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賭養家餬口,大賭創業興家」是電影《賭神》中,刀仔哄女朋友時說的一句臺詞,小賭能不能養家餬口這個不好說,鯉魚是沒見過,沉迷賭博傾家蕩產的我倒是見過幾個。
至於大賭創業興家的肯定有個眾人皆知的例子,那就是一代澳門賭王何鴻燊。
賭王於5月26日98歲高齡駕鶴仙遊的消息一經證實,瞬間就衝上了各大媒體的熱搜排行榜,賭王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傳說。
白手起家,掌控著5000億的資本帝國,做慈善捐款百億,以及複雜的家族關係,賭王的故事太多了。這些故事這兩天各大自媒體都已經播報無數遍了,感興趣的朋友應該已經有所了解。
鯉魚以幾部與澳門有關的電影,和大家聊聊這個彈丸之地風雨變幻的傳奇往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香港影壇曾經流行過一種獨特的類型片「黑道梟雄」片。
雖然這種類型片屬於黑幫片的範疇,但是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黑道梟雄片在現實生活中都有人物原型,但是這些電影並不屬於傳記片,並且主人公往往都是叱吒風雲的大佬,就算幾十年後劇組仍然是心懷敬意,因為這個原因電影戲說的成分很大,當然避重就輕的美化是必不可少的。
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呂樂的故事主人公叫做雷洛,吳錫豪的故事主人公叫做吳國豪,杜月笙的故事叫做陸雲生。基本都是白話的諧音,不過是為了如有雷同也不是故意的做個掩護,觀眾對於人物原型是誰都是心知肚明。
這時投資拍這種類型片最多的是向華勝和向華強兄弟,也與向家的社團背景不無關係。
五億探長雷洛傳,當然是說雷洛腳踏黑白兩道賺得了五億身家,雷老虎能整合四大家族,一定是當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話事人。
五個億就有這麼好看的電影,那賭王白手起家賺得五千億身家的故事,當年肯定是要拍電影的。
1992年王晶導演了《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賭城大亨II之至尊無敵》兩部套裝。
講述了家道中落的貧窮大學生賀新(劉德華)與郭英南(萬梓良)前往澳門,經過艱苦打拼,最終成為一代賭城大亨的傳奇故事。
如果按照人物原型的人生經歷來說,我個人覺得九零年代的黑道梟雄片中,從傳奇性和戲劇性的角度思考,賭王的故事至少能排在第二,僅次於上海皇帝杜月笙。
王胖子導演的電影有點兒把這個故事拍糟蹋了,電影的結構鬆散,節奏混亂,沒能把賭王的傳奇人生演繹出來。
電影在當年的黑道梟雄系列中,說屬於三流水平可能苛刻點,最多勉強算得上二流,比起《跛豪》《龍虎兄弟》這些一線作品遜色了不少。
當然這也不都是王胖子的責任,賭王的故事有其特殊性。
首先賭王是合法商人,雖然掌控澳門的博彩業,但是人家是有牌照的。與跛豪,杜月笙,馬家兄弟這些黑道人物有所不同。
前面說了賭王的社會地位不是普通黑道大佬能比的,有一比的最多是三十年代上海灘的杜月笙,這一點後面我用另一部電影詳細說說,這裡先放下。
其次,人物原型在電影拍攝時社會地位仍然如日中天,既沒有過世,更沒有跑路或者身陷囹圄。劇組沒有理由,更沒有膽量,把當年的秘聞和八卦全拍出來,也不能太戲說。
單說賭王的感情線,四房太太,十七個子女,四個小時的電影篇幅就不夠用,可以拍成一部連續劇了,當然了王胖子也未必有自信敢拍。
這部雖然我一直說拍的不算出色,但是這是跟《跛豪》這樣的經典之作相比,作為了解賭王創業史來看,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
前面說賭王的地位不是普通江湖人物可比,這一點可以看銀河映像98年作品《暗花》。
