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評書小說中,有一個「名字套裝」是很有趣的,那就是龍虎彪豹,一般來講,很多兄弟都會以這幾個字取名,比如楊家將系列的龐太師之子,便被老藝人取名為龐龍、胖虎、龐豹,而在隋唐系列中,神勇無比的裴元慶,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分別叫做裴元龍,裴元虎,更簡單的四猛兄弟更常見了,都是某大龍,某大虎,某大彪,某大豹四兄弟,除了兄弟外,在很多將軍頭銜,或者軍營標記上,也都離不開龍虎彪豹四大元素,比如很多聽起來特別唬人的鎮殿將軍,就會被稱為飛龍將軍、飛虎將軍、飛彪將軍、飛豹將軍,而軍旗上經常出現的就是飛龍旗、飛虎旗等。
由此可見,這四大猛獸,在戰場上,就是勇猛剛強的代名詞,而能以這種字眼命名的人,在書中絕對不是什麼重要的角色,但也絕非只是做背景的龍套,總之,他們更多時候起到的作用就是自身很強,但不是最強,只有主角才能打敗他們,成為「強中強」。比如在《興唐傳》中,就有這樣四位大隋朝的鎮殿猛將,他們分別是飛龍將軍石子海,飛虎將軍閻斌,飛豹將軍鐵開山,飛彪將軍竇如虎,這些人一看名字和旗號,就是個頂個的猛將,再看他們手中的武器,也多數是金釘棗陽槊,合扇板門刀等力量型兵刃,這一切都足以證明他們是擁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悍將。
在實際戰例中,他們也表現得比較強勢,那是在伍天錫和雄闊海攻打南陽關的時候,南陽關守將張大新抵擋不住,朝廷便派來了援軍,主帥是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化其,而他手中的王牌就是這龍虎彪豹四大猛將。而這四位猛將的確無愧其名號,石子海一戰秒殺伍家大將,擅使雙錘的伍保,而後閻斌又刀斬宋康,眼見得自己損失了兩個兄弟,伍天錫大怒,挺刀上陣。由於伍天錫名聲夠大,隋兵大驚,都喊「使刀的來了!」「他可厲害啊!」看到自己人如此慌亂,鐵開山大怒,輪槊直奔伍天錫,結果伍天錫只用一招,便砍死了這位飛豹將軍。
眼看自己的兄弟如此陣亡,還沒上陣的飛彪將軍竇如虎再也沉不住氣了,這位飛彪將軍果然有一定實力,跟伍天錫打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雄闊海一見兄弟打的吃力,立刻催馬上場,替換下了伍天錫,在小說的武將排名系統中,雄闊海是高居第四位的大將,而伍天錫排名第六,兩個人的差距,正好可以用這個飛彪將軍竇如虎做參照,因為雄闊海一大棍震飛了竇如虎的大槍,當然,這也跟竇如虎跟伍天錫大戰太久,消耗太多有關,但雄闊海的優勢還是壓倒性的,只用了不到一個回合,便一棍拍死了飛彪將。
四大鎮殿將軍死了兩個,另外兩人當然不能忍受,閻斌舉大戟衝上,他也知道雄闊海力大,便想用一巧破千斤的招數戰勝對手,結果雄闊海就是一力降十會,看到閻斌的大戟,不躲不閃,直接抓住戟杆,連人帶戟將閻斌拽下馬來,生擒活捉。隨後仍給自己的陣營,刀斧手迅速趕上前去,砍了飛虎將。石子海一看自己的戰友瞬間死了三個,只剩自己,悲憤交加之下,與雄闊海展開了玩命的架勢。正常狀態下飛龍將軍都贏不了紫面天王,何況是心智失常的狀態下呢?很快,雄闊海就輪棍砸死了石子海。
就這樣,四大將軍被雄闊海打死兩個,活擒一個,還有一個亡於伍天錫的刀下,他們的統帥宇文化其當然會六神無主方寸大亂,最後他丟盔棄甲狼狽逃竄,而南陽關守將張大新則被伍天錫斬於馬下。這對義兄弟,以一場大勝開啟了他們名震天下的精彩歷程。故事聽得精彩,但這就是小說家的杜撰,歷史的戰爭沒有任何一仗會這麼打,但所有的歷史演義小說,都會渲染出武將單挑的戲份,其目的就是突出英雄的魅力和實力,但歷史上真正的名將,靠的絕不是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