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白夜追兇》
電視劇《白夜追兇》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知友:清風(1400+ 贊,導演王偉,代表作《白夜追兇》《畫江湖之不良人》)首先說關宏峰的魚。
關宏峰養了一條特別會加戲的魚,它叫「老虎」。對於一個四十來歲沒結婚沒女朋友的男人來說,他的家裡應該有個活物,但他也沒精力養貓狗之類的,魚就最合適不過。
這條魚專替關氏兄弟背鍋。你說它成天自己待在魚缸裡,也沒做什麼,卻總在臺詞中被提起。
比如當周巡質疑「你壓力太大暴飲暴食?一個人吃這麼多?」關宏峰就會拉老虎出來背鍋:「這是給老虎留的」。
另外,「老虎」的品種是非洲肺魚,平時用鰓呼吸,在乾涸時可以用鰾當作肺呼吸,對應了兄弟倆在陷入困境時想出共用身份的險招。
當然,最細思極恐的其實是:這麼肥的魚,戲拍完之後去哪裡了?
很多鏡頭的連接細想起來都是有內涵的。
比如車震案裡關宏峰跟關宏宇說,破窗器這個事兒,你有沒有跟其他人說。關宏宇說我真沒跟媒體說過。那如果沒有說,就只有他了。
這一段中間插了一個鏡頭是,關宏宇瞄了一眼韓彬。這裡面有兩個意思,第一,他可能是兇手,第二,韓彬發現我了,他會不會說出來。
這是故意通過剪輯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韓彬那裡去。但其實韓彬有沒有問題呢?繼續看下去就知道了。
伍玲玲的名字和五百撞了(500),這個純屬巧合,並不是特意安排的。
還有人提到 213 滅門案案卷的記錄人叫王偉,說這是我的小心機。
嗯,這個應該說是道具組的小心機。
劇中人看的書的名字,倒確實是有一些小心思在裡面。
第四集,小汪將打賭輸的錢放在周巡桌上,周巡拒收之後,拿起了一本《決勝千裡》,而實際上他對身邊的很多事充滿懷疑。
第六集老關去找劉長永時,老劉手邊有本《做一個會說話會辦事的聰明人》……一看書名就像是老幹部必看書目,算是官方吐槽他愛打官腔。
其他的不多說,說了就劇透了。實際上很多前面鋪的線索已經開始顯露作用,比如之前弟弟在家一直戴手套,兄弟倆家中生活用品的數量,包括床上睡覺的痕跡等,都保持著獨居的狀態,在後來周巡帶人偷襲關家的時候,就沒有發現另一個人的生活痕跡。
弟弟辛苦了十幾集的作用,終於體現出來了。
知友熱評
呀,捉到一隻活的導演!
語冰者
那幾本書,對應看的人,都挺有喜感的,算是一個不大不小不冷不熱的笑點了。
暗夜小蝶
演配角需要怎樣理解角色,以及該角色和主角的關係?
知友:王瀧正(900 贊+,演員,代表作《白夜追兇》《心理罪》《愛比死更冷酷》)就像沒有常勝的將軍一樣,沒有永遠的「主角」,那麼也可以說沒有永遠的「配角」,娛樂圈中從來最不缺乏的,就是演員。
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說過一句話「臨時演員也是演員」。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只能看到主角的光環,而對於那些臨時演員,也就是俗話說的跑龍套的沒有什麼印象。
可很多的配角演技卻是一流,一部戲的成功也離不開他們。周星馳電影裡的黃金配角我覺得尤為明顯,就是那種你一出場觀眾就能記住你的那種,還有在《瘋狂的石頭》裡面的黃渤,那時的他並沒有成名,在這部劇裡黃渤僅僅是一個配角,是那三個壞蛋裡面的其中一個,這部戲他撩個頭髮都是戲,(好像誇了一下我自己,哈哈)。
還有馮小剛導演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那段「還有誰,還有誰……」,也成就了經典,包括前段時間的《我的前半生》,吳樾演的那個不常規的小三把觀眾帶入到能去微博對她評頭論足,就是因為她演的好。所以有時候我覺得所謂的配角更難演,必須擁有破釜沉舟,忍受寂寞的精神。
還有大家一致認為經典的希斯萊傑的小丑,總之看完了蝙蝠俠我能記住的就只有他,主角因為人設的原因編劇一般會寫得非常全面,你是誰你要幹什麼你為什麼要這麼做都很明確。