從電影的角度評價,這部比《賭城大亨》好看多了。
電影的故事是虛構的,背景是真實的。而且這部表達了賭王的價值觀「繁榮穩定才能安居樂業」,穩定是先決條件,任何人無論出於何種理由擾亂了澳門的穩定,都將受到清場的裁決。
這在二十多年前我看這部電影時感受並不深刻,時至今日看看香港人和澳門人的生活差距,就能知道這一點的重要性。
香港和澳門的城市規模,人口,經濟重心都不一樣,硬性比較的意義不大。
從非理性的角度出發,感性上我挺喜歡澳門這個小地方,香港算不上討厭但是也沒什麼讓我喜歡的地方。
《暗花》這部電影上映時,我常駐在廣州,香港和澳門經常去,香港大多是為了工作才去,澳門則純粹是去玩。
從城市建設來說香港無疑是現代化大都市,澳門則不大,也不怎麼現代。
香港給我的感覺時尚、急促而煩躁,甚至有點逼仄,不是現在二十年前就有這樣的感覺。
澳門給我的感覺則是非常舒服,而且有一點點的異國情調,異國可能不準確,反正就是內地沒見過這樣的城市吧。
《暗花》的背景是真實的,澳門當時有一位綽號叫「崩牙駒」的大佬,據說已經將澳門地下秩序一統江湖。
這裡提醒沒有概念的朋友,澳門很小,整個澳門和香港社團的一個角頭老大,能夠覆蓋的街區和人口差不多。
澳門因為博彩行業的發達,靠借貸為生的大耳窿自然大發利市,這比香港社團代客泊車,或者倒賣個盜版VCD的生意好賺的多。
香港社團眼紅澳門的生意,於是組隊要去澳門跟駒哥談談,分一杯羹。
前面說了此時澳門內部駒哥已經沒有敵對的幫派存在了,自然不願意香港社團撈過界,於是雙方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當時無線和亞視總在播關於這次衝突的新聞,像黑幫連續劇一樣,時間久了記不很清了。好像有一次新義安和14K的兩位堂口老大級別的人物,在澳門一上岸就被一死一重傷撂倒在了碼頭上。
結果可想而知了,這誰還敢去澳門耍啊,本來去玩也就是圖個樂呵,流彈又不長眼,就算濺一身血也犯不上。
澳門的博彩業,旅遊業生意一落千丈門庭羅雀,賭王不高興了,燊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電影裡後果很嚴重是杜sir瞎編的,賭王犯不上。
年過七十的賭王輕描淡寫的放出話來,大意是你們這幫靚仔這樣搞搞震,肯定是不行的,搞得我生意都沒得做,澳門人吃什麼。
哪用清場那麼麻煩,兩邊坐下來講數,結果好像是澳門有牌照的場子歸本土社團,地下賭檔歸香港社團。
不過講數也沒有太大用處了,駒哥的故事也快落幕了。
關於澳門的黑道梟雄片這部《濠江風雲》也挺有意思的,電影的水平一般,加之上映時港產片的影響力已經無法與九零年代初同日而語,所以影響力不高。
黑道梟雄片自然是黑道大哥的傳記片,這部的投資人就是這部的主人公駒哥。也就是說這位大哥自己投資給自己拍了一部電影,這不僅在香港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可能全世界這麼高調的黑道大哥也沒有過。
前面說過駒哥在入獄之前基本做到了一統江湖。當然澳門也不大,面積和常駐人口都比不了北京一個派出所的轄區。
這位大佬這時有為自己拍一部傳記片的欲望,可能是想把自己的故事流傳後世吧。很可惜這部到現在,並沒有人投資出藍光修復版。
最有意思的還是後來,在駒哥庭審期間,《濠江風雲》曾經被檢方作為證據,在電影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1998年駒哥入獄,到現在應該早放出來了,沒再看到什麼新聞,應該是低調做人安度晚年了。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古惑仔》的漫畫今年都停刊了,曾經再牛逼的江湖人物,現在也都成為了昨天的故事。
無論多輝煌的往事終究都是過去的故事,賭王一路走好!
現在是屬於後浪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