五糧誘麝香和香腥的型號了。當然,高蛋白質魚餌自然少不了葷餌,像紅蟲、蚯蚓這類秋季釣魚必備餌料自然也需要備上一份。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給這位遇到疑惑的釣友提供以下建言。如果大家覺得我們分析的不夠透徹,還望多多補充!

1、深秋釣魚要選擇水線相對較深、水流穩定、水底相對平緩的區域釣遠。

2、秋季釣魚餌料中需要逐步加腥(高含量的動植物蛋白類餌料)

相關焦點

  • 春釣時,這4個技巧能幫你上魚,內行人都這麼玩,一次就爆護
    春釣時,這4個技巧能幫你上魚,內行人都這麼玩,一次就爆護!冬去春來,釣魚人塵封已久的裝備是否已經饑渴難耐。剛剛開春的時候,躁動不安的釣魚人首先迎戰的就是野河,沙坑,水塘等小水面水域。每當三月下旬開始,這種垂釣小鯽魚的感覺就已經滿足不了了。
  • 冬天鯽魚想要釣得好,線鉤漂的搭配好,用「活餌」作餌爆護不難!
    現在已經12月份中旬了,全國各地都已經進入了低溫季節,南方最近氣溫都降到了幾度,實在太冷了,北方氣溫就不用說了,很多地方早已零下幾十度了,水面也結冰了,也開啟了冰釣模式。二:魚鉤選擇1小鉤冬季釣鯽魚,魚鉤選擇也是關鍵,魚鉤要以小魚鉤為主,因為鯽魚嘴巴還是比較小的,鯽魚個體普遍也小,只有選擇適合大小的魚鉤才能實現連竿鯽魚,甚至爆護鯽魚等等,魚鉤選擇3號以下的魚鉤就行了,比如選擇:1號袖鉤2號袖鉤等,
  • 想要釣獲草魚,並且爆護,應當怎麼打窩坐釣?
    題記:想要釣獲草魚並且爆護,該怎麼打窩坐釣?草魚的釣獲相對於其他魚來說,稍微容易簡單一點。再加上草魚中鉤後掙扎反抗的力道大,持續的時間長,使之成為很多釣魚人的心頭好。新人如果想要儘快體驗到釣獲大體型魚的手感,刺激感,草魚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 揭秘谷麥釣大魚之精準選位2——石坎篇
    許多剛學谷麥釣法的新手,面對寬闊的野外水域,感到十分迷茫:這麼大的江河湖泊或水庫,大魚究竟呆在哪裡?該選擇什麼地方下鉤?敝人以近十年的谷釣經歷和用心探索,告訴你答案:慢慢看完這個谷釣選位的系列篇,你就不迷糊了。以下案例,是幾年前我獨自一人選擇石坎谷釣的真實記錄,現打包發出。
  • 野釣多做一點點,多釣不止一點點,4個讓你爆護的小細節
    1、多走一點路不管是在哪釣魚,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哪怕是在斤塘,都有釣得多的和釣得少的,就更別說水廣魚稀的野外了。那些每次都能釣很多魚的釣友,肯定都是對周圍水域相當熟悉的,什麼季節什麼地方哪個位置出魚,他們都門清,也從不忌諱要走遠路之類的困難。
  • 一天100斤玉米連打一個月,保證能釣到大魚?你可能正在浪費糧食
    問題源於一位創作者的一個回復——一天打一百斤玉米,連續打一個月,保證你能釣到大魚!對於這個回復,釣友之間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釣大魚需打窩,這一點每位釣友都知道!不過,需要打多少窩?怎麼打窩更好?這就是需要研究的問題了。
  • 磯竿滑漂遠投:夏季釣大魚,要釣遠釣深,這種釣法助你大魚連竿!
    夏季氣溫非常高,大魚更多的時間會躲在深水中,除去早晚或者部分極佳的天氣,很少靠邊,導致在夏季長手竿也難以釣到大魚。所以每年到了夏秋季節,磯竿帶漂遠投,就成了釣大魚的主要方式。首先來說,遠投容易釣到大魚,這個是眾所周知的事,其次是帶漂會比看竿稍、聽鈴鐺更有樂趣一些。
  • 選擇合適的季節、釣點、釣深,釣上大鯽魚,好像也不難
    野釣圈子有這麼一句話,釣到大魚難,釣上野生大鯽魚是難上加難,事實也是如此,很多釣到過十幾斤、幾十斤大魚的釣魚人,卻一直沒有釣上過丄斤的鯽魚。一是釣大魚的餌料,釣鯽魚的效果很一般,二是大魚出沒的水域,別說大鯽魚,小鯽魚也不會待著。
  • 揭秘谷麥釣大魚之精準選位3——暗坎篇
    許多剛學谷麥釣法的新手,面對寬闊的野外水域,感到十分迷茫:這麼大的江河湖泊或水庫,大魚究竟呆在哪裡?該選擇什麼地方下鉤?敝人以近十年的谷釣經歷和用心探索,告訴你答案:慢慢看完這個谷釣選位的系列篇,你就不迷糊了。
  • 釣大魚專用釣組,雙鉛單鉤通線的搭配及調漂方法,讓釣大魚變簡單
    夏季是釣大魚的季節,不過在釣大魚中釣組搭配是個非常尷尬的問題。釣組搭配過粗,經常一天下來一口沒有,如果釣組搭配的細,肯定可以釣到一些小魚,但是遇上大魚往往就只有短線的份兒。細線小鉤釣大魚,幾乎是傳說中的事,絕對不適合野釣環境。
  • 釣魚人必看的水庫釣大魚技巧,不知道這些怎麼爆護!