可是有時候配角就不這麼豐滿,甚至有時候就是為了配合主角劇情需要去發生一段故事,我是一個靠感覺並且喜歡問為什麼的演員,有時候會很煩惱不知道劇本裡我的角色的心理行動該是什麼,所以只能自己去豐富去借鑑去現場感受好的演員給我的刺激。
例如《白夜追兇》裡周巡這個角色,當時劇本就已經給出人物的定位,及其走向和框架,有了這種最原始的感覺和狀態,在現場拍攝時,面對真實的現場,對手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刺激,相對應的會有一種即興的真實感受釋放出來,自然而然就會使自己的角色變得更加豐滿。
不過演了幾年的戲之後,我覺得配角只是分工的一種說法,任何優秀的演員、導演都不會輕視這個,所謂的主角擔任故事主線的發展,所謂的配角承擔著故事情節起伏的責任,所以配角其實更加生動。 簡單點,配角差不多就是一個故事的攪局者。哈哈哈。
此外就是主角和配角的身份,其實我覺得這倆在一部戲裡面是互換及相互扶持互相依靠的(一陰一陽一快一慢一靜一動)。
再加上最後呈現出來的在表演當中給觀眾留白,讓觀眾也能夠參與進來成為整個劇情整個表演的參與者之一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表演。
知友熱評
撩頭髮這操作實在是太騷了,這樣的警察還有誰!!!但是為什麼遇到案件就是一句——關隊,你怎麼看?——換成元芳毫無違和感哈哈哈
陳涼
一人分飾兩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知友:潘粵明(11000 贊+,演員,知乎編輯推薦)大家好,我來晚了。
關於問題,我想說的是:首先,很感謝片方給我這樣的機會,如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我沒有想到的。
其實我之前就特別想在劇裡一人分飾兩角甚至多個角色,覺得這樣的角色既有挑戰性,也很過癮,沒想到就實現了,也算是上天對我的一種眷顧。
當時接到這個角色,是在《跨界歌王》之後,也是工作的一個空檔期,導演五百就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有一個不錯的項目找我談,簡單的交流之後就覺得很不錯,同時五百那邊也和資方包括優酷的袁玉梅「梅姐」去溝通了我的情況,對方說看了我在《跨界歌王》中的表現,覺得我很適合。後來我也接觸到了劇本,覺得這個劇本太迷人了。
雖然劇本很讓人興奮,包括和五百、導演王偉的想法也非常契合,但是拍攝兄弟兩的角色還是比我想像的要困難的很多。以前也拍過分飾兩角的作品,比如《白蛇傳》就演了許仙和他的舅舅,但是兩人不同框,比較簡單。
觀眾看到的一人分飾多角,大多情況下也是同框的比較少,即使用特技演員也不敢動,或者很難看見替身的正面。
但這次《白夜追兇》在運用兄弟倆的角色就下了很多功夫,兄弟兩不僅要同框、還要有互動以及身體上的接觸,所以我們基本上用都是肩扛大移動,這個對攝影要求特別高,對演員的要求也特別高。
兩個人都演一遍並不難,難的是合在一起,節奏都對的上,眼神、語氣都十分合拍。
整部劇中,粗算了下我有 1000 多場戲,我很幸運的是開機的時候就是拍兄弟的戲,因為比較難,我記得大概有兩個禮拜的時間裡,通告每天就是我一個人。
他們就開玩笑說,不是風就是雨,所以就說都是自己跟自己演,也幸運前面前面先拍了比較難的戲,因為如果拍到後面的話,到殺青的時候再拍,兄弟倆的戲就沒有那麼大的衝勁了!
不過,現在從結果上看,雖然還是有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但整體還是覺得比較滿意的,這比我們想像的要好,大家都覺得對上了。確實很幸運。
如果非要問我具體的體驗,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有些刺激、也有些後怕吧,真的是太累了。
知友熱評
給潘老師瘋狂打 call!
Maha
哎喲呵!可等到你了啊老關!
王瀧正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關於《白夜追兇》的更多精彩內容
你喜歡這部劇嗎?為什麼?
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