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元彪,印象裡是那個經常出現在成龍和洪金寶電影裡的小弟,遠沒有他的兩位師兄在功夫界的赫赫威名。其實,在香港功夫片的黃金時代裡,元彪曾一度成為香港的一線影星,風靡整個東南亞和日本,風頭不輸當時的洪金寶和成龍。元彪的成名作《雜家小子》,還是個青春逼人的功夫鮮肉。雖然面容不夠英俊,但拳腳一出卻瀟灑如風,招招都是真功夫。
雜家小子
▼
元彪出身香港元家班。元家班出了好多紅極一時的功夫明星,比如洪金寶、成龍、元彪、元華、袁和平等。元家班的師傅于占元,生於北京,年輕時候是個京劇名武生,後來赴香港創辦了「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接收徒弟,這幫徒弟裡最有名的要屬「七小福」。
▲1988年,元家班的眾徒弟在香港海洋酒樓給于占元過八十大壽,左二為元彪,右二是洪金寶。
▲幼年時的七小福:元龍(洪金寶)、元樓(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
▲2009年,「元家班」成立50周年慶典上,七人再聚首。
▲元家班的徒弟在五十周年慶典上重聚。
「七小福」原本是于占元為徒弟們創作的一出以打為主的京戲,因為演出特別成功,于占元就藉機組了個「七小福」戲班。後來梨園行逐漸不景氣,戲曲觀眾大量流失,元家班的徒弟們轉行陸續進入了電影圈擔任龍虎舞師、替身和主演,並逐漸成為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圈影響力最大的一撥人。
經過洪金寶的介紹,元彪開始為嘉禾電影公司做特技替身和龍虎武師。在這段時間裡,元彪曾參與李小龍影片的拍攝工作。在《精武門》中,元彪扮演被李小龍暴揍的日本浪人。
李小龍的《龍爭虎鬥》裡,元彪出現了兩個鏡頭。
李小龍在拍攝《死亡的遊戲》時突然離世,嘉禾公司後來補拍該片,元彪成為李小龍的動作替身。
此時,眾兄弟中最先出頭的大師兄洪金寶已經當上了導演,他為元彪打造的《雜家小子》和《敗家仔》,都是年少受辱,後來遇到高手潛心學藝回來報仇的故事,這兩部片子讓元彪迅速上位,成為一代打星。
▲《敗家仔》裡,「粉家班」的成員林正英飾演大反派。
元彪在七小福中,是年齡最小的一個。元彪的優勢在於身形出眾,協調性、柔韌性和腿功都是一流的。電影中的武打動作,元彪打起來瀟灑靈動,機具觀賞性。一打成名的元彪,和兩位師兄洪金寶、成龍接連出演了《A計劃》、《快餐車》、《福星高照》、《夏日福星》等經典動作片,在八十年代風頭不讓洪和成。為《奇謀妙計五福星》擔任動作執導,獲得了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動作執導。
A計劃
▼
▲《夏日福星》裡,還有剛出道的劉德華。
洪金寶、成龍和元彪,一時成為香港賣座喜劇片的夢幻標配,開創了香港動作電影的新時代。
1987年,三人合作了最後一部電影《飛龍猛將》。三人在片中對打的一場戲,令人記憶猶新。
過去,戲子一直是「下九流」的行當,常為富人所不齒。然而元彪卻是一個例外,他的父親在上海開毛衣廠,家境優渥。元彪的父親是個忠實的票友,於是在元彪5歲的時候就將其送入著名武生于占元的門下學戲。
元彪自己曾說,成龍比較拼,洪金寶很有勁力,而他自己則是屬於靈活掛的,所以很少受傷。
▲洪家班主演的電影《光輝歲月》。彼時風頭正盛的洪金寶成立了洪家班,洪家班不但有劉家良主持的「劉家班」的人,還有京劇名家粉菊花主持的「粉家班」的人加入。曾志偉、錢嘉樂、林正英、鄒兆龍、劉觀偉、午馬等人都出自洪家班,成龍、元彪、元華等人亦是早期洪家班的主力。
功夫片火了之後,有了一定地位的洪金寶、成龍和元彪等人紛紛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元彪在自己的公司拍了一部《西藏小子》,可惜票房慘敗。
▲1991年,元彪在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第一部中再次扮演梁寬。元彪未成名時,曾在袁和平執導的《林世榮》裡演過梁寬。當時李連杰還沒有大火,而作為當紅炸子雞的元彪,甘願去當配角,是因為看上了片中梁寬戲份頗重的打戲。
1991.黃飛鴻
▼
2000年,元彪為成龍的《上海正午》擔任動作指導。
2006年,洪金寶、元彪和謝霆鋒一起出演的電視劇版《詠春》,改編自80年代初元彪和洪金寶主演的《敗家仔》,講的是詠春傳人與宿敵之間的故事。
2016年,洪金寶自導自演《我的特工爺爺》,與元彪再聚首。成龍本來也要參與演出,得知房祖名出事後就推掉了片約,錯失了黃金三人組的再次重聚。
洪金寶說:「以前,我、成龍、元彪三個人,拿著一個巨大的音樂盒,開車去西班牙的山頂,躺在草地上,聽著音樂,覺得特好,然後回去就感冒了,風吹的!我們就是這樣,從小的情誼,我覺得我們的故事,寫出來拍個電影,一定很有意思。」
戳閱讀原文,在線觀看《我的特工爺爺》↓↓↓
騰訊視頻本周重點項目一覽