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爆款轉向,正當紅的"甜寵劇"當心甜過頭

2021-02-06 捕娛記


「談戀愛嗎?滅你全族那種。」如果沒有看過最近熱播的網劇《東宮》,也許你根本看不懂這些自稱「東宮女孩」的觀眾追劇時發明的「玻璃渣裡找糖吃」等大批新式語錄。與此同時,另一部題材完全不同的網劇《愛上北鬥星男友》,也因為主角之間的「發糖」劇情甜膩度爆表,成為近期備受網友關注的「網紅甜寵劇」。潮流變化快,青春偶像劇集體轉向,年輕人熱衷輕鬆愉快的「戀愛腦」題材,某種程度上是社會與行業的「共謀」。

  


一年十幾部,「甜寵」成新風向


從去年開始,網劇爆款的類型就開始轉向,懸疑、驚悚題材紛紛變道,僅2018年一年就有「甜寵劇」十餘部先後上線。從《雙世寵妃2》《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到近期播出的《奈何BOSS要娶我》《東宮》《愛上北鬥星男友》,男女主角間的高甜互動橋段成為劇情亮點。看上去低幼的「親親抱抱舉高高」,卻讓網際網路觀眾十分受用,像低成本、全新人陣容的《雙世寵妃》一度創造了36億次的播放紀錄,《奈何BOSS要娶我》也迅速吸引了網絡流量,關注度一度壓過同期有著「《延禧攻略》續作」之稱的《皓鑭傳》。



這種趨勢並非國產網劇一家獨有,「日子很苦,張嘴吃糖,貼著『甜寵』標籤的影視作品風靡中日韓。韓劇方面,去年夏天的《金秘書為何那樣》以及近期熱播的《觸及真心》都讓不少觀眾感覺滿心甜蜜。」劇評人戴桃疆指出,《觸及真心》雖然劇情本身缺乏新意,只是一味在主角的戀愛橋段上「發糖」,但播放量和關注度依然高居近期韓劇榜首。《東宮》目前官方微博閱讀數量已突破21億,在超級話題社區位居第二,只有去年優酷的「爆款劇」《鎮魂》能排在它前面。



即便《東宮》中主角李承鄞和九公主小楓在熱戀期的「發糖」已經讓人覺得齁得不行,但因為後期人物命運和個性反轉,甜寵劇情戛然而止。不少觀眾無法接受,在彈幕中呼喚劇情應該繼續「發糖」,甚至給該劇起了一個外號叫「話梅劇」(指男女主角瘋狂「撒糖」的背後暗含心酸,讓觀眾欲罷不能的悲劇)。


細分受眾,瞄準「輕熟」女性


「甜寵劇是傳統的浪漫愛情喜劇衍生出的一個分支,甜寵劇在市場上取得的勝利得益於這個類型高度的確定性。」戴桃疆表示,相比於傳統的浪漫愛情喜劇,主角的感情演進可能會歷經各種磨難,甜寵劇則是從頭到尾「發糖」,「女主角是男主角情感上的第一也是唯一,女主角是情感關係中的絕對勝出者,過程中只需要男主角帶來的浪漫體驗就好。」在她看來,這種高度確定性的結構和設定,滿足了一部分觀眾輕鬆觀看的心態,觀眾無需投入太多情緒便可以獲得極大心理滿足。

對市場來說,這種直擊觀眾喜好之處的劇集類型,正是當下網劇所追求的受眾細分和精準定位。劇評人納蘭驚夢注意到,他身邊愛看甜寵劇的觀眾以80後、90後女性觀眾為主,對於大部分年輕女性來說,浪漫愛情劇是對現實的一種精神補充,「如果現實生活中感情需求得不到滿足,至少可以通過看甜寵劇來獲得心情愉悅。」



《騰訊2018年指數報告》顯示,騰訊視頻追劇用戶中90後和00後分別佔據54%和18%,24歲以下節目用戶佔比由2017年的51%上升至55%,品位多元的95後和00後逐漸成為各個維度的主力受眾群,用戶群體傾向年輕化。而根據各家視頻網站公布的數據,目前視頻網站用戶群依然以女性為主。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也表示,以《愛上北鬥星男友》為例,愛奇藝聚焦「她時代」的「輕熟」女性推出輕熟甜喜劇,是在青春題材大範疇下向更多垂直細分領域的延展。對瞄準年輕女性觀眾的甜寵劇而言,得到製作方和平臺的青睞自然不難。


