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編劇,我們不寫臺詞,不去設計虛構的故事,不做跟真人不符的人設。真人秀不是演出來的。」
作者 | 一諾
編輯 | 楊晶
用「抓馬」評價《明日之子4》,似乎已經成了觀眾們的共識。它音譯自「drama」,用來形容戲劇衝突不斷。
在今年播出的《明日之子4》中,選手們狀況迭出,有人因小組成績不佳,暴走逃跑;有人在晉級、淘汰的關鍵節點,拒絕晉級邀請,「爭奪」淘汰位。
這些「抓馬」的走向,讓觀眾將矛頭指向了幕後的編劇團隊,認為編劇是節目「抓馬劇情」的撰寫者。
面對這些質疑,我們和《明日之子4》編劇團隊聊了聊,決定給他們一個說話的機會。
《明日之子4》的總編劇是岑俊義,他曾擔任《奔跑吧兄弟》前三季的總導演以及《中國有嘻哈》的總編劇。2016年,他從浙江衛視離職後,創辦了自己的節目製作團隊,並將其分為多個工作室,實力最強的,是欣喜編劇工作室,其中核心成員有李紫薇,鄒鄒和範振義等。
編劇組大合影 圖源:欣喜編劇工作室
欣喜編劇工作室全員入組《明日之子4》,成為節目組的編劇「主心骨」。在節目播出後,不少人認為節目劇情走向太「抓馬」。來自觀眾的質疑,主要有兩大部分,一個是「不合情理」的賽制,一個是「不合情理」的選手表現。
賽制方面,有觀眾認為部分賽制安排「前松後緊」,導致選手「表現異常」。
例如,按照賽制設計,從選手們初次登臺,到第一次公演,中間有一個月的時間,之後節奏越來越快,考核壓力不斷增大,給選手們創作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有觀眾認為,在後期,一些選手面露疲憊、情緒洶湧,是賽制壓力導致的結果。
一些選手的表現,也十分出人意料。
比如,在 「樂團6進4」淘汰之夜,六組選手將淘汰兩組,晉級的四組選手從被淘汰的兩組選手中,再次挑選一位隊友。當四個晉級樂團依次邀請淘汰選手參加時,淘汰組中的閆永強、馬田原、哈拉木吉竟紛紛表示拒絕晉級,甚至因為要被淘汰面露喜色。
圖源:騰訊視頻
「這綜藝的編劇,為何要編出如此抓馬的劇情,令人不解。」網上,這類質疑並不鮮見。
面對質疑,欣喜編劇工作室的成員們也很無奈:「很多觀眾對我們存在誤解,認為是編劇寫了這樣的劇本。」
他們表示,編劇不能決定節目的走向,也沒有讓選手演過任何東西。在很多受眾眼裡,真人秀編劇和影視劇編劇一樣,是寫好劇本讓參與者表演。事實上,真人秀不是演出來的,很多選手表現的就是真性情。
爭議先放一放,先來搞清楚綜藝節目編劇是幹啥的。
此次欣喜編劇工作室加上項目合作編劇,總共有25人進組,主要分為李紫薇所在的主編劇組,範振義所在的選手編劇組,鄒鄒所在的藝人編劇組。
主編劇組和導演組負責一起制定賽制和細節拍攝內容設計,選手編劇和藝人編劇,分別負責兩方的性格、故事、閃光點挖掘,對節目走向進行合理引導。
對於一檔比賽型的節目而言,賽制是最重要的遊戲規則,在為選手們搭建舞臺的同時,讓才華和音樂可以用分數衡量,並決出高下。合理的賽制,能夠讓優秀的選手脫穎而出。
經歷一輪輪比拼,幾個樂團輪番展現自己的才華,不斷聚集著人氣。在比賽結果揭曉時,氣運聯盟樂團以6000萬票數的優勢,領先於第二位的午睡留聲機樂團,被粉絲稱為「斷層出道」。
編劇們和導演組一起制定出來的賽制,是將一支樂團蝶變的歷程,濃縮進兩個月的時間。從一開始的兩人團、三人團,再到最後幾經「分合」的五人團,男孩們體驗了一支樂團幾年,甚至幾十年走過來的路,自然也會爆發出未來可能經歷的一切問題。
岑俊義(左)和主編劇李紫薇(中)在看直播彩排 圖源:欣喜編劇工作室
