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四次公演票數出來後,張雨綺一溜煙跑下臺,情緒失控又不想在大眾面前流淚。
後來接受採訪的時候又說,跑著跑著我又不想哭了,發現後面還有個表演沒有弄完。
30+來乘風破浪,無論如何都是頂著壓力的;但是,敢於乘風破浪的姐姐更是希望。
給自己更多的挑戰,才能讓自己有更多的可能性。
有一句話說:幾乎沒有人對自己的初始人設滿意,所以,每個人都在積極的尋求改變。
對於張雨綺來講也是如此。
她一路走來,一直沒有固化人設,反而在不斷塑造著自己的人設。
01沒有少女時代
幾乎每個女孩都有一個粉紅色的少女夢,穿著漂亮的衣服,被別人寵成公主。
而對於張雨綺來講,她並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人生階段。
出生於山東德州的張雨綺,生活在一個離異的家庭,跟隨著母親生活,目睹生計的艱辛,張雨綺從小性格中更多了一分獨立和堅韌。
她媽媽接受採訪的時候曾說,雖然張雨綺是女兒,但是生活中更多的是被女兒照顧。
所以說,對於張雨綺來講,對生活的責任心早早的就展現出來,她沒有享受應該被捧成小公主的日子,反而是心疼母親,早早的成熟起來去照顧母親。
還是她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學費不夠,母親變賣了首飾才湊夠學費讓張雨綺能夠去念書。
那個時候,拍一套藝術照需要不少錢,其他的同學都有,而她卻沒有,大家都上交藝術照的時候她只能交普通的照片。
她人生中少女時代的年齡段,也沒有享受少女的情懷。反而是更早的去面對成年人的世界。
這種經歷談不上好或者不好,因為畢竟每個人無論如何都是要去面對生活中的這些問題的。
而且早早的能夠獨立了也會相應的減少那些所謂的三十歲焦慮吧。
有句話說過往不念未來不迎,做好當下。
有句話說過往不念,過去的不能代表現在,一個人是什麼樣的,從來不是被過去貼上標籤。
相反地,是在當下和未來的做法。
02出道即是星女郎
這個世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公平的。就像對於張雨綺來講。
雖然張雨綺的成長環境並沒有讓她內心充盈,但是足夠的生活閱歷以及兼職經歷,讓她有機會被周星馳看中,出演星女郎。
正是被廣告中張雨綺的笑容所帶來的感覺吸引,周星馳籤約張雨綺。
出演後張雨綺一下子就紅了,一直都是站在舞臺的C位。
早在2008年的時候,張雨綺就出演周星馳電影《長江七號》的女主角,一夜之間便紅了起來。
之後又在《女人不壞》中獲得最佳新演員的提名。
後來又相繼出演多部優秀的影片,可以說是賺足了成績。
雖然收穫了這麼多,但是對於張雨綺來講,她內心還是有不滿足的。
她所有的角色中都是三十歲以上的人,沒有演過少女時代。
就如她自己說的,「20歲的時候演的都是三十幾歲的人,螢屏上也從來沒有少女的信息傳遞給大家,所以我沒有少女時代。」
也許是她對於少女時代沒有什麼深刻的感悟吧。
但是這都不妨礙她往前走。
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樣,從來都不是靠彌補過去,或者找回過去的東西;而是這一路上一直向前,一直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
以後是什麼樣並沒有確定,關鍵是自己把握好方向。
03是個敢愛敢恨的人
也是在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才知道原來張雨綺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真的很難想像。
但是,也不難想像。她很期待能夠有人生的各種嘗試,包括結婚生子。
張雨綺第一個公開的男朋友是汪小菲,沒想到時隔一年,卻從一個兩個人互煽耳光的消息後兩個人分手。
隨後汪小菲和大S走到了一起。
不久後,張雨綺和大她21歲的王全安結婚了。之後出現了張雨綺踹王全安的車門,不久後兩個人以分手告終。
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對婚姻的憧憬,而後又和相識進70天的第二任老公結婚,並且生下一對雙胞胎,成為了一名幸福的媽媽。
雖然第二段婚姻也以失敗告終,但是,張雨綺也並沒有在追愛的路上停下來。
她就是這樣,不斷的追求著自己想要的一切。
其實誰也不知道,究竟要走多少路,才能最終遇到最終的那個人。
但是重要的是一直在尋找,一直在走。
04
生活中,為了去追求自己期待的人設,其實每個人都在不斷的改良人設。
而人設不過是對一個人當下的標籤而已。
就如張雨綺自己說:我現在才三十歲,人生才過了幾乎三分之一(假如一百歲的話),很難鋪路鋪到後面七十年。
人設不過是判斷一個人某個時期的標籤而已,而每個人的人生也正是在追求自己理想人設的過程。
不對當下的自己有人設的明確定義。同時,又不斷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人設。
三十歲,正年輕,正是應該乘風破浪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