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美颱風奪走3個兒子!溫州誠信老爹撿破爛替子還債

2021-01-18 百度新聞

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漁民,因一個承諾而走進公眾的視線。

「做人要有良心,是我兒子的債都認,我一定想辦法還!」2006年,他的3個兒子在「桑美」颱風中遇難。他說出這句話,等於攬下了80餘萬元的債務。

人們叫他「誠信老爹」,他覺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天經地義的事。7年多來,蒼南「誠信老爹」吳乃宜的故事一波三折。

2014年1月19日凌晨,在放棄治療1個星期後,84歲的吳乃宜因病去世。吳老爹走了,但他留下的卻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8年年初,從北京傳來喜訊,2017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優秀作品名單出爐,在全國135部優秀作品中,溫州市共有3部作品獲獎,其中,《如父如海》獲5分鐘優秀作品二等獎。

該片以「誠信老爹」吳乃宜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古稀老人吳乃宜用自己的生命固守「誠信」二字,堅持子債父還,他言必行行必果,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六年間以最傳統最淳樸的勞動方式為三個死去的兒子還清債務。

微電影《如父如海》

遭受大難大禍

依然守信「人死債不爛」

2006年夏,一場百年一遇的超強颱風奪走了浙江蒼南縣漁民吳乃宜3個兒子的生命,打沉了4個兒子用所有積蓄及借貸款買來的漁船,有的兒媳因實在生活不下去,無奈撇下孩子改嫁離家了。

如此天大的災禍給老人留下的不僅是老來喪子的悲傷、孤獨、苦難,還有80萬元的債務,它如一座大山壓在彎駝老人吳乃宜的身上,老人幾乎被擊倒了。

颱風過後,陸續有人上門,向老人出示其兒子們的一張張欠條。吳乃宜強忍悲痛向債主們作出承諾,一定會將債還清。

不久,吳乃宜拿到3個兒子人身、船隻保險賠款24萬元,他連家都沒回就直奔信用社。當他將衣服包著的這筆數十萬元現金還到信用社工作人員手中時,人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幕。

打撈上的漁船變賣了30萬元,吳乃宜一分未留,又全部拿去還債。這一舉動,令債主們驚訝不已。

有好心人對他說,3個兒子都死了,你不還錢,別人不會要你怎麼樣。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說:「做人要有良心,借錢還債,天經地義,我一定要還!」

過著清苦生活

堅持拾荒「子債父還」

因背上重債,吳乃宜家庭生活十分艱辛。他被列為低保戶,每月僅有幾百元最低生活費。

但為了攢錢還債,這位8旬老人不顧年邁體弱,強忍背上骨刺疼痛,拖著病體,堅持在家門口山坡上種番薯、馬鈴薯、青菜,養鴨。

不管颳風下雨、寒冬酷暑,他常常步履蹣跚從所住的海拔150米高的柳隴山下到山腳海邊的沙灘上拾荒。

一隻可樂瓶,一隻易拉罐……他告訴記者,拾一隻飲料瓶僅賣幾分錢,半腰高的大鐵絲筐拾得滿滿一筐,才賣4塊錢,但老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做。

為了多賺錢,他與老伴不顧人老眼花,一有空就在家門口織漁網,織得腰酸背痛、手軟臂麻,二三個月才能織成一片網,只賣300多元,但兩位老人總是不停歇。

老人常對唯一倖存的二兒子、兒媳念叨:「我年紀大了,以後更難還,要早還!」

6年來,他每天只吃兩頓稀飯、青菜。隔壁鄰居很同情,有時給他送些飯菜、小魚蝦。

他穿的全是些破舊的衣服,6年只買過一條短褲。他吸了一輩子煙,卻只捨得一次花4元錢買兩片水煙;身背上長了嚴重的骨刺,熬著不吃藥,有時痛得實在支撐不住了,只花幾塊錢打一針。