「發糖」欠邏輯,警惕審美疲勞


從《芸汐傳》的「芸汐抱」、《延禧攻略》的「衛龍CP」,到《香蜜沉沉燼如霜》的「報恩」梗,甜寵劇「發糖」的由頭越來越多,手段卻略顯單一,也帶來了「甜得齁人」「甜得發膩」的潛在風險。

「『甜寵』主要依靠日常互動和親密關係營造氛圍,對劇中男性角色的顏值、浪漫橋段設定有極高要求,對演員的觀眾緣也提出一定要求。」戴桃疆毫不諱言,不少製作方看到甜寵劇的市場前景,卻未能看到這類劇集往往為滿足「甜寵」而帶來的結構和情節缺陷,「甜寵劇在關係建構上多數存在邏輯瑕疵,角色不具備基本的行動邏輯,許多情節設定顯得生硬、突兀。加之親密關係中的甜蜜、嬌寵手段無外乎無限包容、親暱接觸,久而久之容易令觀眾滋生審美疲勞,產生厭倦感。」



韓劇《觸及真心》播到中期後依然重複「撒糖」,就已經讓很多觀眾選擇棄劇。國產甜寵劇盛行後,一年來市場上也出現過不少同類題材,但能夠達到《香蜜沉沉燼如霜》或《雙世寵妃》同等流量的作品並不算多。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作品「為甜而甜」,或者為了「甜寵」而編造違背生活邏輯的高糖情節,其實已經引起了觀眾反感。行業評論者蘇湛表示,過去觀眾正是因為討厭豪門爭鬥劇的懸浮而反感虐戀向的劇情,如今甜寵劇門檻更低,創作者可以趁著風口將「甜虐」無限延展,但切勿把它們推向懸浮與自娛自樂。無論是主打甜寵還是虐戀的情感劇,只有在符合現實的正確引導下,才能在市場上走得長久。



