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單身家庭孩子的心裡話:「這個世界上少了誰我都不不在乎,可是我不能少了你們任何一個,我本來以為姐姐還在,可是姐姐也離開了,我想要爸爸也想要媽媽,我想要一個完整的家」
「當我們躲起來偷偷地哭時你們永遠也看不到,你們只能看見我們那故作堅強的笑容,我們看見別人家庭裡的快樂美滿時,所有落寞的感受只能深藏在心中,表現出來的只是不變的笑容,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誰也不知道那不變的笑容下的悲傷!這並不是訴苦,這是我的心裡話!」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傷害?
1:對缺失父母的怨恨心理,產生自己被拋棄的感受,或是心理偏向於哪一方,就對另一方厭惡感特別強,親情關係變得僵硬。從小性格比較冷漠。
2:自卑和恐懼,缺少安全感。在外界被玩伴看不起,在學校被欺負,孩子不敢主動交朋友,也不敢告訴母親或者父親。造成膽小怕事又懦弱的性格,有可能因為自卑心理導致患上抑鬱疾病。
3:性取向的偏離,比如,因為家暴離婚的家庭,父母並沒有及時給孩子做疏導,留下了心理陰影,導致女孩子產生對異性的厭惡和排斥。只和女性做朋友,包括談戀愛也只喜歡和自己同性的。
4:男有戀母情結,女有戀父情結,在離異的家庭裡,男孩若由母親撫養,那麼就和母親接觸的時間長,成年後,交往女朋友時很容易有戀母情結。會找比他成熟,更像母親一樣愛他的女孩。那么女孩子如果缺失父愛,成年後,談戀愛時會偏向年齡大,成熟,有父愛特徵的男人。
如何正確教育,彌補缺失?
1:讓孩子明白,父母仍然是最愛他的。向孩子說明離婚原因,告訴孩子是大人考量過後做的一種抉擇。之後的生活會依然幸福!
2:用行動和愛,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被拋棄,用心教導孩子的三觀,經常與孩子說說話,注意他的心理變化,並讓孩子有安全感可以感覺到生活的愉快,多給予人際交往的機會,讓他多觸碰到一些新鮮事物,避免孩子自卑和恐懼的心理,防止造成心理傷害。這樣才可以幫助孩子,從身心健康到成長路上好的發展!
3:父母角色共同存在,就是又當爹又當媽,這樣的方式可以補償到缺失父母角色的關愛和教導。有男性的威嚴和嚴厲,有女性的溫柔和善良,這樣才可以讓孩子人格的發展更加完整。
4:不能因為缺失角色關愛,就過度溺愛孩子,要理性對待孩子,該有的關愛一定有,該適可而止的時候一定要停止。當他遇到困難時,適度教導他面對和迎接困難,並相信他有能力去處理好問題,從而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積極向上的事情要認同和支持,做壞事情時,就要制止和教育。漸漸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告誡孩子言行舉止都要負責。
難道單親家庭一定是不好的嗎?簡尼爾森曾說過「單親家庭不是失敗的家庭」其實現在的父母離異家庭真的不少,那些逆生長的孩子真的是因為家庭的破裂嗎?這樣的想法一定是錯誤的,離異對孩子的影響只是其中一種因素,更多的是沒有方法教導和正能量給予,忽略了孩子的問題。所以,孩子自信,獨立,正面的人生價值觀才是父母要重視的。不然因為這幾點的改變,有可能誤了孩子一生!在此,也為單親家庭裡堅強的他們鼓掌,相信陽光是照亮每個人的!(fxy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