面對網上「養成系節目為何設置淘汰賽」的疑問,擔任主編劇的紫薇也是《中國有嘻哈》的統籌編劇,她是這麼解釋的,很多真人秀綜藝都是在強賽制的刺激下產生的,《明日之子4》也不例外。雖然編劇團隊在一開始定了多輪賽制,但因為選手都是素人,才慢慢改動為包含淘汰的養成賽制,最後的賽制5月底才定下來。
「編劇團隊不存在臨時改賽制,只是會根據情況做一些小的微調。」紫薇補充道。
作為一檔主打素人樂團的選秀節目,《明日之子4》的亮點之一就是選手的少年感。在目前綜藝市場偶像派十足的情況下,觀眾們希望看到更樸素的追夢少年,看到更純粹的音樂作品,這些少年的出現,令大家眼前一亮。
已經熱播三季的《明日之子》熱度不減,毛不易、蔡維澤、張鈺琪等多位音樂人,都從這檔節目陸續出道,想要報名的選手自然不少。這時,就要靠選手編劇的獨具慧眼,識別出那些才華橫溢的少年。
曾經是中國有嘻哈PGone選手編劇的範振義,這次承擔了選手編劇組長的工作,他和選角組合作非常默契,當最後定下錄製選手後,選手編劇們通過與選手們深入交談,發掘出選手身上的閃光點,並總結提煉他們的個性,爭取讓節目能聚焦到他們的擅長之處。
圖源:新浪微博@明日之子SUPERBAND
才藝最搶眼的,要數「嗩吶王子」閆永強和擅長馬頭琴、呼麥的哈拉木吉。範振義表示,這些民樂才藝最開始只是作為樂隊的點綴,但是兩位選手突出的性格,再加上民族風的演奏元素,讓所有觀眾都記住了他們。
優秀的選手編劇,能夠讓都是素人出身的選手,在錄製時的表達有所聚焦,呈現出最好狀態。他們會提前與選手們「開聊」:在這個時間節點,你想說些什麼?選手零零碎碎的話語,會被編劇們落到筆頭。
錄製期間,選手編劇們在監聽房裡記場記 圖源:欣喜編劇工作室
不過,範振義強調:「我們不會寫一句自己覺得不錯的話,讓他們上臺直接念,而是幫他們去總結。選手不是演員,如果給他一句完全不是他說的話,他根本說不出口。所以我們塑造的,就是選手自己。」
素人選手呈現了鮮活的自己,但也帶來不少變數。《明日之子4》的很多選手,在節目播出後聽到外部或好或壞的評價,很容易突然「崩掉」。選手編劇的重要性再次顯現,這些意料之外的情況,都需要有效的處理,維持節目的運轉。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範振義和同事們都會努力嘗試各種方法,讓選手重新投入到節目或比賽裡面。
最典型的一次,要數鼓手鞠翼銘的「逃跑」。因為小組考核成績不佳,鞠翼銘也沒搞清楚賽制,以為自己組被淘汰了,在節目中兩次暴走逃跑,範振義正是那個去追他的人,邊追邊拍,在路邊給他講解賽制。
圖源:新浪微博@飛天小娛警
見他坐著一動不動,範振義把用來拍攝的手機送到了他的手裡:「要不你拿著自己拍?」順勢就抓住了鞠翼銘的手。看完這個片段,不少觀眾紛紛留言:「這攝像大哥咋跟帶孩子似的。」「衝著這個攝像,也要追下去。」
範振義成功化解了一場危機,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編劇團隊的用心。為了讓選手的性格呈現得更加充分,編劇團隊也給了選手非常大的自由度,不會給選手灌輸標籤和人設,不會讓選手按照要求去做,很多選手因此展露出了「天不怕地不怕」的特點:他們很在乎音樂性,可以不去採訪,可以不做真人秀,但一定要把音樂弄好。
梁龍和選手擁抱 圖源:新浪微博@梁龍LBB
擔任藝人編劇組長的鄒鄒,所要面對的是不一樣的挑戰。《明日之子4》的導師團,匯集了梁龍、樸樹、郎朗、鄧紫棋等知名音樂人,在觀眾的心裡,這些明星已經有了成型的人設。鄒鄒需要做的,就是帶領藝人編劇們發掘他們身上隱藏的閃光點,打破成見,讓這些導師更立體,也更可愛。