相關焦點

  • 網劇爆款類型開始轉向 "甜寵劇"正紅當心甜過頭了
    原標題:「甜寵劇」正紅,當心甜過頭了 如果沒有看過最近熱播的網劇《東宮》,也許你根本看不懂這些自稱「東宮女孩」的觀眾追劇時發明的「玻璃渣裡找糖吃」等大批新式語錄。與此同時,另一部題材完全不同的網劇《愛上北鬥星男友》,也因為主角之間的「發糖」劇情甜膩度爆表,成為近期備受網友關注的「網紅甜寵劇」。潮流變化快,青春偶像劇集體轉向,年輕人熱衷輕鬆愉快的「戀愛腦」題材,某種程度上是社會與行業的「共謀」。
  • 甜寵劇生產「避雷」指南
    文 │ 穀雨每個女性觀眾至少都會看一部甜寵劇。關於愛情的奧義,古往今來,是每個階層、每個年齡段的女性們,都樂此不疲的、共通的話題。最近隨著《滿滿喜歡你》《明月照我心》等劇集熱播,相比懸疑劇,小甜劇似乎一直沒有被網劇市場甩下。這種投資成本小、大部分由IP改編而來、採用新人演員的高甜劇,作為填充中腰部的中堅力量,又處在一個短暫的爆發期。
  • 甜寵劇之後,警惕「工業糖精」的泛濫
    甜寵劇將情感偏執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惜以犧牲情節、人物和環境的邏輯性、豐富性和真實性為前提。這些原本作為藝術作品的重要要素因為單一而極端的情感邏輯的需要而喪失了合理性。從突然爆款到逐漸消退,甜寵劇自身的發展邏輯,隱含著觀眾審美需求的變化,即人們對高品質作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渴望在螢屏上看到實實在在具有生活質感的藝術。
  • 大表姐劉雯那段甜蜜的"戀愛"真的甜齁我了……
    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天總是想著大表姐劉雯和崔始源那段節目式"戀情",回看他們的片段,覺得特別甜蜜,但是回到現實中,卻有點難過,可惜他們並沒有真的走在一起……他們在節目中太甜了
  • 美麗的"玉兔精":甜歌皇后李玲玉,混血兒子帥氣哦
    李玲玉在《西遊記》中扮演了"玉兔精"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連續灌制了《甜歌皇后》、《甜妹子》等六十多張個人專輯,每張專輯的銷量都在百萬以上,從而奠定大陸歌壇甜歌皇后的地位。她說:「歸來以後我接受了一些電視臺和網站的採訪,發現很多歌迷還是非常支持我唱歌,他們給了我很多鼓勵,我非常感動,所以我決定還是繼續唱歌,繼續走甜歌路線。不過我已經不可能像以前的純情小女生了,時間催人老,我的音樂裡將會是多一份成熟女性的心聲。」
  • 爆款甜寵劇「真香」定律(附13部播出、待播甜寵劇)
    甜寵劇爆款頻出的背後有何「真香」定律?甜寵劇扎堆,接下來哪些作品能夠突圍?「甜寵」一詞源於網絡文學中的甜寵文,是網絡文學細分化發展的產物,隨著IP改編風潮進入網絡劇市場。甜寵劇這一品類被用戶和行業廣泛認可,要追溯到2016年的《微微一笑很傾城》。
  • 2020「評分最高」的4部甜寵劇,部部糖分超標,錯過太可惜了!
    2020「評分最高」的4部甜寵劇,部部糖分超標,錯過太可惜了!甜寵劇,一直是大家都很喜歡的類型呢,高甜無虐的情感戲,總是會讓人在追劇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露出「姨母笑」,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2020「評分最高」的4部甜寵劇,部部糖分超標,錯過太可惜了!
  • 【鷹眼頭條】「甜寵劇」之於視頻網站:「蜜糖」or「鴉片」?
    只是,在通過給予觀眾爽感、糖分..開疆闢土的同時,甜寵劇也出現了同質化、套路化的「苗頭」。而在甜寵劇數量井噴之下,如何避免「甜而不膩」成為製作方和播出平臺亟需思考的問題。事實上,不止是國產網劇,國內的電視劇如《一千零一夜》《香蜜沉沉燼如霜》,綜藝《心動的信號》《女兒們的戀愛》《我家那閨女》,以及韓劇《金秘書為何那樣》《觸及真心》等,均憑藉甜寵元素俘獲了不少觀眾,甚至連主打虐戀的劇目也要時不時撒糖才能留住觀眾,並就此誕生了所謂的「話梅劇(又酸又甜的劇目)」2、製作成本相對較低甜寵劇雖然類型愈發多元化,涵蓋了都市
  •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了解張含韻嗎?是顏值還是歌聲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有多了解張含韻,是顏值還是歌聲?張含韻:1989生於四川,在2004年,以15歲之齡參加《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三名。從此一舉成名。但真正讓她爆紅的是在2005年,為《超級女聲》演唱主題曲《想唱就唱》和廣告神曲《酸酸甜甜就是我》,讓廣大觀眾認識有這麼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唱歌還這麼甜。