就這樣,他們節衣縮食,把一分分、一塊塊艱辛攢、省下來的錢小心存好,時常50元、100元遞給兒媳田曉玲,讓她還債。

每當田曉玲接過這些零錢,忍不住低頭轉身,背對老人眼淚唰唰流下。那場暴風巨浪,老二吳秀全死裡逃生。但左腿被漁繩絞傷,又在海水裡浸泡了4小時,落下病根。他們的兒子18歲,老三的女兒15歲,老四的女兒7歲,全部生活靠夫婦兩人,他們咬牙承受,拖病外出打工為生、賺錢還債。

她哽咽著對記者說:「我們都沒有辦法養二老了,他還拿錢還債,作下輩的十分心酸!」

身患尿毒症

遺言囑咐做人要誠信

誠信老爹吳乃宜

日子一天天在過,這位孱弱多病的彎駝老人背著生存與欠債、悲傷與艱辛的雙重重負,步履蹣跚、卻又堅定地走著漫漫的「子債父還」之路。

因這份堅持,吳乃宜先後被評為「2010年感動溫州十大人物」、「溫州市誠實守信模範」、「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012年最美浙江人」、「中國好人」候選人。

這些年來,吳乃宜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愛心捐助,老人的兩個孫女減免了全部就學費用,蒼南縣為老夫婦購買了一間8萬元的新屋……

吳乃宜老人和兒媳婦在煮雞飼料。蘇巧將/攝

「我從心裡感激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不然我不知道還要多熬多少年。」2012年的除夕前,吳乃宜一家搬進了新房。坐在嶄新的三層樓新家的客廳裡,年邁、瘦弱的吳乃宜曾經寫滿苦難的臉上露出了微笑。「生活總會越來越好!」老人感嘆。

2012年9月,老人委託兒子吳秀全,通過媒體告知全社會:「我們家欠下的舊債已經全部還清了,請大家不要再繼續捐款。」

2012年,吳乃宜他們一家靠飼養肉雞和捕魚有了2萬多元收入,建新房欠下的新債自己也能還清。 蘇巧將/攝

生活一點點變好,2013年9月,吳乃宜卻突然吃不下飯,頭暈,連走路都沒力氣。他開始撐著不說,後來受不了了,就讓老伴到衛生院開點感冒藥,但不見效果。

吳老爹病倒在了床上。2013年10月23日,唯一倖存的二兒子吳秀全硬帶他去醫院做檢查。

這一查,把吳秀全嚇傻了:醫生確診父親得了尿毒症,而且是晚期。

主治醫生吳克釵說,由於拖的時間比較長,吳老爹的腎臟基本壞了。「他有可能長期營養不良,有些指標查起來營養不良比較明顯,還有長期的病沒有來治療,就耽誤了。」

考慮到吳老爹已經80多歲,不適合換腎,只能靠血透來維持生命。

吳老爹在住院時留下的最後照片

醫院希望吳老爹繼續留院,方便觀察和治療。但當天他還是回到了蒼南縣馬站鎮三澳村的家中。

吳秀全把家人都叫了回來。7年多來,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不少變化。老大的女兒結婚了,老二的兒子準備出國打工……

2014年1月19日凌晨0:10,吳老爹與世長辭。臨終前,他說了3個遺願。「說我媽年紀大了,我們要對她好一點,要孝順,我媽跟了他一輩子,從沒享過福。」吳秀全說。

他還告訴大家,做人要誠信,不管怎麼樣,憑良心去做人。另外,以後大家要替他好好感謝所有的好心人。

人貧心性高潔

吳乃宜的承諾樸素得讓人感佩

吳乃宜離世的消息在小漁村裡傳得很快。

2014年1月23日中午12時半,「誠信老爹」吳乃宜出殯。位於蒼南縣霞光社區的三澳村,眾人為逝者送最後一程。

當天,除了吳家的親友,還有自發趕來的本地基層幹部、愛心志願者、熱心市民等等。兒子吳秀全捧著父親的骨灰,緩緩向後山的墳墓走去。

老伴坐在路邊,看著送行的人群向山上走去,她就這樣一遍遍的擦著眼淚。

這幾天,各地陸續送來的花圈,也被送行的人抬著走在隊伍前頭,其中有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葛慧君送來的,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劍謹送來的,還有省市縣三級文明辦送來的……