「在大家的預設裡,梁龍可能是個搖滾老炮,但是面對這些孩子,他真的非常動情,成了最溫暖的老師。」鄒鄒說道。梁龍對嗩吶和蒙古音樂的偏愛,被鄒鄒和同事看在眼裡,在後續設置分班時,編劇們就把閆永強和哈拉木吉送到了梁龍的班上,讓老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岑俊義和藝人編劇們合影 圖源:欣喜編劇工作室
藝人編劇也是選手和藝人之間的橋梁,他們將選手們的表現反饋給藝人,讓他們更加了解班上的學生每天的努力,調動起老師們的教學熱情。
不管是選手還是藝人,每個在節目中展露性格的參與者,背後都有編劇們的默默付出,他們在臺上說出的金句,可能都已和編劇們打磨過許多遍。編劇們的努力,為的就是實現更好的真人秀展現,讓每一位選手、導師,都能被更多人喜歡。
創業前的岑俊義,曾在浙江衛視執導過《爸爸回來了》和《奔跑吧兄弟》前三季等頗具反響的綜藝,組建了浙江衛視第一支專業的綜藝編劇團隊。
2016年,岑俊義從浙江衛視離職,建立了自己的製作團隊,既可以完整承接一檔節目的製作,也能圍繞節目的編劇工作,和外部的製作團隊、導演進行合作。
岑俊義將團隊分成了四個工作室,分別有專攻戶外真人秀的範雯工作室、專攻電影紀實綜藝的孫俊峰工作室、專攻創新品類真人秀的童屹峰工作室,以及這次承擔《明日之子4》編劇工作的欣喜編劇工作室,該工作室長於編劇和負責新節目孵化。該工作室也曾負責《中國有嘻哈》的編劇工作。
圖源:《中國有嘻哈》
在岑俊義看來,《明日之子4》的邏輯和《中國有嘻哈》完全不一樣。《中國有嘻哈》更像是做一個群像,全面展現選手的人物特點,讓大家認識這群玩說唱的人;作為選秀節目的《明日之子4》,更多的是要去挖掘每個選手的優點,把他被人喜歡的點都給抓出來。
於是,拿著放大鏡,在選手身上找到閃光點成為編劇最重要的任務。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和選手建立溝通和信任。看上去聊天簡簡單單,輕輕鬆鬆,編劇們卻要從中發掘選手身上有趣的點,進行處理後再放到舞臺上。
雖然能夠看到選手的可愛,但編劇也要去面對他們的另一面。
「我們算是選手的一個垃圾桶,但我們自己沒有垃圾場,只能聽他排解完所有的憂愁和難過,然後安撫他,再消化自己的情緒。」範振義說,「所以大家才能看到選手那麼陽光正面的形象。」
圖源:騰訊視頻
有一期節目的主題是「親情」,讓範振義們印象深刻。選手們都要給編劇講自己的親情故事,很多故事包含著家庭困難和童年陰影。每個選手編劇都要消化五六個人的負能量,受不了了自己就會先大哭一場。
根據欣喜編劇工作室的價值觀,想要成為一個好編劇,需要具備諸多特質。首先需要了解這個行業的各個工種,和其他工種互相協調,打好配合。還要能夠快速洞察人性,精煉地抓出每個選手的全部優點。最重要的是能夠獲得藝人、選手的信任,讓他們願意吐露自己的心裡話。
圖源:騰訊視頻
比起打造idol,主編劇紫薇更希望通過這檔節目,給想組樂團的學員一個渠道,讓大家可以慢慢見證他們的成長。「就像是海賊王一樣,他們找到夥伴之後,將來揚帆起航,可能是在另一個環境、另一個空間,但是我們給了他們這麼一艘船。」
「作為真人秀編劇,我們一直在被誤解,就算一直解釋也沒有太多人願意聽,但是我還是願意一直解釋。」對於網絡上的質疑,紫薇也感到些許無奈,「作為編劇,我們不寫臺詞,我們不去設計虛構的故事,我們不去做跟真人不符的人設。對於我來說,一個好的編劇團隊應該要具備的素質,一個就是他們要有良心,你寫的東西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欣喜編劇工作室所踐行的,正是他們對行業的理解。固然一路有諸多考驗,他們也會把這份執著,帶到更多的節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