    對於釣魚人來說,釣大魚、搏大物是每一個釣魚人心中夢寐以求的事情,那麼水庫則是釣大魚最理想的水域。水庫釣魚和江河釣魚有很大的區別,水庫水面廣,水深,所以在選擇釣位,打窩,用餌,選擇釣具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下面我來分別給大家說一下冬季水庫釣魚技巧!
  • 冬季釣鯽魚,如何選擇「爆護」的出釣時機,主要看這四點!
    冬季釣魚時最大的誤區就在於以為低溫魚難釣,高溫魚好釣,實際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想的往往是錯的。冬季釣鯽魚為主,鯽魚在冰下都可以進食,所以低溫並不是釣不到魚的主因。但是對於不結冰的地區來說,水溫更容易受到氣溫變化、天氣類型的影響,所以這樣的地區釣鯽魚,更要注重天氣的選擇。
  • 我們為什麼釣不到大魚?三方面灌輸限制了我們對大魚的想像
    很多時候我們守釣幾天也不見大魚吃鉤,偶爾中大魚後又脫鉤而去,所以很多釣友感覺野釣大魚太難了!野釣大魚太難了!大部分原因是和野釣資源有關。受一些原因影響,現在野釣水域中的大魚越來越少,這也增加了我們的作釣難度。除此之外,一些大師灌輸給我們的作釣思維,也限制了我們對大魚的想像!最常見的便是以下三方面。
  • 釣重2000克左右的魚竿,到底能釣多大魚?告訴你答案
    現在五花八門的測試和廣告,到處宣傳釣竿的釣重是多少是多少,那麼到底這個釣重與釣多大的魚是一種什麼比例關係呢?首先我們確定一下釣重的角度。現在我們用的比較多的是75度平地挑重釣重值,這個角度比較近似我們溜魚的角度,應該說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當我們角度變小釣重會變大,特別是站在高臺上,釣重能提升很多,所以我們首先確認這個釣重的的角度是平地以75度的角度挑起的釣重值。釣重2200克的釣竿到底能釣多大的魚?
  • 夏釣鯪魚,六大技巧助你爆護!
    要注意的是,鯪魚比較膽小,一般不喜歡在水流較大處活動,建議作釣時選擇靜水處。釣鯪魚的黃金季節是夏季,這時候鯪魚多會在早晚去近岸的水域地帶棲息,到了中午前後則會跑到洄水灣或有樹蔭的深水處待著。而仲春時節,鯪魚則在大部分時候都會生活在水域較淺的地方。
  • 大魚可遇而不可求,釣白條才是你最終的歸宿,史上最全釣白條攻略
    說起餐條(又叫白條),那絕對是我們釣魚人深惡痛絕的一種魚了,如果哪次釣魚被餐條盯上了,那肯定是影響作釣心情的。這種魚喜歡群聚,非常活躍的活動於水面覓食,體型較小、行動迅速、且貪得無厭,永遠都餵不飽似的,就在你的窩裡搶食,讓你的餌料永遠到不了底。
  • 水庫怎樣釣大魚?庫釣有何優越性?選對釣點及用餌,庫釣不難
    釣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間也。文明釣魚,保護資源,人人有責!鄉下釣魚是比較自由的,河流、江邊……找個位置就能隨心所欲下竿。而在城裡,釣魚的環境有所局限,野外水域不是受到汙染就是捕魚電魚泛濫,導致魚群稀少。而又想有大魚釣,釣的魚又健康好吃,大多數城裡的釣魚人已經奔向水庫。那水庫釣魚有什麼講究嗎?又該如何用餌及選擇釣點呢?
  • 釣魚時大魚經常在水面跳躍「卻沒口」想要爆護,這五點你要搞清楚
    釣友們是不是在垂釣的過程中,經常有這樣的疑惑,那就是,為什麼大鯉魚經常在自己釣點附近跳躍,大多數時候卻不給口。 釣友們如果想要搞清楚,鯉魚為什麼在水面上蹦躂卻不吃餌,首先我們要弄明白,鯉魚為什麼會在水面上蹦躂,難道它只是為了向釣魚人炫耀,它那完美的身軀嗎?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 野釣遇上小魚鬧窩,這些釣法可以「擇優錄取」,過濾小魚釣大魚!
    出現小魚鬧窩,其實心態很重要,畢竟這就是野釣的典型魚情,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在小魚群裡釣到大魚。不同季節對於小魚鬧窩的心態也有所不同,夏秋季節釣大魚為主,也是小魚比較瘋狂的季節,很多釣友會不勝其煩。冬季小魚少,魚情也差,小魚主要是耐低溫的鰟鮍和麥穗,當浮漂一動不動時,逗逗小魚也是別有樂趣。
  • 為何別人能釣到米級翹嘴,而你只釣到白條大小的?別說沒有資源
    大家有沒有發現,釣魚圈經常有些釣友曬漁獲,動輒爆護或者釣到大魚,很多釣友說人家發的圖片都就是P的,其實這類釣友就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一群人,你自己釣不到大魚就抱怨沒有資源,然而就算有同樣的資源你也未必能釣到大魚,這是為什麼呢?關鍵是你沒有用對方法!就拿翹嘴來說吧,這種魚分布夠廣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