來自各界的志願者們拉起了橫幅

熱心的溫州市民胡富有,幫忙拉著「誠信老爹吳乃宜一路走好」的條幅走在隊伍中間。

他上午5時半從溫州出發,10時多才來到村子裡。他說,這小村太難找了,如果不是打電話找本地幹部幫忙,還真的會迷路。他說,自己這麼大老遠趕過來,就是想陪著「誠信老爹」走完最後一段路。

蒼南同城愛心社工服務中心來了13位代表,在老爹住院期間,他們每天有2至3名社工來幫忙照顧。

來的代表中,30多歲的朱麗春與吳家人最熟悉,照顧老人的社工中,數她去的次數最多。第一次去時,她告訴老人:「我的老公也姓吳。」老人聽了很高興,後來,她一到醫院,老人就向她招手,說她是「自家人」。前幾天她就來過吳家,還送來了花圈:「現在我不敢看吳老爹的照片,一看就要流眼淚。」她說著說著,眼眶已經紅了。

熟悉的、陌生的人們來了,送他走完最後一程。送行的隊伍從山腳到山腰。

消息也在網絡傳開,網友們紛紛留言:老爹一路人走好。

古往今來,誠信這個字眼被不斷註解:它可以是信守諾言、言行一致,也可以是誠實不欺、以誠相交。

吳乃宜的故事告訴我們,誠信,還可以以一種最樸素的方式彰顯最純粹的人性。

古稀之年的吳乃宜,失去了至親,也不再如盛年般身強體壯,他所能做的,是撿拾塑料罐、織漁網,又千方百計省錢。一毛、一元……一點點省、一分分賺。

「做人要講信用!是我兒子的欠條我都認。」這樣的承諾在有些人看來很傻很笨,因為老人在法律上並沒有償還義務。可是吳乃宜卻明白,欠債還錢才不違背自己的良心,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有的人承諾起來很華麗卻不真實,而吳乃宜的承諾卻樸素得讓人感佩。

