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阿德貝·沃夫林(Adalbert Waffling)這個名字,想必大多數的哈迷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他確確實實在《哈利波特》的正文小說以及電影中出現過,而且還是第一部《魔法石》中。
在哈利收到他的霍格沃茨錄取通知書時,裡面隨附了一張必備用品的單子,在眾多需要學生自行採購的課本裡,就有阿德貝·沃夫林所寫的《魔法理論》(Magical Theory)一書。
這本書可以在麗痕書店買到,標價2個金加隆,對於「富N代」哈利來說這實在太便宜了,可對於取空了自家金庫也才只有1個金加隆和一堆銀西可的韋斯萊家來說,只能大呼「太貴了,買不起」。
不過,好在《魔法理論》在霍格沃茨圖書館內也有,買不起的話,還可以借嘛。當然前提是你不能把書弄壞了,否則圖書管理員平斯夫人會罵得你狗血噴頭。
《魔法理論》不僅是霍格沃茨一年級的必備課本,其他國家的魔法學校同樣也採用這本書為教科書,例如在電影《火焰杯》中,就有一幕是德姆斯特朗學院的學生手中拿著一本寫著「Магичен Теория」的書籍。這實際上就是保加利亞語的「魔法理論」。
那麼,《魔法理論》的作者阿德貝·沃夫林到底是怎樣的人物呢?能寫出讓每一個現代巫師都必讀的經典著作?
根據設定,阿德貝·沃夫林出生於19世紀,少年時很可能也是在霍格沃茨就讀,畢業之後深耕魔法理論,出版了多部著作,到了19世紀90年代,已經成為了當時最著名的魔法理論家,被譽為是「魔法理論之父」。
正因為阿德貝·沃夫林對魔法世界的卓越貢獻,讓他榮登了巧克力蛙的巫師卡片。
有意思的是,阿不思·鄧布利多在霍格沃茨讀書時,還與阿德貝·沃夫林成為了筆友,兩人保持頻繁的通信聯繫,互相交流對於魔法的看法。不僅是阿德貝·沃夫林,少年時的鄧布利多還與其他當時的魔法名人有聯繫,例如同樣是霍格沃茨課本的《魔法史》的作者巴希達·巴沙特。後來,也因為與巴希達的熟識,鄧布利多才結交了格林德沃。
所以,鄧布利多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讀書時能與更多優秀人士有交流,不僅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說不定連感情問題也解決了喲。
最後,咱們再來討論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到底是哪門課需要用阿德貝·沃夫林的《魔法理論》一書為課本呢?
首先,霍格沃茨一年級的課程包括天文課、魔咒課、黑魔法防禦課、草藥課、魔法史課、魔藥課、變形課。
很顯然,需要魔法實踐的課程就三門,即魔咒課、黑魔法防禦課以及變形課。
而《魔法理論》講述的則是魔法基本規則相關的內容,相比與黑魔法防禦課和變形課,魔咒課是最、最、最基礎的課程了。所以,《魔法理論》八成是風趣幽默的菲利烏斯·弗利維教授的指定教材喲。
畢竟,只有打好了理論基礎,才能更好地實踐各種魔法咒語嘛。不過,即便是枯燥的理論課,相信由弗利維教授來上課的話,也百分百比賓斯教授的魔法史課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