  • 甜寵劇這是要換新模式?武俠劇第一集也能甜到齁!
    官人說: 最近,網劇市場正當紅,不同題材的網劇紛紛上線。 就連很久不見的古裝武俠劇也回來了。 今天首席影評官發表的是影評人人可兒的文章—《慕白首》。
  • 它的唯一缺點就是"片名"太甜
    日影在"懸疑、變態"的故事設計上。《地獄變》,是日本大正時代作家芥川龍之介1918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書中講述的故事就是一個畫師被要求畫出地獄的樣子,半個月後,大部分都已經完成,唯獨有一副畫無論如何都畫不出來。
  • 芒果臺未播先火的4部甜寵劇,部部甜到齁,追劇黨們有福了
    芒果臺未播先火的4部甜寵劇,部部甜到齁,追劇黨們有福了!說起芒果臺,各位小夥伴都非常熟悉,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夥伴來說,芒果臺的甜寵劇和綜藝節目都非常不錯,尤其是這兩年芒果臺自製了不少網劇,播出後反響十分不錯,比如說《樓下女友情籤收》、《時光與你都很甜》還有近期熱播的《心動的瞬間》等等,雖然劇情很簡單,但是劇情卻非常吸引觀眾,今天就帶大家看看芒果臺未播先火的幾部甜寵劇吧!
  • 網劇周榜 | 《99分女朋友》:甜寵劇100分持續在線
    兩部網劇首登榜單,TVB出品的港劇《那些我愛過的人》位列周榜第八位,企鵝影視出品的古裝偶像劇《鳳歸四時歌》位列周榜第十位。《傳聞中的陳芊芊》的編劇南鎮的腦洞在《99分女朋友》裡再次得到了觀眾的肯定。不同於前者,《99分女朋友》是一部都市劇,由鍾青導演,趙弈青、厲嘉琪等主演,南鎮擔任編劇。
  • 甜寵劇:泱泱中華第一耐打網劇類型
    要知道每個女孩學生時代,桌子上抽屜裡,至少也要放著一本少女雜誌,而裡面的故事,基本與現在的甜寵劇相差不遠。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何甜寵劇依舊經年不衰,活躍在眾人視野裡?考慮到衛視劇的相關劇集中,甜寵只是其中一個元素,今天壹娛觀察將以純網播的、且甜寵為主要賣點的劇集為討論主體,做相關分析。
  • 譚志剛的"淡"與"雅"
    那時我在縣城某單位做打工秘書,因為有些印刷製作的業務,所以常去縣正路一家列印店。第一次去,便被旁邊一家店的門楣上三個字聽吸引:"紫石齋"!我總是感覺,這三個字瀰漫著一種禪意,似在訴說著一個不可言說的故事。後來,通過了解,又知道了齋主譚志剛的名字。一年後,我去了衡陽,四年後又去了廣東。2008年,我開始上網,這時,在家鄉的紅網祁東論壇上,又遇到被祁東縣委宣傳部聘請為總版主的譚志剛。
  • 這4部甜寵劇超甜海報曝光,部部甜入心扉!
    這4部古裝甜劇超甜海報曝光,部部甜入心扉! 2、《甜了青梅配竹馬》 這是一部很精彩的甜寵劇,而且男女主都是我們喜歡的類型,他們就是任世豪和許雅婷,雖然是新人演員,但是他們的顏值非常高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到最後,身體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注意一下,這裡的天地陰陽已經是後天的陰陽了,不然到後面講先天陰陽的時候容易理解出偏。這個後天陰陽,就是水火。中醫常說,古人以水火立極,就是這個後天陰陽。先天陰陽是乾坤,這個學過易經的朋友都知道。
  • 流水的男主,鐵打的女主,國產甜寵劇要被這五位女演員給承包了
    近幾年國產甜寵劇非常吃香,不少劇方都願意嘗試這一題材,原因是市場喜歡這一題材,而且大多數以女性觀眾居多。不少觀眾願意無腦看男女主角花式撒糖,一邊看一邊露出姨母笑。不過甜寵劇越來越多,卻發現好像男主換了那麼多,女主好像就那麼幾位,正所謂流水的男主,鐵打的女主,國產甜寵劇要被這五位女演員給承包了!
  • 繼「陳芊芊」後,趙露思主演《我,喜歡你》為什麼能成爆款網劇?
    並且趙露思從出道以來,打造的都是甜寵劇女主人設。雖說在演技上變化不怎麼明顯。但她甜美長相和其搞笑靈魂真是讓很多觀眾都難以抗拒。,很多方面的原因是因其搞笑性格,但是她主演的《我,喜歡你》為什麼能夠成為又一爆款網劇呢?
  • 對「高糖無虐」甜寵劇的觀察與思考
    而甜寵劇則更多進行了類型融合,不再局限於都市題材,是古裝言情、青春校園等多題材的交叉。甜寵劇與傳統偶像劇之間最大的差異便是突出了「甜寵」二字。「甜」是指故事情節輕鬆甜蜜,「寵」是指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態度。相較於傳統偶像劇,甜寵劇強調所謂的「高甜無虐」特徵。「高甜無虐」並不是說此類劇情中沒有戲劇衝突,而是說甜寵劇形成了一種更舒適平滑的情感衝突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