轉自浙江24小時

相關焦點

  • 颱風奪走三子性命,徒增60多萬債務,八旬老父親拾荒織網還債6年
    ——《俠客行》臨終前他一再囑咐自己的兒子做人不能忘本,要誠信,講良心,感恩幫助過他們家的每一位好心人。帶著善良,八旬老人離開了這個人世,他就是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誠信老爹」吳乃宜。颱風奪走了他三個兒子的性命,家中徒增60多萬債務,他硬是靠著拾荒織網還債6年。
  • 1天失去3個兒子,留下60萬巨債,7旬老人:兒子的債我一定還
    溫州的"誠信老爹"一天之間不僅失去了三個兒子,還徒增了六十多萬的債務,無奈年過七旬的他只能拾荒還債,即使人走但帳依然不滅。 適齡的吳乃宜和同村的一個女人結了婚,婚後陸續生下了三個兒子。雖然日子過得是緊緊巴巴,但是一家五口生活的還算是幸福,後來三個兒子長大也成了家,吳乃宜升級成為了爺爺。
  • 桑美颱風_桑美颱風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按照規定,在一級氣象應急響應狀態下,以上各單位將實行24小時重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颱風狀態;浙江、福建氣象局每日4次向中國氣象局報告工作情況;國家氣象中心每1小時報告颱風定位、警報預報消息,每3小時組織與有關省(區、市)氣象局會商。有意思的是,「桑美」從某種程度上看,是最「標準」的颱風。
  • 力擒驚世狂飆「桑美」颱風
    「桑美」颱風,於2006年8月5日20時在關島附近洋面上生成,7日8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7日14時加強為颱風,9日11時增強為強颱風,9日18時增強為超強颱風,於10日17時25分在浙江省蒼南縣登陸,登陸時中心氣壓92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力17級(60米/秒)。
  • 超強颱風「桑美」雲圖集錦
    圖2、2006年8月瑪利亞、桑美、寶霞共存西北太平洋路徑圖2006年8月中西太平洋出現了比較少見的3個颱風共存的盛景,專家稱這是比較少見。由於當時太平洋高壓東退到北邊,讓低壓有廣大的生長空間,氣流因此各自串聯,此消彼長,「群魔亂舞」,才會一下生成了3個颱風。
  • 颱風之王「桑美」
    2006年8月初的西北太平洋註定是不太平的,短短10天便集中爆發出4個熱帶氣旋,這其中,就有創下多個第一的超強颱風「桑美」(Saomai)。從天空中俯瞰,它形體婀娜,結構勻稱,色澤飽滿,然而,在美麗的雲牆之下,卻是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從不起眼的熱帶雲團到超強颱風,「桑美」只用了短短4 天。
  • 2006年「桑美」——半個世紀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2006年「桑美」——半個世紀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編輯:王小盒    來源:中國氣象網   2017-06-15
  • 兒子車禍去世留下64萬債務 「信義父親」同時打4份工替子還債
    兒子的債,我來還!」2007年,郭夕祥的大兒子突發車禍去世,雪上加霜的是,兒子在外面欠下了近64萬元的債務。此後的5年,郭夕祥和他的家人省吃儉用,把債務全部還清。很多債主因為老郭的誠信品質,還和他成為了朋友。一位72歲的老人,身體裡能蘊藏多大的能量?他為了還債吃了哪些苦頭?還債結束後他的生活如何?
  • 專家解析「燦鴻」與2006年颱風「桑美」異同
    更有不少氣象愛好者認為,「燦鴻」與2006年第8號颱風「桑美」極為類似,堪稱「翻版」。「桑美」颱風造成的重大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至今讓人難以忘懷,昔日的一幕會重演嗎?  「桑美」與「燦鴻」有三點相似在2006版的「颱風三兄弟」中,「桑美」生成後向西北方向移動,直撲閩北浙南沿岸,最終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登陸;而「燦鴻」在生成之後,也基本向西北方向移動,預計登陸地點亦為浙閩交接地區。  三是「燦鴻」與「桑美」都屬於三颱風中位置相對居中;強度方面,都比位置相對偏西、更先影響我國的颱風要強。
  • 別用調侃的心態看待颱風,12年前的「颱風之王」——桑美!
