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TVB電視劇又一部超越《使徒行者》的警匪劇《蝕日風暴》爆火
其一,題材。
警匪片一直是港片比較出彩的類型,前有學警系列、飛虎系列、和使徒行者(這個不能稱為系列,畢竟只有一比較好看),因此作為一個老港劇迷必定對這部Chilam又有眾多老戲骨的警匪片抱有不小的期待。
整部《蝕日風暴》以全球最大的日食開篇,劇裡的開篇新聞報導說了只有馬來西亞能看到日食,意味著剛開篇的馬來西亞行動必定出事。日食意味著有人一手遮天,跟近年來港劇「找黑警」熱相似,也是說著警隊裡面有黑警的故事。
但是越往後看,越覺得編劇的野心不小,整個框架跟使徒行者或者學警系列中的臥底、破案找黑警更別有風味的是,編劇加入了「高桌會」這一個組織元素。於是整個框架,就會變成弱勢的警察跟強大的跨國高桌會組織的對抗。但是,對比相似題材的跨國陰謀論組織,《蝕日風暴》的「高桌會」對比於丹·布朗《失落的秘符》的「共濟會」,則顯得相形見絀。
整個「高桌會」的組織跟「共濟會」十分相似,都是各國有錢有權的人結合在一起,然後控制著一些不見得光的事情,最後就會演變成平民口中的「陰謀論」。但是,劇中對於高桌會的描述,還有在布達佩斯的解密過程,都不如《失落的秘符》中那般精彩。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對於「高桌會」中,各位富豪的心中的信仰闡釋得不夠深刻。因為當一群已經物質條件足夠豐富的人,聚集在一起去做一些有一定危險性的事情的時候,他們一定是有一個精神上的信仰,才有肯能實現的,這個信仰有可能是宗教的,也有可能是對於某些權力的追求,或者是對於掌控的欲望,因為只有存在這種信仰,才能使得「高桌會」更加生動更加合理。而不是像劇中描述的那樣,整個香港分部就聽一個「翁先生」的命令,其他在俱樂部裡面的富豪如同鹹魚一般無欲無求,那既然他們都那麼有錢有權,又怎會屈尊聽一個人的命令呢?
所以從框架來說,對於「高桌會」的描述跟刻畫配不上編劇加入「高桌會」這一元素的野心。
其二,演員的演技。
剛開始真的是為了看Chilam跑進來看的劇。其實電視劇本身的演員配置還不錯。張智霖公認的演技顏值在線,王陽明也演過很多臺灣的熱門電視劇(雖然粵語配音真的出戲),梁靖琪其實也是靠演技吃飯的,還有一眾老戲骨們,特別是秦沛啊,許紹雄啊,羅家英啊演技都在線,還有沈震軒、麥包這些全是驚喜啊。
但是不得不說,令我在追劇時候特別想棄劇就是在薛凱琪身上了。薛凱琪啊薛凱琪,為什麼不好好唱歌要來演戲啊……
整部劇,從第一集看到第三十一集,薛凱琪都是一個表情基本沒變過,眼神比較空洞,沒有節奏的變化,臺詞功底跟她唱歌的感覺特別像,雖然聲音不錯,但是真的沒有力度啊……對比之下,啊佘的釘姐真的是秒殺。
其三,人物刻畫。
之前看到有瓣友說,整部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在人性的刻畫方面,所以自己在追的時候特意觀察了一下。會發現,無論是導演還是編劇,確實有在這方面下功夫。劇中基本上,除去紙片人配角外,所有的角色都會有人性之間的矛盾衝突,比如凌風在面對高桌會時就是自己的利益(妹妹生病)跟警察的職責衝突,樊毅就是母親的爛賭跟自己的過不去的心病衝突,madam就是父親的公司跟自己的職責,甚至連在監獄裡面的綠叔都有自己的迫不得已跟想要保住兒子姓名的心理衝突。所以說,在編排的時候,編劇跟導演肯定是花費很多心思的。
但不得不吐槽的就是,有些人的心路歷程變化沒有講清楚變得太快了。最明顯的就是剛剛死了的裴天成。這個人居然從花心大蘿蔔突然看到女朋友懷孕就寧願放棄自己一直努力往上爬的機會了???從一開始他殺了張博洋的時候就很能肯定這個人是一個跟樊毅很像嫉妒心很強的人,後來看到樊毅一步步往上爬的時候,不是也應該跟前文相符,忌憚樊毅然後小心翼翼地防著他嗎?怎麼樊毅說了一兩句他就相信了??然後看到女友懷孕就想金盤洗手不做跳槽的事了???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一個敗筆啊。
而且是看到他不停地給女朋友打電話然後說要留在香港的時候,我都能猜到他要領飯盒了……
總的來說,劇情還可以,演員配備(出去辣眼睛的某些鏡頭)總體也還過得去,情節也不會太拖沓,算是中等偏上的警匪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