    圖片來自網絡雖然沒住在沿海城市,沒有體會到真正的颱風是什麼樣子,但這是我對颱風的最初印象。我們那裡的颱風,多半是颱風的殘餘。即便僅僅是颱風的殘餘,還是很簡單明了的教會了童年的我什麼叫「絕望」,格外深刻。
  • 溫州七旬老漢1天痛失3子,背負60多萬外債,他:人走債不消,我還
    2010年,一位叫做吳乃宜的老人被評為「感動溫州十大人物」,很多人為他的誠信品質流下了眼淚,這位老人在77歲高齡時一天之內失去了三個兒子,兒子們去世後留下60萬的債務,老人出於誠信向債主們承諾一定會將欠款還清,後來他是否做到呢?
  • 利奇馬將超過雲娜成為台州最強颱風?權威預報:確實有可能
    8月9日上午開始,浙江台州、溫州等地風雨加強,沿海海島風力甚至開始加強至12級以上麼,這其實是超強颱風利奇馬逼近我國浙江沿海的表現。8月9日下午,颱風利奇馬已經闖入浙江溫州的雷達圖上,從雷達圖上看,颱風利奇馬仍然維持著清晰的風眼結構,在它的外圍有大量雨帶正朝著浙江沿海撲來,今天下午浙江多地的風雨還將繼續加強。而從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可以看到目前仍然是17級的超強颱風利奇馬已來到浙江中部沿海近海海域,仍然有著比較清晰的風眼結構。
  • 瑪莉亞連跳五級升級為超強颱風,或直撲溫州!預計登陸時間是…
    它在36個小時內連跳5級,從熱帶低壓直升超強颱風。這個加強速度超過了天兔、彩虹甚至是莫蘭蒂,近年罕見。歐美超級計算機對瑪莉亞颱風的集合分析,中氣愛根據ECMWF和GFS數據製作截至7月6日晚10點,瑪莉亞距離浙江溫州仍有2450公裡,它的路徑仍然還有很多變數,要到7月8號細節才會明朗
  • 超強颱風「山竹」被除名 前世竟是被除名的榴槤
    鹿莎以颱風的強度(12——13級,類似麥莎)直襲韓國,其在全羅南道登陸時的強度若放在中國或許並不出眾,但對於韓國來說,卻是1959年莎拉之後襲擊韓國的最強颱風(不過這個頭銜一年後就被鳴蟬奪走了)。鹿莎帶來的狂風暴雨在韓國奪走了213人的生命,還有33人失蹤,經濟損失無法估量,在韓國歷史上非常罕見。鹿莎被除名後,由」鸚鵡「代替。
  • 溫州「敢為天下先」的十大原因
    (沿海到胡煥庸線三層縱深設置) 所以機場建的比鐵路早很多年,兩個還都是是民間集資建的;中國第一座農民城——龍港,1984年5個漁村合併後,當地農民自發建了一座城,鎮級機制直到2019年才撤鎮設市成為縣級市。雖然後來溫州的民營經濟很發達,但是也一直自嘲是「後媽養的」。 國退民難進,造就了自力更生的溫州人。
  • 把誠信作為不容背棄的人生契約
    他用一生踐行著「誠信做人,誠實做事」的信條。他贍養貧寒的養父母,盡心盡責;他不顧家裡的清貧,替子償還巨額債務;他熱心村裡的公共事務,一絲不苟。聶清根成為當地「好人」的代名詞。1.替子還債 他是孩子們的好榜樣  聶清根是位大孝子,更是一位誠實守信的好父親。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明溪縣掀起了出國熱,大批明溪人前往歐洲「淘金」。
  • 兒子經營輪胎生意虧損 七旬老翁替子還債
    2010年,楊存媧的兒子託人擔保,在信用社貸款10萬元經營輪胎生意,但因缺乏經驗,不到一年,生意虧損,店面被工商部門查封,債臺高築的兒子負氣出走,一去杳無音訊。當時的信貸員雍成成到楊某家了解情況,看到兩位老人年事已高,忐忑地將其子的債務如實告知。楊存媧的回答,直至今天雍成成依然記憶猶新,「我楊存媧1960年參軍,在新疆359旅718團幹了3年。
  • 《溫州兩家人》昨收官 郭濤任程偉重塑誠信精魂
    結局中,黃瑞誠(任程偉飾)終於找到侯三壽(郭濤飾),兩人回到溫州舉辦了媒體見面會,宣布將用絕地重生的信心挽回誠信,開放式結尾給觀眾留下無限遐想。這部以兩家人為視角,講述了中國民營企業家在新世紀紛繁複雜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堅守誠信本心、趕超發展的故事。取材於現實、貼近生活的劇情令觀眾引起共鳴,劇中展現的溫商誠信精神亦獲觀眾認可。
  • 83歲高齡仍然拼命拍戲,只為替子還債,結果病重時竟被兒子拋棄
    如果從顏值上來說,張少華可能和明星兩個字不太沾邊,但作為老一批的演員,同時也是個德藝雙馨的代表,張少華對於&34;這類角色的把控是非常厲害的。替子還債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張少華的兒子欠下很多房貸,卻無力還償還,所以張少華只能拼命的拍戲,再加上平時玩命的節省來替兒子還債,可遺憾的是,張少華年齡已經這麼大了,長時間工作勞累讓她的身體吃不消,甚至在前兩年還做了一次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